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中国正在探寻动态清零针“递进版” 京沪不可能反复封控

胡锡进:中国正在探寻动态清零针“递进版”京沪不可能反复封控《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认为,中国不可能让北京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隔三差五反反复复搞封控”,希望大家相信,中国正在探寻动态清零针对奥密克戎的递进版。他认为,在控制疫情和维护经济发展这两方面,中国“鱼和熊掌都要”。胡锡进昨日(15日)在个人微博上谈及围绕四月的经济数据。他说,个别数据出现“腰斩”的情况,令人倍感触目惊心。不过他表示,这些数据相信中央政府也一定看到了。他认为,当前困难情况下,国家一定会统筹全社会的各种利益,眼下和长远利益,分轻重缓急地进行施策。只要经济而不顾人民生命健康,在中国行不通;只要抗疫而不计经济和其余,也决不会是中国的风格。胡锡进呼吁:“希望大家相信,中国正在探寻动态清零针对奥密克戎的递进版,在控制疫情和维护经济发展这两方面,国家就是鱼和熊掌都要。”胡锡进解释,奥密克戎来得凶猛,因此中国当前对控制这波疫情给予了更多侧重。但他的理解是,中国会通过总结这轮抗疫的经验教训,制定下一步长远之策,而那一定是一个平衡的策略。他直言:“中国怎么可能让北京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隔三差五反反复复搞封控,经济不要了,税收断崖下跌就印票子,企业爱倒闭不倒闭,老百姓没收入就喝西北风,我们的国家怎么可能会允许那样的情况发生!”胡锡进最后表示,新一波疫情三月多才严重起来的,迅速制住具有战略意义,并呼吁大家要有更多耐心和信心。发布:2022年5月16日4:16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大教授:“清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港大教授:“清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在香港葵涌邨失控蔓延,令“清零”与“共存”路线争议再起,有学者认为,新阶段必须认清现实,“清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据香港01报道,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临床助理教授薛达(SiddharthSridhar)在面簿发文指,“清零”的政策逻辑就是不惜以任何代价,将病毒排除于社区之外。然而在新阶段,必须认识到病毒会长期传播的现实,“清零”属于不可能任务,所以世界很多地方正开始在广泛接种疫苗的情况下与病毒“共存”。薛达分析,香港始终坚持“清零”原因有二。首先是长者的疫苗接种率严重落后,一旦大暴发,会拖垮医疗系统。其次,因为“清零”是中国大陆方面提出通关先决条件,政府一再重申此为控疫首要目标。薛达说,若果香港纯粹因为要与大陆通关,而奉“清零”为金科玉律,即使有朝一日成功通关,也不会持久,因为任何一方必然很快因为疫情再现而“断缆”。早前香港与新加坡协议“旅游气泡”,多次临门一脚最终都没成功,正说明这种基础有多么脆弱。但他也强调,与病毒共存之前,必须先推高接种率,而且不能只打一针。另外,身兼香港疫苗接种计划专责工作小组成员的梁栢贤,前天(21日)已率先表示,随着奥密克戎大流行出现,疫情已经进入新阶段,相信很难实践“清零”,他建议尽快制定严谨的疫苗气泡方案,重开处所,鼓励市民接种,方为上策。香港新界大型公共房屋住宅区葵涌邨疫情持续蔓延,奥密克戎毒株呈“几何式暴发”,病例在三天内暴增五倍达105起,涉及葵涌邨三栋居民楼。葵涌邨16座大楼以及相邻的葵馥苑两座警察宿舍,都已被纳入强检名单中。发布:2022年1月23日11:30AM

