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没台风 台湾珊瑚白化拉响警报

持续高温没台风台湾珊瑚白化拉响警报台湾多地持续高温,且没台风来降温,导致周边海域珊瑚白化风险提高。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已预测垦丁、小琉球等南部地区,本周将率先进入珊瑚白化一级警戒,全台珊瑚礁7月底前也可能陆续进入一级警戒,8月中后珊瑚可能开始白化。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屡破高温,周边海域水温近30摄氏度,已达珊瑚可忍受的临界值。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昭伦警告,若持续这种天气,且没台风来袭降温,除了太平岛,台湾周边海域甚至最迟9月中全会进入二级警戒,全台珊瑚将有非常高的机会“大白化”。陈昭伦说,据NOAA预测,台湾南部海域目前热压力指标已逾四,进入一级警戒,有机会出现珊瑚白化。NOAA以“热压力”评估珊瑚白化风险,最低警示是可能发生白化,一级警戒是可能发生明显的珊瑚白化事件;二级警戒是可能有严重的珊瑚白化甚至死亡。陈昭伦说,过去5月到9月偶有台风来袭,可为海水降温,但今年都快到7月下旬仍没台风,对珊瑚来说“是很大的麻烦”。若再根据长期预报统计,接下来太平洋高压影响,恐增加珊瑚暴露紫外线的风险。他说,大规模珊瑚白化每20至25年才会发生一次,但气候变化提高了极端高温发生的频率,白化的珊瑚礁推估要七到十年才恢复。台湾上一次珊瑚大规模白化是2020年,整体损失珊瑚面积达三成,台湾北部、东北角珊瑚首次大面积白化。陈昭伦表示,担心今年会再现珊瑚大规模白化。发布:2022年7月18日4:48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珊瑚危机:2023年夏季热应力的大规模积累

珊瑚危机:2023年夏季热应力的大规模积累珊瑚在很小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当海水温度过高或过低时,珊瑚就会受到压力。受到压力的珊瑚会排出体内的藻类,使珊瑚失去颜色,从而出现白化现象。严重的白化现象会使珊瑚礁容易受到饥饿、疾病甚至死亡的威胁。潜水员在佛罗里达群岛的观察发现,2023年夏天的海洋热浪造成了大面积的白化现象。该动画展示了2023年7月至9月期间累积热应力的演变过程。卫星数据有助于深入了解珊瑚的压力水平。上面的动画显示了从2023年7月到9月累积热应力的变化情况。颜色表示"升温度周"(°C-周)--一种估算热应力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指标。该产品的数据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珊瑚礁观测站(CoralReefWatch)编制,该观测站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SuomiNPP等极地轨道卫星和GOES等地球静止卫星的观测数据与计算机模型相结合。观测结果表明,当累积热应力值达到4时,就会导致严重的珊瑚白化现象。当数值达到8时,珊瑚白化和大面积死亡就很可能发生。在本动画的中期,即8月份,该地区大部分地区的热应力已经飙升,远远超过了这两个临界值。根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到2023年9月底,累计热应力达到22°C-weeks(40°F-weeks),几乎是该地区之前记录的三倍。早在7月份,一些地区就已经出现了白化现象。请注意,佛罗里达群岛、古巴和巴哈马群岛附近的珊瑚礁区域(灰色)是最早出现高累积热应力的地区之一。8月下旬的飓风伊达利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冷却了表层海水,但只是暂时的。临近10月中旬,佛罗里达礁岛附近海域进入白化观察期。再往南,古巴和巴哈马部分地区周围的水域仍处于白化警戒的2级,这是等级表中的最高级别,表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白化和死亡。...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035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0357.htm

