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W电源不需要风扇?酷冷至尊做到了

1100W电源不需要风扇?酷冷至尊做到了 如果你觉得不满意,或者不放心,它也提供了一个风扇接口,可外挂风扇。同时,传统的桥式二极管换成了工业级的主动桥式整流器,进一步提高电源效率,还搭配了英飞凌的IC芯片确保高性能。规格上丝毫不弱,支持ATX 3.1、PCIe 5.1,850W型号的+12V电路输出电流为70.8A,自带一个新版的12V-2x6 16针供电接口。还有PMBUS、USB接口,可用来实时监控电源状态,包括功率、转换效率、温度、风扇转速等等。在现场,酷冷至尊亮出了它的内部结构,各种元器件和散热模块都清晰可见,还搭建了一台静音主机,CPU散热器也是定制的无风扇静音型。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酷冷至尊推出被动式散热电源 加厚外壳、近乎零噪音

酷冷至尊推出被动式散热电源 加厚外壳、近乎零噪音 这一创新设计使得电源在运行时几乎无噪音,同时防尘效果极佳,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宁静、稳定的电脑使用环境。尽管在高负载下,电源内部元件可能产生微弱的啸叫,但酷冷至尊依然以严谨的态度,将噪音值控制在小于20dB(A)的极低水平,为用户带来更为宁静的使用体验。在硬件配置方面,X Silent Edge Platinum系列电源同样表现出色。其IC和MOSFET均来自业界知名的英飞凌品牌,满足工业级标准,确保电源在转换效率、电能损耗及发热控制方面均达到顶尖水平。同时,该系列电源还支持ATX 3.1和PCIe 5.1标准,并获得了80 PLUS铂金牌认证,进一步证明了其出色的性能与品质。在接口设计上,X Silent Edge Platinum系列电源采用了全模组接口设计,为用户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其中,850W型号配备了原生12V-2x6接口(附带90°弯折头的12V-2x6线材),以及8个PCIE/CPU接口、4个SATA/HDD接口、主板供电接口等。另提供了USB控制接口、PMBus接口和风扇接口等功能性扩展接口,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USB控制接口允许用户通过连接主板,在MasterCTRL软件中实时监测电源的温度、电流负载等运行信息,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管理方式。PMBus接口作为电源管理总线,常用于服务器级别电源,而风扇接口则方便用户在外部加装风扇,辅助电源散热,进一步降低工作温度,释放更高性能。目前,X Silent Edge Platinum系列电源尚未在酷冷至尊中国官网上线,具体上市日期和售价仍有待公布。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华硕推出首款不需要外接供电的 RTX 4070 概念显卡,使用专有接口

华硕推出首款不需要外接供电的 RTX 4070 概念显卡,使用专有接口 这款 ASUS Concept GeForce RTX 4070 采用了 2.3 槽、三风扇设计。这款显卡的背面有一个延伸到 PCB 之外的扩展背板,并且有一个切口来加强散热 除了标准的 PCIe Gen 4.0 x16 插槽外,它还有一个连接到 PCB 的专有接口,可提供高达 600W 的功率

封面图片

长城发布 2400W 铂金效率氮化镓 PC 电源,效率高达95.3%

长城发布 2400W 铂金效率氮化镓 PC 电源,效率高达95.3% 近期,长城 在第一届全国电源质量技术高峰论坛上发布了这款电源,型号为 EPS2400BL(94+)。从长城提供的产品资料可见,该电源采用 氮化镓 功率器件和图腾柱无桥PFC;满足 80PLUS 铂金牌标准,效率高达95.3%;全电压输入,2400W输出功率;内置了数字化 PFC 技术+LLC 开关电源架构。并且通过了CQC AAA最优级性能认证。()

封面图片

为什么大部分电车的轮毂都比油车的更封闭,难道电车的刹车不需要散热吗,不怕极端情况热衰减造成危险吗?

