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京沪房价止跌传递积极信号,有望加速房地产市场预期的修复

华泰证券:京沪房价止跌传递积极信号,有望加速房地产市场预期的修复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随着去年基数降低和政策逐步生效,6 月 54 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降幅收窄,26 城二手房同比转正。从贝壳领先指标来看,50 城领先指标仍在调整,但一线城市多个量价指标率先环比好转,尤其京沪房价止跌传递积极信号,有望加速市场预期的修复,后续仍要持续跟踪核心城市量价复苏的持续性。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华泰证券:本轮猪周期尚未见顶,24Q3 猪价有望新高

华泰证券:本轮猪周期尚未见顶,24Q3 猪价有望新高 7 月 4 日,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猪价反转 + 成本改善,我们预计 24Q2 生猪养殖板块或实现淡季扭亏,其中低成本、优售价的龙头猪企或实现明显超额头均盈利;饲料板块也有望相应受益于生猪养殖业务的改善而盈利高增。海外补库延续 + 国内品牌建设,预计宠食板块 24Q2 延续盈利高增趋势。 展望后市,华泰证券认为本轮猪周期尚未见顶,24Q3 猪价有望新高,同时母猪存栏短期难以修复或带动猪价超预期机会;龙头优势叠加猪料景气修复 / 出口业务增长,预计龙头饲企及宠食板块或在 24Q3 继续释放盈利弹性。

封面图片

中国银河证券:地产政策继续发力,有望带动消费建材需求释放

中国银河证券:地产政策继续发力,有望带动消费建材需求释放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2024 年 1-5 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同比下降 0.4%,较 1-4 月由增转降,受地产竣工同比走弱影响消费建材需求承压。在地产利好政策持续推进背景下,5 月商品房销售有所改善,有望带动消费建材需求的修复。此外,本周北京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后续地产政策效果有望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回暖将带动消费建材需求进一步释放。

封面图片

房地产投资继续下降 分析指“认房不认贷”效果未及预期

房地产投资继续下降 分析指“认房不认贷”效果未及预期 中国今年前三季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1%,其中住宅投资下降8.4%,市场人士分析,这显示“认房不认贷”政策效果未及预期。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三(10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6万亿新元),下降4.6%;住宅销售额下降3.2%。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1%,降幅较1至8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下降8.4%。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分析称,“认房不认贷”等新政以来,虽然政策组合拳利好循序渐进落地,但短期内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情况还没有明显改观,仍然处于同比下降通道。” 张宏伟指出,截至目前,仅北京、上海、广州成交量的复苏效果明显,深圳因政策面仍然较为严格,并没有成交量复苏。 张宏伟分析称,强二线城市成交量普遍回升是改善需求主导的区域,且也有降价跑量的因素驱动,同时这些城市限购区或主城区对于近远郊或周三四线城市有虹吸效应;其他弱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效果则不明显,仍然有较大的去库存压力,这也是这些城市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房价指数在当下回调的主要原因。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在核心城市销售市场保持一定活跃度下,核心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望逐渐好转,进而对四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形成一定支撑,但从全年来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降幅或仍较大。 另外,官方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72123万平方米,下降23.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2512万平方米,下降23.9%。 易居研究院对此表示,上述指标已经出现了连续25个月下跌,短期内,由于购房销售市场数据相对处于低位,新开工不足的风险还没有暴露出来。从房地产良性循环的角度看,新房的开工数据还是需要提振。

封面图片

中国6月房屋销售乏力,房地产市场远未企稳。

中国6月房屋销售乏力,房地产市场远未企稳。 克而瑞地产研究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6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267.4亿元,环比增长8.5%,同比降低28.1%,环比增幅处于历年同期的最低水平。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15.9%的居民预期“上涨”,低于一季度的18.5%;16.5%的居民预期“下降”,高于一季度的14.4%;未来三个月打算购房的居民占16.2%,亦低于一季度的17.5%。 5月份现房价格恢复环比下跌,并随着房主大幅降低要价而可能继续下跌。新房价格则增长放缓,房地产投资恶化。销售疲软可能使开发商进一步承压。本周早些时候,包括建业在内的2家开发商美元债券违约。 而在土拍市场,根据华创证券的统计,5月城投拿地占比22.87%,环比提升7.84个百分点,为去年12月以来首次抬升。 (彭博社,克而瑞,央行,华创证券)