封面图片

热应力“烹饪”大堡礁 导致珊瑚大面积白化

热应力“烹饪”大堡礁导致珊瑚大面积白化2024年3月4日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的海面温度异常,基于多尺度超高分辨率海面温度)项目的数据。连续数周高于平均水平的海洋温度导致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出现大面积白化现象。热应激对珊瑚的影响珊瑚礁管理局首席科学家罗杰-比登(RogerBeeden)说:"空中勘测的结果和我们看到的珊瑚白化现象与夏季几个月来在珊瑚礁上空形成的热应力模式是一致的。"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北海岸。它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大堡礁横跨346000平方公里(134000平方英里)的珊瑚海,由2500个珊瑚礁和900多个岛屿组成。造成白化现象的原因是海洋温度持续高于平均水平。珊瑚与光合藻类(称为藻黄体)有共生关系,藻黄体为珊瑚虫提供养分和鲜艳的颜色。热应力会导致珊瑚排出光合藻,使珊瑚的骨骼结构呈现"漂白"的外观。影响珊瑚健康的因素评估水温过高对珊瑚礁造成的风险的常用指标是海面温度超过月平均最高温度1摄氏度的周数。温度升高4周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珊瑚白化现象;8周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大面积珊瑚白化现象。据珊瑚礁管理局称,截至3月初,部分珊瑚礁已暴露在比正常温度高8到10周的环境中。上图显示了2024年3月4日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的海面温度异常。该项目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负责,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国际卫星对海面温度的测量数据与船舶和浮标观测数据相结合。异常值反映的不是绝对温度,而是2024年3月4日的海面温度与2003-2014年该日平均温度之间的差异。历史背景和气候模式大堡礁之前的大规模白化事件分别发生在1998年、2002年、2016年、2017年、2020年和2022年。据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称:"在这几年之前,在大堡礁500年的珊瑚记录历史中,没有证据表明发生过如此大范围的事件。"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初,太平洋信风减弱,使得西太平洋的暖水涌入东太平洋--这种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在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的基础上,这种模式使全球平均海面温度在过去10个月中屡创新高。不过,厄尔尼诺现象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海面温度之间的关系要复杂一些。"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期间的海洋表面温度有点像跷跷板,"JPL的气候科学家乔希-威利斯(JoshWillis)说。"当厄尔尼诺期间东太平洋的海洋温度较高时,西太平洋的温度通常较低。"研究发现,大尺度海洋环流模式和气候变化本身并不能完全解释珊瑚海的海面温度和白化趋势。相反,厄尔尼诺现象期间的天气模式历来抑制澳大利亚夏季季风,导致云量减少,气温高于平均水平。这些条件在决定珊瑚海的温度以及大堡礁珊瑚白化的程度和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编译自: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436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4369.htm

