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专员指1823未能有效处理部门权责不清个案 倡整理上呈地区治理专组相关报道:▌申诉专员批食环署巡查持牌泳池粗疏 无要求备存救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申诉专员倡1823提升效能 支持配合完善地区治理

申诉专员倡1823提升效能 支持配合完善地区治理 申诉专员公署主动调查发现,政府1823热线未能有效处理跨部门投诉及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的个案,同时未能适时跟进个案,建议1823应提升运作效能,善用资料数据,支持及配合完善地区治理方案。另外,申诉专员公署主动调查食环署对持牌私营泳池的监管,调查指食环署人员巡查较粗疏,即使找到违规,仍在表格上填满意。 2024-03-07 18:34:57

封面图片

申诉专员指1823应提升运作效能 支持及配合完善地区治理方案

申诉专员指1823应提升运作效能 支持及配合完善地区治理方案 申诉专员公署公布两项主动调查的结果,其中有关政府1823热线,公署认为未能有效处理跨部门投诉及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的个案,同时未能适时跟进个案。公署建议,1823应提升运作效能,并支持及配合完善地区治理方案。公署调查发现,2018年至去年期间,1823热线每年平均处理约195万宗查询及55万宗投诉。在投诉方面,有7400宗因为部门拒收而须透过上呈机制处理。其中约4100宗个案超出各政府部门一般回复时限的30天以上才完成跟进,约560宗个案更超过6个月仍未完成跟进,情况并不理想。调查亦发现,热线接听电话能力未能应付服务需求,应对危机能力及其他日常运作有改善空间,同时须向部门厘清1823职能。公署建议当局应强化处理跨部门并权责不清投诉个案的能力,加强1823与部门的协作与沟通,提升运作效能。公署又认为,1823应把握完善地区治理的契机,支持及配合政府的完善地区治理方案,就涉及地区问题以及重复出现权责不清问题的个案,制定一套机制及订定相关工作指引,适当及适时将个案上呈民政事务专员或地区治理专组。 2024-03-07 10:42:29 (1)

封面图片

回应申诉专员建议 效率办将跨部门未能解决投诉报告地区治理专组

回应申诉专员建议 效率办将跨部门未能解决投诉报告地区治理专组 申诉专员公署公布两项主动调查的结果,其中有关政府1823热线,公署认为未能有效处理跨部门投诉及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的个案,同时未能适时跟进个案。公署建议,1823应提升运作效能,并支持及配合完善地区治理方案。效率办回应,申诉专员公署提出的建议,有其中7项已落实或将会落实,其余建议会积极跟进,并在不同范畴作出改善。在处理投诉方面,会按公署建议就涉及跨部门地区问题未能解决的投诉个案,向由政务司副司长主持的「地区治理专组」提交报告,以便相关部门商议并提供指导。另外,为提升运作效能,1823已于年底完成更新工程,正全面扩展人工智能聊天机械人,以解答服务范围内的常见查询。1823亦将会应用人工智能语音转文字技术,将市民的语音留言转换为文字,以提升处理效率。发言人又指,1823的服务水平,曾因疫情需要额外接听多条抗疫相关热线而受到影响,随着社会全面复常,服务于去年已大致回复正常,获处理的来电已达90%。 2024-03-07 14:02:16

封面图片

申诉专员批食环署巡查持牌泳池粗疏 无要求备存救生员当值记录

封面图片

1823热线夺申诉专员嘉许奖 获赞认真正面看待投诉

封面图片

申诉专员指持牌泳池巡查粗疏 促食环署加强员工培训

申诉专员指持牌泳池巡查粗疏 促食环署加强员工培训 申诉专员公署就食环署监管持牌私营泳池的工作,发表主动调查报告,指食环署就持牌泳池的执管数字处于极低水平,在保存巡查记录、意外通报机制方面,并不理想。公署发现,食环署由2017至2023年,每年平均接获98宗持牌泳池投诉,当中只有1.2宗成立。申诉专员赵慧贤表示,违规数字低可能是泳池表现合格;另一个可能是巡查质素欠佳。公署调查发现,食环署人员巡查比较粗疏,即使找到违规也照在表格上填满意,认为有可能是巡查人员对标准不了解,建议加强员工培训。报告指出,食环署没有就持牌泳池发生的意外设立通报机制,除非有传媒报道等,否则该署不会知道私营泳池曾发生严重事故。申诉专员公署认为,食环署无法调查或跟进意外事故,以及检讨牌照条件是否适切,情况并不理想,建议设立通报机制,要求泳池指定时间内呈报伤亡个案。报告又表示,现行牌照条件无要求泳池持牌人备存救生员的当值记录,以致食环署在处理涉及救生员不足投诉时,只能以事后巡查作判断。公署建议,食环署在持牌条件规定牌人须备存救生员当值记录。 2024-03-07 11:12:0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