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将签署建立月球科研站协议

中俄将签署建立月球科研站协议中国的探月工程持续进行,在实现载人登月以前,中国计划与俄罗斯合作建立月球科研站根据俄罗斯方面的消息,中俄双方将会签立月球科研站的全面协议。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星期四(10月13日)报道,俄罗斯国际月球科研站(ILRS)专家组负责人、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所长安纳托利·佩特鲁科维奇在第十三届莫斯科太阳系研讨会上说,俄罗斯和中国将于近期签署关于建立月球科研站的协议。佩特鲁科维奇透露:“早在去年,俄罗斯和中国就签署了关于合作制定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的备忘录。合作稳步发展,我们的联合科研小组正在工作,近期将签署一项关于实施该计划的全面协议。”佩特鲁科维奇说,中俄科学家在一年的联合工作中确定了九个优先合作的科研课题,并为此成立了专家分组。这些课题包括月球地形学和地质学、内部构造、化学、近月空间,以及可能建造月球望远镜和科学仪器问题,以观测地球和外层空间,并寻找轻质暗物质粒子。此前央视新闻在9月引述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指出,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已获官方批复,“嫦娥六号”产品基本上已经生产完毕,“嫦娥六号”正在研制中,后续将对月球南极进行探测,将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而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1月底曾说,探月工程四期的目标就是要初步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俄罗斯规划的相应任务,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要完成建站之前的勘察工作。发布:2022年10月14日5:26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国家航天局:国际月球科研站再添 3 个成员 嫦娥七号将搭载 6 台国际载荷

国家航天局:国际月球科研站再添3个成员嫦娥七号将搭载6台国际载荷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现场发布了有关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进展和嫦娥七号任务国际载荷搭载项目的最新消息。国际月球科研站新增尼加拉瓜、亚太空间合作组织、阿拉伯天文学和空间科学联盟3个合作国家、机构。中国将与合作方共同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论证、工程实施、运营和应用等多方面合作。嫦娥七号任务国际载荷搭载项目,根据载荷的科学目标、工程可实现性等原则,最终遴选出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罗斯、瑞士、泰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等7个国家、国际组织的6台载荷。

封面图片

我国后续将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正在论证载人登月方案

我国后续将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正在论证载人登月方案在今天上午的央视新闻中介绍,我国正在论证载人登月方案,不远的将来,中国航天员将有望登陆月球,后续还将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而为了满足未来航天任务的需求,新一代载人火箭和重型火箭也正在研制当中。据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透露,探月工程四期经过多年论证,已于2021年底正式立项,进入实施阶段。他提到:“探月工程四期的主要目标是对月球南极开展科学探测,建立起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后续将分3次任务实施,分别是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计划在2030年之前完成。目前研制工作进展顺利。”为何选择月球南极地区?吴伟仁表示,这是因为月球的南北极与地球的南北极相仿,都存在极昼或极夜的现象。选择南极作为着陆点,初步估算将有180多天的极昼时期,可以克服月球背面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长时间开展科学探测工作。至于载人登陆月球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席总师姜杰院士表示,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制正处于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深化论证阶段。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制将使我国具备2030年前载人登陆月球的能力,并为后续月球科考与开发、深空探测及空间资源利用打下基础。相关文章:2030年能将中国人送上月球新一代运载火箭有新消息...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671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6713.htm

封面图片

中方称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则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

中方称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则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在北京,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有关俄罗斯探测器与月球表面相撞的事故,以及事故会否影响中俄探月合作的提问时,建议记者向主管部门了解情况,同时指出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共同事业,国际月球科研站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际伙伴开放,中方将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则,推动科研站广泛合作,加强科学研究交流,为太空科学技术进步及人类文明有序发展,作出贡献。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早前表示,由于实际参数与预定参数存在偏差,探测器月球-25号偏离预定轨道,撞向月球表面,已不再存在,当局成立跨部门委员会调查。有分析指今次事故除了探月计划,亦影响俄罗斯未来几年其他太空任务,包括可能与中国合作的项目。2023-08-2116:40:25