封面图片

全球第四次珊瑚白化开始 严重影响至少8.5亿人

全球第四次珊瑚白化开始严重影响至少8.5亿人图:白化的珊瑚不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宣布,全球的珊瑚礁正在经历有记录以来第四次珊瑚礁白化事件。由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全球至少有8.5亿人会受到严重影响,收入降低,以及食物比变得紧缺。那么,珊瑚礁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就会经历白化呢?Holobionics珊瑚到底是什么?珊瑚看起来既像动物,又像植物,所以在分类上有一些迷惑性,以前有人将其归类为植物,但是现在珊瑚被归类为刺胞动物,它们是动物。不过珊瑚并不是一般的动物,我们所说的珊瑚通常是指珊瑚“群”,它是由许多基因相同的珊瑚虫组成的一个群体,这个被称为群体模块化生物。珊瑚的群体模块最小单位就是珊瑚虫,每个珊瑚虫都是一只独立的动物,它们呈现囊状,通常直径只有几毫米,长度最多也只有几厘米。图:一种珊瑚的珊瑚虫珊瑚虫通过无性生殖在自己周围不停产生基因相同的个体(或者说模块),然后这些相同基因的珊瑚虫通过活组织相连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有机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珊瑚。虽然珊瑚是群体模块化的生物,但是它并不是胡乱生长的。以硬珊瑚为例,每个珊瑚虫都会在其基部附近分泌出由碳酸钙组成的外骨骼,这些外骨骼长起来后是具有该物种生物特征的。珊瑚还有一类是软珊瑚,它们也是群体模块化生物,但是它们不会像硬珊瑚那样完全构建在自己的外骨骼上,这类珊瑚会更像其它刺胞动物。图:珊瑚虫解剖结构除了珊瑚虫通过无性生殖创造一个珊瑚之外,每个珊瑚也具备有性生殖的能力,同一种珊瑚会在夜晚一起释放配子,这些配子在水中自由受精,最终得到珊瑚虫幼体。图:珊瑚有性生殖示意图珊瑚虫幼体不像成年个体那样固定自己,它们以浮游生物的形式在海洋中自由漂流,直到抓住合适的地方,然后重新发育成珊瑚。珊瑚礁和白化珊瑚怎么回事?我们说的珊瑚礁,主要就是由硬珊瑚的外骨骼创建的,它们就是所谓的造礁者。图: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珊瑚生活方式非常独特,虽然有一些珊瑚种类拥有捕食能力,它们会用刺细胞攻击并麻痹那些靠近它们的小猎物,然后直接吃掉,但是它们也通常不用这种方式获取能量。珊瑚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是共生,与它们共生的是虫黄藻,它们会光合作用为珊瑚提供生存的能量,而作为交换,珊瑚为它们提供繁衍生息的庇护所。正因为珊瑚的共生体需要光合作用,所以珊瑚礁通常出现在浅海,不过也有一些种类珊瑚不依赖光合作用共生体,它们可以在深海中创造珊瑚礁。图:虫黄藻实际上,许多珊瑚虫本身都是透明的,它们的颜色是由共生体产生的,当珊瑚失去共生体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透过珊瑚虫表面看到里面的碳酸钙外骨骼——呈现白色,这就是珊瑚的白化。当然,珊瑚白化是一个泛指,因为并不是所有珊瑚虫都是没有颜色的,有些种类珊瑚虫是有自己的颜色的——蓝色、粉红色、紫色或黄色都有,但是共生体的存在也会改变它们本身的颜色。这种情况下,当珊瑚失去共生体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变成自己原有的样子),也是非常容易辨别。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为什么珊瑚白化,只要知道珊瑚为什么失去共生体就行了。其实,珊瑚和共生体的关系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密切,那些共生体直接生活在珊瑚细胞的细胞质中。珊瑚细胞就是共生体的生活繁殖场所,它们不会主动离开珊瑚,不过珊瑚有选择权,它们会通过免疫系统来保留自己想要的共生体,以及驱逐那些不想要的。至于珊瑚为什么要驱赶自己原本有用的共生体,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共生体有时候会变得有毒——真的有毒。珊瑚驱逐共生体最常见的原因是共生体在珊瑚的细胞中产生了活性氧,这对珊瑚来说是有毒的。至于为什么共生体好好得突然要产生活性氧,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水温发生了变化,随着生活环境温度的升高,虫黄藻会释放越来越多的活性氧,最终导致珊瑚不得不抛弃它们。随着时间推移,白化珊瑚(失去共生体后的样子)可能会被饿死,因为它们捕猎的效率无法保证自己长期生存。图:一个珊瑚白化之后又恢复的情况不过,等共生体变得无毒,珊瑚又会重新接纳它们,也让自己免受饿死之难,同时颜色也变回正常状态。如果白化珊瑚等不到共生体回归,它们大量饿死的话,那么珊瑚礁也会崩溃,因为珊瑚的碳酸钙外骨骼随着珊瑚死亡会裸露出去,碳酸钙非常容易被腐蚀掉。最后从1985年卫星检测珊瑚礁开始,今年是第四次出现珊瑚礁大量白化的事件,主要原因被认为持续高温导致的——去年被认为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前三次白化事件分别发生在1998年,2010年和2016年,这三次白化事件累计让全球失去30%-50%的珊瑚礁。我们前面提到过,珊瑚礁主要是由硬珊瑚的外骨骼构建的,其实硬珊瑚生长外骨骼是非常缓慢的,每年能生长1厘米就很不得了了。图:大堡礁曾遭遇过一次严重的白化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是澳大利亚沿海的大堡礁,它由超过2900个小的珊瑚礁链接900座岛屿,绵延2300公里。一些人认为,珊瑚要形成大堡礁这样的系统需要200万年时间,而整个大堡礁的崩溃可能只要短短的几年时间。珊瑚礁提供的丰富的渔业资源不必多说,它还对周边的沙滩还起到保护作用,如果失去珊瑚礁不敢想象其后果。...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7690.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7690.htm

