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做起副业,为 Waymo 造车】2022 年 11 月 17 日,由 Waymo 和极氪合作开发的 M-Vision 概念

【极氪做起副业,为 Waymo 造车】2022 年 11 月 17 日,由 Waymo 和极氪合作开发的 M-Vision 概念车在洛杉矶完成首秀,新车基于极氪浩瀚-M(SEA-M)架构打造,将在 2024 年具备量产条件,并在美国投入商业化运营。 #抽屉I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极氪宝宝巴士出口 已开始自己打工赚钱

极氪宝宝巴士出口 已开始自己打工赚钱 Waymo新一代“宝宝巴士”开始路测Waymo刚刚官宣,新一代Robotaxi开始路测了。官方兴高采烈宣布,我们第六代Waymo Driver准备在路上开展传感器和稳定性测试了!欢迎偶遇!而且这一代和前几代都不同的是,这是一台前装量产的Robotaxi,不像第五代是基于捷豹纯电I-PACE改装,同时没有方向盘、没有踏板。从Waymo的介绍和图片来看,第五代和第六代采用的传感器方案配置应该差不多。都有头顶的激光雷达(最远探测距离300m),车辆四周还有4颗近距离激光雷达,车前也有1颗激光雷达,光是激光雷达就覆盖了360度的视野;还有覆盖360度范围的视觉系统(最远探测距离500m),以及超声波雷达。△第五代传感器配置方案Waymo发言人透露,目前测试还是人工驾驶,主要想先熟悉新平台的驾驶动态和能力,以便在开始整合并验证自动驾驶系统之前做好准备。据Waymo的介绍,这一代Robotaxi可以在较冷的城市中自动驾驶,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规模。不过Waymo认为,必须谨慎扩张,以避免发生严重事故,以及负面的公众舆论,因为这可能会迅速终结公司宏伟的计划。为何谨慎?Cruise的现状已经是前车之鉴,而Waymo最近也不太太平。Waymo最近,刚刚结束一起大规模召回事件。起因是在上个月,一辆Waymo Robotaxi在凤凰城接单时正准备靠边停车,结果径直撞上了电线杆,还好当时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只是汽车受损。等车的乘客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等车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最后只听见了撞车的声音。随后,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立刻对Waymo展开调查。调查报告显示Waymo的软件系统存在问题,对于识别类似的“杆状物体”,同时杆状物体和可行驶路面之间没有坚硬的物体或者清晰标记界定,软件可能无法正确识别或处理这种情况。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Waymo立刻作出反馈,向NHTSA提出软件自愿召回申请,涉及全部672辆Robotaxi,以解决地图和软件的问题。同时Waymo对外宣布称,目前全部车队已经更新完地图和软件,不会影响目前的运营状态。有问题立刻接受调查,有调查结果后立刻采取应对方式,同时还对消费者保证重新运营,Waymo如此小心翼翼,最大的原因莫过于,现在Waymo的Robotaxi业务可谓是蒸蒸日上。Waymo在官宣第六代Robotaxi时就透露,现在每周付费可接5万单。按照一单20美元(约145元)的价格估算,Waymo一年能带来差不多5200万美元(约3.8亿元)的收入,比2022年200万美元(约1451万元)的水平增长了26倍。并且从财报中也能看出Waymo财务水平不错。众所周知,Waymo的盈亏一直归属进“Other Bets”来披露。今年一季度,该项收入达到4.95亿美元(约35.9亿元),同比增长72%,收入增加;同时运营亏损为10.2亿美元(约74亿元),同比缩窄17%,亏损减少。另外,Waymo刚刚开始在洛杉矶开展Robotaxi的业务,同时在原有的旧金山和凤凰城的服务范围也扩张了。换句话说,Waymo Robotaxi已经可以稳定产生收入来源,并且收入还在逐步增加,小心谨慎一点扩张,也没毛病。而这次扩张,由中国车企助力。