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7日,中国出台《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

2023年11月7日,中国出台《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 开展甲烷环境浓度监测。对煤矿、油气田、养殖场、垃圾填埋场、污水厂等大型排放源,研究建立排量的核算、报告、监测制度。研究用大气甲烷浓度对排放量模式反演校核。 推广“高产低排放”畜禽养殖,在育种、饲料、饲喂管理等方面科学控制肠道发酵甲烷。强化稻田水分管理,缩短稻田厌氧环境时间。探索研究甲烷减排奖补政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2025年≥80%、2030年≥85%。 煤矿瓦斯年利用量2025达到60亿m³。陆上油气开采2030后力争逐步实现零常规火炬。 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60%、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90%。 (生态环境部,路透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019年美国的甲烷排放量激增 高于环保局的估计值

2019年美国的甲烷排放量激增 高于环保局的估计值 甲烷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其排放量可能比以前想象的要高,尤其是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量。甲烷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强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一项利用卫星数据和大气模型进行的新研究显示,2019 年美国的甲烷排放量高于环保局的估计值,尤其是来自石油和天然气作业以及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量。这些发现强调了改进甲烷监测和报告的必要性,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减排工作。甲烷是一种气候"超级污染物",每吨甲烷造成的变暖效应是二氧化碳的 30 倍。目前,在所有温室气体中,甲烷造成的全球变暖约占三分之一。由于甲烷的强大威力,美国签署了《全球甲烷承诺书》,旨在到 2030 年将全球甲烷集体排放量从 2020 年的水平减少 30%。减少排放的第一步是了解有多少甲烷被释放到大气中。在一项新的卫星分析中,科学家们计算出 2019 年美国毗连地区的甲烷排放量高于之前的估计。美国环境保护局 (EPA) 通过盘点已知的排放源,如垃圾填埋场、畜牧业、石油和天然气设施,来评估人为甲烷排放。然后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报告这些排放量。卫星观测和大气模型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确定哪些地方的排放量可能过高或过低。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将前兆哨兵-5 号卫星上的对流层监测仪器(TROPOMI)的观测数据与 GEOS-Chem 大气传输模型相结合,生成了 2019 年美国甲烷排放总量的高分辨率地图。领导这项研究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博士后研究员汉娜-内瑟(Hannah Nesser)说:"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追溯到从大气层到地面源头的排放路径。"页面顶部的地图显示了卫星估算的 2019 年人为甲烷排放量。科学团队将该地图与美国环保局同年的温室气体清单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卫星得出的 2019 年甲烷排放量似乎比 EPA 的估计值高出 13%(在 EPA +/-14% 的不确定性范围内,但处于高端)。卫星衍生地图中最浅色的黄色表示排放总量达到或超过每平方公里 50 公吨的地方。(最高值达到每平方公里 384 公吨)。美国最大的两个甲烷排放源石油和天然气作业以及畜牧业生产的卫星和模型估算值分别比 EPA 的估算值高 12% 和 11%。煤炭开采产生的甲烷排放量比美国环保局的清单低 28%。作为第三大排放源,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量估计比 EPA 的清单高出 50%。高排放的垃圾填埋场必须每年通过温室气体报告计划报告其排放量。一些垃圾填埋场根据垃圾存储量和其他垃圾填埋场特定信息估算其排放量,而其他垃圾填埋场则根据其捕获的甲烷量和运营信息推断其排放量。不过,有些排放源,如垃圾填埋场的运营或建设变化,并没有计算在内。利用机载观测加强甲烷监测科学团队对全美 70 个高排放垃圾填埋场的子集进行了放大研究,发现排放量的中位数比这些设施向环保局报告的排放量高出 77%。在这 70 个垃圾填埋场中,有 38 个进行了气体回收,其平均排放量比报告的排放量高出 200%。上图显示了这 70 个垃圾填埋场向 EPA 报告的排放量与 2019 年卫星甲烷排放量之间的差异。科学小组将其结果与飞机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机载观测有助于完善卫星对温室气体的估算,尤其是当垃圾填埋场靠近其他甲烷来源(如湿地或油气作业)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研究科学家本-保尔特(Ben Poulter)说,这项分析表明,某些来源的甲烷排放量比以前想象的要大。但他指出,遥感技术现在提供了更多的监测资源,可以支持通过各种管理措施来减少这些排放。将基于卫星的详细估计值与美国环保局的州级清单进行比较后,研究小组发现,2019 年甲烷产量最高的 10 个州的排放量平均高出 27%。这 10 个州占美国人为甲烷排放量的 55%。作为美国温室气体中心的一部分,环保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正在合作,为环保局的网格甲烷清单系统提供定期更新。他们还在开发美国自然甲烷排放和吸收汇的网格时间序列,并利用新的观测数据跟踪大规模甲烷排放事件。Michala Garrison 利用Nesser 等人(2024 年)提供的数据拍摄的 NASA 地球观测站图像。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宇航局碳监测系统(CMS)的部分支持。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意想不到的甲烷排放挑战气候变化模型 比我们想象的要广泛得多

