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厘交界处侧翻 气瓶滚落酿大塞车

罗厘交界处侧翻 气瓶滚落酿大塞车 罗厘疑转弯时失去平衡,在交界处翻覆,导致车斗上装有二氧化碳的压缩气瓶滚落到路面,造成交通大拥堵。 这起车祸发生于星期六(6月29日)早上9时许,地点是惹兰阿末依布拉欣(Jalan Ahmad Ibrahim) 和裕廊镇大会堂路(Jurong Town Hall Road)的交界口,涉事的是一辆运载二氧化碳气瓶的罗厘。 《新明日报》接获读者通报,指运载气体瓶的罗厘不知何故在路上侧翻,而车上运载的气瓶则四散在路面,造成交通阻塞。 根据视频显示,超过20个气瓶掉落在各处,几名男子站在现场,其中数个气瓶中的白色气体正在泄漏。 [Media] 记者上午11时许抵达现场,看到交警在路口各处指挥交通,当局人员也设置路障,隔绝受影响区域。 罗厘旁边停着一辆货车,原本掉落在路面上的气瓶,已整齐地装在车上并且绑好。 司机穆如(30岁)受访时心有余悸,全身大汗淋漓,明显还处于惊吓当中。 他说早上9时许自己驶着车子准备右转进入阿末依布拉欣路段,结果在转弯时突然失去平衡,接着罗厘就翻覆了。 “我并没有超速,当是时速只有15公里左右,可能是气瓶太重才导致意外。” 他告诉记者,车子侧翻后,运载的二氧化碳气瓶也一同掉落,四散在罗厘周围。 穆如在过程中没有受伤,他从罗厘中爬出来后立即联络上司,对方随即通知相关部门和派车来接应。罗厘被拖走后,交警随即撤下路障,路况于中午12时左右恢复。 新加坡警察部队受询时证实这起车祸,一辆罗厘相信是打滑失控,30岁的男司机正在助查。案件还在调查中。 2024年7月1日 2:56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罗厘转弯翻覆 二氧化碳气瓶泄白色气体

罗厘转弯翻覆 二氧化碳气瓶泄白色气体 一辆罗厘疑转弯时打滑翻覆,导致运载的二氧化碳压缩气瓶跌落路面,泄露白色气体。30岁男驾驶员正协助警方调查,没有人在事故中受伤。 这起交通事故发生在星期六(6月29日)早上约9时30分,地点是惹兰阿末依布拉欣(Jalan Ahmad Ibrahim)和裕廊镇大会堂路的交界处,靠近班丹蓄水池。 根据社交媒体流传的视频,一辆罗厘在路口翻覆,车斗运载的数十瓶二氧化碳气瓶滚落地面,不断冒出白色气体。事发时下起小雨,地面湿滑,警方和民防部队人员随后到场支援。 民防部队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证实在星期六早上约9时45分接获通报,抵达现场时,数个装有二氧化碳的压缩气瓶正在泄露。 作为预防措施,民防部队使用一支水枪驱散气体。 新加坡警察部队受询时指出,涉事罗厘疑打滑而翻覆。一名30岁男驾驶员正在协助警方调查。 没有人在事故中受伤。警方调查正在进行中。 2024年6月29日 9:26 PM

封面图片

当9岁的 Jayline Barbosa Brandao 的父母在10月被一台备用发电机产生的一氧化碳淹没时,这个马萨诸塞州布罗

当9岁的 Jayline Barbosa Brandao 的父母在10月被一台备用发电机产生的一氧化碳淹没时,这个马萨诸塞州布罗克顿市的女孩立即行动起来,她解锁了她父亲装有 Face ID 的 iPhone 并给紧急服务打了电话。 虽然发电机在室外只运行了几分钟就被关闭并带入室内,但二氧化碳以检测到的 1000ppm 的浓度渗透了整个房子。 到底是一氧化碳还是二氧化碳?

