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取消自用汽车贷款最高比例限制,可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央行宣布取消自用汽车贷款最高比例限制,可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 2024 版《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自主确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 与2017 版《通知》对比: 2017 版《通知》: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8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85%;商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0%,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0%。 2024 版《通知》: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商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0%,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0%。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放宽汽车贷款规定 金融机构可自主决定放贷比例

中国放宽汽车贷款规定 金融机构可自主决定放贷比例 中国官方要求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自主确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且可按照所购车价格全额发放贷款。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中国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星期三(4月3日)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可自主确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最高发放比例可达到100%,即按汽车价格全额发放。 商用传统动力汽车、商用新能源汽车、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则保持在70%、75%、70%不变。 此前,中国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新能源汽车为85%,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通知》还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新车、二手车、汽车以旧换新等细分场景,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 《通知》也明确,金融机构可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机构自身汽车贷款投放政策,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汽车贷款具体发放比例、期限和利率。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放宽汽车贷款对汽车市场及整个消费市场来说都是重大利好,将大大降低居民的购车门槛,未来一部分消费者买车可能获得全额贷款,消费需求将更加旺盛。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今年2月在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议上提出,要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随后,中国国务院3月中旬印发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开展“汽车以旧换新”。 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2月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46.2%。乘联会预计,在政府激励措施和汽车制造商降价的推动下,3月份销量预计增长3.7%。 2024年4月4日 9:22 AM

封面图片

两部门: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封面图片

小米汽车“保费低”引热议 新能源车险定价政策变了么?

小米汽车“保费低”引热议 新能源车险定价政策变了么? 此前监管公开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网友反馈的小米汽车保费低于预期是否是受新的定价机制影响?4月3日,财联社记者采访了与小米汽车合作的多家车险企业客服和销售人员,给出的回复是目前新能源车险依旧按照原来的定价规则执行,暂未有新的变化。关于监管提到的优化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华南某险企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暂未收到新的进展。至于部分网友反馈的小米汽车保费方案比预期中的要低,有车险销售人员表示,可能是地域不同导致。小米汽车“保费低”引热议,合作险企回应相关政策未有变化近日,小米汽车迎来首批交付。小米汽车官方平台也与平安产险、阳关财险、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四家保司开展合作,为用户提供合适的官方保险产品。4月3日,有购买小米SU7 Max创始人版的车主在微博上晒出了新车上险的报价方案。根据公开信息来看,目前小米官方平台为这款车型提供了基础版和尊享版两种保险方案。其中,基础版保费为6,638.29元,包含了交强险(950元)、商业险(5500.29元)以及驾乘意外险(188元)。尊享版保费为7,035.95元,差别主要在第三者责任险等项目的保额上,尊享版方案的第三者责任险保额由200万升级到了300万元。关于该保费报价方案,不少网友表示,“不算贵”。有网友称,自己“18万的车都要6000多”;另有网友表示,自己10万的某品牌新能源车第二年居然要5500的保费。据了解,小米SU7 MAX版本的售价为29.99万元。此外,财联社记者在其他媒体平台上注意到了类似的观点和讨论。在今日头条上,有车主晒出了小米SU7基础版(售价21.59万元)的全险(300万三者责任)保费还不到6000元。不少网友反馈,小米汽车的保费比预期中的要低,甚至比低价位的油车新车保费还要低。就网上有关小米汽车保费的讨论,4月3日下午,财联社记者向与小米汽车合作的四家保司进行咨询,新能车险定价政策是否出现新变化。几家保司的官方客服回应,没有听说新能车险有新的政策,目前还是按照原来的定价机制执行。人保车险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网上出现的有关小米汽车保费的争议可能是地域原因导致。据了解,2023年6月1日,国内车险“二次综改”迎来执行的最后期限,根据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由0.651.35扩大到0.51.5,进一步扩大财产保险公司的定价自主权,各地因地制宜实施。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上文提到的小米SU7 Max创始人版的上险地区为北京市,而微博上另有博主晒出在安徽地区上险的同价位(售价29.99万元)小米SU7给出的基础版方案报价更是低至5797.24元。有关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优化政策仍待落地此次小米汽车保费方案之所以会引发热议,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此前新能源车普遍存在比燃油车保费贵的现象。根据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大约21%。另一方面,据行业人士观点,新能源车险行业的整体赔付率超过100%,车险企业自己也在“喊亏”。上个月末,中国太保召开2023年报业绩说明会,太保产险总经理曾义在会上预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但是,新能源车的出险率接近燃油车的一倍。此外,今年疫后出行需求的增加,汽车使用频率大幅上升,我们新能源车险的综合成本率也超过100%,有一定的赔付压力。”新能源车险赔付率高,导致相应保费高、拒保等乱象引发争议。今年两会期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同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的定价机制。4月3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根据通知,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从原先的80%、85%调整为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政策已落地,而优化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有关政策将何时到来?3日晚间,财联社记者从华南某险企有关人士处获悉,目前有关政策还在等待当中。目前,险企如何降低新能源车险的综合成本率有待关注。今年1月,方正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许旖珊指出,当前行业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超100%,尚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有望随经验数据积累以及成本的进一步优化逐渐控制在100%以内。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首批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已发放 报废老旧车国家最高发1万元

首批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已发放 报废老旧车国家最高发1万元 访问:NordVPN 立减 75% + 外加 3 个月时长 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 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其中,对报废上述两类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 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7000元。此外,商务部明确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可以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购车金融信贷支持、企业配套优惠等叠加享受,形成组合包。目前,国内多家车企在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上,又额外推出了车企自己的以旧换新政策,可与国家补贴叠加,买车享受更大的优惠。近期想置换买车的消费者,可登录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或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登录“汽车以旧换新”小程序,提交个人信息、报废车辆信息及新购车辆信息,申请补贴。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内地去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62%

内地去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62%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统计与风险监测司负责人刘志清表示,展望今年,内地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不会改变,产业基础、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加上新型城镇化、绿色转型等形成发展增量,为银行和保险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他认为,行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相信银行业有望持续保持稳健发展趋势。当局数据显示,去年内地商业银行净利润2.38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3.2%;拨备覆盖率205.1%。截至去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95亿元,不良贷款率1.62%;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84.2%,保持在较低水平;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万亿元。刘志清认为,银行业去年风险抵补能力充足,资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银行连续多年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清收力度,激活大量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他提到,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引导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重点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和数字金融,著力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24-01-25 17:56:44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等三部门开会 吁主要金融机构要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中国央行等三部门开会 吁主要金融机构要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并呼吁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据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号发布的通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上星期五(8月18日)联合召开电视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研究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远企,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李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中国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金融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共政治局会议精神,继续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要求,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要注重保持好贷款平稳增长的节奏,适当引导平缓信贷波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 同时,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贷增长点,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要继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规范贷款利率定价秩序,统筹考虑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产品价格关系。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切实发挥好金融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会议要求,金融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精神,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丰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工具和手段,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和防控机制,推动重点地区风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