意想不到的甲烷排放挑战气候变化模型 比我们想象的要广泛得多 哥本哈根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在加拿大三座冰川的融水中发现了出乎意料的高甲烷含量,这挑战了人们对冰川甲烷排放的现有看法。这些发现表明,冰川下甲烷的产生比以前认为的更为普遍,从而提出了有关冰川地区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问题。资料来源:Sarah Elise Sapper娴熟的飞行员在陡峭的育空山间表演空中杂技,直升机的旋翼在空中旋转,博士生莎拉-埃莉斯-萨伯(Sarah Elise Sapper)正带领着她的首次野外考察队深入加拿大西北部山区的中心地带。从直升机的窗口,她的目光落在唐杰克冰川的锯齿状边缘:融水像漩涡一样从冰层下涌出。着陆后不久,莎拉在第一次尝试中就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现。在启动她的便携式甲烷分析仪几秒钟后,空气中明显富含甲烷,而且很快就找到了罪魁祸首。在采集融水样本时,她测得的甲烷浓度远远超出了预期。"我们预计融水中的甲烷值会很低,因为人们认为冰川甲烷的排放需要较大的冰体,如巨大的冰原。但结果恰恰相反。我们测量到的甲烷浓度比大气中的甲烷浓度高出 250 倍,"哥本哈根大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系的 Sarah Elise Sapper 解释说。野外考察队腾空而起,继续前往另外两座高山冰川克鲁内冰川和达斯蒂冰川。在分别测量了这两个冰川融水中的甲烷含量后,初步发现并不只是异常现象。在这里,测量结果也显示甲烷浓度很高。在冰层下面的某个地方,存在着以前未知的气体来源。证明了广泛排放甲烷的可能性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系副教授 Jesper Riis Christiansen 说:"这一发现令人惊讶,并在这一研究领域提出了几个重要问题。"这篇研究文章的合著者克里斯蒂安森认为,这一发现表明,甲烷可能存在于世界上许多冰川之下,而这些冰川迄今为止一直被忽略。他说:"当我们突然发现,即使是与冰原相比规模很小的山地冰川也能形成和释放甲烷时,我们对地球极端环境中碳循环的基本认识就有了新的拓展。冰下甲烷的形成和释放比我们想象的更全面、更广泛。"Sarah Elise Sapper 指挥直升机驾驶员降落在冰川边缘附近,测量融水漩涡中流出的甲烷。图片来源:萨拉-埃莉斯-萨伯到目前为止,人们普遍认为融水中的甲烷只能在像格陵兰冰原这样的大冰块下的无氧环境中发现。研究人员认为,甲烷的产生是生物性的,是有机碳源(如史前海洋生物的沉积物、土壤、泥炭或森林)在缺氧的情况下被微生物分解时产生的,就像我们从湿地中了解到的那样。因此,高山冰川排放甲烷是令人惊讶的。冰川表面的融水在流向冰层底部时富含氧气。研究人员发现,所有这些氧气在途中的某个地方被耗尽,从而在这些高山冰川下形成了无氧环境,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情况达到了如此程度,微生物开始产生甲烷,我们可以在冰川边缘流出的水中观察到高浓度的甲烷。Jesper Riis Christiansen 补充说:"Sarah 的发现改变了我们的基本认识,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些关键的作用机制。"未来气候的不确定作用研究人员认为,加拿大的研究结果并没有立即引起人们更加关注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过,这一结论可能只是暂时的。"甲烷在地球变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甲烷的挑战在于它是一种超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将加速气候变暖。从全球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利用大气中甲烷的同位素来测量排放到大气中的甲烷数量,并大致确定甲烷的来源。目前,来自地球上冰雪覆盖地区(包括冰原和冰川)的甲烷并没有增加,"Jesper Riis Christiansen 解释说。不过,他强调,测量结果无法区分来自冰川地区的甲烷和来自湿地的甲烷。因此,这些数字可能具有欺骗性。而且,融化的影响仍是未知数。Jesper Riis Christiansen 认为,需要对调查结果保持警惕。"Sarah测量的三个地点是随机选择的,因为那里有研究站和直升机,但在这三个地点都发现了甲烷。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理由,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地区。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冰川融化暴露了数千年来一直隐藏着的未知环境。"杰斯珀-里斯-克里斯蒂安森(Jesper Riis Christiansen)说:"实际上,没有人知道排放物会有怎样的表现。"他希望,更好地了解冰川下的甲烷行为也将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湿地释放甲烷的机制,从而有助于制定通过氧化作用(例如通过使用某些类型的土壤)从大气中清除甲烷的解决方案。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Google加入从太空绘制全球甲烷排放图的任务

