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医学院推算香港逾百万人患“长冠病”

中大医学院推算香港逾百万人患“长冠病”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推算,香港可能有逾百万人出现“长冠病”症状,影响工作及学业,他建议政府设立特别专科诊所。据星岛日报报道,港中大今年7月展开为期三个月的“长冠病”研究,目标招募1万名冠病康复者作网上问卷调查,至今已有接近7000人参与。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星期天(10月16日)说,初步研究发现,七成受访冠病康复者有持续长冠病情况,而接种疫苗的人问题较少。根据初步研究结果,65岁或以上长者、女性及无接种疫苗的人,患上“长冠病”的风险更高。症状方面,分别有四成受访者出现多种器官受影响,或记忆力变差、无法集中精神;三至四成人出现情绪问题如失眠、焦虑及抑郁等,只有两至三成受访者表示能自动康复。陈家亮称,若比较第四及第五波的“长冠病”病人,第四波病人的症状通常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多器官症状更普遍,有理由相信奥密克戎病毒虽然流行,但“长冠病”问题较之前的情况轻。至于近期出现的XBB、BA.4.6或BQ.1.1亚系变异病毒株对“长冠病”会否有更深影响,陈家亮认为需要更多数据才能下判断。被问到如何治疗“长冠病”问题。他说,可能政府需要设立专科诊所,而对于难分辨个案要用客观分析方法,如中大医学院透过粪便分析,诊断是否有长冠病问题。发布:2022年10月16日4:16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中大研究:每四名康复者有三人患冠病长期综合后遗症

港中大研究:每四名康复者有三人患冠病长期综合后遗症香港第五波疫情持续缓和,但各种冠病引致的后遗症却逐渐浮现。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家亮今天说,中大医学院研究后发现,香港每四名康复者中就有三人受新冠长期综合后遗症(以下简称“长新冠”)困扰,最常见是疲倦、失眠、记忆力差或脱发,促请医院管理局正视长新冠所带来的潜在问题。根据《星岛日报》报道,陈家亮在电台节目中表示,不时遇到冠病康复者反映很多身体上的不适,例如他们以往可以每天跑步一个多小时,但康复后爬两层楼梯已感乏力、并有持续咳嗽、失眠、记性转差等征状,但反复检测都显示已不带病毒,故医学界称之为“新冠长期综合后遗症”。陈家亮引述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出,香港每四名康复者便有三人受此后遗症困扰,最常见是疲倦、失眠、记忆力差或脱发。他说,中大辖下的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已开展研究,分析超过1200个粪便样本的细菌基因,发现长新冠患者拥有独特的肠道微生态,可称为“长新冠型肠道微生态”,能用作预测新冠康复者罹患长新冠的风险,或为持续症状的人士诊断是否患有长新冠。陈家亮强调,长新冠将对医疗及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认为情况不容忽视,并促请医管局正视长新冠的潜在问题,以确保香港医疗系统可更有效应对长新冠的威胁。发布:2022年4月30日2:33PM

封面图片

香港开展首个大型“长冠病”研究

香港开展首个大型“长冠病”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星期二(7月12日)开展全港首个大型“长冠病”研究,将调查冠病康复者出现后遗症的情况,以协助政府制定策略及调拨资源,策划更全面的长冠病医疗服务。研究结果预计在半年内公布。冠病长期后遗症简称“长冠病”,英国卫生局(NICE)和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DC)对长冠病的定义是:冠病病情康复后一个月以上出现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的症状,如疲倦、记忆力差、失眠、运动耐力降低和脱发等。据香港中通社报道,研究以网上问卷形式进行,所有冠病康复者都可参与。问卷会询问受访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确诊资料及疫苗接种纪录、长冠病症状和对个人健康的影响。中大医学院院长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说:“一年前长冠病问题并不普遍,大家认知偏低。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持续的问题。”据香港政府统计,香港近130万人曾经染冠病,当中不少康复者出现长冠病的症状。中大医学院于2021年发表的研究显示,76%冠病患者康复后六个月内出现至少一种长冠病症状。团队后来进行的一项问卷研究也发现,554个新冠康复者当中,有七成人患有中度至严重程度的长冠病症状。陈家亮表示,这次调查皆在探讨冠病康复者中有多少人会出现长冠病的新症状;出现长新冠后对个人的日常生活,以致工作表现的影响;对医疗架构承担能力影响有多大。此外,这次的大型研究将分析中大医学团队研发的微生态配方SIM01是否能通过改善冠病感染者的肠道微生态,缓解或预防长冠病。据香港电台网站报道,参与者完成问卷后可选择参与第二阶段研究,团队将为一千名长冠病患者提供肠道微生态分析,期望通过改善微生态失衡治疗长冠病。陈家亮的研究团队今年1月分析超过1200个粪便样本,发现长冠病患者的肠道微生态有不寻常的微生态失衡,或造成长冠病一些无法解释的持续症状。发布:2022年7月12日3:37PM