封面图片

韩高温天气持续 台风将至全国夜间有雨

韩高温天气持续台风将至全国夜间有雨韩国以中部和全罗道地区为中心的高温天气星期三(8月9日)仍持续,但随着台风“卡努”北上逼近,预计降雨天气将在夜间扩大到全国范围。另外,预计星期三白天全国高温天气将持续,最高气温介于25至34摄氏度。韩联社报道,全罗南道南海岸和庆尚南道等地区将从星期三上午开始降雨,降水范围当天下午将扩大到忠清道和其他南部地区,夜间继续扩大到全国。预计至星期五(11日)上午,韩国全境都将进入台风影响圈,届时将有强风暴雨伴随巨浪。9日至10日(预计到11日为止),首尔、仁川、京畿道等中部地区和济州道的降水量将达100~200毫米,局部地区300毫米以上;庆尚北道和釜山等地可达100~300毫米,局部地区400毫米以上;江原岭东地区将有200~400毫米的降雨,多地降雨量或达600毫米以上。济州道南部远海等海域现已发布台风特别预警,海上台风警报范围预计在10日至11日还将继续扩大。

封面图片

库莱布拉的珊瑚能否在气候危机中幸存?

库莱布拉的珊瑚能否在气候危机中幸存?库莱布拉岛的卫星图,由大地遥感卫星8号上的陆地成像仪于2024年2月10日拍摄。这个偏远的群岛两侧是广阔的珊瑚礁区,但这些生物多样性中心却面临着夏季闷热的水温。库莱布拉岛地处偏远,位于波多黎各以东约17英里(27公里)处,要到达该岛有点困难。但是,到达库莱布拉岛的人都会发现这里有一系列的海洋生态系统,包括受到库莱布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路易斯-佩尼亚海峡自然保护区和其他保护措施保护的广阔的珊瑚礁区域。珊瑚礁有时被称为"海洋雨林",因为在珊瑚礁中发现了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珊瑚是由被称为珊瑚虫的小型生物的碳酸钙分泌物慢慢形成的。虽然珊瑚礁覆盖的海底面积不到1%,但据科学家估计,近25%的海洋物种至少有部分时间生活在珊瑚礁中或附近,它们通常依靠珊瑚礁提供食物、庇护所和保护。据调查,在波多黎各3370平方公里(1300平方英里)的珊瑚礁上,至少有65种石珊瑚、112种软珊瑚和242种珊瑚鱼。在这幅大地遥感卫星8号(Landsat8)图像中,可以看到库莱布拉生态系统的迹象,该图像由陆地成像仪(OLI)于2024年2月10日拍摄。在陆地上,干燥的森林(深绿色)覆盖着丘陵地形,库莱布拉的北岸是壮观的沙滩(棕褐色)。较深(深蓝色)的水域环绕着岛屿和附近的珊瑚礁,较浅(浅蓝色)的水域则沿着海岸和泻湖。浅水中的绿色区域可能是珊瑚礁,不过海草草甸和海藻斑块看起来也很相似。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研究科学家胡安-托雷斯-佩雷斯说:"在这张图片中,你完全可以看到库莱布拉以东的珊瑚礁。但要知道,库莱布拉的许多珊瑚礁都位于海岸附近,在Landsat图像中不易分辨,这取决于水深和珊瑚的类型。"NOAA根据更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航拍照片和水下视频绘制的底栖栖息地图显示,库莱布拉大部分地区都有流苏礁和斑块礁,但在主岛北部和东部尤为普遍。海草和海藻草甸在该岛南部浅水区更为常见。库莱布拉珊瑚礁中的主要造礁物种包括枝状鹿角珊瑚和麋角珊瑚(如下图所示)、丘状山星珊瑚和脑珊瑚。库莱布拉群岛地处偏远,两侧是广阔的珊瑚礁区,但这些生物多样性中心却面临着夏季闷热的水温。世界各地的珊瑚礁面临着各种环境威胁,包括沿海开发、过度捕捞、疾病、旅游业以及日益变暖和酸性的海水。珊瑚要想茁壮成长,需要在狭窄的温度范围内有清澈的水,没有污染和阻挡阳光的沉积物。库莱布拉的珊瑚礁也面临着这些自然和人为的压力。例如,根据当地的流域管理文件,当地的压力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和沿海开发,使珊瑚礁暴露在含有沉积物、营养物质和其他污染物的径流中,这可能会对珊瑚的健康造成损害。海洋温度是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全球海洋温度在2023年飙升至创纪录的水平,并在2024年6月持续升高,促使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确认地球海洋正处于全球白化事件的中期,这是有史以来的第四次。珊瑚白化现象是指珊瑚受到温暖海水或其他因素的压力,排出生活在其组织中的藻类,有时会导致死亡。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称,自2023年2月白化事件开始以来,全球已有6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大面积白化现象。虽然在2014年至2017年的上一次事件中,白化情况较为普遍,但本次事件在大西洋尤为严重。据该机构报告,在过去一年中,大西洋99.7%的热带珊瑚礁地区都经历了白化程度的热应力。在加勒比海的许多地方,包括库莱布拉附近海域,2023年夏季的海洋热浪持续了几个星期。托雷斯-佩雷斯说:"库莱布拉的珊瑚礁受到了高温的影响,几种主要的造礁物种白化或死亡。今年夏天的海面温度比去年夏天开始时更高,因此更加令人担忧。"托雷斯-佩雷斯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其他科学家将有机会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里调查库莱布拉的一些珊瑚礁。库莱布拉是美国宇航局OCEANOS计划的实地考察地点之一,该计划为波多黎各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和第一代本科生提供海洋学和海洋实地研究机会。OCEANOS是"利用NASA地球观测和科学为西班牙裔/拉美裔学生提供海洋社区参与和认识机会"的缩写,是一个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习计划,对参与者进行遥感图像分析和海洋科学实地技术方面的培训。除了学习珊瑚礁生态学和保护外,学生们还自制生物光学野外仪器,对浮游生物进行采样,进行海岸生态学研究,并重新种植珊瑚。托雷斯-佩雷斯是该项目的首席研究员。作为OCEANOS项目的一部分,NASA与致力于恢复库莱布拉珊瑚礁的SociedadAmbienteMarino(SAM)组织合作。据托雷斯-佩雷斯称,该组织的潜水员近年来在库莱布拉周围种植了超过16万片珊瑚,以帮助加固珊瑚礁。上图由SAM提供,显示的是移植到金属结构上的鹿角珊瑚。该小组将对OCEANOS的学生进行珊瑚养殖、海滩剖面、珊瑚礁生态学、珊瑚群3D打印和海草保护方面的培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图片,作者:梁万美,使用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Landsat数据。照片由海洋环境协会提供。编译自/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486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4867.htm