为什么大部分电车的轮毂都比油车的更封闭,难道电车的刹车不需要散热吗,不怕极端情况热衰减造成危险吗? Will.liu的回答 全封闭的轮毂有两种作用,一种是遮丑,一种是节能。 当轮毂封闭了,自然就看不到刹车盘生锈了。 其实对于新能源车,已经不止一个消费者投诉自家的新能源车,开一段时间后刹车盘生锈严重,而之前开的燃油车就没出现这种状况,问是不是质量问题之类的。 为什么刹车盘生锈,就是因为新能源车100%都带能量回收,而能量回收就100%带制动功能,比如CRBS,无论是轻踩刹车还是松电门滑行,电机反向扭矩产生电制动力,而不用燃油车的那套摩擦刹车系统。 所以开启了动能回收后,新能源车的刹车片磨损非常轻微,在潮湿天气下,长期不用的刹车盘就容易生锈。有些新能源车企为了美观,会提供除锈功能…… 另外,这种封闭轮毂就是为了节能了。 和隐形门把手,流媒体后视镜一样,封闭轮毂比普通的轮毂风阻更小。 为啥新能源车这么在乎风阻,一个是因为电机在高速上的输出效率不仅没有发动机提升那么高,相反还降低了。 一般电机的高效输出区间是40-70公里/小时,能够有95%的效率。到了120公里/小时,效率反而会下降到90%,加上还要匀一部分功率给高负荷的电池/电机散热,输出效率可能只有85%。最后加上风阻随速度的大幅增加,所以靠电机驱动的车辆,高速能耗对比城市能耗上升明显。 而发动机在中低速的时候,只有20%的效率甚至还不到,而到了120公里/小时,好的发动机输出效率反而可以到38%左右,这个不仅抵销了高速风阻的提升,还有盈余,所以发动机的高速能耗对比城市路况会下降明显。 新能源车的风阻会明显影响续航,导致了新能源车的设计上,必须要尽可能降低风阻。加上电车的动能回收,制动系统的摩擦生热实际对比燃油车是大幅减少的,所以轮胎摩擦制动系统的散热是可以作为次一级影响来设计的。 当然,封闭轮毂对于一些动力非常强劲的纯电车,对于那些不喜欢单踏板模式的驾驶者来说也是不适合的。因为速度快了,加速度强了,深踩刹车的几率变多了,散热还是需要考虑的,否则也容易出现风火轮的情况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Will.liu)

