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预算现在可买顶配 豪华电动车未上市先降价

入门预算现在可买顶配 豪华电动车未上市先降价 虽然有些意外,但结合极星自身状况来看,也是无奈之举。极星3上市前先便宜7万块最近有媒体发现,极星3在美国上市之前,降价了。不仅如此,原本只有长续航和长续航性能版两个版本,现在增加到了4个版本。首先是入门版,价格从之前公布的8.39万美元(约60.4万)降到了7.34万美元(约52.8万),降价12.5%。(售价不包含配送费)全系标配双电机四驱,最大输出功率360kW,最大扭矩840N·m,0-60英里/小时(约96km/h)加速时间为5.0s。并且配有111kWh电池包,入门版WLTP续航为631km。支持快充,30min可把电量从10%充到80%。全系还标配Pilot Pack,也就是智能驾驶包,包含智能驾驶硬件(含激光雷达),以及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变道和HUD等功能和配置,整体属于基础L2级别。在入门版基础之上,第二款车型增加了Plus Pack,起售价为7.89万美元(约56.8万)。Plus Pack包含25个扬声器的Bowers & Wilkins音响系统,以及羊毛座椅内饰,还有后排座椅加热功能和21英寸Plus版轮毂。第三款车型则是在入门版之上增加Performance Pack,也就是高性能套件,起售价7.94万美元(约57.1万)。高性能套件包括底盘调校,22英寸高性能轮毂,“瑞典金”色的安全带,以及软件性能升级。升级后最大输出功率增加到380kW,最大扭矩910N·m,0-60英里/小时(约96km/h)加速时间为4.6s,预计纯电续航里程将缩短至561km。最后,顶配车型在入门级之上增加Plus Pack和Performance Pack,起售价8.4万美元(约60.5万),和原本入门版的起售价相当。据悉,极星3已经在中国成都工厂开始生产,美国也将在今年第二季度生产,预计年中可以提车。要知道,可能对其他品牌来说,未上市先降价比较少见,但对于极星来说并不是第一次。在去年极星4上市的时候,国内起售价就比之前公布的降了5万,来到29.99万。并且极星3虽然已经在中国上市,但长续航和高性能两款车型起售价也比之前公布的价格要少,分别降了18.2万和23.2万,最高降幅达到22%。豪车自降身价,无非只有一个原因:想要多卖。极星的困境极星陷入困境,不是一天两天。虽然品牌成立于2017年,背后有吉利和沃尔沃两个靠山,都是在全球有一定声量的车企,也不缺核心技术,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但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还有增速放缓的趋势。公司交付量增长最快是2022年,在全球一共卖出51491辆车,同比增加80%,但2023年交付量仅增长6%,只有54600万辆,未能达到预期的6万辆。要知道,这个6万还是降过一次的目标,原本极星定下的2023年交付目标为8万辆。车卖得不好,公司的经营状况自然也并不理想。2023年前三个季度,极星毛利润为2121万美元(约1.5亿元),同比减少63%;并且亏损增加,净亏损为4.68亿美元(约33.7亿元),同比增加130.3%。如此惨烈的经营状况让极星不得不先开始自救。先表示要加倍削减成本以提高利润率,还要减少对沃尔沃和吉利的依赖。后来调整业务重心,开始看重中国市场;今年开年还裁员450人,约占员工总数15%。但正在极星内部动荡之时,更大的变动发生:靠山之一的沃尔沃准备抽身了。今年2月沃尔沃就宣布,以后不再给极星提供资金,并且要减持股份,减持的部分主要由吉利接手。有意思的是,在沃尔沃宣布减持极星后,股价暴涨30%,算是印证了曾有分析师说是极星拖累了沃尔沃。而尽管重要股东在抽身,车还是要继续卖。毕竟极星的目标是要在2025年实现现金流盈亏平衡,年产量达到15.5万辆。销量增长的重任自然就交给了今年开始交付的极星4,还有准备在海外市场上市的极星3,上市前的降价是保销量的重要手段。接下来就要看看,大幅降价后的极星4,市场是否买账。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奔驰成电动车“暴跌王” 新车最高降价近40万

