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来咧我觉得今年 Redmi 轻薄本家族定位就比较清晰了,每个系列都知道自己是干嘛的,价格段定位也清晰了。

要来咧 我觉得今年 Redmi 轻薄本家族定位就比较清晰了,每个系列都知道自己是干嘛的,价格段定位也清晰了。 从图里面我们能看出,这次 Pro 系列应该还是 15 寸的机身,右侧接口和之前的保持一致。 之前的 RedmiBook 15 Pro 大概卖点是: - 5000 元级 - 标压处理器 + 不错的性能释放 - CNC 铝合金机身 - 3.2K 高分辨率 16:10 屏幕 - 大电池 今年这个本子,如果你预算 5000 左右,可以考虑。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外观与设计如果你已经看过 Redmi Book Pro 15 2022 Intel 版本这部分的内容,那您可以直接跳到性能测试部

外观与设计 如果你已经看过 Redmi Book Pro 15 2022 Intel 版本这部分的内容,那您可以直接跳到性能测试部分。今年锐龙版与 Intel 版使用的是同一个模具,只是 Type-C 接口由雷电 4 换为了 USB 3.2。 但相比于去年的型号,Redmi Book Pro 15 2022 锐龙版可以说是里里外外焕然一新。 Redmi Book Pro 系列在同级别中最为亮眼的,莫过于是这个 CNC 的铝合金机身了,这种机身工艺常见于万元级别的轻薄本上,相较于冲压铝材的做法,能够提供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品质感。铝材使用 6 系铝合金和精密陶瓷喷砂工艺,边角没有毛糙,外壳衔接非常平滑,非常细腻。 A 面使用了简洁的设计,保留了品牌标识和 Power Your Creativity(助力你的创意)的品牌 Slogan。 机身重量保持在 1.8kg 级,属于 15 寸轻薄全能本中的正常水平,厚度上则缩减到了 14.9mm。机身前后分别减少了 15.6% 和 12.2% 的厚度,整机楔形线条更为明显,视觉上会更加纤细。

封面图片

总结尽管比 Intel 的版本来得晚了一些,但是好事不怕晚,第二代 Redmi Book Pro 15 在同价位里提供了出类拔萃

总结 尽管比 Intel 的版本来得晚了一些,但是好事不怕晚,第二代 Redmi Book Pro 15 在同价位里提供了出类拔萃的 CNC 机身,以及配合能耗比极高的 6000 系锐龙 SoC,不失为一款优秀的选择。 5000 元级别,这款产品可谓是打中了很多消费者的心高续航、好屏幕、优秀做工,在即将到来的 618 里,考虑一下?

封面图片

去年Redmi K60和K60 Pro不仅在产品定位上出现了失误,同时定价也出现了失真,再加上入门版选择的天玑8200的挤牙膏行

去年Redmi K60和K60 Pro不仅在产品定位上出现了失误,同时定价也出现了失真,再加上入门版选择的天玑8200的挤牙膏行为导致原本指望着冲量的Redmi K60E也跟着一起翻车,这就使得去年Redmi在2-3K价位异常的被动,那阵子谁都能来踩它一脚。 万幸的是小米13系列成了爆款,再加上后来2月的Redmi Note 12 Turbo和8月的Redmi K60至尊版的两次救场,同时伴随着Redm K60系列的屡次调价,才使得小米在2023年的2-3K价位不至于那么难看。 事后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个。 ①错失产业升级的节点。当时的国内供应链正处在两个节点,分别是屏幕工艺的提升节点和内存大降价的节点,Redmi在当时迫切的想要紧随小米13系列之后发布,因此选择了在节点之前备货。 这就导致了两个结果,第一个就是在同价位竞品甚至更低价位的产品均用上“无屏幕支架”的屏幕时,Redmi K60全系还在使用有“傻大黑粗的屏幕支架”屏幕;第二个则是极为不合理的内存配置,以及偏贵的定价,在当时竞品普遍12+256起,而Redmi还在8+128,并且相同的12+256还要比竞品贵上1至300元。 ②对自身定位的判断出现了失误。众所周知,曾经消费者购买Redmi K系列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它“量大管饱的配置和合理的定价”。 第一,Redmi K60系列因为没有踩中内存降价的节点,导致其同内存版本相较竞品售价偏高;第二,追求走量的Redmi K60E选芯失误,天玑8200的挤牙膏行为导致其失去了天玑8100时的竞争力,尤其是骁龙7+Gen2发布之后更为严重;第三,为了追求所谓的卖点而去强上“无线充电”,但是因为成本以及定位问题,导致无线充电只有非常鸡肋的30瓦,并且标准版67瓦的充电速度也明显落后于同价位竞品;第四,无视了消费者在2K-3K价位最在意的颜值和质感,最终导致Redmi K60系列不被消费者认可和买账。 ③对竞争环境的预判出现了失误。2022年年末,Redmi在线上性价比市场几乎是没有对手的,最大的老对手独立之后一头扎进了线下,剩下的子品牌份额也相对较低几乎对Redmi构不成实质性影响。放松下来的Redmi开始尝试更高的价位以及追求更高的定位,但是随后独立重塑的一加拿着百亿补贴在2023年对Redmi的每一款产品进行了精准打击,这使得Redmi在2023年年初无比被动。

