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支持三档调节,键程 1.4mm,在这台机身厚度不到 16mm 的机器内可以说是颇为奢侈,并且键帽均有下凹弧面设计,方便手指定

键盘支持三档调节,键程 1.4mm,在这台机身厚度不到 16mm 的机器内可以说是颇为奢侈,并且键帽均有下凹弧面设计,方便手指定位。电源键集成了 Windows Hello 指纹识别,可以一键开机解锁登陆,Fn 区在 F9/F10 上设计了一键屏蔽摄像头和麦克风的功能,算是符合它商务办公定位的一些小细节。比较遗憾的是为了键盘区的规整,采用了半高的方向键,我个人会更喜欢全高的设计。 键盘的下方有两个音频认证标识,分别是 Dolby ATMOS 全景声和 Sound by Harman/Kardon 的哈曼卡顿大师音效,驱动这台机器 的扬声器。至于音效如何,我觉得功率是够了,确实非常响亮,但在日常使用中,我会推荐你把音量控制在 70% 及以下来获得最佳的聆听效果。 触摸板采用磨砂玻璃,支持 Windows Precision Driver,尺寸接近几年前非全面屏智能手机的屏幕了,集成了华硕独有的 NumberPad 设计,点按一下触摸板就可以化身为小键盘,对于 Excel 这种需要频繁用到数字输入的场景还是很方便的。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键盘布局与上一代保持一致,键程改为了 1.3mm,键帽也更大,采用了符合手指曲率的凹槽。

键盘布局与上一代保持一致,键程改为了 1.3mm,键帽也更大,采用了符合手指曲率的凹槽。 对于一台 14.9mm 厚度的笔记本来说,这个键盘体验还是相当舒适的,也支持背光调节。 电源键集成了指纹识别功能,可以使用按压的方式解锁 Windows。 触摸板尺寸为 125mm x 81.6mm,回弹力度适中,支持 Precision Trackpad Driver,手势识别灵敏,滑动顺畅。

封面图片

超窄边框的屏幕和 16:10 的纵横比意味着灵耀X 13 在纵向上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具有非常舒适的打字体验,1.4mm 的键程在

超窄边框的屏幕和 16:10 的纵横比意味着灵耀X 13 在纵向上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具有非常舒适的打字体验,1.4mm 的键程在这台仅 15mm 厚的机身内占据了接近 10% 的纵向高度,可以说是非常豪华了。 电源键有防误触处理,在背光上也有所区分,更集成了 Windows Hello 指纹识别,轻触即可解锁登陆。摄像头、麦克风这些涉及隐私的权限有指示灯标明状态,也可以用功能键一键开启/关闭。 触控板相较上一代在材质上也有提升,表面进行了磨砂处理,加入了抗指纹涂层。右上角的功能键能够开启带有 LED 背光的虚拟数字键盘,为 13 寸的笔记本赋予了越级的输入能力。 机身侧面我们可以看到华硕加入了上一代缺失的 3.5mm 耳机孔,并搭配了 3 个高速 USB Type-C 接口,均为全功能接口。

封面图片

很荣幸已经拿到这台机器了

很荣幸已经拿到这台机器了 这个机器 3000 块钱,我不太推荐拿它当主力机,但是各位如果想要体验一下二合一,Windows on ARM,这个可比 Surface X 便宜多了。 - SoC 是 8cx Gen 2,大概就是 855 超级超频版,性能比微软用的 SQ1 强一点比 SQ2 弱一点。 - 8GB + 256GB 一个配置可选 - 屏幕是 2.5K P3 60Hz,P3,色准 ok,应该就是小米平板 5 12.4 那块限制到了 60Hz,也不要说阿米偷工减料还是啥,855 带 2.5K 120Hz,它没这个能力,你知道吧 - 只有 WiFi 版,估计开发的时候有,但是最后没上 - 键盘还挺好用的,打开角度和 Surface 差不多 - 笔和小米平板通用,还可以,但和顶级的 Surface Slim Pen/Apple Pencil 2 还是差距明显 - Windows 11S on ARM,退出 S 模式就可以安装非 Store 应用啦,很简单的,比较可惜的是因为是 S 模式出厂,小米互联互通软件都没有,不过退出后应该是可以装的,让我折腾一下

