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陷入“政治性抑郁”

如何避免陷入“政治性抑郁” 1、“政治性抑郁的重要表现是:个体会感觉自己实际上是无法掌控自我命运的。”我倾向于把这种抑郁归为认知导致的抑郁,即某一阶段过分关注国家/国际/社会新闻和事件导致的抑郁,区别于身体内在健康原因引发的抑郁,这种认知偏差可以调整; 2、和一般心理机构给出的“控制自己刷新闻的频率和时间、筛选高质量媒体、减少信息来源、尽快离开讨论氛围极差的媒体评论区”的建议不同,我的建议是应该建立对历史、当下和未来进程的高维度认知,认清人类历史曲折、复杂、缓慢渐进的本质,把当下放到宇宙纪元中去评估,充分感知当下的渺小与不重要; 3、在认清历史将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曲折前行之后,一方面承认个体在这一进程中的无足轻重,另一方面重新回到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感受体系中来,强调自我的实现,自我的满足,自我的设计与完成,减少因为外在不确定而对自身计划的干扰,即坚定不移地有个人目标和选择,并自主行动; 4、梳理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既然已经获得了生命和身体,就应该好好善待自己,并努力探索自我,成为想要成为的、更好的自己;我与世界,我在世界中的位置,我所能做到的贡献和世界能给予我的,明白世界并不能完全如我所愿的客观多样;了解不同的价值观,我的选择,等等; 5、梳理完之后,对烦恼和朋友圈进行“断舍离”,不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政治事件烦恼,放弃某种突然变化和偶然将改变现实的幻想,相信有更复杂的制衡因素在平衡社会,相信有很多正义的声音在沉默(但不代表没有); 6、不和三观不一致的家人、朋友争论,争论本身会隐含输赢心,有时候让我们不开心的并不是观点不同,而是争论中我们没有赢。赢不重要,人间清醒、信息平衡、不断在现实中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更重要。如果你总是对、个人很成功、幸福,周围人会更倾向于相信你的判断,不用争; 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个人自身的修为、精进、能量聚集,是最重要且可自控的。能不能影响外界、推动历史进程,要看能力、意愿和机缘,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如果大变局来临,你的能力准备不足,再强的正义感和担当心也没用。好好练功; 8、不要花太多功夫和蛆斗,一是当前形势下确实危险,二是从自私的角度而言:教会它们不利于自身的竞争优势,所以它蠢由它蠢,不要惊醒它们; 9、也不要太愤怒或充满仇恨情绪,哪怕这些情绪是跟随正义感来的,负面情绪就是负面情绪,它们会影响我们的身体,也会扭曲我们的情智,把我们逼到自己的反面。如果无法避免或对抗这类情绪,那就看到它们,不放大,也不纵容,等它们平息、消失; 10、生命的实质是你的体验,你在这一秒、这一分钟、这一小时、这一天中的体验,如果你能在这一秒、这一分钟、这一小时、这一天中都平静、愉悦、充满信心和希望,你可能就赢了那个人,因为那个人可能烦恼万千、百爪挠心、比你更恐惧将要到来的一切。 《心经》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以无所得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地球未来会毁灭,世间的一切终将成空,我们会死,但没关系,这一刻,我们心情平静,无忧亦无惧,这一刻重复很多次,就是某种“永恒”。 作者:微博@黑板报的水晶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2021)》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2021)》 简介:《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2021)》可能是一部2021年发布的关于对抗抑郁的纪录片、书籍或文章。内容围绕抑郁症展开,介绍抑郁症的成因、症状表现,以及当前对抗抑郁的方法和策略。可能会采访抑郁症患者、家属、医生和专家,分享他们的经历和见解;还会介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对抗抑郁的手段,以及日常生活中缓解抑郁情绪的方法,如运动、饮食调节、社交支持等。对于关注抑郁症、受抑郁情绪困扰的人群以及相关专业人士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标签: #抑郁症#对抗抑郁#心理健康#医学科普#抑郁治疗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作为一名确诊抑郁症八年、美国本科心理学专业毕业生,斗胆讲一讲【如何预防抑郁症】、【如何帮助你身边抑郁的朋友】。