一款概念车,两辆宝宝巴士其实,极氪和Waymo的合作从极氪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当时Waymo在全球寻找合作伙伴,最后极氪中标,双方合作开发新一代Robotaxi。在晚点Auto与极氪副总裁杨大成的采访中透露,当时Waymo的要求是车的尺寸要小,同时内部空间要大,并且开门空间也要足够大,乘客拎着许多购物袋也能直接上车。杨大成团队研究后发现,只有取消传统B柱,才能满足拎着购物袋上车的要求。所以最后无论是概念车还是量产版本,都保留了没有B柱的设计,同时还实现车长比极氪001要短、但轴距和极氪001差不多,这样的大空间。并且,因为没有B柱,极氪对A柱和门槛梁重新做结构,保证即使碰撞传导路线少了一路,车辆结构也能吸能。不过最后极氪MIX和Waymo的Robotaxi还是有很多不同。极氪MIX重新调整了前脸和设计,为了更符合家庭用车的定位,而Waymo第六代Robotaxi则更有科技感。同时可旋转270度的的座椅也是极氪MIX专属,但有极氪工程师透露称,在行驶途中是不能调整座椅方向的,而且行驶途中方向要朝前。但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是Waymo第六代Robotaxi,还是极氪MIX,对于公司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产品。空间更大的第六代Robotaxi加速Waymo扩张,而极氪MIX作为品牌首款MPV,公司期待其能成为下一个爆款。在这之中,都是中国车企在发挥力量。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极氪登陆纽交所:成史上最快IPO造车新势力 价值被严重低估

极氪登陆纽交所:成史上最快IPO造车新势力 价值被严重低估 不过,与极氪取得的成绩相比,极氪当前的市值被严重低估。数据显示,极氪持续稳居20万以上中国纯电品牌销量冠军,同时2023年整车毛利率在高端纯电领域仅次于特斯拉。毫无疑问,极氪当前正处于估值洼地,未来其长期价值值得期待。史上最快IPO造车新势力2021年4月,极氪品牌正式对外发布;当年8月,极氪便获得了来自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哔哩哔哩、鸿商集团和博裕投资等五家生态伙伴的Pre-A轮融资,金额为5亿美元。2023年2月,极氪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由知名自动驾驶科技公司Mobiley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教授、宁德时代、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五家生态伙伴参投。在各路资本的持续看好下,极氪也一路狂奔,到2024年5月10日挂牌上市,距离成立刚刚过去3年时间。极氪实现成立3年便成功上市,也创造了新能源汽车企业最快IPO的新纪录。对比之下,特斯拉用了7年,小鹏汽车用了6年,理想汽车用了5年,蔚来用了4年。极氪为何能够快速取得如今的成绩?背靠吉利控股集团,极氪兼具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两种基因,开启了全新的发展模式,并迅速迎来了爆发。在研发方面,极氪最核心的竞争力是SEA浩瀚架构。SEA浩瀚架构作为全球第一个纯电架构,由吉利控股集团耗时五年、投资200亿元打造,而在吉利控股集团的赋能下,极氪刚成立便拥有了这种技术基础,这是其它造车新势力所不具备的能力。基于SEA浩瀚架构,极氪在成立3年来快速推出了多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2021年,极氪交付首款产品豪华猎装轿跑极氪001;随后的2022年,极氪推出首款原生纯电豪华MPV 009;2023年,极氪先后推出新奢全能SUV极氪X、以及首款纯电豪华轿车极氪007;2024年,极氪在SEA浩瀚架构的基础上,投资70亿元专属开发了浩瀚-M架构,同时基于该架构打造的家庭全场景大五座纯电车型极氪MIX正式对外亮相。这些车型都成为了各自细分市场的标杆产品。快速的产品迭代支撑了极氪销量的快速攀升。