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里高等法院受审的一份诉讼中,美国化学学会、爱思唯尔(Elsevier)和威立(Wiley)控诉Sci-Hub上传盗版论文和书

在德里高等法院受审的一份诉讼中,美国化学学会、爱思唯尔(Elsevier)和威立(Wiley)控诉Sci-Hub上传盗版论文和书籍,侵犯了他们的版权。Sci-Hub首次站上法庭,为其运作进行辩护,而官司的结果很可能会影响学术出版机构的商业模式。 网站创始人Elbakyan说,此案可能会改变Sci-Hub的一切。假如获胜可以带来改善网站和扩大其影响范围的机会。她说:“今天,人们对Sci-Hub的看法是这是一个非法项目,甚至没有争议,而是事实,胜利将表明这种‘事实’只是一种意见。” Sci-Hub已经被一些国家屏蔽,但网站仍旧宣称自己的活动在印度版权法下是合理的。 法律专家表示,法院有可能会做出有利于Sci-Hub的判决,因为印度版权法里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它允许以教育用途为目的,对学术课本和其他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进行复制。 (自然)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德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屏蔽 Sci-Hub

德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屏蔽 Sci-Hub 作为与版权所有者自愿协议的一部分,德国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屏蔽了一系列结构性侵权网站。该黑名单最近又增加了一个与出版商相关的目标:流行的影子图书馆 Sci-Hub。经过德国互联网版权信息交换中心 (CUII) 审查,该阻止请求是合理的。Sci-Hub 由哈萨克斯坦计算机程序员亚历山德拉·埃尔巴金创建,提供数百万份学术出版物的免费访问。CUII 发布的封锁令经过大量修改,没有提及阻止请求的申请人姓名,仅提及其是“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协会 (STM)”的成员。 、

封面图片

《声援 Library Genesis 和 Sci-Hub》

《声援 Library Genesis 和 Sci-Hub》 今天有许多这样的生意人在掌控着知识。拿Elsevier来说,这个最大的学术出版商37%的利润率和高企的费用、不断扩大的学生贷款以及接近贫困线的教员工资形成鲜明的对比。Elsevier拥有几个最大的学术数据库,而这些数据库的使用费极端昂贵,连北半球最富有的大学哈佛大学也感到难以负担。 哈佛图书馆的前馆长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说:“我们的教职员工做研究、写论文、审阅别人的论文、做编委,都没有收一分钱……可却要回过头来用令人发指的高价买回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由公币支持的研究到头来肥了这些学术出版商,特别是那些因同侪审查而获得合法性的出版商,期刊文章的售价阻碍了世界上许多学者和所有不是学者的人接触科学的通路,使得获取科学成为一种特权。”

封面图片

【网站名称】科研宝库【网站功能】资源导航

【网站名称】科研宝库 【网站功能】资源导航 【网站简介】一款文献资源导航网站。网站收录了当下非常流行的文献下载网站,比如SCI-HUB、谷歌学术等。也收录了一些电子书下载网站和文献翻译工具。还提供专利查询功能。网站有套路,需要关注公众号回复口令才能使用。 【网站网址】

封面图片

出版商诉讼指控 Libgen 侵犯版权,要求赔偿 3000 万美元

出版商诉讼指控 Libgen 侵犯版权,要求赔偿 3000 万美元 圣智出版集团、麦克米伦出版社、麦格劳希尔、培生教育对(一个盗版图书馆,简称 Libgen)提起版权侵权诉讼。正在寻求损害赔偿,并要求下令扣押该网站的域名或使其无法运行。 Library Genesis 于 2008 年左右在俄罗斯成立,主要提供当地语言的科学教科书。据报道,在提供的约 50 万册以英语为主的图书添加之后,“Libgen”又因 Sci-Hub 提供的内容而获得了巨大的增长。 根据周四晚间向美国纽约南区地方法院提起的版权诉讼,Libgen 的侵权作品超过 600 万个文件。其中至少 2万个文件由原告出版。原告称该网站以“免费接受教育”提供这些书籍只是借口,有违版权法的规定。 虽然 Libgen 运营人员身份目前未知,地点不明,但原告声称法院拥有属人管辖权,因为 Libgen 网站可以在美国访问,每月平均有来自美国的 900 万访问者。原告指出,未经授权复制和分发他们的作品违反了美国版权法。原告要求对故意侵犯版权的行为进行赔偿,理论上,这个数额可以高达 3000 万美元。原告进一步请求颁发禁令,直到 Libgen 停止侵权,并要求接管 Libgen 域名或使其无法访问。

封面图片

印度法院命令 Telegram 披露盗版用户的个人详细信息

印度法院命令 Telegram 披露盗版用户的个人详细信息 Telegram不允许侵犯版权,一般会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在大多数情况下,Telegram将这些内容删除,但该服务拒绝披露侵权者。 德里高等法院本周通过一项命令,迫使Telegram查明几个侵犯版权的用户,这包括交出电话号码、IP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 该命令是在激烈的反对声中发布的。Telegram的主要辩护理由之一是,用户数据存储在新加坡,根据当地的隐私法,新加坡禁止对个人信息进行解密。法院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正在进行的侵权活动与印度作品有关,而且很可能会与印度用户有关。而且,即使这些数据存储在其他地方,也可以从印度获取。高等法院补充说,披露个人信息也不会违反新加坡的隐私法,并指出,如果调查或诉讼需要个人详细资料,则有例外。 Telegram还提出了印度宪法,该宪法保护人们的隐私,以及言论和表达自由的权利。然而,这一辩护也未获成功。 TorrentFreak

封面图片

武汉理工土木工程一博士四年发表 26 篇一作/通讯 SCI,独立组建科研分队发论文15篇,怎么做到的?

武汉理工土木工程一博士四年发表 26 篇一作/通讯 SCI,独立组建科研分队发论文15篇,怎么做到的? 工藤正男的回答 首先声明,没有具体查龚同学的论文清单,但是我个人对这个数字不是很吃惊,这肯定是团队成果,不可能是个人成果! 一方面,一作有共一,通讯也有共同通讯,另外一方面,通讯一般是导师,如果导师把通讯都让给龚同学,我觉得这也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没有什么可说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只要成果经得起查,确实应该把龚同学树立成学习的榜样,优秀难道还不可以,还得被人指指点点吗?我觉得这是对龚同学的不尊重! 并且请大家放心,成果多其实是把双刃剑,比如像优青、杰青等帽子,并不是说你成果越多越好,在高校科研圈,越往上走越注重的成果的质量! 至于说学阀之类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大学教授,你是优青、杰青、院士,难道你还不关照一下你自己的孩子吗?关照又不是造假,我觉得真的是俗人难免! 所以换做是我,我肯定不会对龚同学心生嫉妒,因为咱们嫉妒是一丁点儿用没有!我会去跟龚同学成为朋友,争取实现互补双赢,实现双赢! 但如果这26篇论文里有学术不端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交给武汉理工处理吧! 最后借此机会再说一句:只要学会灌水,半年出一篇SCI都是,具体SCI写作方法详见下面这个大礼包,包括SCI各个部分的技巧! 研究生、博士生全程只靠自己能否发一篇 SCI? 我是正男 @工藤正男 ,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每周五晚10:00视频号直播,敬请关注!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工藤正男)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