封面图片

胡锡进:中国今冬明春“放开”不可能

胡锡进:中国今冬明春“放开”不可能中国官方发布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对于应该“严控”还是“放开”的争论明显增多。《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认为,一些人所要的那种“放开”今冬明春在中国不可能,现在需要认真探讨怎么把二十条落实好。胡锡进星期天(11月20日)在个人微博发文说,他判断,“一些人所要的那种‘放开’是不可能的,至少今冬明春的中国决不会那样做”。他认为现在探讨这个主张没有意义,只会造成人心的混乱,增加社会上的焦躁情绪。他指出,现在需要认真探讨的是怎么把二十条落实好,尽最大可能不因这种落实而导致疫情的严重扩散。“因为二十条是有科学依据的,它的目的就是促进精准防控”。胡锡进说,最近虽然疫情上升快,但全国新增大规模封控的消息减少了。如果社区封控少了,社会活动限制的时间短了,跨省流动限制也少了,在冬天病毒活跃的情况下,病例有一定增加,但总量能控制得住,各地人们感染的几率仍然很低,死亡病例更是保持在很低水平上,也就是绝大多数的人安全有保障,他认为就是成功。他提醒,最要防止的是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地方病例刚有所上升,就慌张了,重新搞大规模静默。二是要防止疫情大规模扩散,直至失去控制,而且疫情如果在一两个地方完全失控,将会打乱整个国家的防控全局。他因此呼吁,一些人不要再喊“放开”,更不要宣扬“躺平”,那会引导对二十条的误读,对全面推行二十条有害无益;也不要宣扬只能或者“放开”或者反复静默封城,而没有中间选择。他最后写道,在奥密克戎传播如此迅速的这个冬天,保持住低感染率和极低死亡率,就是巨大的成果。——

封面图片

胡锡进:借赞北京贬上海的舆论节奏不可取

胡锡进:借赞北京贬上海的舆论节奏不可取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今天发文说,互联网上有一些人用赞北京来贬上海市,他对此很不赞成,认为这不利于全国抗疫一盘棋,而且也不符合事情本身的逻辑。胡锡进主张,在网上带这种舆论节奏的人自我克制,也希望公众保持独立思考,不做跟风。胡锡进说,北京市对隐秘传播的疫情迅速做出事态严峻的判断,采取措施不隔夜,抗疫布局闪电般形成,而且在疫情最重的朝阳区内单划出一个管控区,人员不得走出,但内部管理相当人性化,超市等商业机构继续运转。作为朝阳群众的一员,胡锡进表示要给朝阳区政府和北京市政府这两天的雷厉风行表现点个大赞。但胡锡进同时指出,北京与上海的情况不同。上海的遭遇战发生在北京的前边,它可以依据的经验及教训没有非常突出的样本。全国各地遭遇奥密克戎冲击时,如何应对,如何处理抗疫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都面临艰难的探索。上海作为全国最大都会和经济中心,之前一直在精准防疫上做得最好,它的疫情后来骤然失控,非常令人扼腕。上海这当中当然有自己的教训值得总结。胡锡进说,北京市最初两天的出击快而且有章法,是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地之前一波鏖战奥密克戎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实现的。北京市过去对区一级的全员核酸不轻易搞,覆盖全市绝大多数地区的核酸检测更没有搞过,但这次迅速决策实施,就是汲取全国抗疫经验和教训的结果。朝阳区管控区内仍保持商业机构的运转,多个封控城市相关的教训也显然起了作用。中国在抗疫问题上无疑是命运共同体,各地相互支援,并且相互学习借鉴,举一反三,这是个必然的过程。胡锡进强调,把各地的做法进行积极的对比,促进产生更优的方案,这是对的。但在舆论场上借对比进行不同城市的优劣评判,甚至无根据地搞政治引申,非常不可取。他说,疫情当前,整个国家面临重大挑战,此时团结是金,相互支持和鼓舞是金。我们大家应当拒绝、冷落那些制造地域之间隔阂与对立的声音。发布:2022年4月27日11:35AM

封面图片

胡锡进:上海精准防疫不是“逞能”