数据显示,2021年极氪销量6000辆,2022年销量提高到7.2万辆,2023年进一步攀升至11.9万辆;今年4月,极氪单月销量再创历史新高,1-4月销量更是同比大增111%。在此趋势下,极氪将有信心完成今年23万辆的年度目标。销量爆发之下,也推动了极氪总营收迅速增长。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2022年、2023年极氪总营业收入分别为65亿元、319亿元、517亿元,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62%。价值被严重低估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形势依然不明朗,资本市场的环境也不够景气。从此次极氪的市值来看,其价值明显被严重低估。从单车型的交付量来看,极氪的多款产品成为各自细分领域的销量冠军。比如极氪001长期蝉联30万以上纯电车型销量冠军;极氪009成为全品类MPV销量冠军,也是50万级豪华MPV细分市场的标杆;极氪X成为20万元以上紧凑车型中国品牌销量冠军。从整体交付量来看,2024年4月交付16089台,同比增长99%,环比增长24%,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持续稳居20万以上中国纯电品牌销量冠军。数据显示,今年4月前三周,极氪在国内单一车型销量上超越特斯拉竞品,三省区品牌销量超越特斯拉。极氪正在成为高端纯电的黑马选手。值得注意的是,极氪独特的商业模式也让其在市场份额扩大的同时,整车毛利率持续提升,在高速成长和健康运营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在整车毛利率方面,极氪2023年整车毛利率达15%,超越了蔚来(10%)和小鹏(-2%),在高端纯电领域仅次于特斯拉(19%);极氪的整车毛利率呈现出持续正增长状态,2021年为1.8%,2022年全年4.7%,2023年前三季度14.8%,2023年四季度为15.3%,这也与特斯拉毛利率不断降低形成鲜明对比。在今年3月的吉利汽车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副CFO戴永表示,在销量提升、毛利上涨的前提下,2024年极氪将力争实现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扭亏为盈的目标。由此可见,在持续向好的经营业绩之下,极氪的长期价值可期,上市时也将是投资布局极氪最好的时候。据悉,2024年5月8日,极氪已提前一天结束认购,公司已获得近5倍的超额认购。宁德时代、Mobileye作为产业链的合作伙伴,也是原有投资者,均在此次IPO中继续认购。可以看出他们也看好极氪得长期价值。随着此次极氪成功在美股IPO,无疑将进一步深化其全球治理和布局。而随着全球化扩张脚步的加快,极氪也将用更优异的经营成果回馈投资者,用业绩证明自己真正的价值。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领克的纯电车来了 想买极氪001的该纠结了

领克的纯电车来了 想买极氪001的该纠结了 有人说是为了保护极氪,也有人说这俩兄弟有个三年之约,但不管咋样,领克终于要把失去的拿回来了。只不过这次它放了一个烟雾弹,原本咱以为这车还是叫领克 ZERO ,结果突然变成了 Z10 。前些天,脖子哥已经摸过了实车,并且今晚也是受到领克邀请,来到瑞典哥德堡现场见证了 Z10 的首秀,咱就结合着发布会内容和大家聊聊。首先,领克 Z10 的外观特色是很大程度上还原了 THE NEXT DAY 概念车设计,吉利家里和这款概念车有关的可不少,像领克 07 、 08 还有极氪 X 都是。但因为这个概念车原本就是个很长的大轿车, Z10 车长 5 米,轴距 3 米的体量,比例就对上了。细节上,可以看到 Z10 的竖条蛤蟆灯,机盖线条、车侧腰线以及后窗尾部向上的走势,都和概念车一个味儿。当然,概念车很多设计,量产车还是没法 1 比 1 复刻。Z10 的前脸就没那么夸张,它是用了一条竖形小灯。这些小竖灯并不新鲜,领克其他车上也有,新鲜的是,Z10 上的小灯其实都是一颗颗RGB 灯珠,包括车屁股的尾灯也是。每颗 256 色,想变啥色变啥色,非常花里胡哨五彩斑斓。好家伙,来竞争 “ 灯厂 ” 的车企,又多了一个领克。不过,因为法规限制,你得在停车状态下,才能搞出这些灯光秀来。