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

中国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中国成功在海底布设实验站,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据新华社报道,记者10月28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探索二号”科考船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一系列海试任务,已于日前返回三亚。海试期间,科研人员成功在海底布设大深度原位科学实验站,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原位科学实验站是近年来由中国提出的一种新型深海装备技术体系,它以深海/深渊基站为核心,可携带多种无人潜水器,并可接入化学/生物实验室等平台,在深海/深渊原位开展一系列科学探测和科学实验。“在海底布设原位科学实验站相当于把陆地实验室的测试、分析仪器整体搬到海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俊介绍,与从海底取样后拿到陆地实验室检测的传统海洋调查方式相比,在深海原位进行科学实验,可以避免因环境变化导致的样本数据损坏或缺失。据介绍,此次布设的原位科学实验站系统将在海底全自主工作,能够进行自身状态监测和智能管理,所有数据通过深海滑翔机中继通信定期传回岸基控制中心,科研人员也可以对原位科学实验站进行远程控制。此次布设的原位科学实验站配置了兆瓦时级锂电能源系统,在能量密度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该能源系统可储存1000度电,支撑原位科学实验站在海底连续工作半年以上。后续,原位科学实验站还将接入更多智能化无人实验、探测及信息传输系统,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发布:2022年10月30日12:02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第一艘超深水科考钻探船实现主船体贯通

中国第一艘超深水科考钻探船实现主船体贯通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面向深海万米钻探的超深水科考船「大洋钻探船」,今日实现主船体贯通,标志著中国深海探测领域重大装备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中新社报道,「大洋钻探船」隶属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去年11月30日开始建造,预计2024年全面建成。报道又说,多功能新型科考船「海洋地质二号」抵靠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标志著中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科考专用码头正式启用。这个码头具备200年一遇防洪能力,是中国开展大洋科考合作和深海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设施。2022-12-1815:16:05

封面图片

深海装备技术水平提升为南海沉船遗址考古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深海装备技术水平提升为南海沉船遗址考古研究提供科技支撑据悉,2022年10月,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在我国南海海域执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科学考察和深潜作业时,于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大型海底沉船遗址,并及时通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之后,两处沉船分别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和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一号沉船遗址点。(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供图)“近年来,中科院先导专项等自主部署研发的船载多波束系统、应急救援打捞作业工具、水下无人探测平台等系列技术和装备,为深海文物水下发现打捞奠定了坚实基础。”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科学部副主任陈传绪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将用1年左右时间,分3个阶段实施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调查工作。这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运用考古学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严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规程要求,借助深潜技术与装备,对位于水下千米级深度的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深海勇士”号开展下潜前的布放作业。(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供图)陈传绪介绍,针对文物现场观察和文物提取的特殊要求,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将利用载人/无人潜水器,配合使用新型力反馈柔性机械手、潜载吹沙清理装置等,对海底文物进行无损的保护性提取,对被沉积物覆盖的关键文物进行水下清理,方便考古学家进行原位观测。“我们将充分利用已有的平台技术装备,包括‘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狮子鱼一号’遥控水下机器人等,同时开展深海考古关键技术攻关和专用装备研发,为深海考古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陈传绪说。...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115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1153.htm

封面图片

全电驱动深海矿产资源开采关键装备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全电驱动深海矿产资源开采关键装备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丁荣军院士牵头的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深海矿产资源开采关键装备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通过综合验收,验收结果为优秀。专家组认为,项目攻克了多项行业技术难题,推动深海作业形成了系列装备技术成果,为未来智能化、电动化和高效化深海开采打下了坚实基础,对推动建设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未来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的研发成功将为后续深海采矿的电动化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该项目中所研制的中频供电及水下全电驱系统可移植应用于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自主开发的深海电动机器人(ROV)、海底缆管挖沟敷埋装备,将有效助力全球深海装备的绿色低碳、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加速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封面图片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交付使用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交付使用据了解,该船是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它将使观测海洋的模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由@中国船舶 旗下七〇一所总承包、黄埔文冲建造。这位“海洋新物种”拥有智慧大脑,将承载“i-ship(No,R1,M,I)”智能船级符号,其所配备的重要设备国产化率高,动力系统、推进系统、智能系统、调查作业支持系统等核心要素均为我国自主研制。研究员曾透露,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将打破常规海洋调查模式,开创我国利用专业智能母船支持批量化无人设备进行跨域协同海洋观测的先河。据@自然资源部官微此前公布的信息,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长88.5米,型宽14.0米,型深6.1米,设计吃水3.7米,设计排水量约2000吨,最大航速18节,经济航速13节。该船拥有宽敞的甲板,可搭载数十台配置不同观测仪器的空、海、潜无人系统装备,在目标海区批量化布放,进行面向任务的自适应组网,实现对特定目标的立体动态观测,是南方海洋实验室“智能快速机动海洋立体观测系统”的水面支持平台。另外,从外观上来看这艘科考船实际打造出来与此前效果图保持高度一致,不少网友直呼科技感爆棚,“就像是科幻片里的设备成真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903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9037.htm

