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研手机芯片「玄戒01」月底面世 雷军:十年饮冰难凉

小米自研手机芯片「玄戒01」月底面世 雷军:十年饮冰难凉 热血 雷军宣布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芯片名为「玄戒01」,将于 5月下旬发布。(雷军微博图片) 小米集团(港交所:1810)股价今日(16日)逆市走强,截至发稿时,涨1.3%或0.7元,收报50.8元。消息面上,小米创! 始人雷军在微博发文,表示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名为「玄戒01」,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 小米股价逆市走强 雷军表示「十年饮冰,难凉热血」,透露公司「造芯路」始于 2014年9月,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十多年过去,并且宣布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玄戒01」将在5月下旬发布。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 玄戒O1玄戒O1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

▎ 玄戒O1 玄戒O1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 小米_! 标签: #新闻 频道: @me888888888888 群组: @imbbbbbbbbbbb 合作&推广:@imbbbbb_bot@imbbbbbbbb 消息怕错过?请收藏频道并开启推送!

封面图片

小米独立芯片公司玄戒即将亮相,或掀自主芯片浪潮

小米独立芯片公司玄戒即将亮相,或掀自主芯片浪潮 据爆料,小米旗下芯片部门玄戒(Xring)已拥有1000人团队,并独立于小米运营,疑为避开美方制裁风险。 该团队由前高通高管领导,3月已完成首款SoC原型测试,性能接近最终版。消息称该芯片基于3nm工艺,预计将在5月发布,尽管存在延期可能。Xring的成立或将激励更多中国厂商走上自研芯片道路,减少对高通和联发科的依赖。

封面图片

#小米独立芯片公司玄戒即将亮相,或掀自主芯片浪潮

#小米独立芯片公司玄戒即将亮相,或掀自主芯片浪潮 据爆料,小米旗下芯片部门玄戒(Xring)已拥有1000人团队,并独立于小米运营,疑为避开美方制裁风险。 该团队由前高通高管领导,3月已完成首款SoC原型测试,性能接近最终版。消息称该芯片基于3nm工艺,预计将在5月发布,尽管存在延期可能。Xring的成立或将激励更多中国厂商走上自研芯片道路,减少对高通和联发科的依赖。 此前报道:小米公司成功流片国内首款3纳米工艺手机系统级芯片 【全球大事件】 助您掌握时事,稳操胜券! #China #全球大事件 #热点新闻#投稿曝光

封面图片

小米玄戒 O1 首现 Geekbench,跑分亮眼

小米玄戒 O1 首现 Geekbench,跑分亮眼 小米全新自研芯片玄戒 O1近日疑似首次现身 Geekbench 测试平台,展现出强劲的性能表现。 据爆料者 Jukanlosreve 披露,该芯片单核得分为 2,709 分,多核得分为 8,125 分,这一成绩超越了高通骁龙 8 Gen3,但与当前旗舰平台骁龙 8 Elite 仍有一定差距。测试结果显示,玄戒 O1 采用双核 1.80 GHz + 双核 1.89 GHz + 四核 3.4 GHz + 双核 3.90 GHz 的核心配置,且芯片制程为台积电 3nm,与此前传闻的 4nm 不同。 据信,测试设备为小米 15S Pro 工程机,型号为 "25042PN24C",该机型曾在今年 1 月现身小米代码库,并在 3C 认证中显示支持 90 W 有线快充。

封面图片

雷军辟谣智驾方案与第三方合作:从头到尾全小米自研 每年成本超20亿

雷军辟谣智驾方案与第三方合作:从头到尾全小米自研 每年成本超20亿 访问:NordVPN 立减 75% + 外加 3 个月时长 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 雷军表示:“由小米自己研发智驾,每年的成本就超过20亿元,投入是巨高无比的,在国内很少有从头到尾全部自研的厂商。敢不敢全部自己做高端智驾,这也体现了公司有没有成为智能驾驶领航者的雄心。”此前雷军还曾在小米投资者大会上透露,小米汽车智驾团队拥有超过1000名工程师。据悉,小米智驾共有两套方案,包括Xiaomi Pilot Pro和Xiaomi Pilot Max,并且两个方案技术同源,且全部基于小米自研的智驾技术,全部支持体验领先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今天展示的小米SU7 Pro就是搭载了Xiaomi Pilot Max的高阶版本。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小米做自研芯片能成功吗?