竖条的设计不仅体现在灯光,而是贯穿车内车外各种地方,比如日行灯中间和雨刮下面。车内仪表台的装饰板也有。甚至是车窗开关这个小按钮都是,可以说细节拉满了。就这个小开关也有讲究,工程师告诉我,他们在生产的时候,金属和包裹金属的白色塑料是一体成型的,这样两者之间不用胶水,车内有害物质可以减少一点。不愧是沃尔沃的合资公司,北欧人追求的环保咱也要讲究讲究。开关上的这个玫瑰金,也同样贯穿车内。在方向盘、无线充电板、眼镜盒还有头枕等地方都能找到,主打一个精致。Z10 外观上依然有领克喜欢用的招数,比如这个车门的隐藏式外水切设计,让整个面是纯平的,显得比较高级。不过,07 、 08 都有的无边框后视镜没了,变回了传统的造型,难不成是 RGB 灯多花钱了,要在这里找补点回来?接着咱再看看内饰,坐进去第一眼我就发现,诶,这个仪表屏怎么这么熟悉。哦,想起来了,这不是路特斯同款嘛,你们这自家人的,没准也是用同一家供应商吧。有一说一,仪表质感还行,方向盘也不会挡住仪表,配上 HUD ,信息很清晰。就是方向盘材质有点硬,握起来不太舒服。中间的空调出风口放在了仪表台上,试了下,因为离得远不会那么吹脸了。而且空调还有个和氛围灯联动的功能,调高温度,氛围灯变红;调低温度,氛围灯变蓝。再就是这个大沙发,看着舒服,坐着也舒服,并且配置也高,就连后排都有加热、通风、按摩。不是,领克你变了呀,你一运动品牌也搞起了大沙发这套。但... 我很喜欢。今晚主要是发布了 Z10 的内外饰,性能以及其他具体配置的信息并不多,咱就简单讲讲。首先, Z10 用了吉利家的SEA 浩瀚架构,极氪 001 也是诞生于此。然后是 800V 高压平台,加上双腔空悬 +CDC ,还有激光雷达。诶,又是极氪 001 同款。不过硬件层面类似,在软件层面就不一样了。领克车机用的是 Flyme Auto ,而且 Z10 还用了一款全新的车机芯片,官方说法是性能是高通 8295 的 1.8 倍。魅族车机大伙儿评价都不错,这回新芯片会有多大提升,啥也不说了,等跑分吧。然后智驾系统用的是英伟达 Orin-X 芯片,走的自研路线,而极氪 001 用的是 Mobileye 方案。但毕竟智驾也算是整个吉利的短板, Z10 的智驾能力有多强,能不能有城区 NOA 水平,咱还得等上市才知道。整体看来,我觉得领克的第一款纯电,设计上确实还是十分领克。无论是外观的家族化造型,还是内饰氛围以及各种细节,都是很熟悉的感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就看 Z10 这套设计能戳动多少人了。这款车还有很多关键信息,像电池有多大,电机功率多少,都还没公布。这些会直接决定到 Z10 的定价,所以现在咱也不好猜它会卖在哪个价位。但可以肯定,它的竞品一定有同尺寸的小米 SU7 。想到 SU7 发布之前,吉利又是派极氪又是派银河的,结果没围剿成功,所以这回继续派新选手领克出场。不过呢,因为 Z10 和极氪 001 的各种渊源关系,而且有小道消息说 Z10 的三电基本是 001 那一套,搞不好就是个平价版 001 。那样的话,它俩就成了同门兄弟竞品, Z10 怕是有可能没去围剿小米,倒是抢了 001 的订单。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容不下员工”的极越汽车 让李彦宏亏钱又尴尬

“容不下员工”的极越汽车 让李彦宏亏钱又尴尬 另一件事发生在几天前的直播中。近些年来,很少在公开场合现身的百度CEO李彦宏,前来为极越汽车直播造势。但在开启直播的预热环节,当夏一平演示语音开车门时,多次喊SIMO语音助手均无反应。出丑的是夏一平,更尴尬的是特意为他前来站台的李彦宏……此次李彦宏亲自出面直播为其站台,希望吸引一波品牌关注度。他还宣布亏钱撒福利,极越01的高阶智驾限时终身免费。但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极越还能翻身吗?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差等生”极越01于2023年10月正式发布,也是极越汽车的首款量产产品。极越01定位中大型SUV,共有2款车型,分别是极越01 Max和极越01 Max Performance两款配置车型,售价为24.99万-33.99万元。可以说,极越汽车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在生产制造上,有着吉利的加持。