封面图片

中国将去月球南极寻水 未来或建月球WiFi

中国将去月球南极寻水未来或建月球WiFi对于未来探月工程,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周二(8日)介绍,中国将去月球南极寻找水,未来还可能建月球WiFi。据中新社报道,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经过多年论证,已于去年年底正式通过立项审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其中,嫦娥六号将到月球的高价值地区进行采样返回,嫦娥七号将对月球极区进行科学探测,特别是对月球的水分布进行探测;嫦娥八号将与嫦娥七号协同工作,主要开展月球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试验验证和长期科学探测,对地球进行大范围、全尺度、长周期观测,并为科研站后续的关键技术进行验证。吴伟仁介绍,这三项任务将在2030年之前实施,主要目标是在月球南极进行着陆勘察与科考,建立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目前来看,研制工作进展还比较顺利”。关于“嫦娥六号”采样返回方案,吴伟仁透露说,嫦娥六号初步计划到月球极区进行采样返回。从月球极区采样返回的难点在于着陆点的选择。吴伟仁说,相比中低纬度地区,月球南极地形崎岖,没有大片的平原,因此要找到合适的着陆点很难,对着陆精确度要求也更高。谈及为何在月球南极着陆、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吴伟仁表示,月球南极可能存在极昼和极夜现象,据初步估算,可能连续180多天都有光照,这对执行无人或有人探测任务是一大便利,因此最好是选择靠南的高地,减少阳光遮挡。此外,前往月球南极还有一个目标是寻找水。吴伟仁说,月球南极有很深的月坑,是月球产生的那一瞬间形成的,约有10公里左右,如果当年有水的话,由于常年没有阳光照射,水不会挥发,很可能是以水冰的形式存在。至于未来是否会开展载人登月,吴伟仁说,国际月球科研站目前计划长期是无人的,但是短期可以有人,未来不排除中国航天员或者外国宇航员降落在月球南极。谈及国际月球科研站的理想型,吴伟仁认为,初步构想是除了指挥中心,还要有多个轨道器和巡视器分别在月球轨道和月球表面协调工作,同时还要建立月球通信系统,比如建设月球WiFi,保证指挥畅通。他也强调,这些工作的核心都是为了空间科学探索和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保证将科学研究放在首位。...发布:2022年3月9日12:35PM

封面图片

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时间表公布:2035年前基本配套建成、2045年前完善

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时间表公布:2035年前基本配套建成、2045年前完善第一步是基本型建设阶段,2035年前,以月球南极为核心,建成功能基本齐备、要素基本配套的综合科学设施。第二步是拓展型建设阶段,2045年前,以月球轨道站为枢纽,建成功能完善、相当规模、稳定运行的设备设施。吴伟仁表示,月球是一个起点,国际月球科研站就为以后人类走向更远深空提供一个长时间科研研究,长时间能够在上面进行工作、生活。为以后奔向火星,奔向更远的深空做技术储备和物资、智力上的储备。据此前公布的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后续规划,我国将在2022-2030年持续对月球和火星进行探测。具体如下:探月工程:嫦娥六号(2025年前后发射):实施月球极区着陆并采样返回验证月基导引高精度着陆技术。嫦娥七号(2026年前后发射):对月球极区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嫦娥八号(2030年前发射):开展关键技术月面实验完成科研站指挥中枢技术验证,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深空探测:天问二号(2025年前后发射):完成近地小行星伴飞、附着、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绕飞,并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样品。天问三号(2030年前后发射):火星取样返回,开展火星着陆区形貌和物质成分、火星形成演化研究。天问四号(2030年前后发射):具备实现木星系环绕和天王星到达的能力,为深化对木星系和行星际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探测数据。...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8586.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8586.htm

封面图片

今天,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N发动机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我国探月的脚步在继续前进。2026

今天,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N发动机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我国探月的脚步在继续前进。2026年,我国将发射“嫦娥七号”;2028年,将发射“嫦娥八号”。计划在2028年前,构建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开展月球环境探测和资源利用试验验证;2030年前,我国计划实现载人登月。后续,在2040年前,将建成一个完善型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展日地月空间环境探测及科学试验;再之后,将建设“应用型月球科研站”,形成一个多功能月球基地。(央视新闻)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