封面图片

ℹ外媒释出 iPhone 15 Pro 系列最完整的高清晰渲染图,揭示了新的按钮、巨大的相机凸起、颜色等更新#

ℹ外媒释出 iPhone 15 Pro 系列最完整的高清晰渲染图,揭示了新的按钮、巨大的相机凸起、颜色等更新# 今年 2 月,外媒 9to5Mac 释出关于 iPhone 15 Pro 的 CAD 渲染图和规格传闻,外媒也表示正持续努力从 MFi 配...

封面图片

外媒评5款在美国买不到的优秀手机 有4款是国产机

外媒评5款在美国买不到的优秀手机 有4款是国产机 外媒评5款出色但在美国买不到的手机外媒表示,在北美以外的智能手机世界里,存在着其他很多的选择,以至于我们很难选出自己的最爱。因此,我们分享了一些国际市场上最好的智能手机,我们认为美国错过了这些智能手机。小米14系列当我们的编辑Manuel Vonau评测去年的小米13 Pro时,其相机性能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小米与徕卡的合作不仅在色彩方面表现得很出色,而且还使相机应用感觉更加流畅。今年的小米14 Pro拍照又有改善。在外媒GizmoChina的照片对比中,你会发现小米14系列的相机拍出的照片更加充满活力。而且拍出来的照片更加清晰,细节更丰富,当你放大时,这一点会变得很明显。但这还不是全部。还有另一款更优质的小米14型号,它看起来绝对是相机怪兽。从官方发布的渲染图中,你可以看到小米14 Ultra有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设计元素,包括占据背面很大一部分的多层摄像头模组。我们只希望它的成像质量能与视觉效果相匹配,因为上一代Ultra是一款相当出色的相机,我们对小米14 Ultra的期望也同样如此。Android Police评价:小米14 Ultra的相机非常出色OPPO Find X7 UltraOnePlus(一加)和OPPO本质上是同一家公司,这并不是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但OPPO Find X7 Ultra影像配置比OnePlus Open和新推出的一加12更有优势,以至于我们期待一台一加12 Ultra。OPPO手机有着一个巨大的摄像头凸起,内置四摄像头。除了广角和超广角摄像头外,它还配备了两个长焦摄像头,其中一个可实现2.8倍光学变焦,另一个可将光学变焦倍增至6倍。所有四颗镜头都配备了5000万像素的传感器,因此分辨率不会下降,而且你仍然可以获得哈苏品牌和色彩调校。所有这些华丽的表现都没有白费,Nirave Gondhia发现OPPO Find X7 Ultra是一款比一加12更好的拍照手机,尽管OxygenOS依然优于ColorOS。Android Police评价:希望一加能制造出这样的尖端手机Fairphone 5虽然比人工智能稍逊一筹,但可维修性也一直是科技界的热门话题。Fairphone 5可能是目前最容易维修的手机。它能让用户轻松快速地更换没电的电池,不过Fairphone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更进了一步。用户可以使用最少的工具,在几分钟内自己轻松更换USB端口、扬声器单元甚至相机模块等部件。这也使手机变得更加环保,因为当手机出现故障时,你不会随手扔掉。虽然这款手机的性能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它以其独特的维修系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Android Police评价:打开、更换、修复、完成!vivo X100 Pro与专业相机品牌合作已经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的惯例。目前vivo还与蔡司保持着合作关系。不过,这种特殊的合作关系也延伸到了硬件层面,该公司选择了一种能减少镜头炫光的涂层,以获得更清晰的照片。vivo和蔡司在X100 Pro的色彩上进行了合作,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这款手机有三个后置摄像头,当在三个摄像头之间切换时,它们能提供一致的色彩,而这往往是多摄像头手机的痛点。vivo X100 Pro是为数不多的使用联发科旗舰芯片而不是骁龙8 Gen3的高端手机之一。尽管如此,它在日常任务甚至游戏方面的性能仍然达到了标准,不过,Android Police表示,vivo的Funtouch操作系统并不适合所有人。Android Police评价:将“专业”二字融入相机之中荣耀Magic V2可折叠手机的一个大问题是机身笨重,因为两半式的设计会增加整体厚度。但荣耀Magic V2并非如此,它折叠后厚度仅为9.9mm,与普通手机相比也不重,日常使用和外出携带都非常方便。Android Police评价称,虽然可折叠设计本身令人兴奋,但Magic V2还是让你在第一次拿起它时感到惊奇在你习惯它的纤薄外形之前,你会想再确认一下它是否真的是可折叠的。尽管其结构相当紧凑,但这款手机在任何其他方面都没有妥协。它拥有一流的配置,可以与任何高端手机相媲美。它本可以成为当前可折叠手机的有力竞争者,但看起来它根本不会登陆美国。Android Police评价:真的很轻,感觉就像有魔法一样最后我们常说,主流智能手机已经变得相当停滞,除了一些常规升级外,每年都没有真正的创新。但如果你把目光投向美国三大Android手机制造商之外,还是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亚洲和欧洲市场现在有大量的“Ultra”手机,可以轻松与三星S24 Ultra和iPhone 15 Pro Max一较高下。一个品牌希望重现自动更换电池的美好时光,而另一个品牌则愿意让每个人都能更方便地使用可折叠手机……全球智能手机领域的这种多样性让我们对Android手机的未来充满期待。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全中国熬夜看欧洲杯的球迷 都被这个东西硬控了2分钟