比如极越01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打造,与吉利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极氪系出同门;该产品在吉利杭州湾智慧工厂生产,号称是一座全面引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标杆工厂。在智能化技术上,极越01也有着百度的赋能。比如在智能座舱方面,宣称可实现语音AI算法本地化,SIMO车载语音助手可以覆盖车内车外、四路同说、连续对话等场景。但尴尬的是,极越汽车高开低走,与两大明星股东资源加持的光环相比,销量实在是惨淡。官方表示,上市24小时后,极越01订单量达到1.5万辆,但实际销量并未达到预期。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与2024年1月,极越01分别实现销售774辆、218辆。虽然极越官方并未公布具体销量,但其近期内部动向印证了销量不佳的局面。近日,据媒体报道,极越汽车正在对其营销端和销售端进行改革,营销端UD-用户发展部门负责人杨振以及多名总监等执行层已经“下课”,目前由CEO夏一平亲自挂帅部门负责人;而销售端UO-用户运营部门负责人也由原运营负责人罗岗代管理改为来自特斯拉的Andy.Gao负责。3月底至今,UD和UO两大部门已经出现了密集的人员流动。在日前的极越AI DAY上,夏一平也坦言,极越01销量不好是犯了些错误,极越正在进行组织变革以及销售方式的调整。李彦宏能带动销量吗?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新浪科技表示,极越汽车销量起不来的原因,首先是品牌知名度问题。作为一个新品牌,极越汽车在市场上知名度较低,消费者对其缺乏了解和认知,这对其销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际上,极越汽车的品牌经历过较大的更名,这是其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重要原因。2021年1月,百度与吉利共同成立了造车项目,起初命名为集度汽车,也是极越汽车的前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该项目都以集度汽车的品牌在做宣传,比如2022年6月举办首场品牌发布会,正式发布其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ROBO-01;2022年10月,发布首款汽车机器人ROBO-01探月限定版,售价39.98万元。但就在其首款产品面临生产交付之际,却遇到了生产资质的问题。在2023年上海车展期间,有消息称,集度因缺乏造车资质未能参加上海车展。集度方面当时回应称,该消息完全不实,集度从成立之初就严格遵守行业相关规章制度,申请资质的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中。最终到2023年8月,原集度汽车首款车型“集度ROBO-01”更名为“极越01”进入工信部最新一批汽车新产品公示公告,这意味着越01已获得上市销售的资质。虽然解决了资质问题,但极越汽车也代替原先的集度汽车走向了前台,让本就知名度尚未打开的联合造车品牌雪上加霜。另外,张孝荣认为,尽管极越汽车拥有百度和吉利的资源,但其营销策略可能不够精准,未能有效地吸引到足够的消费者。当前国内汽车市场日益激烈,许多传统车企和新兴造车新势力都在积极布局智能化汽车市场,极越汽车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夏一平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4月15日,他拉来了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同框直播,想趁着车企CEO直播的热潮,为极越汽车吸引一波流量。智能化“遥遥领先”?在直播中,夏一平还谈及了近期火热的小米SU7,他表示,首先车型不一样,极越01是SUV,小米SU7是运动型轿车;面向的人群也不一样,小米SU7更侧重喜欢操控的发烧友。另外他还称,极越01的空间会更大一些,智能化上在行业也是遥遥领先的,比如语音、智驾等。