作为一名确诊抑郁症八年、美国本科心理学专业毕业生,斗胆讲一讲【如何预防抑郁症】、【如何帮助你身边抑郁的朋友】。 昨天看到一个大号发微博说,自己身边也有很多年轻人有抑郁倾向,抑郁症好可怕,怎么预防? 这个问题仔细一想,非常有意思。 中国的抑郁人群有五千多万。年轻人和儿童抑郁的比例在逐年升高。而问一问自己,有任何人,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告诉过你,该怎么从抑郁中自救吗?从来都没有。 你意图求救,他们嗤之以鼻,甚至可能会说,你就是想太多了,睡一觉就好了。于是你戴上面具画上笑脸,黑暗中被稻草压得粉身碎骨。 - 我写这篇,只想写一写「关于抑郁的真相」,以及「如何预防抑郁」。 ▎1. 为什么要加一个括号写“抑郁(情绪)”? 目前在美国,所有的精神疾病确诊都依据一个权威性的手册,是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类似于名录,记录了每个心理病症确诊所需要满足的条件。 手册里写明,满足至少 5 个症状、并不间断持续两周以上抑郁情绪(“same 2 weeks”)、并与之前相比生活或行为受到明显影响的,才被考虑被定性为”抑郁症“。是的,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经历过抑郁情绪。它就像开心、快乐、难过、生气等所有情绪一样,是会不规律出现的情绪。 只有长期、不间断地、影响生活质量、并与多个症状同时出现时,才需要引起重视。因此,「不是经历了抑郁情绪,就是得了抑郁症。」 ▎2. 同理,电脑上的心理测试也少做。我们在本科学习心理疾病确诊的时候,没有见过其中任何一个。不要没事吓自己。 ▎3. 抑郁是一种病,它就像感冒发烧,不是你的错。 ▎4. 很遗憾,人类目前并不知道为什么人会得抑郁症。我们只知道,先天和后天都有关系。事实上,几乎每一个心理疾病都有遗传的特质。如果亲生子妹有抑郁症,这个人有抑郁症的概率要比普通人高上 50%。 ▎5. 现有的治疗方法有药物和心理治疗。各有利弊。目前还没有万无一失的治疗方法。 ▎6. 抑郁可能出现的很突然,也可能消失的很突然。抑郁是可以自愈的。 ▎7. 当有人因为严重抑郁想死的时候,ta 真的控制不了自己,是 ta 的大脑暂时坏了。要帮助ta,不要怪 ta。 - 预防抑郁和自救,我尝试过几个有用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但也许可以试试。 ▎1. 抽血体检。 不要只查血常规,问问医生有什么荷尔蒙缺乏可能会导致困倦乏力、失去兴趣、性冷淡。 说真的,要不是去查了,我绝对猜不到我天生缺维生素D和B12,导致的症状和抑郁情绪一摸一样。后来我定期吃维生素,每天都像小学生春游一样开心。最近的一次体检,我又查出轻微甲减,症状是乏力困倦、打不起精神。因此每次我感觉到心态要崩,都会告诉自己:“我的维生素/甲状腺激素水平又捣乱了。”而不是“完蛋了,我又抑郁了。 “这样归因可以有效防止情绪进一步恶化。 有很多抑郁情绪的出现都是因为激素水平失调,测一下就知道了。推荐所有人都定期体检。 ▎2. 运动。 最好是那种,努力跨过一个槛后,会感到平静和身心舒展,甚至感动和感恩的运动。比方说跑步、瑜伽、跳舞、拳击等,需要自己去尝试和寻找适合你的运动。 运动中,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肽会同时分泌,特别是有镇痛剂效果的内啡肽,在运动后期逐渐开始分泌,治愈效果无与伦比。我曾经会在抑郁较严重时每天打拳,结束后会控制不住酣畅淋漓地哭泣。这种哭泣是好的。You should cry. ▎3. 与朋友、伴侣、家人谈论你的抑郁。 有研究证明,向亲密的人分享自己在经历的痛苦,对于抑郁的缓解抑郁巨大。不是在他们面前当作没事人一样社交徒增压力,而是与一个你信任、亲近的人坐下来,促膝长谈,谈论你感受到的一切,被拥抱和爱。和别人分享痛苦并不丢人,你很安全。 ▎4. 学习如何呼吸。 呼吸是冥想中最重要的环节。当人压力大、崩溃、焦虑时,呼吸往往是急促而短的。我抑郁最严重的时候,会感觉每天喘不过气,吸入的气只能到达嗓子眼;相反,如果你的呼吸长而平缓,像婴儿般腹式呼吸,你多半不会经历焦虑或抑郁。之前我男朋友在寺庙冥想的时候,主持对他说,当你能做到一次呼吸长达 60 秒 对,慢慢地,吸入肺再呼出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扰乱你、摧毁你、焦灼你。 怎么学习呼吸/冥想?有很多冥想软件APP有语音引导,我自己在用的叫 Peace、潮汐这两个,还有助眠的语音引导。可以下一个,每天早上和入睡前,花 10 分钟练习。 ▎5. 对于抑郁不严重的患者,谨慎考虑吃药治疗。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目前市面上没有任何一款抗抑郁药无副作用。去年我第一次尝试吃抑郁药,接着我凌晨两点被送进医院急诊室:睡梦中惊醒,心脏痛,喘不过气,眼前出现幻觉,全身麻痹,满嘴血腥味。去医院检查心电图,又无异常。当时三甲医院精神科的医生开药的时候告诉我,这已经是副作用较小的进口药了。 除此以外,在正统的心理治疗中也明确写道,所有的抗抑郁药都有两个致命弱点:a. 情感平淡化。你感觉不到痛苦,自然也感觉不到快乐,所有事件给你的感觉都是一样的,麻痹而飘飘然的。药物用一层白布盖住了痛苦,也盖住了你的全部。b. 戒断反应。药物永远无法根治问题,只能掩盖问题。当你尝试停止服药,很多人会出现严重的戒断反应,甚至可能自杀。 ▎6. 心理医生可以看,要够有钱,并且耗得了时间。 真正帮了我的,是1-4点作为习惯充满我的生活。作为一个曾经的抑郁症患者和心理学学生想说,现在抑郁症治疗的发展还路阻且长,但普及抑郁症知识、预防抑郁的方法、积极帮助正处于抑郁中的朋友,是每个人都该做的,能救人一命的爱。 I can feel your pain. 我与你同在,这个世界值得。 source: 微博 标签:#好文分享 频道:@sharebooks4you 群组:@sharing_books4u