封面图片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当前海外铜需求已率先修复,未来在海内外共振补库和国内消费旺季的预期下,叠加地产、线缆领域需求有望由失速转为企稳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当前海外铜需求已率先修复,未来在海内外共振补库和国内消费旺季的预期下,叠加地产、线缆领域需求有望由失速转为企稳,终端复苏有望催化铜价强势运行。预计 2024 年下半年铜价运行区间为 950012000 美元 / 吨。往更远看,新能源、新经济和新兴市场的发展有望驱动铜需求从周期性迈向成长性。看好供需格局持续改善对于铜价的提振作用,推荐铜板块的配置价值。

封面图片

中国5月主要城市房价持于高位,但二手房和新房市场冷热趋势略有差异。房地产调控在5月继续收紧,监管层放话炒房者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5月主要城市房价持于高位,但二手房和新房市场冷热趋势略有差异。房地产调控在5月继续收紧,监管层放话炒房者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多地楼市信贷亦有不同程度的紧缩,预计房价涨势下半年将进一步趋缓。 路透社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数据测算,5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升4.9%,涨势延续68个月,环比涨幅持平于上月的0.6%。经测算,5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的有62个,持平的有三个,下跌为五个,均与上月一致。统计局测算,5月一线城市新建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7%和0.6%,上月为0.6%和0.8%,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二手房环比分别上涨1.1%、0.7%和0.9%,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1、0.2和0.3个百分点;深圳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31个二线城市和35个三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和0.4%,涨幅均与上月相同;二手环比分别上涨0.4%和0.2%,涨幅比上月均回落0.1个百分点。与新房市场相比,二手市场降温信号明显,除各线城市环比涨幅均收窄之外,二手房上涨城市个数较上月亦减少四个。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称,新房市场的热度主要是重点城市土地供应不足叠加新房预售限价下,新房项目供不应求,重点城市集中供地成交部分高溢价地块,也对市场预期有带动作用。广东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李宇嘉称,“未来新房价格指数将在高位徘徊,如果现有调控政策保持,特别是金融紧缩持续,三季度末新房价格有望回落”。 对于二手市场降温,许小乐指出,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收窄是主要带动因素,其中深圳在二手房指导价作用下,市场成交持续低迷,房价结束连续上涨;北上广业主预期减弱,带动房价涨幅均收窄。李宇嘉认为,“二手房价格指数回落趋势会延续,主要原因就在于信贷对二手房的紧缩程度会继续,至少在三季度之前,这一政策不会变”。整顿中介市场、打击学位房炒作等,都使二手房降温趋势延续。 据贝壳研究院统计,5月南京、北京、深圳、西安、宁波、上海、湖州、嘉兴、海口、郑州、绍兴、成都、合肥共13城发布15次房产调控政策,其中多个城市年内多次调控,且为前期政策的升级,分别从限购、限售、公开摇号、捂盘惜售及人口落户等角度出台相关政策,预计短期内,调控升级仍将延续,这对商品房价格起到了较好的稳定作用。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近期对辖内九家主要从事赎楼担保业务的融资担保公司进行集体监管约谈,要求全面排查经营用途贷款担保业务,重点自查涉及房地产“贷款担保”或“委托贷款”相关业务。 中国金融监管官员表示,当前房地产贷款增速已创八年新低,同时投向房地产的信托、理财等金融产品规模均大幅下降。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主管的《中国房地产报》周六刊登题为《炒房者是时候放弃幻想了》称,某种意义上说,从打击经营贷,到反洗钱,再到过桥贷限制,本轮楼市调控事实上已经进入深度博弈和攻坚落地的阶段;可以预见楼市的活跃性短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房价增长必然会进入低速,震荡调整的周期。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在陆家嘴论坛上称,“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其他商品期货的人很难有机会发家致富,正像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一样”。 (路透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