不过,极越汽车的智能化真的如夏一平所说的遥遥领先吗?在李彦宏进入直播间之前,夏一平先与改装车达人溜溜哥进行了对话。但尴尬的是,夏一平在演示语音开车门时,多次喊SIMO语音助手均没有反应,夏一平称可能是车内钥匙的问题。此前极越对外宣传称,极越01支持车外语音交互,在车外也可以通过语音控制车门、车窗等。现场直播翻车, 这无疑让外界对其产品力再次打上了一个问号。另外,在新能源汽车内卷之际,智能化几乎已经成为标配,极越很难说能够依靠智能化标签打出差异化。比如小鹏,一直主打的就是智驾标签,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日前还宣布,小鹏汽车即将推出10万到15万级别的A级汽车,同时会将小鹏的高等级智能驾驶,甚至将来把无人驾驶带入;比如华为,其推出的智选车品牌问界、智界等,鸿蒙座舱、智驾均成为主打的标签;再比如小米,也在强调智能,不仅澎湃OS上车,雷军还放出今年进入智能驾驶行业第一阵营的目标。在智能化上,极越汽车与这些品牌相比,很难说技术水平、用户认知度等方面能有十分大的优势。竞争激烈之下,极越汽车不得不着急。2023年11月,也即是极越01刚刚上市一个多月,极越汽车便宣布其首款车型极越01全系车型价格下调3万元;在4月15日的直播中,李彦宏与夏一平联合宣布推出一项新的购车优惠政策高阶智驾限时终身免费。夏一平在直播中表示,买极越送司机;而李彦宏则强调是限时免费,并开玩笑称:“别给我亏太多钱啊。”李彦宏亲自站台,如果销量再上不去,极越汽车面临的局面无疑将更加尴尬。 文 | 新浪科技 张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我去了趟北京车展 结果大家都在看雷军

我去了趟北京车展 结果大家都在看雷军 雷总走到哪,哪个站台就是泼天的流量砸下来,去理想站台看 L6 ,去蔚来站台看 ET7 ,长城、比亚迪都是一个不拉。但唯独小米汽车自己所在的 W2 馆,雷总开完小米汽车发布会,直接就去别的馆转悠了,离自己近的几家车企站台都没临幸。为啥呢?就不得不提这次北京车展官方极具火药味的展台布置了。吉利在小米右边,智己在小米斜对面,真就是冤家路窄,主办方也喜欢拱火是吧。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先看看雷总没有临幸的吉利,这次掏出什么新车。极氪新出了一个宝宝巴士,极氪 MIX 。这个车的前身其实是极氪和 Waymo 一起搞的一款无人出租车 M-Vision 。外形上看有点像 MEGA ,但二者完全不一样的定位。MIX 采用了一个全新的架构,浩瀚 -M 。它开创性的用了一个对开门的形式,B 柱直接给做成了隐藏式,与其说没有 B 柱,不如说是双 B 柱,好处呢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上下车变得很方便。而且,前排座椅还能 180 度转圈,把中央扶手的小桌板打开,就能和后排直接开一桌麻将,这个设计可以,就不知道量产版是不是也这样。再看华为,公布了和北汽联合打造的新车,享界 S9 。一台 D 级行政轿车,外观非常的家族式,和智界、问界系列都有相同的元素 “ 眼袋 ” ,车长接近 5 米 2 ,轴距超过 3 米,大概对标奔驰 S 、宝马 7 系以及奥迪 A8 这类车。而且我猜这台车还会首发华为的最新科技,4D 毫米波雷达。相比以前的毫米波雷达只能测出速度、距离、方向,这个 4D 还能测高度。而且 S9 还能选装电子外后视镜,升级了 ADS 3.0 (也称为干昆 ),期待看能比 2.0 进步些什么..除此之外,比亚迪全家桶也堵满了媒体老师,比亚迪一家人整整齐齐,都聚在 W1 馆的角落。结果最遭罪的就是对面被包起来的起亚,它的展台布置其实相当精美,二楼还有带充电口的休息室,结果就成了观看比亚迪发布会的最佳机位。好家伙,韩国老好人是吧。比亚迪这边之所以围满了媒体老师,除了自带大疆无人机的越野版 U8 亮相以外,最吸睛的还得是那个方程豹。。比如这台 SUPER 9 概念车,是一个没有车顶,没有前挡,非常经典的双座 Speedster 造型。以往能够用到类似设计的,都是跑车中最顶尖的那一批。不过帅归帅,我个人觉得,可能还是另一台概念车 SUPER 3 要来得更顺眼点,起码还是个越野车。除了中国车企, BBA 也整了一手好活,比如这个纯电大 G 大伙儿都看了吗?又是原地掉头,又是大角度下坡,秀是真的秀。