奔驰成电动车“暴跌王” 新车最高降价近40万 对于购买以上车型的奔驰车主来说,如果是原价购买,看到如今的价格,很难不觉得被割了韭菜。榜单中还有一位“降价王”宝马,旗下i3 iX3 iX三款车型以11.54-24.9万的降幅位列新能源降价榜第九至第十一位,且降幅也都在30%以上。奥迪e-tron也是降价“狠人”,价格最高下调24.06万元,最大降幅44%,与奔驰和宝马的竞争愈发焦灼。此外,路虎旗下揽胜极光PHEV降价15.08万,发现运动版PHEV降价13.98万,高居降价第六第八位。今年以来,随着电动车电池成本的下探,多家车企已经公布价格下调的计划;对于BBA这类豪华新能源车企来说,电动车品牌溢价能力减弱,其市场竞争力也同步羸弱。但如果降价近40万,“打骨折”还不能提振销量的话,豪华品牌电动车在国内的竞争将会更加艰难。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小米SU7上市后,这些车又降价了

小米SU7上市后,这些车又降价了 小米SU7的上市发布会,可以说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发布会,小米SU7无论是产品力还是价格,对小米的“友商们”多少带点背刺。至此,一场由小米SU7上市引发的降价潮就此展开!极氪就在小米SU7上市的第四天,极氪007后驱增强版正式上市,售价20.99万元。新车直接将配置升级,标配科技全感套装(价值12000元),包含ZEEKR Sound自研高级音响(21扬声器)、35.5英寸AR-HUD抬头显示、15.05英寸2.5K OLED向日葵中控屏、动态流水式Ice Block冰晶氛围灯、智能香氛系统在内的豪华智能配置;标配舒适套装(价值8000元),包括方向盘电动四向调节/加热/ID记忆、前排座椅通风/按摩/坐垫延展、副驾四向腰托、后排座椅加热及后排座椅靠背电动调节等多项实用型功能配置。购车政策上,可享“整车质保6年或15万公里、三电系统终身质保、终身免费数据流量、质保期内免费道路救援”等权益。此外,极氪汽车近日发布了“提车关爱补贴”公告。官方表示,自极氪007、极氪001上市发布订单数量持续增长。为了保障用户利益应对订单高峰期可能出现的因极氪公司的原因导致用户无法在预计交付周期尽早提车的情况,极氪将提供提车等待关爱补贴。对于晚于交付周期的用车,可按1500极分/天/车,累计不超过30000极分/车,享受提车关爱补贴。实际车辆交付期限计算标准为,订单锁单之日起至极氪App正式发送《交付通知》站内信的当天(含)止。不得不说,对于一台配置够高又是800V架构的电车,20.99万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同时“提车关爱补贴”公告也能安抚下等车中的用户,毕竟新势力车企卷的可不止于产品,还有服务,时间不够,福利来凑!问界同为小米SU7上市的第四天,问界更为果断,直接官降+送配置!问界M7两款车型4月30日之前支付定金即可享受限时优惠。入门版车型1.5T 后驱Plus版 5座版可享受2万元优惠,还有价值6000元的车漆选配权益,指导价为24.98万元,优惠后价格为22.98万元。1.5T 智驾后驱Max版 5座版可享受1万元优惠,指导价为28.98万,优惠后价格为27.98万。1.5T 后驱Plus版 5座版就是M7的最低配,直接降2万无疑是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门槛,作为一台增程式电车,并且定位于中大型SUV,3月交付新车24598辆,这一波降价更是会让M7持续稳健增长。特斯拉作为电车中的标杆产品,特斯拉也有了动作,只不过这个动作可以说是很小,甚至说忽略不计。4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方宣布,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星空灰车漆即日起可免费选装,此前星空灰车漆的选装价格为12000元。这波降价潮特斯拉并没有加入,只是将原来选装的车漆改为免费,毕竟特斯拉有“高冷”的资本,在3月30日,随着一台Model Y驶下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生产线,特斯拉宣布其第6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从2023年9月的500万辆到如今的600万辆,特斯拉仅用了6个多月。蔚来在小米SU7上市之中,蔚来已经给车主“输血”一波了,对于选择买车租电池的用户们,标准续航电池包电池租用服务费从980元/月调整至728元/月,长续航电池包电池租用服务费从1680元/月调整至1128元/月。每支付一期账单,还可获赠100元复购礼金。已缴纳的月租费可部分用于抵扣电池买断费用。即日起至5月31日,用户选择BaaS方案购车,还可享账单付四赠一、60张免费换电券赠送的限时礼遇。而此次,蔚来汽车响应“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蔚来推出最高10亿油车置换补贴,油车置换蔚来新车,可享受1万元选装补贴。此次福利可叠加,最高可达3万元,包含1.5万元选装补贴、NIO Phone抵用券一张(价值6498元)、36张换电券(价值3600元)、一年NOP+使用权(价值4560元)。同时,官方提供置换渠道,车商竞价、14天保价、官方合作伙伴免费上门评估等。与其他品牌相比,蔚来一直用着独到之处,比如电池租用方案和换电服务,这种侧面降低车价和快速补能的方式确实受到用户的认可。而在小米SU7上市后,李斌在视频里与雷军面对面道贺,祝贺小米SU7上市,李斌表示“SU7太猛了,我们的乐道品牌都不好定价了。”雷军随后表示“没事的,兄弟们一起努力,一起加电。”李斌提到的乐道是蔚来第二品牌,将于今年5月发布,第三季度上市,首款车型对标特斯拉Model Y。李斌表示,乐道首款车和小米汽车同赛道,并拥有换电技术。我只能说,各位都太卷了!小鹏小鹏策略和问界一样,直接官降,并且是小鹏G9全系降2万。4月1日,小鹏G9开启限时优惠活动,购车立享智驾补贴,现车限时减免至高20000元。此外还有至高价值8000元的选装折扣,星际绿、星阙灰车色限时5折,价值3000元,智能双腔空气悬架限时8折,价值5000元。活动时间为2024年4月1日-4月30日。限时降价后,小鹏G9最低配直接来到24.39万,这个价格买一台小鹏的旗舰SUV还是很香的。对于车漆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执念,但对于空悬这种提高舒适度又听起来够高档的配置,5000元可以说性价比十足,相信很多人都会选装,毕竟空悬这种配置,曾经只会出现在百万级豪车上,而如今二十多万的国产车即可拥有!写在最后前有理想MEGA,后有小米SU7,不得不说3月的汽车圈确实热闹。大家都能猜到小米SU7会火,但没想到会这么火,它的到来对于整个乘用车市场的冲击还是十分剧烈的。对于消费者而言,显然希望看到更多爆款进入市场,沙丁鱼效应引发的竞争亦能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沃尔沃入门级SUV EX30上市:最高续航590公里 20.08万起