封面图片

观点:从空气中去除二氧化碳是一种成本高昂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荒唐方法

观点:从空气中去除二氧化碳是一种成本高昂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荒唐方法 根据研究公司 Rhodium Group 的最新报告,美国每年需要在 CDR 上花费大约 1000 亿美元,才能将其规模扩大到有助于美国实现气候目标的水平。其中大部分资金需要以税收减免和采购计划等支持性政策的形式提供。特别是随着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相比之下,2021 年通过的《降低通货膨胀法案》包括 3690 亿美元的清洁能源激励措施,这是迄今为止美国最大的气候投资。因此,正如报告所建议的那样,政府每年花费 1000 亿美元用于尚未大规模证明自己的新型技术,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是一场豪赌,我们所知道的地球的宜居性正岌岌可危。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是一场数字游戏,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确定的目标是,到 2050 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这是阻止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上升 1.5 摄氏度所需要的。跨过这一门槛意味着极端高温、海平面上升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与气候相关的灾害会变得更加严重,在世界上最脆弱的地区,人类适应这些变化的能力可能会被超越。1.5 摄氏度的目标是在近十年前的 2015 年巴黎协定中设定的,但温室气体排放量仍在攀升。尽管阻止气候变化和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唯一途径是停止依赖化石燃料,但美国已经在为捕获二氧化碳投入大量资金。2021 年《两党基础设施法》(Bipartisan Infrastructure Law)包括 35 亿美元用于在全美建设新的碳清除中心。包括微软和亚马逊在内的大公司也在向初创企业支付费用,以获取部分污染。化石燃料行业也接受了这项技术,甚至利用它来推销所谓更可持续的石油。显然,这还远远不够。报告称,到 2050 年,美国将需要有能力吸收十亿吨二氧化碳,以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这是一笔巨大的二氧化碳捕获量,大约相当于美国碳足迹的 20%。相比之下,美国目前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微乎其微迄今为止只有低个位数兆吨。报告指出了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三种不同策略:依靠植物、土壤和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方法;制造捕捉二氧化碳的机器;以及采用自然和工程过程的混合技术。这三种策略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植树造林是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自然策略,但收效甚微。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调查发现,通过林业项目抵消排放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例如,树木的存活时间往往不够长,无法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有意义的影响,而且当不止一个团体申请碳信用额度时,还会出现重复计算的情况。从空气或海水中吸入二氧化碳的机器应该能更好地记录它们捕获的二氧化碳量。但是,这些设备耗能巨大,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价格昂贵。从空气中过滤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高达 600 美元。乘以一千兆吨(十亿公吨),就是数千亿美元的支出。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可持续发展和媒体中心高级研究员约瑟夫-罗姆(Joseph Romm)认为,考虑到这一点,在 CDR 上花费 1000 亿美元可能只是这些技术可能花费的最低成本。罗姆说:"我认为这份报告中的确定性存在误导性。现在就推广这些[技术]还为时过早。这些还需要更多的研究。研究得最多的 CDR 技术(包括植树造林和捕捉二氧化碳的机器)有很多局限性,因此罗姆说,把钱花在研究其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上会更好。"他说:"我们现在必须做的最紧迫的两件事是停止砍伐森林和停止向空气中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旦做到这两点,就值得将资源用于清除二氧化碳,以解决我们历史上的排放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止血,为什么要在问题上贴创可贴呢?"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喝了这么多年的汽水 为啥饮料瓶底都长这样?

喝了这么多年的汽水 为啥饮料瓶底都长这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师们开始尝试不同的底部形状。在 1978 年,世界第一次出现 PET 材质的可回收塑料瓶子,底部采用五瓣花形状设计。时至今日,五瓣花形底部的塑料瓶包装汽水仍然畅销全国,这种设计也被证明了是最理想的选择。为什么五瓣花形的瓶底更好呢?从化学角度来看,碳酸饮料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极不稳定,在经过外部摇晃或明显的温度变化时,二氧化碳气体会大量逸出,从而造成密闭的饮料瓶内气体体积剧烈增大,对瓶身产生巨大压力。另外,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塑料包装的汽水瓶瓶底通常印刷有“PET”的材料标注。与玻璃材料相比,PET 材料硬度很低,受强压会更容易发生破裂或爆炸,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瓶内压力要通过凹入式设计和拉长筋结构在瓶底分散平衡。根据物理公式 F=PS,五个凸起的结构可以将外部施加的压力(F)分散到更大的表面积(S)上,从而降低了单位面积上的压力(P),减轻了瓶底的压力负荷,使得汽水瓶在外力搬运或者人为摇晃时可以更加稳定,不容易爆瓶或者漏气,从而延长汽水的保质期。并且塑料瓶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季横跨南北,运输过程中温差巨大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瓶身的坚固。当然,五瓣花形的底座从力学角度上分析也能看出具有更稳定的放置效果,我们在数学课上一定学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五瓣花状底部的凹槽就形成了一个个向内凹的三角形结构,从而使瓶身更加稳固,减少意外滑动或倾倒的可能性。在货物运输时,这样的特点更是给运输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大量货物在运输时可以保持稳固不坍塌,保证了安全。当然,美观效果占有一小部分的因素,但是为了少装点饮料就纯属是无稽之谈了。因为每一种饮料都有特定规格的容量,商家在灌装的时候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误差范围内,绝对不会因为瓶底的凹陷就会偷工减料的。况且五瓣花形的瓶底还增加了瓶身的表面积,比起平底设计的瓶子应该是有了更高的生产成本,而不是缩减生产成本。不同包装为什么口感不同?除了塑料瓶包装的汽水,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见到易拉罐包装的听装汽水。碳酸饮料的忠实爱好者应该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听装汽水要比塑料瓶装汽水喝起来气更足一些。为什么不同的包装会产生不同的口感?要回答这个疑问,我们可以用封闭方式来解释。玻璃(主要为二氧化硅)的分子结构最为稳定,质地非常紧密,纵使二氧化碳分子身形微小,也很难穿越重重阻碍逃逸出去,喝到嘴里的“气儿”最足;易拉罐的基本材质是金属铝,密封性也很不错,能在较长的存储时间内维持碳酸饮料的含气量,保持饮用时气泡在舌头上炸裂的刺激感;塑料瓶的 PET 材料实际上是聚对苯二甲酸乙醇酯,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它的分子是一个巨大且复杂的网状结构,所以气密性比前两者更差。当然,刚出厂的两种包装味道差异不大,但是存放时间越久,三者的含气量差距就会不断拉大,自然喝起来感觉不一样啦。总之,汽水瓶底部选择五瓣花形状既满足了功能性需求,还兼顾了美感、安全性和便利性等多个方面的考量。下次当你购买可乐时,也不妨尝试一下不同的包装方式,体验一下其中的差异,或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可保存生物特征得关键矿物大丰收 NASA毅力号火星车获取到第21个岩心样本