虽然好玩的车不少,但 8 个场馆逛下来,脖子哥最大的感受竟然是无聊,一方面,车展的信息都已经被公布了,网上啥都能看到,本来想着线下来摸摸车子,结果很多围栏围着,根本碰不到。而另一方面,新能源车大爆炸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大伙儿都在卷 “ 怪车 ” ,比如超跑、越野、宝宝巴士,大家平时不怎么关心,要说有多大影响力,真的豹说。所以,北京车展车没上热搜,大佬之间互抛金句,却隔三差五冲上热搜。甚至一个连驾照都没有的周鸿祎,成为了车展最火的车模。25 号一大早,雷总来到小米的展台,在发布会上重申了一下小米 7 万辆的订单,甚至直接发布招才令,说现在 6000 员工根本不够用。看来为了交付 10 万辆,雷总也是卯足了劲。这下估计把边上的吉利干懵逼了:好家伙,这次直接当着我的面招聘是吧?但雷军路过吉利,直接找船夫哥、李想、李斌、小鹏他们的展位逛了。跟着雷总这一圈逛完,脖子哥就突然发现,今年的北京车展,成车企 CEO 们的交流会了……你看渔夫哥,平日里众星拱月,没想到,在雷军面前,竟然也进不了 C 位,成为茫茫领导中的一位。而李想这波就比较机智了,直接搞了个大新闻。说是让雷军做进去体验体验新车 L6 ,结果车门一关,双手一靠,讲起了车内配置,看他笑容多灿烂,在讲完之前,军子你就别想出来了。这波操作,直接给雷军干整沉默了,家的体验是真没感受到,甚至还有点像坐牢……对此,小米某店还评论道:把我老板放出来!当然除了他们,红衣大叔周鸿祎更是高手中的高手。其实人家现在也是新晋汽车网红了,不仅给哪吒 L 带货,而且车展这天他又多了一个新的称号,“ 2024 北京车展首日唯一车模 ” ,因为人家的站位是这样的。这一上车顶,大伙儿目光刷刷向他看齐,我猜你可能要宣布个事儿……说真的,这身红衣真的扎眼,懂车的知道周总是在整活,不懂车的一定以为是在维权。后来他也在网上也解释说,是自己比较社恐,看见这么多人都不敢乱动,为了证明自己是真人出镜,就爬了上去,感觉一改往日形象,变得非常的 “ 憨 ” 。哥们儿,求你考个驾照吧,咱们一起去试驾活动,您做媒体老师是真的有天赋。这一堆操作看下来,脖子哥只能说,这次北京车展展的压根不是车,而是车企高管们整的活。我以为我是来看车的,没想到各家老板比车好看多了。就连编辑部的工作群里,发的也都是老板的互动。新车?反正就那些东西,差不多知道下得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估计还是因为雷军带着 SU7 一路相位猛冲,彻底给车企的公关部门狠狠地上了一课与其砸钱投广告,不如老板刷刷脸。这就是新赛季的打法,你不服也得服。虽然古有特斯拉不需要广告费用,近有理想营销费用全国车企最低,但雷总这波完全颠覆了既往汽车行业传播规律的操作,算是让车企们彻底想明白了,这几家车企省下来的钱,有很大一部分,得靠老板刷脸刷出来。怪不得连长城的老魏,都要想办法和雷军连麦,虽然看得出他没啥直播经验,但他真的太想进步了。只不过这事儿吧,也像讲脱口秀,多多少少需要点天赋。隔壁哪吒的 CEO 张勇在直播间里被人吐槽了坐姿,回头就上网嘴硬,说吐槽他的人是 “ 舔狗 ” ,结果被网友们狠狠教育了。这波流量是蹭到了,但能蹭出啥效果,脖子哥是觉得真不好说。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肯定有更多的老板,会冒着这种 “ 黑红二象性 ” 的风险,想办法把自己搞成一个 IP ,做自家车企的 KOL 。说不定没过多久,咱们又能在网上看到早年机圈大佬们微博互撕的经典剧情了。别的不说,反正我是真的想再看一次 “ 王自如大战罗永浩 ” 。另外,这届北京车展上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外国人真的太多了,光是小米展台,我就听到不止 3 种语言,德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都在看中国电车。毕竟现在国产车卷到啥程度,咱就不多说了,就说隔壁奇瑞,邀请了 3000 名外宾到展台,发布会都搞成全英文,甚至还直接包了一车高铁去芜湖参观工厂,这也没谁了。还有个小花絮:有外国朋友向脖子哥吐槽,说北京车展是不是来了泰勒这样的大明星?结果一问,原来是各家企业的 CEO ……我现在就好奇,这回外国媒体们打算怎么报道这次北京车展了。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