沃尔沃入门级SUV EX30上市:最高续航590公里 20.08万起 访问:NordVPN 立减 75% + 外加 3 个月时长 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 沃尔沃EX30的外观设计承袭了品牌标志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前脸配备同色面板和高辨识度的“雷神之锤”LED头灯。车尾则采用全新分体式后尾灯组,上部灯组与尾窗两侧相连,整体造型与EX90相似。车身尺寸为4233/1838/1555毫米,轴距2650毫米,定位为小型SUV,提供5种外观车漆选择。内饰方面,EX30配备怀挡式换挡机构和12.3英寸悬浮式触控屏幕,提供哈曼卡顿音响和北欧主题氛围灯。车辆还支持5G网联功能和高通骁龙智能座舱平台,高配车型包括车道保持辅助、ACC自适应巡航、Pilot Assist领航辅助系统等。动力方面,EX30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版本,单电机版最大功率200千瓦,双电机版综合最大功率315千瓦,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3.6秒。电池组容量有49千瓦时和66千瓦时两种,对应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410公里、540公里和590公里(CLTC工况)。沃尔沃EX30的上市,将与极氪X、smart精灵#1等小型纯电动SUV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其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ℹ美国汽车租赁公司 Hertz 再度宣布降价售卖更多的二手电动车 特斯拉、宾士等车款最低 70 万有找#

ℹ美国汽车租赁公司 Hertz 再度宣布降价售卖更多的二手电动车 特斯拉、宾士等车款最低 70 万有找# 一月份时美国汽车租赁公司 Hertz 宣布将出售约 2 万台电动汽车并利用出售电动汽车所换来的资金来购买更多的汽油车。当时的 2 万台待售...