可保存生物特征得关键矿物大丰收 NASA毅力号火星车获取到第21个岩心样本 Mastcam-Z拍摄的"间歇泉"彗核图像(第1088天,zcam05068)。在"毅力号"取芯钻头拍摄的这张图像中,可以看到部分被照亮的核心。彗核直径为1.3厘米。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ASU"本森峰"是以美国怀俄明州黄石国家公园的一座突出山峰命名的,而"彗星间歇泉"则是以黄石国家公园内的硅质烧结锥体间歇泉命名的。尽管这块岩石的来源仍在调查中,漫游者团队也在继续探索不同的假设,但这块岩芯特别令人兴奋,因为它似乎主要由两种矿物组成:碳酸盐和二氧化硅。碳酸盐和二氧化硅都是保存生物特征(古代生命迹象)的绝佳矿物。这些矿物还有可能记录它们形成时的环境条件,使它们成为了解数十亿年前杰泽罗陨石坑宜居性的重要矿物。这幅插图描绘了美国宇航局的"毅力号"漫游车用机械臂研究岩石的情景。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样本中碳酸盐的存在表明,水、二氧化碳和来自古老的杰泽罗陨石坑及其周围的岩石或沉积物的化学元素曾经在这里发生反应,形成碳酸盐。地球岩石记录中的碳酸盐矿物经常被用来重建古代气候包括温度、降水和干旱等条件以及生命的历史。同样,二氧化硅相也是在水与岩石或沉积物相互作用时形成的。二氧化硅的成分和结晶度可以揭示与水相互作用的程度,如风化的强度或持续时间以及形成过程中的压力/温度条件。在地球上,生物特征可以在碳酸盐和二氧化硅中保存数百万年,就二氧化硅而言,甚至可以保存数十亿年。我们所掌握的地球上生命的一些最古老的证据就来自于含有微生物细胞碎片的岩石,这些微生物细胞碎片被二氧化硅"永久矿化",这是一种化石过程,它将远古生命的残留物固定在岩石中,并保护它们不被降解。因此,含有这些物质的岩石被认为是调查杰泽罗陨石坑是否曾经孕育过微生物生命的最优先样本之一。毅力号在本森峰采集的第21个岩心样本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收集到了一套科学多样的样本,并将作为火星样本送回任务的一部分最终送回地球。21号岩心已经装载完毕,"毅力"号正朝着下一个战略目标前进,即调查一个名为"光明天使"的地点,这是一个暴露在涅雷特瓦谷地古河道壁上的浅色露头。这一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因为前方的地形到处都是尖锐的巨石和沙子,这对漫游车的自动导航系统来说是个难题。漫游者计划人员正在努力手动导航这些棘手的地形。与此同时,科学团队正热切地期待着"光明天使"的岩石可能蕴藏的秘密!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燕郊爆炸已致2死26伤 如何安全用“气"?

