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疫下被偷走的青春

下午察:疫下被偷走的青春中国多个城市的大学生近日参加反封控活动,表达对清零措施的不满,引发外界对疫下中国年轻人焦虑情绪的关注。大学时期本应是人生最自由的阶段,但清零政策让这一美好想象落空。大学成了孤岛,学生无法正常生活。他们得面对看不到尽头的封校、触不到老师与同学的网课、没完没了的核酸检测和轨迹排查。他们失去参加实体社团活动的机会,想谈个恋爱还得先互相亮码后再靠近。“我的青春就在封校中度过了”“毕业于腾讯会议大学”“我都不知道没有疫情的正常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大学四年、疫情三年”,网上不时可见学生的留言,道尽心中的无奈与萦绕不去的无力感。《纽约时报》5月25日发表聚焦“中国年轻人的绝望与幻灭”的文章写道:“四年前,中国许多年轻人喜欢用的话题标签是#厉害了我的国。两年前,他们说,中国是控制冠病病毒大流行的‘学霸’,呼吁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美国,‘抄中国作业’。现在,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他们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不幸的一代……。”说是最不幸一代或许太夸张,但对近三年来不巧在念大学的年轻人来说,确实不幸。被长期封控在大学的生活,至少兴起三种发泄情绪的怪诞行为艺术,作为学生面对困境和焦虑的独特情绪表达:遛纸狗、集体爬行、“发疯文学”。纸狗,顾名思义就是用纸盒、纸板或类似材料而以手工制成的玩具狗。大学生溜起了这些假狗,据说还搞起了狗相亲。[Media]“发疯文学”于今年9月出现的热度,11天后达到了热度巅峰。它的特点是语句无逻辑或语序混乱,并模拟抓狂发疯状态的文字,以发泄强烈情绪、释放内心压抑。例如:“谁偷走了我的富二代人生(跑来跑去)谁啊(仰天长啸)是不是你偷了我的富二代人生(揪住衣领)说啊是不是你(狠狠盯住)什么?不是你?(十分不解)那是谁偷走了我的富二代人生(继续奔跑)......”...发布:2022年11月30日9:18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下午察:中国人疫下的“结”

下午察:中国人疫下的“结”在持续不断的冠病疫情防控措施下,中国的结婚登记人数正走下坡。据中国民政部前不久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结婚登记人数为162.5万对,与2021年二季度203.4万对相比,同比下降20%,同时,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总数减少10%,至370万对,是2007年民政部开始公布季度结婚登记数据以来最低的半年度数据。上半年的结婚登记数据通常在每年的7月或8月发布。民政部至今没有解释今年上半年数据为何这么晚才发布的原因。中国人口学专家易富贤向界面新闻分析,2020年初疫情出现后,导致一季度结婚登记锐减,二季度略有回升。今年以来,受新变种冠病病毒奥密克戎大规模传播影响下,二季度一些地区实施管控,导致二季度结婚数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23%。民政部早前发布统计公报,显示中国结婚人数连降八年,超30岁结婚人群占比近半。公报也显示,2021年,全年办理结婚登记为764.3万对,比上年下降6.1%。这也是自1986年官方开始记录以来的最低数字。一般相信,疫情在过去三年造成的经济影响,是导致中国近年结婚登记数量大幅减少的主因。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仅增3%,全年预计无法达到官方设定的5.5%左右增长目标。据日本野村估计,截至11月21日,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约20%的城市采取了某种形式的封控措施。上周约有4.12亿人受到这些限制措施的影响,高于前一周的3.4亿人。考虑到最近的疫情,一些经济学家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野村驻香港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在11月24日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称,他预计中国第四季度经济将环比萎缩0.3%。他将对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从2.9%下调至2.8%。同时,牛津经济研究院的分析师认为,中国政府封锁措施的范围将扩大,也下调2022年和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面对经济放缓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一些中国年轻人已经搁置了重大人生规划,当中包括婚姻。...发布:2022年11月28日9:04PM

封面图片

下午察:“孔乙己文学”引发谁的焦虑?