封面图片

Lucid Motors从沙特阿拉伯再融资10亿美元 寻找豪华电动车买家

Lucid Motors从沙特阿拉伯再融资10亿美元 寻找豪华电动车买家 就在新资金到位的几周前,Lucid公司告诉投资者,它今年只计划生产约9000辆电动汽车,比去年的产量略有增加。2023 年,该公司亏损 28 亿美元,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仅剩 14 亿美元。该公司一直在努力为其价格昂贵的 Air 轿车寻找心仪的买家,近几个月来已多次降价以提高销量。Lucid 还计划在今年年底开始生产电动 SUV Gravity。Lucid 宣布这笔投资不到三周前,首席执行官彼得-罗林森(Peter Rawlinson)对《金融时报》说,他对过分依赖沙特阿拉伯不断向其"众所周知的熔炉"中注入资金的做法持谨慎态度。罗林森当时说:"如果我抱着一种心态,认为从 PIF 那里可以获得无底洞般的财富,那是非常危险的,我绝不会这么做,我太尊重他们了。"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市值缩水80% 裁员15% 不信邪的极星仍在高冷

市值缩水80% 裁员15% 不信邪的极星仍在高冷 2022年6月,极星在纳斯达克上市,不到两年内,已经从发行价10美元,跌至如今2.1美元左右,市值缩水近80%。这种小众且保持自己格调品牌,怎么才能避免淘汰?都是为了降本公司业务计划调整、优化业务和运营规模,是裁员的万能回复。“在外部支出方面,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缩减。”极星发言人表示,“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那就是减少我们的员工人数。”目的是为了加速提高极星汽车的利润率,同时降低公司的总支出,为了到2025年实现现金流收支平衡。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极星也有过一次裁员计划,当时极星特意表示,并不涉及中国市场。2023年5月,极星汽车宣布裁员10%,人数达到了300,还冻结了该公司的招聘工作。极星首席财务官JohanMalmqvist对此声称,裁员是基于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公司正努力控制成本。除了裁员,极星汽车还把2023年的销售目标从此前的8万辆下调至6万~7万辆。官方给出的原因是,主要由于新车型极星3无法在2023年夏季按时量产交付,需延后至2024年第一季度。不过即便这样,极星也没能完成下调后的目标,2023年全年销量仅为5.46万辆,仍低于此前定下的最低6万台的数字。2023年四季度销量仅为1280辆,同比降幅达到8%,这也意味极星的全年销量势头并不是太足,甚至开始逐渐乏力。这才仅仅过去了8个月,第二次大裁员就来了,两波裁员的人数达到了750人。除此之外,就在十天前,极星更是被瑞典银行业老大北欧斯安银行(Skandinaviska Enskilda Banken,SEB)“极致看空”,对极星重新调整了估值,直接降低到“0”克朗。这意味着,在这家北欧银行老大的眼中,极星“一文不值”。按照北欧斯安银行的评估,其表示“无法看不到任何极星公司的价值”。极星曾保证如果获得140亿克朗(95亿人民币)的注资,公司将在2025年实现盈利。但北欧斯安银行认为,这将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SEB银行是沃尔沃上市时的主要顾问,也是北欧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其股票分析师认为,“极星已经成为了拖累。”三年在国内卖5000台对于极星这个品牌,或许很多人比较陌生,最初是在1996年创立的瑞典汽车品牌Polestar。2005年,成为沃尔沃的性能车型供应商。2009年,沃尔沃把极星纳入旗下赛车与性能车研发部门,2015年沃尔沃全资收购极星,后者成为沃尔沃旗下电气化高性能研发部门。直至沃尔沃被吉利全资收购,2017年10月,沃尔沃和吉利共同宣布组建高端电动汽车合资品牌也就是现在的极星汽车Polestar。2022年6月,极星借助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Gores Guggenheim 宣布完成企业合并后,登陆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市值达276亿美元,一度超过了日产、雷诺等传统车企。然而背靠沃尔沃和吉利这两棵大树,极星出道即巅峰,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路的业绩下滑。