封面图片

买了个一万块的台式机 结果放了个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

买了个一万块的台式机 结果放了个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 当他们找到我让我过去看看的时候,我还在想:台式机嘛,能有什么问题?你们买的不还是台拯救者品牌机吗,出了问题找售后呗……多大点儿事!结果我把机箱盖子打开一看:啊???这问题,售后还真是解决不了……第一眼,我感觉这个散热器长得有点儿怪品牌机嘛,定制点儿长相奇怪的散热器也合理。但是当我第二眼看到内存条的时候不是,哥们儿……笔记本的内存条怎么跑台式机里去了?!好在,编辑部里还是专门有人一直在关注台式机的,很快他就跟我说,这个是联想今年刃 7000K 整的一个活,把笔记本处理器给用在了台式机里面……是的,真的就是字面意思给台式机用笔记本电脑处理器。上面这个模式大家可能有点儿陌生,但我用下面这个图给大家解释一下,你们肯定就明白了。u1s1 ,翻开这台电脑在电商的详情页面,假如你是个钻研数码的老司机的话,那么当看到 “ 14900HX ” ,以及 “ 超桌面性能 ” 的时候,应该就能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了。可惜我们后期组小伙伴对行业的敏感度还不够高,这么重要的信息,居然都被漏过去了。于是,本着 “ 买都买了 ” 的精神,这个电脑就落到我手上了……相信大家也会很好奇,这台 “ 笔记本台式机 ” 跟真正的台式机相比,都有什么不一样。当然,由于我们赶时间把这玩意儿退货换个真正的桌面端处理器主机,所以这期测评会有点儿水,大伙还多多担待。先来看看外观,这部分反而没啥好说的,就是一个普通的拯救者机箱,上面有联想和拯救者的 LOGO ,还有一个英特尔的标识。顶部也是最常见不过的电源键、耳机插口和 USB 接口。机箱背部我也不多啰嗦了,一大坨 USB 接口、 HDMI 和 DP 接口等等。背面的接口也和以往的品牌机差不多。话说,我感觉今年台式电脑的主板接口缩水有点儿严重 放在往年,几百块钱的主板也能搭配个 2.5Gbps 速率的有线网口,也会给上雷电 3 、 USB4 的 USB-C 接口,音频部分还会预留出同轴和光纤 SPDIF 的数字传输接口。但是今年我翻了一圈,基本得在 2000 块钱往上的主板上,才能看到这些配置了……某 2299 元主板的接口介绍图说回正题 ~ 要是你买的是这种组装好的台式机,直接把显示器和键鼠啥的往后面一插,直接开机就完事儿了,所以成品台式机对于小白和懒人来说还是很友好的。目前为止看上去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只要拆开机箱,你们就会看到文章开头出现的画面了。这个造型其实不难理解,联想这次直接把 CPU 风扇给装在机箱上了,一个是减轻主板负担,一个是能让热风直接排到机箱外面,提高散热效率。该说不说,这几根 “ 金灿灿 ” 的热管,乍一看还是挺带劲的。反正不管你喜不喜欢这样的设计,到时候机箱盖子一盖,里面啥样你也看不见,散热效率高就行呗,外观设计嘛,就简单粗暴一点咯。显卡也没啥好说的了,联想给这个笔记本主板改造了一下,增加了实体的 PCIe 扩展槽,所以能安装台式机版本的 RTX 4060 Ti 显卡。因为是 OEM 版本的显卡,所以外观要比大伙自己装机时买的各种牌子的显卡简洁不少。拆下来拍个显卡正面照,来给大家端详一波。机箱自带的风扇也是 RGB 的,光污染爱好者狂喜,这部分也不多聊了。所以虽然我开头调侃这玩意是 “ 笔记本台式机 ” ,但是这么描述肯定不严谨。很简单一个事,假如放在笔记本里,这颗处理器的设计的峰值功耗是 130W ,但在这个 “ 台式机 ” 里,联想把它给提高到了 190W ……外加上提供了可以直接插台式机显卡的 PCIe 插槽,相当于把笔记本处理器超频成台式机用了。