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r1巨头血裁7150人 研发行政都优化,目标降本30亿

Tier1巨头血裁7150人 研发行政都优化,目标降本30亿 大陆,博世,采埃孚,法雷奥…短短3个月,四家供应商巨头计划裁员人数已超2.1万人。百年Tier 1裁员7150人大陆集团发布公告称,汽车业务将裁撤1750个研发岗位,同时还会优化掉大约5400个行政管理岗,合计裁员约7150人,最晚到2025年年底完成。裁员计划,去年11月大陆集团就宣布过了,但在当时没有给出具体人数。当地知名媒体起初打探到的消息是5500人,其中20%都是德国员工。现在靴子落地,规模远比此前消息大,但在公告和回复媒体的邮件中,大陆并未提及裁员具体涉及哪些地区,只表示软件子公司会裁掉380人。裁掉部分研发人员,同步进行的还有降低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大陆预计其2023年研发支出占营收比约为12%,未来计划降低至10%以下,在2028年降至9%。大陆对此表示,尽管研发比例有所下降,但根据预期增长,研发的绝对支出会增加。研发支出还会增加,但占比不会有以前高了。上述举措是其降本计划的具体实施,去年11月,大陆集团宣布汽车部门将精简业务和行政机构,目标是每年降低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0.87亿元)成本。汽车部门主管对此表示,精简研发人员能够提高效率,把资源更多地集中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未来技术上”。说是这么说,但裁员的直接原因,还是汽车是大陆唯一亏损的业务。2022年,大陆汽车部门税前亏损9.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4.87亿元。2023年亏损收窄很多,前三季度亏损折合人民币超2亿元。不过这已经是汽车部门连续第五年亏损了。但亏损还不足以导致这么大规模的裁员,也解释不了供应链巨头间的裁员潮。引发涉及2.1万人的裁员地震,逼迫百年Tier 1大陆动刀的根本原因,是新能源转型。轮胎起家成巨头,新浪潮转型受阻大陆集团成立于1871年,早年靠做轮胎起家,长期是唯一业务,其马牌轮胎至今全球驰名,轮胎业务也是大陆集团的利润奶牛。全世界第一条带花纹的汽车轮胎就来自大陆,还有可拆卸的轿车轮毂、炭黑轮胎、无内胎轮胎、子午线轮胎等等,可说是当代轮胎行业的奠基企业。依靠轮胎做大后,大陆寻求扩张。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陆开展了一系列的并购,收编多个国际化的公司,进军全球市场。在这期间,大陆汽车事业部成立,集合原有的汽车零配件业务,比如钢丝绳输送带、液压悬架等等,正式开始向汽车行业Tier 1转型。后来产品线逐渐覆盖轮胎、橡塑产品、车身电子、动力总成、底盘与安全等多个领域。除了因为金融危机短暂受挫,其余时间大陆集团一路高歌猛进。2018年,集团业务来到历史最高点:销售额444亿欧元,净利润29亿欧元,市值超过500亿欧元。也是在这一年,大陆集团敏感把握住了行业变革,开启组织架构调整,应对新能源浪潮。加大力度研发自动驾驶、车联网技术。分拆动力总成业务,后作为纬湃科技上市。大陆的转型也有了一定成果,有了HPC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还和Aurora联合开发了自动驾驶卡车。但其转型成果反响一般,进度也说不上快,和Aurora联合开发的自动驾驶卡车要到2027年才能落地。目前公司的新闻页,更多地还是在展示自家轮胎。自身转型不顺,外部供应商和车企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变化,车企更愿意将座舱和智驾这种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随着模块化造车、“套娃式”造车已成趋势,新车研发和生产时间大大缩短,对于传统供应商来说,如何适应这样的过程也是挑战。现在,转型问题摆在大陆等供应商巨头面前,部分巨头给出了相同的初步应对策略:裁员降本。2023年12月,全球第一Tier 1博世证实,计划在驱动业务裁员约1500人,2025年年底前完成。2023年1月,博世又宣布了新一轮裁员,涉及约1200人。几乎同时,采埃孚也宣布了1.2万人的大裁员计划,法雷奥也确认,将在全球裁员1500人。从11月13日大陆发布裁员公告至今,短短三个月,博世、大陆、采埃孚、法雷奥,四家全球知名供应商相继裁员,累计裁员数超2.1万人。百年巨头的旧船追不上智能车的新浪,光辉岁月不再,只好裁员节流,集中资源攻克重点,想办法重新获得竞争力。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特斯拉被指研发支出远低于其它“七巨头” 马斯克回应