根据目前极星公开的最新数据,极星2023年第一季度的总营收为5.5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5.7亿美元,净亏损为900万美元,海外营收占比高达98.6%,而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仅为1.4%。在第二季度,极星营收为6.85亿美元,其中也非常依赖于英国和瑞典市场,而美国和中国的营收却有所下滑,净亏损也达到了3.04亿美元,高于往年同期的2.28亿美元。到了第三季度,运营亏损也达到了2.61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96亿美元更是增加了33%。2023年前三季度,极星汽车的毛利率仅为1.1%,持续的亏损和低到极致的毛利率,不得不让其两个股东沃尔沃和吉利持续输血。2022年底,极星两大股东沃尔沃和PSD Investment,向极星紧急输血16亿美元,需要说明的是,PSD Investment是李书福的私人投资公司。今年10月,极星又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文件,要求允许融资10亿美元。而且有着“中国血统”的极星,对比国外市场的表现,极星在国内市场的表现更拖后腿。几乎没有对外公布过中国区具体的销量成绩,我们仍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2021年极星在华销售新车2048辆,仅占全球销量的7%;2022年,极星所对应的交强险数据只有1717辆。至于2023年的销量,根据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全年的销量仅为1100辆,同比下滑34%。自极星的首款车型开始交付,3年来,极星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仅约为5000辆,时至今日,极星正逐渐被市场边缘化。6年换5位CEO极星在国内销量持续低迷,与中国区频繁换帅有着一定关系,极星自成立6年以来,已经更换过5任中国区CEO。2016年,沃尔沃和吉利建立Polestar独立品牌,彼时担任沃尔沃汽车中国研发公司总裁的沈峰担任Polestar全球CTO及Polestar中国CEO,但没多久就离职了。2017年12月,蔚来发布消息称,原Polestar全球CTO及中国区CEO沈峰已加盟蔚来汽车,出任蔚来质量副总裁以及质量管理委员会主席,负责其质量相关的总体管理工作,直接向李斌汇报。在2018年3月,Polestar极星汽车又宣布新的人事任命,原沃尔沃汽车集团亚太区产品部副总裁吴震皓担任Polestar中国区总裁。不过,干了一年以后他又回到了沃尔沃。2020年3月,Polestar极星汽车宣布,吴震皓调任沃尔沃汽车亚太区,负责战略和业务统筹相关工作,原大众中国的高级总监高竑担任极星中国区总裁一职。高竑接班一年后,2021年3月,Polestar极星又下派了内森·福肖担任极星中国和亚太区总裁,全面负责极星中国和亚太区业务,向极星CEO托马斯·英格拉特汇报。但外来的和尚也难念经,去年8月,曾任凯迪拉克全国销售总监及事业部负责人的冯旦又接下了极星中国这个烫手山芋。最高层频繁动荡的结果,是产品定位的忽高忽低以及战略重心在欧美与中国市场之间反复横跳。2021年底,托马斯·英格拉特曾直接表态称,“极星品牌后续重点调整至欧洲与北美,到本世纪中期,欧洲地区销售份额将达到40%,其余销售份额将由北美和亚洲市场平分。”去年在极星汽车与星纪魅族达成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上,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亲自到场并发表致辞。彼时沈子瑜还表示,“我们要尽快让极星能够本土化,并且在中国智能化软件优势下推动极星产品的发展。对于极星而言,与星纪魅族的合作,也意味着重新将战略重心调整回中国市场。不过,回归国内市场重心的极星,却大有与中国市场相悖的想法,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赛道如此之卷的当下,就连特斯拉近两年都在国内打起了降价牌。极星却似乎选择无视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行情,极星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英格拉特称,并未考虑通过降价和促销来提升销量,这也意味着品牌将依旧维持高端定位路线。在如此的内卷的情况下,市场并不会给小众品牌多少机会。新能源时代,合资品牌已经没有了往日滤镜,只有在产品研发和销售运营跟上行业的节奏,才可能站在最后。否则只能丢失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为自己的高冷买单。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