Google加入从太空绘制全球甲烷排放图的任务 与此同时,Google正在利用人工智能绘制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地图,以创建全球污染源地图。"基础设施瞬息万变,像这样的地图需要不断更新。但我们的地图和地理组织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Google副总裁兼地理可持续发展团队总经理雅伊尔-马奎尔(Yael Maguire)在一次新闻电话会议上说。"我们认为,这些信息对能源公司、研究人员和公共部门预测和减少甲烷排放非常有价值。虽然许多政府和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都集中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上,但迄今为止,全球变暖的原因中约有30%是甲烷造成的。甲烷是所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在从油井到管道再到燃气用具的供应链中经常发生泄漏。垃圾填埋场和牲畜也是甲烷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甲烷进入大气层后的头 20 年里,其加热地球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 80 倍。幸运的是,甲烷的寿命比二氧化碳短得多,后者可以在大气中滞留数百年之久。由于甲烷是一种强力但寿命很短的气候污染物,防止甲烷污染可以对气候变化产生巨大而直接的影响。EDF 首席科学家史蒂文-汉堡(Steven Hamburg)在Google的新闻电话会议上说:"甲烷在近期内将占据温室气体中的主导地位。时机真的很重要。因为如果我们尽快行动起来,大幅减少甲烷排放,就能在未来几十年内显著降低变暖速度。"EDF 和其他团体的研究表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可能大大低估了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泄漏的甲烷量。作为一种解决方案,EDF 开始研究甲烷卫星(MethaneSAT)。它与新西兰航天局合作,使甲烷卫星成为该国首个由政府资助的太空任务。2020 年,贝索斯地球基金向 EDF 提供了 1 亿美元,用于支持 MethaneSAT。这颗卫星预计将于下个月搭乘 SpaceX 猎鹰 9 号火箭发射升空。MethaneSAT 每天绕地球飞行 15 次,将勘测全球顶级石油和天然气产区的甲烷含量。由Google云提供支持的算法将使 EDF 能够跟踪甲烷在一段时间内的排放量。EDF 还与哈佛大学和史密森尼博物院及其联合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合作开展这项计划。EDF 过去也曾与Google合作;2013 年,Google让 EDF 在其街景汽车上安装传感器,以绘制甲烷泄漏地图。Google利用人工智能检测卫星图像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现在,Google正介入其中,绘制迄今为止最详细的甲烷污染和油气基础设施地图。Google基本上使用了与卫星图像中发现人行道和路标相同的方法,以保持Google地图的更新。它只是训练人工智能来发现井台、泵升降机、储油罐和其他化石燃料基础设施。它可以与 MethaneSAT 的排放数据相结合,描绘出所有这些污染的来源,并有可能防止其中的一部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每年仅泄漏的甲烷就占其天然气年产量的 1%650 万公吨。不过,要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堵住这些漏洞仍然远远不够。只有向清洁能源过渡,才能从根本上阻止气候变化。Google承诺在 2020 年停止开发帮助化石燃料公司开采更多石油和天然气的定制人工智能工具,但环保倡导者仍在继续推动该公司放弃与化石燃料公司的任何现有合同。甲烷卫星的具体发射细节尚未公布。法国电力公司(EDF)表示,今年晚些时候将能够开始共享卫星的部分数据,预计明年将能获得更全面的数据。汉堡说:"到2025年底,我们应该能够非常清楚地了解全球所有主要油气盆地的情况。"这些数据将通过MethaneSAT 的网站和Google地球引擎(该公司的云地理空间数据平台)向研究人员和决策者公开发布。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80%