特斯拉被指研发支出远低于其它“七巨头” 马斯克回应 电动汽车分析师索耶·梅里特在X上发帖称:“2023年,苹果在研发上花费了约290亿美元,比特斯拉历史上在研发上的总花费还要多。这真的能让你看到,特斯拉每投入一美元研发经费,就能获得多少创新。”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回应道:“在研发支出的有效性方面,企业之间存在巨大差异。”2022年4月,马斯克在回应有关特斯拉2021年研发支出低于大众、福特和通用汽车等竞争对手的报道时曾表示,他认为特斯拉整体上就是研发公司。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波导 股份濒临退市,昔日“手机巨头”转型自救

波导 股份濒临退市,昔日“手机巨头”转型自救 曾以“手机中的战斗机”广告语风靡的波导股份(*ST波导)因2024年扣非净利润-1398万元及营收不足3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4月30日起股票将被实施ST。公司称将加大新品研发与并购力度以脱困。  财报显示,波导2024年营收3.61亿元(扣除无关业务后2.85亿元),净利润仅511万元。股价年内跌45.97%,市值缩至19.13亿元。巅峰期(2003年)其手机年销1175万台,连续7年国内第一,2007年后受智能手机冲击衰落。现业务涵盖车载设备、卫星通讯等,但未能扭转颓势。  |

封面图片

波导股份濒临退市,昔日“手机巨头”转型自救

波导股份濒临退市,昔日“手机巨头”转型自救 曾以“手机中的战斗机”广告语风靡的波导股份(*ST波导)因2024年扣非净利润-1398万元及营收不足3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4月30日起股票将被实施ST。公司称将加大新品研发与并购力度以脱困。  财报显示,波导2024年营收3.61亿元(扣除无关业务后2.85亿元),净利润仅511万元。股价年内跌45.97%,市值缩至19.13亿元。巅峰期(2003年)其手机年销1175万台,连续7年国内第一,2007年后受智能手机冲击衰落。现业务涵盖车载设备、卫星通讯等,但未能扭转颓势。  |

封面图片

东风日产常州工厂关停:资源优化调整 将加大新能源研发布局

东风日产常州工厂关停:资源优化调整 将加大新能源研发布局 6月24日,针对东风日产常州工厂关停一事,东风日产向记者贝壳财经回应:基于整体战略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东风日产对内部产能和资源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更好适应企业转型发展,我们在确保现有燃油车型产能的前提下,加大对于新能源车型的产线布局和投入。有消息称,东风日产常州工厂产能约为13万辆,约在2017年前后接手,彼时也承担了一些政企产能调整的任务。该工厂主要生产逍客车型,近年来产能利用率不高。东风日产方面表示,工厂约300名相关员工均已得到妥善安置,安置方法包括本地转岗、裁员补偿等等。

封面图片

国产存储巨头长鑫科技完成108亿元融资:估值已达1400亿元

国产存储巨头长鑫科技完成108亿元融资:估值已达140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长鑫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国产一体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DRAM)制造商。2018年,长鑫存储成功研发了国内首个8Gb DDR4芯片,2019年三季度成功量产了DDR4/LPDDR4/LPDDR4X芯片。2023年底,长鑫储存宣布成功研发出首款国产LPDDR5 DRAM内存芯片。长鑫科技本轮融资投前估值约为人民币1399.82亿元,增资所得资金将应用于DRAM等相关业务推进、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金融机构借款、参控股子公司股权投资等。成立至今,长鑫科技一共完成了6轮融资,有超过40家机构加持,其中既包括合肥产投等各级国有机构,也有小米、阿里巴巴、腾讯等产业巨头。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本田与通用共同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启动量产

本田与通用共同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启动量产 本田公司25日透露,在与美国汽车巨头通用汽车 (GM) 设立的合资公司的工厂,已启动双方共同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量产。不仅将面向商用车和作为应急电源对外销售,还将安装在北美和日本市场今年发售的新燃料电池车 (FCV) 上。本田已提出到2040年全球发售的新车均为纯电动汽车 (EV) 和 FCV 的目标。公司打算通过启动新燃料电池系统的量产,扩大氢能领域的业务。新系统通过减少铂等贵金属使用量,使成本降至旧款的三分之一。据称还通过调整材料,使耐用性达到原来的2倍。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