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利用特殊材料展示“隐身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利用特殊材料展示“隐身术”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在一场上晚会上展示利用特殊材料实现的“隐身术”,并称,“未来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将成衣柜里的日常用品。”据极目新闻报道,中国视频平台哔哩哔哩星期六(10月28日)在北京举办“bilibili超级科学晚”上,褚君浩介绍了“多种光学隐身方法的效果测试”,现场展示了利用特殊材料实现的“隐身术”。褚君浩称,“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不是魔术,而是科学手段。未来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将成衣柜里的日常用品。”视频显示,褚君浩院士请工作人员手持一块面板,起初透过面板还可看到他的下半身,但将这块材料旋转90度之后,他的下半身消失不见,但能够清楚地看到他身后的舞台场景。[Media]据报道,褚君浩的“隐身术”借助了一种让光线有规律折射的神奇材料“柱镜光栅”。该材料由一排排微小圆柱状凸透镜排列组成柱镜光栅,每一根柱状凸透镜都会把背后的物体压缩成一个细条,透镜数量足够多时,就会把物体分解成无数个相同的细条,让人仿佛看不见,从而在视觉上达到“隐身”效果。此外,褚君浩还展示了其他的隐身方式,包括利用折射率相似的两种物质、平面镜反射成像等。他认为,未来随着‘隐身’技术和‘超材料’的逐渐成熟,科幻作品里的‘隐身’畅想将逐渐走向现实;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隐身’装备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私密性更好的隐形房间,隐形助听器等。对于褚君浩展示的“隐身术”,有网民表示期待,称“看完真的很感慨,科技永远在更新,未来说不定真能穿上一件隐身衣呢”、“天马行空的想象在未来都能实现,好期待”、“看来隐身衣已经不再是科幻作品中的梦想了”、“社恐人士出门必备”。不过,也有人担心,“我的衣柜里不需要这件单品,但是害怕犯罪分子的衣柜里有”、“就怕有人别有用心”。...2023年10月30日4:06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演示隐身术:不是魔法胜似魔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演示隐身术:不是魔法胜似魔法在现场,褚院士还演示了一番,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将一块“布料”扯起来遮住了他的下半身,然后果然只剩下没被遮住的上半身了,而且还能看到后方舞台的布置,仿佛真的隐身了一般。褚君浩院士介绍,这个神奇的现象是由柱镜光栅引起的。据了解,柱镜光栅是由微小圆柱状凸透镜排列组成的材料,当光线透过它的时候会被有规律地折射。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光线通过后,背后的物体会被压缩成细条,当透镜数量足够多时,物体就会被分解成无数个相同的细条,由于人眼无法分辨这些细条,物体看起来就像消失了一样。这项技术并非魔术,而是纯粹的科学手段。不止是柱镜光栅,褚君浩院士还展示了另一种隐身方式——利用折射率相似的两种物质。例如,高硼硅玻璃和甘油的折射率相近,当使用高硼硅玻璃材质的物体在甘油中运动时,也能实现隐身效果。这种利用物质的折射率差异来隐藏物体的方法开辟了更多的可能性,展现了隐身技术的神奇之处。不得不说,科学真的是比魔法还要有魅力,这种材料的诞生,为以后的多种研究都打开了思路,或许有一天,隐身真的不再是梦。...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307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3079.htm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发展场景牵引的动作与对话相结合的智能化人形机器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发展场景牵引的动作与对话相结合的智能化人形机器人在今日举行的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四大核心技术模块包括智能芯片模块、环境感知模块、运动控制模块、操作系统模块。感知、分析、行动融合集成于人形机器人。“程序化人形机器人,从单一功能扩展到多功能;智能化人形机器人,从单一智能发展到多智能。发展场景牵引的动作与对话相结合的智能化人形机器人,如:家务机器人、教学机器人、值班员、驾驶员、操作工等。”传感器方面,半导体工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嗅觉传感器研制提供了条件。其中,有机半导体是构建嗅觉传感器的理想敏感材料。

封面图片

颜宁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颜宁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公开报道显示,颜宁生于1977年11月,是结构生物学家,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2007年,未满30岁的颜宁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2017年5月,颜宁受聘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职位,2019年4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4月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2022年11月1日,颜宁宣布回国,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今年3月,她获聘为深圳湾实验室主任。本月21日,由颜宁担任创始院长的深圳医学科学院正式揭牌。郑南峰1977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平市,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会士。他长期从事功能材料表界面化学方面的研究,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9年入选第四批国家高层次人才。郑海荣主要从事医学成像理论、电子学与信息处理及创新医疗仪器设备研发。他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曾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1月,他主持承担的国家应急重大专项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国产体外膜肺氧合(ECMO)获国家批准上市,为新冠疫情重症救治提供了关键设备。点击查看全名单...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903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9031.htm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於崇文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於崇文逝世据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於崇文,于2022年6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於崇文一生潜心于地学基础理论研究,先后开辟和发展了五个创新的学术领域——地质-地球化学中的多元分析、区域地球化学、成矿作用动力学、地质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成矿系统的复杂性,促进了地球科学从唯象科学向精确科学跨越。於崇文筹建了地球化学与地球化学探矿专业,培养了中国大批科研人才和技术骨干。发布:2022年6月12日4:11PM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李殿中院士到宜安科技考察交流

中国科学院李殿中院士到宜安科技考察交流据宜安科技消息,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制备工艺和计算机模拟专家李殿中院士率其科研团队来公司考察交流。现场调研过程中,李殿中院士对一体化压铸用大型复杂压铸模具在材料、设计、制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相关需求进行了深入了解,并一一给出指导意见。经过充分而深入的交流,双方达成合作共识,将重点在低成本高性能模具钢材应用示范、联合承担实施国家科研项目、标准化工作、模具检测能力建设和人员技能培训等各方面开展紧密合作。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成式 AI 赋能气动外形设计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成式AI赋能气动外形设计在22日于北京举行的升思人工智能框架峰会2024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唐志共介绍,基于升思MindSpore,生成式气动设计大模型平台打破传统设计范式,设计时长由月级缩短到分钟级,满足概念设计要求。未来该平台将扩展到航空、航天、船舶、高铁、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领域,引领工业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跨越式发展。华为于2020年3月开源升思MindSporeAI框架。2023年以来,基于升思框架发表的顶级会议论文数量超过1200篇,在所有AI框架中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已成为国内最具创新活力的AI开源社区。(国是直通车)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