易纲:中国货币政策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

易纲:中国货币政策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4月22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分论坛时说,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据第一财经报道,易纲说,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压力。近期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这既有外部冲击因素,也有中国国内疫情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内部因素的影响。面对这些挑战,中国货币政策提前布局,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021年12月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5个和5个基点。截至今年3月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增长9.7%和10.6%,较上年末显著上升。2022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2000亿新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上缴安排根据退税和财政支出进度靠前发力。结存利润主要来自人民银行过去几年的利润积累,相当于增加GDP总量1%的财政支出,体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易纲说,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直达工具的作用,大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通过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截至今年2月末,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2300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约4000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绿色融资快速增长,截至今年3月末,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36%。截至2021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快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22个百分点。...发布:2022年4月22日10:36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易纲:中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支持较有力

易纲:中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支持较有力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支持较有力。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近年人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相对稳定。易纲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及下行压力,稳健货币政策及时加大实施力度,宏观政策力度把握比较合适,既有力支持宏观经济大局稳定,又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保持物价形势基本稳定。易纲介绍,2018年以来,内地降准13次,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降到大约8%,共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0.8万亿元,人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稳定在38万亿元到40万亿元之间。而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从2017年末近170万亿元,增加到现在260多万亿元,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比较稳固。他指出,近几年,人行综合运用降准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方式主动投放和调节流动性,与过去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相比发生很大变化,货币政策自主性明显增强。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易纲表示,人行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降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2-11-2123:52:41

封面图片

易纲:中国货币政策持续从总量发力支持经济复苏

易纲:中国货币政策持续从总量发力支持经济复苏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说,中国的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周一(6月27日)官网刊发,易纲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英文专访和中文译本。针对近期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人民币出现一定贬值,当前货币政策的取向如何,将在支持全国经济复苏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的提问,易纲说,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实现就业最大化目标。他说,过去十年来,中国的市场利率水平稳中有降。自然利率水平主要由资本边际产出率和人口长期发展趋势所决定。他指出,中国利率形成机制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中国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目前定期存款利率约1至2%,银行贷款利率约4至5%,同时债券和股票市场较为有效地运行。考虑到通胀水平,可以看出实际利率水平是相当低的,金融市场得以有效配置资源。易纲说,中国实行的是灵活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汇率制度。与20年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约25%,对一篮子货币的名义汇率升值约30%,实际汇率升值幅度更高。他说,中国的通胀前景较为稳定,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2.1%,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长6.4%。保持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是中国央行的工作重点。易纲说,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等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中国央行也会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针对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的问题,易纲谈到,就货币政策而言,中国央行首要和最重要的职责是维护价格稳定。话虽如此,一些央行仍有政策空间,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绿色转型。...发布:2022年6月28日12:43PM

封面图片

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中国货币政策总体稳健

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中国货币政策总体稳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表示,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和通胀形势,中国货币政策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相较于美国联储局或主要经济体利率大幅变化,中国货币政策总体稳健。王一鸣在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联储局激进加息的节奏下,中国货币政策没有简单地跟随,而人民币汇率亦继续推进市场化,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他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在收紧及放松都相对审慎,又指资本回流美国态势仍没有变化,联储局加息外溢效应还会持续。对于大多数央行是否需要调高2%的通胀目标,王一鸣认为,不少央行已经作出承诺,目前调整目标会令市场预期发生较大变化,至少现在不能变动。他提到,过去市场通常从需求端考量通胀,但现时逆全球化、制造业回流、供应链中断等,为供给端带来更多冲击,评估是否调高通胀目标需要作出更深入讨论,以及考虑不同因素。2023-09-2211:20:36

封面图片

【潘功胜: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空间】

【潘功胜: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空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日下午举行记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答问中表示,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多变,需要发挥政策合力,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空间。货币政策调控将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稳定物价,为经济运行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澎湃新闻)

封面图片

【潘功胜: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差趋于收敛,有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

【潘功胜: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差趋于收敛,有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今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2023年,面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外溢影响,人民银行立足国内经济发展,两次下调政策利率,还两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同时,人民银行、外汇局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通过宏观审慎管理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了基本稳定。总的看,2024年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将朝着压力减小的方向发展,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差趋于收敛,这样一个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客观上有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拓宽货币政策空间。(中国网)

封面图片

易纲指人行著重绿色金融工作 防范洗绿及资金套利

易纲指人行著重绿色金融工作防范洗绿及资金套利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要在短时间内实现碳达峰至碳中和,意味国家的产业和能源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会发生转变,认为绿色金融能有效将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以及降低绿色溢价等难题。易纲在第14届陆家嘴论坛致辞时表示,人行坚决将绿色金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包括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确保排碳数据真实准确,以防范洗绿、资金套利、项目造假等风险。金融部门通过制定绿色金融标准,提高信息透明度,同时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可以降低社会资金参与绿色转型的成本,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发展。他提到,目前中国已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首季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逾25万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余额逾1.5万亿元,均位居世界前列。他又指,人民银行两年前设立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截至4月底,人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余额近4000亿元人民币,支持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约6700亿元,带动碳减排量超过1.5亿吨,取得较好的成效。2023-06-0812:07:28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