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五部门力推 VR 产业融合发展:到2026年产业总规模超3500亿元,打造10个“虚拟现实+”融合应用领航城市及园区

工信部等五部门力推 VR 产业融合发展:到2026年产业总规模超3500亿元,打造10个“虚拟现实+”融合应用领航城市及园区 国家级“元宇宙”计划? ======== 打造出10亿人乐享其中的虚拟世界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制定目标:2026年出货2500万台虚拟现实设备

中国制定目标:2026年出货2500万台虚拟现实设备 香港,11月1日(路透社),中国周二发布了首个专门针对虚拟现实的行动计划,旨在到2026年,其行业出货量超过2500万台设备,价值超过3500亿元(482亿美元)。 该计划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的五个部委在北京发布,并将虚拟现实列为中国第14个五年计划中数字经济的一个关键产业。 该文件在其对虚拟现实的定义中包括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 这第一个行动计划反映了北京在虚拟技术方面引领世界的雄心,并制定了详细的目标。 它没有说明2500万台设备的目标是指从现在到2026年的年度出货量还是累计出货量。 研究公司IDC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出货量刚刚超过50万台。

封面图片

【《江苏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发布,2026年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江苏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发布,2026年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在第十届江苏互联网大会上,《江苏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计划提出到 2026 年,江苏元宇宙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目标突破 1000 亿元,年均增速超 20%。引育 5 家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造 20 家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和 100 家融合应用企业。 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李锋表示,江苏将从强化组织领导、做好资金保障、优化人才支撑、深化开放合作等方面为元宇宙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比如,把元宇宙产业纳入“1650”产业体系,加大专项资金对元宇宙科技创新、系统研发、应用推广、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结合元宇宙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产业急需人才,推动长三角地区元宇宙创新发展等,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扬州市出台《元宇宙产业培育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

【扬州市出台《元宇宙产业培育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 5月22日消息,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官网,近日,扬州市出台《元宇宙产业培育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力争通过实施四大行动,到2026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带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超200亿元。 一是开展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元宇宙关联企业积极渗入VR(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建设开发运营人工智能服务平台,提供数字身份注册、数据资产管理、数字孪生构建、基础机理模型等通用服务;推动现有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历史名人向虚拟空间移植,打造一批具有扬州特色的原创数字IP和数字人形象。 二是开展产业主体引培行动。建立健全元宇宙产业链招商图谱,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招引一批行业总部或研发中心;孵化一批专注细分赛道的元宇宙科技“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影视制作、游戏开发、软件研发企业,采用众包发展模式积极承接元宇宙软硬件产品研发制造业务,加速抢占元宇宙新赛道。 三是开展应用场景融合行动。打造3个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和示范项目;建设一批“工业元宇宙+垂直行业”的工业元宇宙开放平台,引导中小企业基于平台创新创业;运用人工智能和数字人技术,探索发展虚拟品牌代言和虚拟直播经济;将“不见面审批”与元宇宙技术相结合,加快数字人客服、实景导航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 四是开展产业生态筑基行动。超前布局未来网络体系,加快5G-A/6G、千兆光网/万兆光网、FTTR(光纤接入)、卫星互联网等新型网络的研究部署;发布元宇宙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鼓励在扬高校新设元宇宙相关专业。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上海文旅元宇宙行动方案:力争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上海文旅元宇宙行动方案:力争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上海市打造文旅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力争到2025年,上海“文旅元宇宙”品牌初步打响,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形成2-3个新内容创制产业集聚发展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表示,以上述行动方案为战略牵引,上海将全面开启文旅元宇宙新赛道,启动实施数字文旅新基建、技术工具新突破、文旅元宇宙新场景、数字艺术品新赛道、沉浸互动新内容等五大专项行动。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上海市: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

【上海市: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 7月8日消息,上海市发布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 年)。其主要目标包括: 产业综合优势显著增强。到 2025 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 3500 亿元,带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超过 15000 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突破 5500 亿元。 创新主体活力竞相迸发。培育 10 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打造 100 家以上掌握核心技术、高能级高成长的“专精特新”企业。 示范赋能效应充分显现。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 50 个以上垂直场景融合赋能的创新示范应用,推出 100 个以上引领行业前沿的标杆性产品和服务。 产业发展生态持续完善。推动建设各具特色的“元宇宙”产业园区,打造一批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元宇宙”产业人才育引,优化生态环境。

封面图片

中国算力总规模年均增速近30% 工信部:加快出台推动基础设施发展政策

中国算力总规模年均增速近30% 工信部:加快出台推动基础设施发展政策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星期六(8月19日)说,中国算力总规模近5年的年均增速近30%,存力总规模超过1080EB。他提出要深刻认识推进算力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快出台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强先进计算、算网融合等技术研究和核心器件设备攻关,加强推进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张云明在2023中国算力大会暨第二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主论坛上发言指出,要深刻认识推进算力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推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张云明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更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势、知重负重、知难克难,加快推动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在算力方面每投入1元(人民币,下同)将带动3-4元的GDP经济增长。”张云明介绍,加快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实现对经济发展效能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与此同时,着力构建以算力为核心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优化算力、存力、运力的统筹调度,将进一步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推动算力更好的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源源不断地提供澎湃动能。 张云明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197E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算力总规模近5年的年均增速近30%,存力总规模超过1080EB。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33个2022年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名单,为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树立了标杆。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