所以这样的效果如何呢?我们跑了一下知名跑分软件 Cinebench R23 ,结果单核 2218 ,多核 33274 。确实比它原本在笔记本上 3.1 万分的成绩高了一些,但是对比台式机还是有差距因为真正的台式机处理器 14900K 的单核是 2194 ,多核 41391 。而 CPU-Z 的测试结果也差不多,单核 931 多核 14759 ,都比笔记本上的分数高一点,单核比桌面端低一点,而多核分数低了差不多 15% 。10 分钟烤机我们也试了一下, CPU 封装功率 182W ,确实接近官方说的 190W 。当然,但也还是没法跟桌面端 200-300 W 的性能释放去比。我们最后还趁退货前跑了一下《 都市:天际线 》,在相同的高强度地图情况下, i9-14900HX 只能跑到 36.9 帧,而 i9-14900K 确实会高一点,在 41 帧出头。几个基本项目测下来,这台刃 7000K 里面的 i9-14900HX 的表现,差不多可以总结成:比笔记本电脑的性能释放确实要好一点,但是多核性能跟真正的桌面端 i9-14900K 还是有不小的差距。CPU 部分说完了,这个显卡咱就不测了, 4060Ti 这玩意儿现在确实没啥好讲的,差友们感兴趣直接网上搜测评,一抓一大把。最后,这台奇妙电脑能聊的也就差不多了,那么用上了移动端处理器的台式机,价格会便宜一些吗?嗯……貌似没有。托尼手里这个 i9-14900HX 搭配 RTX 4060Ti 的配置,在官网售价是 10499 元。而满血的桌面端 i7-14700K 搭配同样的显卡,价格只贵了 200 块……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好好的台式机,为啥非要用移动端处理器?真就为了清库存吗?嗯……如果是以前的台式机用移动端处理器,那么确实很像清库存,但是这次可能确实有一个理由,让联想不得不这么做……前段时间我们同事反映自己的电脑在玩游戏和干活的时候,软件经常会崩溃,甚至还会蓝屏。托尼遇到这事儿肯定要帮忙,结果查了半天,发现居然是英特尔自己的锅……简单来讲,就是英特尔一开始过于自信,结果主板厂商也跟着膨胀了起来,几乎没怎么给新一代 i9 处理器的超频做限制。但是等正式销售之后才发现,不少 i9 的芯片体质并没有设想的那么好,运行时间一长, CPU 顶不住就干烧了……解决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手动降频或者等主板厂商更新收紧了超频策略的 BIOS 固件……这个事前一阵在装机圈里还闹了一点儿风波,被大家称为 “ i9 缩缸事件 ” 。目前大部分主板厂商都已经推送了 “ 缩缸 BIOS” 更新, i9 集体蓝屏的问题也基本上得到解决了,事情已经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是在联想推出这台 “ 笔记本台式机 ” 的五月份,整件事还并没有彻底调查清楚。所以我估计两个月前的联想产品经理是这么想的“ 桌面端的 i9 貌似有坑,但我新品又不能不上…… ”“ 反正笔记本处理器这两年也挺牛批了,不如第一批货就先拿笔记本处理器顶一下吧! ”有点离谱,但是吧……也合理。如果你让我选的话,反正我会选那个用了 i7 桌面端处理器的版本,至少在 Cinebench R23 上面,他们的分数是比较接近的,而且现在应该是也不会蓝屏死机了。但落实到实际日常使用环节,如果你跟我一样只是一个臭打游戏的,除非你对参数和游戏画面细节特别敏感,那么无论是桌面端的 14 代 i7 还是移动端的 14 代 i9 ,都完全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了。真正成为你游戏体验瓶颈的,其实是显卡……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新旗舰i9-14900HX性能起底 移动端王者依旧