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 严禁各种形式新增钢铁产能,研究落实以排放、总能耗、产能利用率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鼓励钢铁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改变部分地区“小散乱”局面,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妥善做好职工安置。 鼓励在中心城市、城市集群周边布局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中小型电炉钢企业,生产适应区域市场需求的产品,协同消纳城市及周边废弃物。 (工信部)

封面图片

中美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

中美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 中美元首举行会晤前,两国发表声明称,决定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开展对话与合作,以加速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气候行动。 据中国央视报道,中美两国星期三(11月15日)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内容多达25条,涉及方面包括能源转型、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地方合作、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减排协同等。 声明称,中美两国决定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开展对话与合作,以加速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气候行动。 声明指出,工作组将聚焦联合声明和联合宣言中确定的合作领域,包括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低碳可持续省或州和城市、毁林以及双方同意的其他主题。工作组将就控制和减少排放的政策、措施和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分享各自经验,识别和实施合作项目,并评估联合声明、联合宣言和本次声明的实施情况。工作组由两国气候变化特使共同领导,两国相关部委和政府机构的官员以适当方式参加。 声明提到,在21世纪20年代这关键十年,两国支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并计划从现在到2030年在2020年水平上充分加快两国可再生能源部署,以加快煤油气发电替代,从而可预期电力行业排放在达峰后实现有意义的绝对减少。 此外,双方同意重启中美能效论坛,以深化工业、建筑、交通和设备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政策交流;计划重启双边能源政策和战略对话,就共同商定的议题开展交流,推动二轨活动,加强务实合作。 声明还称,中美两国将支持省、州和城市在电力、交通、建筑和废弃物等领域开展气候合作。双方将推动地方政府、企业、智库和其他相关方积极参与合作。两国将通过商定的定期会议,进行政策对话、最佳实践分享、信息交流并促进项目合作。 2023年11月15日 10:22 AM

封面图片

11月10日,中美在COP26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

11月10日,中美在COP26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 宣言称,双方赞赏迄今为止开展的工作,承诺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周三对记者表示,两国已在许多气候问题上达成共识,并就解决甲烷和非法森林砍伐的必要性达成一致。解振华表示,作为世界上两个主要经济体,“我们需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两国重申了《巴黎协定》的气温目标,并承认当前的限制排放政策与需要采取的行动之间存在差距。解振华说,中美都致力于推动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功,包括就气候融资及全球碳排放市场规则的建立达成协议。不过,中国拒绝加入美国和欧盟推动的2030年前将甲烷排放从2020年水平减少30%的全球承诺。解振华表示,中国将制定自己的国家计划。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随后表示对两国之间的协议感到“高兴”。相信“我们正在采取的措施可以回答有关中国前进速度的问题,帮助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加快努力。” 克里说,美国和中国有两个选择:要么离开COP26不合作,“让世界怀疑未来走向,这显然有差距”,“或者,我们可以带着人们的合作离开这里,以提高雄心,开始走上一条更好的道路。” 克里补充说,拜登和习近平很快将举行视频峰会,并表示他的团队正在忙于为这一活动做准备。 当天早些时候,COP26主席国英国公布了峰会的协议草案,草案对人类已经造成全球气候变暖1.1摄氏度“表示震惊和关切”,并称世界各地都在感受到气候变暖问题的影响,呼吁各国政府在2022年底前加强其气候目标。 草案还呼吁与会各国:在明年重新审视并加强其减排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制定长期战略,在本世纪中叶左右实现零排放;采取有意义和有效的行动,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加快淘汰煤炭和对化石燃料的补贴;将各国集体提供的气候资金增加一倍,以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 (新华社,彭博社,CNN,BBC)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