胡锡进:上海精准防疫不是“逞能”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说,他不觉得上海这一轮防疫是“逞能”,他也相信中国对精准防控的探索不会在上海之后停止。上海采取精准防疫却仍没能防止疫情扩散,昨晚宣布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胡锡进今天(28日)发微博说,有人嘲笑和批评上海次轮防疫是“逞能”,他认为这些人过于短视了。胡锡进说,上海进入“隔江而治”的封控普筛。疫情扩散到这一步,上海人都不愿意看到,全国公众则没有想到。上海的探索发生在奥密克戎不断袭击中国各地并严重扰乱生产生活,而外部世界铁了心不管死多少人也要突围的当下。上海对更加精准防疫的追求可以说凝聚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需求,因此它的挫折可以说也是大家的共同挫折。他指出,每一轮抗疫都必须同时是探索,这一次上海的“4+4”封城时间是全国最短的,要处理的疫情又是最严重的之一。如此大规模的分区压茬封控,肯定会有一定的混乱。上海市的城市管理和市民素质无疑都面临严峻考验。但上海人第一时间搞出很多幽默的自嘲段子,而不是排浪式的激烈抱怨,他认为这样的集体情绪是健康的。他也相信中国社会对精准防控的探索不会在上海之后停止。胡锡进说,动态清零已是中国的坚定共识和信念,中国的路线将于西方与冠病共存的路线开展竞争,而竞争的焦点是经济效果。他说:“之前我们赢得很彻底,但往前方看,我们必须做到动态清零的经济成本要小于、至少不大于西方开放自然附带的经济损失,对民生的总伤害也要小于或不大于他们的,加上我们的人道主义绝对优势,我们的抗疫路线才可形成长期傲视西方的可持续性。”发布:2022年3月28日4:30PM

封面图片

胡锡进:越来越多的人受不了反复“静态管理”

胡锡进:越来越多的人受不了反复“静态管理”前官媒主编胡锡进在周日(25日)公开在微博上呼吁防疫政策需要更理性和透明,专家们要站出来说话,更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受不了反复“静态管理”。外媒路透社报道了胡锡进的言论,指出在受到严格监管的中国互联网上,被认为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的声音通常会被迅速审查,但胡锡进的言论似乎与中国最高领导人在5月称反对任何扭曲、怀疑或否定中国防疫政策的评论这一说法相抵触。外媒联合早报指,胡锡进已经是连续第二天在微博发文呼吁中国防疫专家多发声。#防疫原文链接《微博》《Reuters》《联合早报》

封面图片

胡锡进批评世卫“从外部拆中国抗疫的台”

胡锡进批评世卫“从外部拆中国抗疫的台”对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说中国冠病清零政策“不可持续”一事,《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批评称,世卫不应从外部拆中国抗疫的台。胡锡进今天(11日)在个人微博上写道,一些人认为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不可持续,这不是什么秘密,世卫总干事也公开这样说,不值得大惊小怪。他说,中国的探索作为当今世界一条独立抗疫路线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中国在付出代价和牺牲,世卫组织这个时候谈论中国的事情,理应要考虑他们的话会在中国产生什么影响。他们不应从外部拆中国抗疫的台。胡锡进说,现在中国社会出现了分歧,这也是世卫的话得以发酵的原因,中国需要克服这些分歧,形成新的众志成城。胡锡进说,中国最关键的是把事情做好了,用事实说话。要能做到迅速把疫情控制住,并且通过接下来的努力,把抗疫的经济社会成本逐渐也降下来,形成事实上过硬的可持续性。那样的话,国内的分歧就会很快降下来,更不怕外部说。谭德塞在周二(10日)的媒体简报会上罕见公开评论中国对冠病采取零容忍的政策,他说:“考虑到这个病毒的行为,而且我们已预料到它未来还会变异,我们认为这(清零)是不可持续的。”他透露,世卫官员已同中国专家讨论这个问题,向他们表明清零不可持续。发布:2022年5月11日2:58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