燕郊爆炸已致2死26伤 如何安全用“气"? 燃气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一旦使用不当或疏忽大意,极易引发燃气安全事故。燃气燃爆事故频发,造成巨大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痛心的同时也为我们敲响警钟燃气安全问题不可轻视。安全用“气”,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燃气。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有何不同燃气是气体燃料的总称,它能通过燃烧放出热量,供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业企业使用。燃气的种类有很多,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主要有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那么,它们都有哪些不同呢?1、成分不同天然气是从自然界的油气田、煤层气、泥火山气中抽取出来的可燃性气体,是古生物残骸在高温高压下经过数亿年演化而来。主要成分为甲烷,占 80%以上,其余还有少量乙烷、丙烷、丁烷、氮气、硫化氢、水蒸气等气体成分。如今我们家中使用的管道气源大多是天然气,它经过预设管道被输送到各家各户。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因此造成温室效应较低。人们赋予天然气“蓝金”称号,与石油“黑金”对应,并驾齐驱,足以见得天然气地位的重要性。煤气,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它是用煤炭作原料制成的可燃气体。根据加工方法可以分为水煤气、半水煤气或发生炉煤气,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也含有少量的甲烷和氢气。煤气很难被压缩,所以也是通过固定管道输送到各家各户。煤气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历史都要早,早在1949年前,哈尔滨、沈阳等城市就开始使用煤气了。随着天然气工程的发展,现如今,煤气逐渐被天然气取代。液化石油气是烷烃类及烯烃类混合物气体,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通常含有少量的丙烯和丁烯。它是对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后,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在适当的压力下以液态储存在罐容器中,常被用作炊事燃料。比如我们吃火锅时用的瓶装气体,一般就是液化石油气。2、热值有差异燃气的热值是一定体积或质量的燃气所能放出的热量,故而热值越高,同体积燃气的放热量越大。天然气每立方燃烧热值约为 8000 大卡至 8500 大卡;城市煤气每立方热值在 3500 大卡左右;液化气每立方燃烧热值约为 25200 大卡。液化石油气的热量值是三者最高的,这也是饭店后厨常选择液化气罐作为热源炒菜的原因之一。3、安全性有差异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很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现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无色无味无毒,为了在泄漏时能尽早发现,管道天然气中常添加臭味剂;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烷烃、烯烃气体无色无味无毒,但其中含有的少量硫化氢等组成的混合气体会刺激呼吸道,浓度过高时甚至会导致窒息、神经麻痹。燃气是一种易燃物质,燃气与空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混合,遇火源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天然气的爆炸极限在 5%~15%;煤气的爆炸极限随混合气组成成分含量的差异而不同,一般在 4.5%~35.8%;液化石油气爆炸极限在 1.5%~9.5%,1 千克液化石油气全部气化后的爆炸威力相当于 4~10 千克 TNT 炸药的当量。需要注意的是,燃气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碳氧化物也会引发中毒,因此使用燃气必须注意安全。如何安全用“气”?以下内容请牢记使用燃气设备,要做到“按时更换、常检查”:经常检查燃气管线上的各个连接点是否漏气;胶管每 18 个月更换一次,期间多观察是否老化、开裂;此外,胶管应远离热源,两端要用管箍卡紧。使用燃气灶期间,要注意人不能远离;打不着火时应停顿一会儿,确定燃气消散后再重新打火;养成用气后及时关闭燃气阀门的习惯;根据气源类型选用并正确安装燃气报警器,报警器宜选择靠近燃气表或燃气管道接点的位置安放。长时间使用燃气,一定要通风换气。如果厨房通风不好,使用煤气灶的过程中可能会使厨房内氧气不足,从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另外,不同气源的炉灶千万不能混用。如果更换气源类型,要更换相应的灶具来匹配。这是因为,不同燃气空气混合比例不同,相同体积下的燃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量不同,进气压力也有差异:液化石油气压力大,气喷嘴孔径小;天然气气压小,喷嘴孔径大。混合比例不适配,会出现非正常燃烧情况,形成安全隐患。正规厂家生产的天然气炉具标牌上会用“T”标注,液化气炉具上用“Y”标注,人工煤气炉具用“R”标注。一旦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管道燃气阀门。把家里门窗打开通风,稀释空气中的燃气,使之不能达到爆炸极限。切记此时不要在室内开启任何电器设备,包括电灯、排气扇等,避免金属摩擦,以防电火花引发爆炸。如果发现燃气泄漏或着火情况严重,应马上离开现场,并通知邻里撤离,到室外拨打 119 求助。燃气安全无小事。杜绝事故的发生,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多一份小心,增一份平安。参考文献[1] Enav P . China' s oil and gas import strategy to 2020. London: SMi Publishing Ltd. , 2001.[2] Lei Zhao. The Adaptability of Gas Range in Natural Gas Conversion. 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2019.[3] 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燃气燃烧与应用(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4] 中国消防. 预防燃气爆炸,这些要牢记. 2021.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