全中国熬夜看欧洲杯的球迷 都被这个东西硬控了2分钟 当然,在大伙观看精彩球赛的同时,不知道差友们有没有注意到,球场上偶尔会出现一个瞬间成为全场焦点的东西,就连裁判都要靠这玩意儿来做出判决。经常看球的应该已经猜到了,那就是 VAR 。当球场上的裁判遇到一些无法立即下判断的情况时,有时就会通过 VAR 来帮助自己做出判决,提高判罚的准确性。有些人认为 VAR 提高了判罚效率,也有人觉得它介入的标准不够统一和透明,而且有些不看球的小伙伴估计已经懵逼了,这玩意儿还能争论出个一二三吗?嗯。这事儿解释起来稍微有点复杂,不过我这次带大家简单了解 VAR 运作的基本流程之后,大家心中应该就有答案了。VAR 的全称呢,叫做 Video Assistant Referee 视频助理裁判,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本质上是依靠视频回放来帮助主裁判作出更加准确的判罚决定。而且球场也并非啥啥都要用到它,一般只有红牌、错罚红黄牌、球进球门和点球这四种情况时, VAR 才能介入。剩下的时间,哪怕裁判发生了错判误判, VAR 也不能介入。所以 VAR 本身是不会作出任何决定的,它的职责是向裁判提供画面和信息,帮助裁判提高判罚的准确性。VAR 的这一特性也就意味着,它其实更像个辅助,只助攻不拿人头。VAR 这套系统,大致由定位发射器、摄像机、雷达测速器、显示器和耳麦接收器这几样硬件组成。当然,整个系统里最重要也是最离谱的,那还得是摄像机,世界杯决赛的摄像头甚至有足足 25 个。这一大坨摄像机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慢动作,有的负责检测越位等等,总之就是让 VAR 在每场比赛都能无死角拍到各个比赛画面。现场除了一位视频助理裁判 VAR ,还有三位视频助理裁判助理 AVAR ,名字属实有点抽象。上面说了这么多,假如裁判要现场查看回放,也要通过 OFR On-field review 现场审查的方式来进行。简单来讲,裁判查看回放画面的整个过程,都要呈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也只能在指定区域查看,让观众知道 “ 哦呦,裁判要去看回放了 ” 。其实 VAR 正式投入使用的时间不算太长,你要说它第一次运用在顶级足球赛事,也就是 2017 年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A 级联赛。虽然当时那场比赛并没有用到 VAR ,只是处于待命状态,属于用了但是又没用。随后在 2018 年俄罗斯世界杯,这届世界杯成为了第一个完全使用 VAR 的赛事,也正是在那一年,有更多的人认识了 VAR 。乍一看很不错对吧?但一个东西肯定没法让所有人满意, VAR 提高了比赛的公平性和判罚效率的同时,也发生过很多小插曲。比如在 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阿根廷对阵沙特阿拉伯的小组赛中,阿根廷本来进了球,结果被 VAR 发现像素级越位后又不算数了。另外,不喜欢 VAR 的球迷认为它打断了比赛节奏,熬夜看个球还得等裁判屁颠屁颠跑过去看回放。对于我我这种乐子人来说, VAR 有时能让球赛变得戏剧性十足,在裁判看完回放之前,谁也不知道胜利的天平会向哪边倾斜。比如就在北京时间 6 月 15 号晚上瑞士对战匈牙利的比赛,瑞士进球后边裁示意越位,但经过 VAR 复核之后又确认进球有效,节目效果直接拉满。这么一看,是不是还挺刺激的。不过嘛,我之所以这么关注今年的欧洲杯,不只是因为半夜有球赛看了,还有一个国产品牌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绿茵场。这里听到绿茵场加上国产品牌几个字,估计已经条件反射想到了。