小米做自研芯片能成功吗? 小蒜苗的回答 本质上,自研这个行为是一个中性词,它是加分项,还是减分项并不取决于自研这个行为,而是这个行为带来的结果。 华为做海思大获成功,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华为的成功是一整套的体系化的策略成功,而不是某一个单一动作的成功。 在11年余总接手终端,坚定发展海思的时候,自研并不是一个加分项。当时的中国科技企业代表还是联想,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还是业界主流认知。 14年Mate7大爆发,本质上和自研芯片也没有关系,是Mate7整体的产品定义和渠道策略的成功,甚至于,当时的麒麟芯片其实是拖后腿的。 对于当初的华为手机来说,内核逻辑是凭借华为的体系化能力,实现手机业务的突破,手机业务带动芯片研发的持续性发展,从而实现一个自上而下的体系化的能力建设。 当然,到后期,随着麒麟的成熟,从口碑到技术的框架打造完成,反而过成为终端业务的核心助力,这是另一件事儿,本质上麒麟是终端业务支持下,华为打造的果实,而不是终端崛起的理由。 2018年之后,麒麟给华为手机带来的助力很大: ● 足够的出货量支持下,使得麒麟的成本开始低于高通平台,让华为有了更充足的空间进行价格战,无论是当初搭载麒麟980的nova5 Pro,还是搭载810的荣耀9X,都是麒麟成本优势下的降维打击。 ● 自底层而上的全面能力建设,使得华为的产品优化从黑盒走向白盒子。因为优化的确定下和严格的品控,给华为的手机塑造了极佳的用户口碑。 ● 自主可控的产品节奏,以及规模效应下的资源竞争优势,使得华为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拿到台积电最先进的制程,这使得华为的节奏一直领先对手。18-19年,华为的旗舰平台基本上在12月之前就可以完成产品的全面铺设,从旗舰到终端。而对手的节奏基本上在三月份之后,接近半年的时间差。 聊完了华为,我们再去看小米的自研芯片,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小米自研芯片想要得到的是什么? ● 足够出货量支撑下的成本优势,小米现在和高通的关系非常复杂,如果小米全面自研取代,必然会导致和高通的关系恶化。要知道,在全球市场,高通附加于处理器之上的专利体系保护,是一个关键点。小米的专利实力和华为是两码事儿。华为可以无惧高通的专利覆盖,不代表其他厂商可以。 ● 小米品牌对于处理器的带动能力。华为能做海思,是有时代背景的。在11年这个节点上,手机智能化时代的芯片巨头还没有形成,芯片品牌对于终端的带动其实是有限的。到14年之后高通巨头化完成,麒麟的品牌认知也在快速完成。但2024年不是这样了。 ● 自下而上的体系化能力,使得优化从黑盒走向白盒?当下小米两条线作战,企业重心在转向汽车,这个时候小米是否能够调集足够的资源来完成这件事儿? ● 节奏领先?2024年,台积电愿意给你单独开一条产线,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想要成为核心合作者去争资源,这个我觉得真的不容易。当初华为能够领先高通去和苹果争资源,一方面是海思和台积电的深度绑定,而不是高通在三星和台积电之间反复横跳,另一个则是Mate和P的大崛起,华为每年稳定的几千万颗旗舰芯片的订单保障。 如果小米的目标只是造出来一颗可用的芯片,或者说,小米觉得,华为的成功,关键在于自研,小米只要完成自研这件事儿,就成功了。 那当我没说。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小蒜苗)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