新旗舰i9-14900HX性能起底 移动端王者依旧 Intel Core 14th Gen HX一、i9-14900HX规格介绍先来看下基础规格,英特尔第14代酷睿i9-14900HX拥有24个核心,其中8个高性能核心,16个高效能核心,共32线程,P核心最大睿频5.8GHz,全核最大睿频5.2GHz;E核心最大睿频/全核心最大睿频4.1GHz,L2缓存32MB、L3缓存36MB,TDP 55W,最大可配置功耗为157W,内存支持DDR5 5600MHz。与上一代的顶级旗舰i9-13980HX相比,规格差距主要在于P核与E核的频率最大睿频和全核心睿频频率,其他方面例如核心数量、L2缓存、L3缓存、内存支持等都完全相同。这是由于在13代酷睿HX时,i9HX的三款型号已经采用了满血Raptor Lake架构的核心配置。在其他技术支持上,英特尔第14代酷睿HX处理器家族是唯一支持雷电5技术的酷睿平台,可实现双向80Gbps或120Gbps+40Gbps的传输与接收,接口带宽的增高带来了更高的传输效率,并且进一步消除外接显卡拓展坞时的性能损失。14代酷睿HX系列处理器支持完整的XMP、XTU等功能,具备优秀的超频能力,另外14代酷睿全系均支持Application Optimization功能,可以为一些支持的游戏提供优化。二、测试平台介绍本次我们用来测试i9-14900HX的测试平台为:七彩虹将星X17 Pro Max,该机型除了i9-14900HX这样的旗舰CPU外,还配备了顶级的Nvidia GeForce RTX 4090 Laptop GPU,175W满血功耗,其配置如下:CPU:英特尔酷睿i9-14900HXGPU:NVIDIA GeForce RTX 4090 Laptop GPU,175W,支持独显直连内存:双通道32GB DDR5 5600MHzSSD:1TB PCIe 4.0屏幕:17.3英寸,2.5K/240Hz/100%DCI-P3电源:330W该机型采用了双风扇+9热管+4出风口的散热配置,在双烤测试中,使用AIDA64系统稳定性测试Stress FPU+FurMark 1920*1080,CPU功耗70W,温度98度,P核心频率2.7GHz,E核心频率2.3GHz;GPU功耗170W,温度88度,频率1500MHz左右。双烤下CPU与GPU能够达到240W总功耗释放。在CPU单烤测试中,使用AIDA 64系统稳定性测试中的Stress FPU选项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三十分钟,CPU功耗120W,P核心频率3.6GHz,E核心频率3.1GHz,温度98度。七彩虹将星X17 Pro Max的解热能力已经属于当下游戏本中的顶级水平,使用这台游戏本可以探寻到i9-14900HX的真实性能表现。三、i9-14900HX性能测试所有测试均在“性能模式”下进行。·常见基准性能测试首先来看基准测试CPU-Z,在CPU-Z中的BenchMark里,i9-14900HX的单核性能接近900分,多核性能13780.5分。在测试CPU渲染能力的常用基准测试CINEBENCH中,CINEBENCH R23单核性能2197,多核性能29035;Maxon在去年下半年推出了全新的CINEBENCH版本,CINEBENCH 2024,相比CINEBENCH R23,全新的渲染引擎,更负责的场景,更大的内存占用,CINEBENCH 2024的测试压力也就更大。在CINEBENCH 2024中,i9-14900HX单核性能131,多核性能1683。Geekbench 6也是相当常用的一个测试软件,该软件的测试可以覆盖更多内容,更能表现一款CPU的全能能力。在Geekbench 6中单核性能得分3072,多核性能得分18217。3DMARK的CPU Profile项目可以调用不同的线程进行测试,其中单线程性能得分1164,全线程性能得分12939。·生产力基准性能测试这部分的测试首先是压缩与解压缩的测试,压缩与解压缩这两个功能是在日常用机中为数不多可以将CPU满载的功能,并且几乎每一个用户都或多或少都要用到,使用压缩/解压缩软件7-Zip中的BenchMark进行测试,压缩速度最大能够达到132064KB/S,解压缩速度最大能够达到1951514KB/S。图片编辑性能测试,使用UL Proycon中的Photo Editing项目测试,该测试会调用Adobe Photoshop以及Adobe Lightroom两个常见的图片编辑软件进行测试,最终的得分为8469分。渲染性能测试,使用Blender官方推出的BenchMark,选择使用CPU进行测试,在测试的三个场景中,Monster场景185.19,junkshop场景124.84,classroom场景87.38。视频编辑相关的性能测试,先是两款仅会调用CPU进行工作的视频编解码测试,X264/X265 FHD BenchMark,在X264 FHD BenchMark中成绩为108.8fps,X265 FHD BenchMark中成绩为109.36fps。本部分最后一项测试为UL Procyon中的Video Editing项目,该项目会调用Adobe Premiere进行测试,但测试过程中会有GPU参与部分工作,最终得分为8295分。·游戏性能测试我们挑选了两个对CPU压力非常大的游戏进行测试,尽量体现CPU对游戏的性能影响,一个是《赛博朋克2077》,一个是《全面战争:战锤3》。《赛博朋克2077》,画质调整为预设的“光线追踪:超级”,DLSS挡位开启至“自动”挡位,开启DLSS Frame Generation,运行游戏内置的BenchMark,平均帧数为131.28。在《全面战争:战锤3》中,预设“极高画质”,2.5K分辨率,运行游戏内置的BenchMark,在标准战斗场景下,平均帧数为114.9帧。《全面战争:战锤3》的BenchMark还有另外一个测试场景,Mirrors of madness,该测试中的单位极其之多,各种粒子效果也极其之多,可以讲是对CPU的极致考验,最终测试成绩为平均帧数74帧,在这种“变态”的压力之下,i9-14900HX的旗舰级别性能也能轻松应对。四、测试总结英特尔酷睿i9-14900HX并没有像Ultra处理器那样在底层架构有着很大的改动,但是这样的设计可能是当下为了达到高性能设计目标的更合理答案。通过上面的测试,i9-14900HX的性能表现有目共睹,虽然从纸面数据看上去对比上代提升不大,但是它迸发出的性能依然是目前移动端的顶级水平,旗舰地位不减,在以上的各类基准测试与游戏的测试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其性能的领先,毫无疑问,i9-14900HX就是本代移动处理器的性能巅峰。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