封面图片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将考虑登月与月球科考基地建设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将考虑登月与月球科考基地建设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焦维新说,中国对于载人月球探测等的前期研究早已开展,与上世纪60年代已经成功登月的美国相比,中国的载人月球探测将统筹考虑登月与月球科考基地的建设,更加注重科学成果的取得。根据成都商报报道,焦维新介绍,中国对于月球的探测已经完成了嫦娥工程规划的“绕、落、回”三期工程。此前的探测器,如“嫦娥3号”“嫦娥5号”,主要降落在月球的中低纬度地区。如不出意外,下一步的探月,如“嫦娥6号”“嫦娥7号”等探测器将主要探测月球的南极。“多个航天大国都将目光对准月球南极,人类未来探索月球应当会出现南极热。”焦维新解释道,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极度干燥,没有空气和水。由于月球自转轴几乎垂直于太阳系黄道面,加之月球南极密布着许多陨石坑,是永久阴影区,那里可能多少亿年不见阳光,处于非常低的温度,因此理论上存在固态的挥发物质。从前期的探测来看,这些挥发物质中便包括水冰。科学家经过计算,认为在月球南极永久阴影区里可能存在大量的冰,这对于人类探索更远的深空意义非常大。焦维新说:“此外,挥发物质中还有其他不同成分,对我们研究月球演变,甚至太阳输出变化,都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公开资料显示,在阿波罗登月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再次提出新的载人登月计划,要在2025年左右将两名宇航员送到月球,登陆地点初步选择在月球南极的某个位置。另外几个航天大国也各自提出探月或载人登月设想,无一例外地把登月地点选在月球南极。焦维新介绍,中国多年前便开始了对载人登月的前期研究,他于2010年也曾领导研究团队,承担中国载人登月科学目标的相关研究。对于美国1969年7月实现载人登月,中国在半个多世纪后的载人登月会有何不同,焦维新说,上世纪60年代末的载人登月,是在冷战时期太空竞赛驱动下进行的,科学目标并不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中国的载人月球探测,会把载人登月与建立月球基地统筹考虑,在月球进行实地科考,争取获得更多的科学成果。...发布:2022年10月26日1:02PM

封面图片

“黑灯”电推进试验室正式投产 实现全周期无人值守不间断试车

“黑灯”电推进试验室正式投产实现全周期无人值守不间断试车据介绍,该试验室以其国内顶尖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成为了霍尔电推进发动机研究领域的璀璨明珠。它集结了模拟极端空间环境的真空系统,能够精确模拟出10-5Pa级的空间环境,为发动机试验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环境条件。同时,试验室还配备了毫克级工质流量调节供应系统,确保在试验过程中工质流量的精准调控,以满足发动机工作的严苛要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试验室针对霍尔电推进发动机推力微小而持久的特性,专门研发了高精度全自动推力测量设备和环境参数监测系统。这些设备能够精准捕捉发动机的推力变化,实时监测环境参数,为发动机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在设计理念上,试验室采用了先进的“黑灯试验室”概念,将数字化手段与试验系统紧密结合。这一创新设计使得试验系统能够在全面可靠的故障诊断系统支持下,实现全周期无人值守不间断试车。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还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试验环境。在3月22日的点火试验中,某型80mN霍尔推力器产品在试验台上表现出色,各项测试数据均达到了设计标准。这一成果充分证明了试验设施完全满足霍尔电推进发动机的试验需求,为后续的发动机研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5226.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5226.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