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开普敦》作者: [荷]马丁·博森布鲁克(Martin Bossenbroek)

《血染开普敦》 作者: [荷]马丁·博森布鲁克(Martin Bossenbroek)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布尔战争史 原作名: The Boer War 译者: [荷]伊维特·罗森博格(Yvette Rosenberg) 英译 / 徐彬 出版年: 2024-2 页数: 596 布尔战争(1899-1902)是现代历史上最引人深思的战役之一,它被贴上诸多“标签”:第一次媒体战、世界大战的前身、种族隔离的始作俑者。虽然作为超级大国的英国和非洲南部两个微不足道的布尔共和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国力差距,但出人意料的是,英国为了胜利,消耗了大量物力财力,甚至不惜发动了针对平民的恐怖主义活动。作者围绕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探讨战争,分别是荷兰律师威廉·莱兹,英国战地记者温斯顿·丘吉尔,年轻的布尔指挥丹尼斯·雷茨,通过他们三人的经历和的故事,本书讲述了一段不一样的南非历史。 #战争 #布尔战争 #历史 #政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大门口的陌生人》作者: [美] 魏斐德

《大门口的陌生人》 作者: [美] 魏斐德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 原作名: Strangers at the Gate 译者: 王小荷 出版年: 1988-8 页数: 256 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即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日》是与外国人闯入广州(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是关于鸦片战争外国入侵中国的。但这本书主要不以此研究为主,而是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和广东省的社会动态,如官府、绅士、团练、农民、宗教、秘密社团等对外国的态度;各自的活动、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变化,从而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阶段的某些动向。 #历史 #社会 #文化 #鸦片战争 #英文

封面图片

《理解工作》作者: [荷] 扬·卢卡森

《理解工作》 作者: [荷] 扬·卢卡森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方寸(The Unique World ) 副标题: 一部人类劳动史 译者: 王小可 出版年: 2024-11 页数: 712 沈原、刘擎、周飞舟等多位学者诚挚推荐 《经济学人》2021年度推荐图书 荷兰著名社会史学家、欧洲社会科学史大会创始人扬 · 卢卡森教授重磅作品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劳动史,跨越亚洲、非洲、美洲与欧洲,从狩猎采集时代到如今的视频会议时代,全面呈现70万年人类工作史 劳动关系、劳动分工、劳动时间、工作与休闲、市场与货币、薪酬与福利……一部关于工作的百科全书 该如何定义工作?人类怎样从平等社会过渡到了阶级社会?为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工作时间反而越来越长?男女间的劳动分工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发展?……重新理解工作对于我们的意义 - 内容简介 我们该如何定义工作?人类怎样从平等社会过渡到了阶级社会?为何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工作时间反而越来越长?男女间的劳动分工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发展?工作又会走向怎样的未来? 从70万年前的狩猎采集到现在通过视频会议进行的工作,横跨亚洲、非洲、美洲与欧洲,作者扬·卢卡森研究了人类工作的组织方式:家庭、部落、城市和国家;研究了狩猎采集、农业、手工业、工业等不同时代合作和从属劳动关系的变化;研究了劳动如何在男人、女人和孩子之间分配,货币发明的分水岭时刻,劳动者的集体行动,以及移民、奴隶制和休闲观念对工作的影响。最终完成了一部有关人类在各个时代繁忙工作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劳动史,并对未来的人类发展给出了乐观的评估。 #历史 #历史学 #社会学 #工作 #劳动 #社会

封面图片

《苍蝇效应》作者: [荷]伊娃·范登布鲁克(Eva van den Broek) / [荷]蒂姆·登海耶(Tim den Hei

《苍蝇效应》 作者: [荷]伊娃·范登布鲁克(Eva van den Broek) / [荷]蒂姆·登海耶(Tim den Heijer)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 Het Bromvliegeffect 译者: 袁帅 / 李龙骄 / 赵芷洁 / 刁开元 出版年: 2025-1 页数: 272 你知道吗,《苍蝇效应》登上了多国畅销榜。 (畅销书效应:畅销榜上的书会卖得更好,这是从众效应的一例,不过本书在荷兰与日本确实是畅销书) 如果你和朋友都读过这本书,你们会更喜欢彼此! (相似效应:相似性当然能提升吸引力,但要确保你的朋友也读过。) 你可以买这本书来逗自己开心,也可以买这本书来学习知识。 (选择架构:为什么没有不买这本书的选项呢?) 我们不希望你错过这本有趣又有料的好书! (损失厌恶:如果是“我们希望你买这本有趣又有料的好书”效果有什么不同?) 你在生活中或许经常碰到以下场景: ·看见未读消息就想点掉; ·优惠券快要失效,感觉不用好可惜; ·要营养就喝含脂牛奶,要健康就喝脱脂牛奶。 其实这些看似由你自己做出的选择,背后都有他人操纵的痕迹。 这种利用微小的事物操纵行为的现象,叫作苍蝇效应。 在我们未曾留意的时刻,这些苍蝇已经无处不在。 你现在开始紧张并试着寻找身边的苍蝇了吗?不要害怕,本书正是为此而来。 作者已经帮你把所有的苍蝇都分门别类列出,并提供了现实中的场景供你比对。 读完本书,这些苍蝇将在你眼中无所遁形。 #社会 #经济 #逻辑 #畅销书