封面图片

港中大医学院长预测单日新增确诊将回到五位数

港中大医学院长预测单日新增确诊将回到五位数香港冠病疫情在过去几天有反弹的迹象。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家亮预测,香港单日新增确诊数字在可见的将来会回到五位数。香港单日新增阳性个案从本月中旬的少于3000起,上升至超过4000例,7月23日新增4265例,其中4034起为本土个案,其余的231例为境外输入。陈家亮星期日(7月24日)在香港商业电台节目上说,中大医院在设计阶段已预留特别病房,随时可以协助香港医院管理局接收冠病患者。他也说,确诊患者康复后出现“长冠病”症状的情况令人关注,并呼吁未接种疫苗的人士尽快打针。发布:2022年7月24日10:25AM

封面图片

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教授赵伟仁获委任为医学院院长

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教授赵伟仁获委任为医学院院长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教授赵伟仁获中大校董会委任为新任医学院院长,明年2月1日起履新,接替出任院长逾10年的陈家亮。赵伟仁在1994年毕业于中大医学院,2005年加入外科学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食管癌治疗、微创和机械人食管切除术、用于诊断和治疗早期胃肠癌的新型内镜技术,以及内镜手术以及腔内手术的机械技术。他现正担任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上消化道外科及代谢外科教授及主任,同时为医学院副院长(外务)以及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内镜中心总监。赵伟仁表示,获委任为医学院院长是毕生光荣,他将继续在医学教育方面不断求进,栽培新一代医护人员,并继续在医学科硏的领域上追求突破。现任医学院院长陈家亮表示,深信赵伟仁有能力带领中大医学院再创高峰;中大校董会主席查逸超表示,赵伟仁既是出色的外科医生,也是学术成就卓越的科研人才;中大校长段崇智亦赞扬赵伟仁为全球顶尖学者,深信在他领导下,医学院将于全球临床医学研究和教育方面领先同侪,再创新高。2023-12-2110:51:51

封面图片

港大医学院发现冠病病毒新型宿主蛋白酶

港大医学院发现冠病病毒新型宿主蛋白酶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发现冠病和奥密克戎冠病变异株的新型宿主蛋白,这项发现对研究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药物非常重要。据香港中通社报道,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研究人员发现了会加速感染冠病和冠病变异株的新型宿主蛋白酶。除了新型宿主蛋白酶,研究团队发现细胞膜上的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MMP)及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ADAM),作为入侵细胞的中介,也能引导冠病病毒入侵,同时提升应对奥密克戎BA.1的效率。此发现以抑制MMP来有效对应奥密克戎BA.1及其变种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研究策略。研究成果现已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ScienceAdvances》。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陈福和医生说,此研究揭示了冠病原始株及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过程中利用的新型膜蛋白酶,有助了解冠状病毒的入侵机制。此外,这些发现对于研发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药物非常重要。

封面图片

港中大研究揭冠病康复者每五人有一人眼干 感染时病毒量越高越易出现

港中大研究揭冠病康复者每五人有一人眼干感染时病毒量越高越易出现香港中大医学院研究发现,冠病患者康复后在两至三个月内出先多种症状。其中患有干眼症的发生率较高,每五名康复者就有一人出现一种或以上与干眼症相关的症状,通常感到眼涩、痕痒、流泪、畏光或视力模糊。另外,研究发现患者感染时病毒量越高(即CT值数字低),康复后出现干眼症风险会越高。据香港01报道,中大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系系主任谭志勇说,干眼症影响个人阅读、驾驶及使用电子产品,需花费大量时间及开支治疗。中大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副教授庄金隆指,研究旨在鼓励民众接种疫苗,也最有效减低感染罕有的病毒量,及预防其他后遗症。干眼症是由于泪膜不稳定及泪液的渗透压增加,导致眼球表面出现炎症并对眼睛表面结构和及眼表神经造成损害。冠病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副教授、首席研究员庄金隆指,冠病患者康复后两至三个月内,或更长时间出现多种症状。228名曾在2020年确诊的康复者参与研究,有22%至少有其中一种干眼症症状,最多出现视力模糊、瘙痒、烧灼感或疼痛、流泪或分泌物。中大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助理教授尹浩楠说,冠病患者入院时采集的样本,CT值每降低1个数值(即病毒量越高),在康复后的第一个月内出现任何干眼症或相关眼表症状的风险,会增加约10%,病毒直接损害眼睛,引起眼疾。团队又另外筛选109名健康人士和冠病康复者进行全面眼科评估及检查。冠病康复者对测试反映分数有轻度反应,接近1;而健康人士分数则偏向0,即不存在。另外,需要接受任何形式氧气补充的冠病康复者的泪液破裂时间(泪液蒸发率的指标),比不需要接受氧气补充治疗的患者缩短了约1.6秒,眼睛较快挥发泪液,也会显著增加干眼风险。研究人员说,严格筛选参加者,确保他们在过去没有患过任何眼表疾病或眼外伤,或任何矫视手术或眼科手术,更在过去三个月内未曾配戴过隐形眼镜或眼科药物。...发布:2022年3月28日10:35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