下午察:“孔乙己文学”引发谁的焦虑?“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中国互联网最近流行的“孔乙己文学”引发不少年轻人的共鸣,他们以“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等句式来抒发自己大学“毕业即失业”的迷茫和低沉心情。中国官媒央视网和“共青团中央”官微星期四(3月16日)先后对此发表评论文章,告诫年轻人“不要让学历成为束缚手脚的‘长衫’”,试图引导“正能量”风向,却引发网民新一轮批评浪潮。

封面图片

下午察:大国抗疫的下半场

下午察:大国抗疫的下半场3月以来,新一轮本土疫情在中国大范围蔓延。约三分之二的省份持续暴发疫情,这给铁腕式“清零”政策带来迄今为止的最严峻考验。奥密克戎的超强传播能力,使得以往的防疫策略不得不面临调整。防疫政策的走向,从中国防疫专家们近期的发言中也许能看出一二。一些曾参于“共存”说讨论的学者,正逐渐重新走入公众视野。同时,官方依旧强调“动态清零”,但“精准防控”这个词语也出现得愈发频繁。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曾光2月28日在个人微博上发布2000余字长文,详细解析了“与病毒共存”与“动态清零”两种对策,并坦言中国的“动态清零”不会永远不变,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在合适的时间点,展示中国式与病毒共存的路线图。作为中国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释放了很明确的信号,一直坚持“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中国,已经在探索可能的“第三条路”,至少“共存论”已不再是讨论的禁区。自3月起,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频繁发声。要知道,张文宏去年提出“与病毒共存”这一说法,当时不仅被批评为“投降主义”,其20多年前的博士毕业论文也被举报涉嫌抄袭,导致复旦大学展开调查。虽然调查判定张文宏不构成学术不端,但他此后就鲜少在公共场合发言。在本波疫情中,这名顶级流行病学家似乎重新获得了话语权。他今天在最新的微博文章中写道,抗疫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抱着咱就是不过了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态,今后维持生活正常化应该放到跟动态清零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海正经历新一波本土疫情,为了减少疫情对经济的伤害,当地这次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中国疫情严重的几个地区要么封城,要么多轮全员核酸检测,上海则大规模实行切块式、网格化管理。上海市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凡3月18日受访时就说,上海疫情防控的“打法”变了。疫情防控中,减法才难做,现在不层层加码,分区分层差异化对待就是做减法。...发布:2022年3月24日9:43PM

封面图片

下午察:中国高校的“保姆式管理”

下午察:中国高校的“保姆式管理”五一假期来临之际,不少人蠢蠢欲动准备踏上旅途,中国的大学生们却被学校提醒不要组团外出旅游。中国媒体报道,多所中国高校在五一假期前发布通知,严禁以班级、学院名义组织外出旅游,也反对学生自行组织租车外出、团体旅游。通知的出发点大多是安全考虑。不少公众表示不解,认为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学校限制学生自己组团出游,是管得太宽了点。2024年4月30日9:03PM

封面图片

下午察:“网课爆破”—疫下新难题?

下午察:“网课爆破”—疫下新难题?中国近期疫情形势严峻、防控升级,多地教学从线下转为线上,“网课爆破”也随之产生,并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新流行词。 河南一名高中历史老师刘韩博上月底在家上网课后心梗离世,其女儿发文直指源头是网暴,相关问题受到更广泛关注。多家官媒发文章指出,“网课爆破”本质就是网络暴力,而这背后还潜藏着网络黑产的影子。 什么是“网课爆破”? “网课爆破”一词并非最近才出现。从2020年冠病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各地的工作、学习场所都纷纷开始向线上转移,当时就出现了类似“网课爆破”的现象,英文称为“Zoombomb”,主要是指网课或视频会议的链接、会议号被恶意分享到社交网络,“爆破手”入侵或者加入特定会议、课堂进行破坏行为。这些破坏行为包括开麦说话、播放歌曲、刷屏霸屏,甚至直播淫秽视频等。 不过,和传统的网络安全问题不同,“网课爆破”并不涉及难以破解的技术问题。根据第一财经引述好视通首席技术官王飞解释,导致网课被入侵的原因并非在线课堂系统安全出现问题。网课被入侵时,只需第一时间限制或踢出捣乱者即可,并不会导致网课中断、卡顿、黑屏等技术问题,也不会导致正常参与者无法接入等严重安全事故。...发布:2022年11月10日8:20PM

封面图片

下午察:烧烤怎么带火了淄博?

下午察:烧烤怎么带火了淄博?“一桌一炉一卷饼,小串小葱小蘸料。”绝大部分中国网民,近来都在社交媒体上刷到过“淄博烧烤”。从3月初大学生组团去吃烧烤开始,曾经的山东工业名城淄博,依靠着充满烟火气的淄博烧烤在网络上持续爆火至今。3月以来,淄博烧烤的全平台搜索量同比增长770%;在微博上,几乎每天都有不止一条和淄博烧烤有关的热搜;在年轻人扎堆的小红书,淄博烧烤已有超过四万条笔记和五千多条攻略分享;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淄博烧烤的搜索量高达千万次,同比上涨100多倍……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