封面图片

台风“海葵”登陆台湾岛 最大风力15级

台风“海葵”登陆台湾岛最大风力15级预计登陆后,“海葵”将继续西行,并于5日下午至夜间在我国粤闽沿海完成二次登陆(强热带风暴级,25-30米/秒,10-11级)。受“海葵”影响,未来三天,台湾、浙江东部、福建大部、江西南部、湖南东南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浙江东南部、福建东部和南部、江西南部、台湾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福建东部、台湾中部等局地特大暴雨(累计降雨量250~300毫米,台湾中部局地可达600毫米以上)。国家海洋预报台也发布了风暴潮黄色警报:受“海葵”的影响,预计9月3日下午至4日下午,福建沿海将出现50到120厘米的风暴增水。同时发布海浪橙色警报:预计9月3日夜间至4日白天,台湾以东洋面将出现6到9米的狂浪到狂涛区,东海南部、钓鱼岛附近海域、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将出现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区。此外,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继续组织专题视频会商调度,与中国气象局、水利部、自然资源部联合会商研判台风“苏拉”和“海葵”发展趋势,调度福建、广东、海南、黑龙江等省份,进一步细化落实防汛防台风各项工作措施。国家防总维持针对福建、广东的防汛防台风三级应急响应和针对浙江、广西、海南的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派出的工作组正在广东阳江、福建福州、浙江温州等地协助指导防范应对工作。国家防总办公室向闽、粤、浙三省发出提示,督促做好台风“海葵”防御和持续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海葵”是继2019年第11号台风“白鹿”之后,首个登陆台湾省的台风,而再往前登陆台湾省的强台风是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1949-2022年,台风登陆我国659次,其中台湾省129次,仅次于广东省。...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133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133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