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美国是时候放下架子,向中国学习了

《纽约时报》:美国是时候放下架子,向中国学习了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从“模仿者”蜕变为全球竞争者:DeepSeek的V3大语言模型在部分基准测试中超越美国非推理模型,开源免费策略使其技术快速渗透全球开发者生态。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超全球总和,计划2030年占据45%全球制造业份额,STEM人才储备与供应链优势加速技术迭代。  美国试图通过芯片出口管制遏制中国AI发展,却反向刺激本土创新企业家以“少资源多创新”突破算力限制。如小米一年交付13.5万辆电动汽车,而苹果十年投入百亿后放弃造车。中国网民戏称“制裁促进步”,对美关税强硬回应折射民族自信。  作者指出,美国需正视多维竞争现实:既要保持半导体与基础研究优势,又需开放技术共享以加速AI应用。若中国持续以“制造业+开源生态+激烈内卷”模式推进,科技霸权争夺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全球大事件 《纽约时报》:美国是时候放下架子,向中国学习了

#全球大事件 《纽约时报》:美国是时候放下架子,向中国学习了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从“模仿者”蜕变为全球竞争者:DeepSeek的V3大语言模型在部分基准测试中超越美国非推理模型,开源免费策略使其技术快速渗透全球开发者生态。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超全球总和,计划2030年占据45%全球制造业份额,STEM人才储备与供应链优势加速技术迭代。  美国试图通过芯片出口管制遏制中国AI发展,却反向刺激本土创新企业家以“少资源多创新”突破算力限制。如小米一年交付13.5万辆电动汽车,而苹果十年投入百亿后放弃造车。中国网民戏称“制裁促进步”,对美关税强硬回应折射民族自信。  作者指出,美国需正视多维竞争现实:既要保持半导体与基础研究优势,又需开放技术共享以加速AI应用。若中国持续以“制造业+开源生态+激烈内卷”模式推进,科技霸权争夺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封面图片

纽约时报:解码美国对华芯片封锁行动,芯片的未来是关乎国运的大事

纽约时报:解码美国对华芯片封锁行动,芯片的未来是关乎国运的大事 去年10月,美国工业与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简称BIS)发布了一相当于向中国发起经济战的宣战文书的文件。 尽管10月7日的管制措施是以更新出口规则的低调形式实施,但本质上是为了根除中国整个先进技术生态系统。“10月7日体现的新政策是:我们不仅不会允许中国在技术上取得任何进展,我们还将积极扭转他们目前的技术水平,”艾伦说。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成功,可能会影响中国一代人的进步;如果失败,可能会产生惊人的适得其反的结果,美国在极力避免的那个未来会更快发生。这一结果可能会影响未来几十年的中美竞争以及全球秩序的未来。 在中国强大的背后是一个关键的弱点:为中国最先进的项目和机构提供动力的几乎所有芯片都与美国技术密不可分。“整个行业只有在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才能运转,”米勒说。“在每个接近尖端技术很近的设施中,整个过程都有美国的工具、美国的设计软件和美国的知识产权。”尽管中国政府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并在“自主创新”方面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美元,但这个问题仍然很严重。2020年,中国国内芯片生产商只供应了全国总需求的15.9%。就在今年4月,中国进口半导体的花费还超过了进口石油。 在华为之后,美国发现自己在半导体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是一个尚未利用起来的强大杠杆。 这些规定对于半导体供应链的深刻影响堪称前所未有。中国不仅无法进口最先进的芯片,还无法获得自主研发先进半导体和超级计算机所需的投入,甚至不能获取可用于生产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美国原产零部件、技术和软件,这些设备本可让中国最终建成自己的晶圆厂,造出自己的芯片。“这是‘一锅端’的策略,”前BIS官员沃尔夫说。 这些管制措施不能一劳永逸地遏制中国。即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它们也只是一种拖延战术,旨在为美国及其盟友提供扩大关键技术领先地位的空间。问题在于,BIS能为西方争取到的时间到底有多少。 节选