对,就是海信,敢告诉全世界观众 “ 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 的那个海信。海信其实是球场的老朋友了,上届欧洲杯的合作伙伴就是他们,而且不光球场,很多老外在客厅看球的电视品牌,也是海信。想想倒也合理,一年能卖出两千多万台电视,可不就是老外客厅必备吗。估计再过几年,海信真没准能登上世界第一的名号。今年的欧洲杯对于海信来讲又不太一样,因为还记得前面提到的 VAR 吗?今年欧洲杯的 VAR 显示官方合作伙伴,居然也是海信!好家伙,我本来以为你只是老老实实打广告卖电视,没想到这回直接去给 VAR 供货了。不过怎么说呢,一想到自己看的电视和欧洲杯裁判用的显示器是一个牌子,好像也挺厉害的。也正是在海信 VAR 视频助理裁判技术的助攻下,本届欧洲杯第一个红牌和第一个点球也就此诞生,直接双杀。你要是不信的话,那就给大伙看一下海信发给我的欧洲杯莱比锡转播中心实拍画面,这房间里的海信 LOGO 含量属实是有点高。这是欧足联第一次开放涉及专业判罚领域的商业权益,没想到直接就被海信拿下,虽然有点意外,不过我想了一下,其实也完全在情理之中。因为在电视领域,海信的技术积累也确实相当深厚。对于电视来说很重要的屏幕面板,海信就采用了具有超低反射的黑曜屏,观看视角有足足 178 度,反射率只有 1.8% 。这样在看球赛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反光和倒影影响观赛,甚至错过精彩瞬间了,正着看侧着看躺着看,反正都随你。海信还给自家电视用上了信芯? AI 画质芯片 Pro ,低延迟看球没拖影,哪怕有足足 2592 个分区的 Mini LED 屏幕也能做到 1 : 1 逐点精控,全屏瞬时响应。就连声音方面,海信也下足了功夫,由于大多数电视都是侧面或背面发声,导致声音可能会闷闷的。于是海信就想办法让声音从电视机前面发出来,再搭配 Hi-Sound Pro 天籁引擎技术,人声清晰可辨,声音更加通透的同时,临场感也更强了。这几样看着就很带劲的技术,并不是什么期货,而是已经用在了欧洲杯定制产品海信 E8N Pro 上面。另外,我们今年 3 月还去上海参加了堪称世界三大消费电子展之一,以及全球家电产业风向标的 AWE 展,而在展馆里面,光海信一个牌子就 “ 霸占 ” 了一个巨大的展区。弄这么大展区干啥呢?当然是秀产品秀技术了。比如现场的激光电视就跟不要钱一样,一放放一排让大家来体验。还有我在现场发现的激光 HUD ,不敢想象这玩意儿要是实装在车上用起来能有多爽。现场的各种迹象都在告诉大家,海信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家电品牌,而是一家拥有大量研发技术的科技企业。也正因为海信在技术领域的大量研究,不仅让产品本身充满竞争力和吸引力,也在被全世界消费者所接受。所以今年的欧洲杯,海信进化成了 VAR 显示官方合作伙伴,一定程度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你不是一个销量又高知名度又高还有技术的牌子,那我觉得只靠 “ 钞能力 ” 也未必能打动欧足联裁判天团。正在装修中的 VAR 房间而海信接下了这个大活之后,我估计顺着这泼天的流量,海信这个从世界第二变成世界第一的目标,肯定又近了不少。当全世界球迷都在注视着 VAR 时刻的时候,也会同时注意到海信这个品牌,已经从球场旁边的广告牌,变成了出现在 VAR 画面旁边。无论是监控室、操作台的显示画面,还是球场内的 VAR 设备,都会出现海信的 LOGO ,一直陪伴大家到总决赛。所以我已经可以想到,今年的欧洲杯将有多少个重要的判决瞬间,都是在海信的陪伴下来见证的了。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