封面图片

《海洋帝国的崛起》作者: [荷]安东·范德伦

《海洋帝国的崛起》 作者: [荷]安东·范德伦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出品方: 天喜文化 副标题: 尼德兰八十年战争,15681648 原作名: Revolt in the Netherlands: The Eighty Yeas War, 1568-1648 译者: 杜原 出版年: 2021-1 页数: 376 “尼德兰”,意为“低地”,范围大约包含今日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地区。1114世纪,尼德兰地区逐渐形成众多分散的公国、伯国和主教领地,后在勃艮第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治下逐渐统一。1568年,尼德兰的十七个省反抗西班牙帝国的统治,1581年,尼德兰北部七省废黜腓力二世,之后于1588年正式建立荷兰共和国,最终于1648年借三十年战争之机,彻底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随后,新生的荷兰共和国在短短50年里,迅速崛起,成为欧洲的经济中心;繁荣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第一家现代银行和股票交易所,建立了现代金融体系,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同时,发达的造船业支撑荷兰积极开展海外贸易,1617世纪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面上,荷兰创造了“郁金香神话”,成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从饱受西班牙压迫的边缘小国,到纵横大洋的“海上马车夫”,发达的商业资本与迅猛的海权扩张,共同写下了荷兰这一海洋帝国崛起的历史。这段历史的盛衰,值得深思。 本书以普及性方式介绍了尼德兰八十年战争史,生动地叙述了当时主要的历史人物、决定性的战斗、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以及尼德兰周边的国际局势,抽丝剥茧,给读者展示了尼德兰八十年战争的缘起、衍变和结果。 #历史 #战争 #尼德兰地区 #政治 #战役

封面图片

《乐园之丘》作者: [荷]米尼克•希珀

《乐园之丘》 作者: [荷]米尼克•希珀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权力诞生与被剥夺的历史 译者: 王晚名 出版年: 2022-3 页数: 278 女性身体到底由谁说了算?独属于女性的身体部位,又一直在被谁审视和评价? 在《厌女》基础上更进一步!从人类起源追溯厌女根源及父权制的底层逻辑,重现女性权力诞生与被剥夺的历史。 性别偏见、身体暴力、母职惩罚、生育困境……女性为何总是遭遇不公?又该如何突破性别困境?一部揭示女性有关自身的观念如何被父权社会所误导,并逐渐失去权力的跨文化研究之作。 【内容简介】 性别偏见、身体暴力、母职惩罚、生育困境……即便到了21世纪,女性仍然不得不背负着这些“原罪”,艰难前行。而这一切,都源于女性独特的身体部位,以及试图以此控制女性的古老社会机制父权制。 本书博引大量案例,从人类的起源追溯父权制的形成历史,讲述女性独特的身体部位如何使其拥有权力,最终又因此被无情剥夺。失去权力的女性被污名、被降级,不平等成为社会常态和难以跨越的障碍,女性也因此常常遭遇不公。这背后的深层根源是什么?在新的时代,意识觉醒的女性又将如何突破性别困境,一一拆解屡屡反扑的性别歧视力量?本书给出了有力的回答。 #权利 #历史 #性别 #性别偏见 #女性主义 #人类学

封面图片

《日本近代国语批判》作者: 小森阳一

《日本近代国语批判》 作者: 小森阳一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日本语の近代 译者: 陈多友 出版年: 2011-1 页数: 269 这本《日本近代国语批判》由日本的小森阳一所著,陈多友所译。这部著作采用的是一种近似“欧文直译体”的翻译文体。其句式表达、文脉架构、逻辑推理、修辞手法等极富个性。《日本近代国语批判》对日语民族主义“忤逆式”的批判;对多种领域语言学、历史学、国语学等决定性的置换 ;从国语视角对日本现代化的全盘考量,都引发了国内知识界的强烈共鸣和思考。 #语言 #翻译 #表达 #历史 #语言学 #历史学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