封面图片

纽约时报分析:美国禁用 TikTok 的可能性有多大

纽约时报分析:美国禁用 TikTok 的可能性有多大 国会议员将在今天上午(美国当地时间)的听证会上质询 TikTok 的首席执行官。 唐纳德特朗普试图在 2020 年禁止 TikTok,但法官驳回了他的尝试。 政府正在再次尝试,尽管尚不清楚禁令将如何实施。美国限制这么大的应用程序是没有先例的。 一些立法者更喜欢的一种方法是从苹果和谷歌的应用程序商店中删除 TikTok,并使该应用程序在美国手机网络上无法运行。但政府无法进入用户的手机以删除该应用程序。 TikTok 仍然可供那些已经拥有它的人使用,尽管用户无法下载该应用程序的更新,这可能最终导致它无法使用。 任何禁令都面临法律和政治障碍,包括有关第一修正案保护的问题,以及可能激怒即将进入总统选举年的数百万 TikTok 用户。 美国可能会威胁禁止,以迫使另一个对它有利的结果将 TikTok 出售给一家美国公司。 TikTok 和美国此前曾就一项事宜进行过谈判。尽管如此,道路仍然是阴暗的。中国不太可能批准出售。据一些分析师称,如果真的如此,则不清楚谁会购买该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能耗资 500 亿美元。出售也可能引发对微软等潜在收购者的反垄断担忧。 即使禁令从未发生,禁令的威胁仍然很重要。拜登政府正在利用进一步限制的幽灵来传达对中国的强硬路线。双方立法者可能会在今天的听证会上明确指出这一点。 这一事件是两个世界大国争夺主导地位的较大规模斗争中的最新一集。在这场竞赛中,数据是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宝贵来源。 “如果你能控制数据,你就能产生影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 (Joseph Nye) 说。 中国多年来就知道这一点。该国禁止使用 Facebook、Instagram 和 Twitter 等应用程序,并严格控制互联网,将其公民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离开来。美国现在威胁要使用中国的战术来对付它,有效地将私营公司作为国家资产,并限制信息访问作为一种制裁形式。 TikTok 的首席执行官 Chew 预计今天将告诉国会,该应用程序是提升软实力的工具“世界其他地方可以通过它体验美国文化的镜头”。但美国明确表示更关心数据的硬实力。 (节选)

封面图片

AI大模型使用美国开源技术?李开复回应

AI大模型使用美国开源技术?李开复回应 当时,零一万物刚刚成立8个月时间,但拥有财力雄厚的投资者,已经是估值达到10亿美元的“独角兽”。李开复在接受采访时将他的AI系统描绘成了其他大模型的替代品,比如Facebook母公司Meta的开源生成式AI模型LLaMA。不过,零一万物那时发布的开源大语言模型Yi-34B采用的部分技术基于LLaMA架构,该公司以Meta的技术为基础,然后使用新数据训练其系统,使其变得更强大。这个事情还曾引起争议。据国内媒体报道,零一研发团队当时回应称,将对大语言模型重命名,从Yi改回LLaMA,公司也将发布改名后的新版本。对此,李开复在最新邮件声明中回应称,就像“大多数其他AI公司一样”,零一万物的AI模型建立在LLaMA基础之上,使用开源技术是行业的一种标准做法。他指出,零一万物使用自己的数据和算法,从头开始训练其AI模型,这些才是其大模型“优越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Meta在回应时引用了公司全球事务主管尼克·克莱格(Nick Clegg)的评论。克莱格曾表示,公开分享该公司的AI模型有助于传播其价值观和标准,进而有助于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ChatGPT的横空出世引发了一波生成式AI热潮。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开发生成式AI,但是依赖于美国的底层系统。据十几位科技界内部人士和顶尖工程师表示,中国目前在生成式AI方面落后美国至少一年,而且可能还会进一步落后。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纽约时报:美国建议以色列推迟发动地面战

纽约时报:美国建议以色列推迟发动地面战 《纽约时报》引述数名美国官员的话说,拜登政府建议以色列推迟对加沙地带的地面攻势,希望为人质谈判争取时间,同时允许更多人道援助进入加沙。 美国也希望有更多时间,准备好应对伊朗支持的组织对美国在中东地区利益的攻击。 美国官员说,一旦以色列地面部队进驻加沙地带,这类针对美国的攻击可能会加剧。不过美国并没有要求以色列不要发动地面战,美方依然支持以色列的决定和消灭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的目标。 报道引述两名美国官员的话说,美国向以色列提出推迟地面战的建议,是由国防部长奥斯汀转达的,因为五角大楼正就地面进攻等军事行动向以色列提供建议。 但以色列驻华盛顿大使馆一名外交官否认美国政府建议以色列暂缓地面攻势。他表明,以色列与美国政府进行了密切的对话与磋商,美国并没有就地面行动向以色列施压。 美国总统拜登星期天(10月22日)下午再次与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通电话,两人讨论了以哈局势的最新进展。拜登同日也分别与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及英国领导人举行电话会议。 根据白宫的简报会,拜登和内坦亚胡一致同意,首两批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运抵加沙地带后,“将继续持续为加沙输送关键救援物资。” 2023年10月23日 2:23 PM

封面图片

去年中国 AI 顶级论文数量和专利授权高于美国

去年中国 AI 顶级论文数量和专利授权高于美国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发表《2023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报告称去年中国 AI 顶级论文数量和专利授权均高于美国,但在综合能力上美国仍然领先于中国。在主要国家 AI 顶级论文数量占比上,中国占比 36.7%,美国占比 22.6%。在主要国家 AI 专利授权数量占比上,中国占比 34.7%,美国占比 32%。《报告》显示,2023 年产业界独立研发的机器学习模型达到 176 个,是学术界的 3.5 倍。近十年 GitHub 上人工智能开源项目总数持续增长,从 2013 年的 1.2 万个增加到 2023 年的约 190 万个。印度成为最大的开源项目来源国,每年贡献的人工智能开源项目数量占全球的比重从 2013 年的 3.1% 增长到 2023 年的 27.3%。 via Solidot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