封面图片

【书名】你好,抑郁:抑郁自救指南

【书名】你好,抑郁:抑郁自救指南 【作者】于玲娜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心理学 #医学 【简介】这是一本针对抑郁症的实用自救手册。书中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抑郁的成因、症状及应对方法,帮助读者正确认识抑郁情绪,并提供具体的心理调节策略,如情绪管理、自我接纳和行为调整等,旨在帮助读者走出抑郁,重拾希望。 下载 频道 群组 商务

封面图片

《《抑郁症自救手册》》

《《抑郁症自救手册》》 简介:《《抑郁症自救手册》》聚焦抑郁症相关知识,为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实用的自救和应对方法。手册可能包含抑郁症的症状识别、成因分析、心理调适技巧、治疗建议等内容。通过科学的指导和案例分享,帮助抑郁症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掌握自我调节和应对抑郁情绪的方法,增强自我疗愈的信心,积极面对抑郁症 标签: #抑郁症 #自救手册 #心理健康 #心理调适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2021)[纪录片]》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2021)[纪录片]》 简介:2021年的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纪录片深入探讨抑郁问题,讲述人们对抗抑郁的各种方法和真实经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科普价值 标签: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纪录片 #心理健康 #抑郁防治 文件大小 NG 链接:

封面图片

对不起,出国后,我抑郁了……

对不起,出国后,我抑郁了…… 作者:VV 有多少人在出国前,觉得抑郁症这三个字,距离我们很遥远,可是到今天,每个人身边或许都有几个情绪不好,总是被焦虑压力困扰的朋友,有些人其实已经抑郁了,只是一直在强撑,也有些人鼓起勇气,对国内的人家人说,“对不起,我抑郁了” 来到别人的国家,需要克服的其实不只是语言关,如果是内心不够强大的朋友,总觉得自己在国外活得很割裂,好像今天有人对自己翻白眼了,要不然各种明里暗里的歧视,弄的人心里很不舒服,尽管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告诉自己,别去关心,别去在乎,可真正遇上了的时候,又会忍不住胡思乱想。 也曾经以为忙起来就好了,可事实上,当抑郁症严重到一定程度,生活都会出现问题,根本没办法去工作,又何谈让自己忙起来。 问过一个出国后得了抑郁症的朋友,他说自己好像一下子失去了目标,以前总觉得在国外赚钱最重要,可把自己封闭地久了,真的不会跟人打交道了,也没有朋友,每天就一个人呆着,漫目无地,胡思乱想。 也有人得了抑郁症,是因为背负的压力太多了,赚钱的压力,生活的压力,还有一直被大家忽略的人际关系的压力,其实到国外也避免不了人情世故,如果一个人不擅长这些,还硬逼着自己去做,时间久了也会出现心理问题。 有的人身体活在当下,但内心是活在过去的。 尤其有些在国外过的不好的朋友,经常会想,自己要是不出国,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他们经常会去想来国外早期的一些事情,尤其是一些不开心的事情。 而在想这些不开心的事情时,他们又会过多地关注自己的过错。 “为什么别人都好好的,只有我变成了这样,是不是都是我不好?”这是抑郁症的心声。 他们活得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任何事情,生怕连累任何人,内心却还是不停地被愧疚占据。 我想要告诉所有被抑郁困扰的朋友,你很好,你真的很好,那些已经无法挽回和改变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 执念和思虑太过,就会在潜意识里放大负面情绪,也会让内耗一点点地毁掉自己。 当你觉得累了,就喊停吧,不要死撑着非要跑完这一圈,适当喊停,痛苦减半。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你要知道自己的极限,知道自己的痛苦程度,当你感觉到有死亡风险时,应该把保护生命调整到第一优先级,哪怕要面对无法面对的局面。 当一个人鼓起勇气告诉你,自己抑郁了,那他一定下了很大的决心,他可能是在向你求救,希望你多关心他,或者也只是多陪陪他。 如果发现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有异常行为,一定要注意,也许你一句关心的话、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小善举,就能救下一条生命。 订阅东南亚华人大事件 ↓ t.me/+eqvuQlA2ikYwY2Fl 免费投稿爆料:@baofu82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