封面图片

打开屏幕,我们可以看到这台机器沿用了华硕的小翘跟设计,铰链随着屏幕打开而逐渐下沉,这个过程中机身被抬起,进风口得到了更多空间,下

打开屏幕,我们可以看到这台机器沿用了华硕的小翘跟设计,铰链随着屏幕打开而逐渐下沉,这个过程中机身被抬起,进风口得到了更多空间,下边框也隐藏在了 C 面以下,仿佛日落月升,屏幕跃然眼前,开合角度最大可达 180 度。 这可能是今年 13 寸笔记本里最耀眼的屏幕一块 16:10 纵横比,2880 x 1800 分辨率,超窄边框的 OLED 2.8K 屏幕。

封面图片

3月22日起,Windows可以一键召唤GPT-4了

3月22日起,Windows可以一键召唤GPT-4了 如果你的 Windows 11 电脑最近更新过系统补丁,就会看到这个新增的 Copilot 预览版按钮。现在,OpenAI 大模型加持的 Copilot 功能终于登陆 Windows 了。微软将 Copilot 功能引入整个产品组合,从 Microsoft 365 到 Microsoft Teams、Edge,现在是 100% 整合进了 Windows 系统本身,只要你有电脑,就能用得上。它提供的能力丰富,也很有用:比如邮箱里 100 封未读,不用去翻,直接问 Copilot,让它总结一下其中某封有用邮件的内容。Copilot 也可以帮你整理 Teams 在线会议的要点。你的 Email、聊天内容、文件以及互联网上的信息,都可以被大模型处理帮你提升效率。微软表示,根据目前的统计,Copilot 的某些功能每个月可以帮你节省超过 10 小时的时间。此外,微软还首次将人工智能融入个人电脑(PC),发布 Surface Pro 10 和 Surface Laptop 6 两款产品,这是首款配备了专用 Copilot AI 按钮的 Surface PC。今天凌晨的活动还介绍了微软在 Windows 上如何帮助企业客户在其业务中安全、高效地扩展 AI 的一些战略。Copilot 加快工作进程相比以往打开 ChatGPT App,上传文件的方式,现在单击 Windows 任务栏上的 Copilot 图标或 Surface 上的 Copilot 键,业界最先进的大模型能力一下子变得易于使用起来。Microsoft 365 中的 Copilot借助 Windows 中的 Copilot,人们现在可以选择“Work”来启用 M365 中的 Copilot,电子邮件、会议、聊天、文档等以及网络都能使用。Windows 11 桌面的屏幕截图,桌面右侧显示 Windows 中 Microsoft 365 中的 Copilot。这项功能对用户来说意味着什么?可以看看几个亮点用例。1、用户不必再在网页、文档、ChatGPT 之间往复来回、粘贴复制,打开既有文档或网页即可直接在功能区访问 Copilot ,要求总结当前浏览网页、文档内容、进一步就其中难点疑点进行深度问答,或为文档生成所需插图、封面图像等等。2、现在,AI 与 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 等传统生产力工具更加融为一体。比如,生成电子邮件模板。当你需要向团队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更新刚刚总结的会议情况,Microsoft 365 的 Copilot 会根据你的提示要求生成草稿,一旦有了草稿,你就可以自己进行微调。当你度假回来后发现数百封电子邮件需要打开和筛选,这时 Microsoft 365 的 Copilot 可以提供帮助。它可以标记最关键的会议邀请并汇总相关电子邮件。如果正在进行一个重要项目,Copilot 可以帮你梳理未读邮件,并且快速找到任何与你需要知道的关键字相关的信息。在 Excel 中,用户可以要求 Copilot 利用现有数据生成图表,或者通过简单提示轻松应用公式和计算,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总结趋势和洞察。3、你可以要求 Microsoft 365 的 Copilot 总结你错过的会议。例如,Microsoft Teams 中,为会议自动生成议程,在会议期间进行详细记录,捕捉关键要点和下一步行动,还能建议讨论点。4、无需编程技能,你就可以创建与 Microsoft 365 配合工作的 AI 助手(GPTs),并教会它们如何使用你的信息和文件。5、你可以在代码编辑器中与 AI 对话,加快编码速度并获得答案,Copilot 还能检测代码、终端和调试器中的安全漏洞并找到、修复错误。Windows 365 预览版还支持 GPU,非常适合图形设计、图像和视频渲染、3D 建模、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应用等工作负载。用户可以在启用 GPU 的 Cloud PC 上运行使用本地 GPU 资源的应用程序。Windows 中的 Copilot此外,Windows 中的 Copilot 有了很多新技能,可能会成为你很好的工作助手。Windows 11 中的 Copilot 有了新的插件,用户现在可以使用插件轻松访问一些自己喜爱的应用程序。比如有搜索并比较数千家在线商店价格的 Klarna;提供餐厅推荐,并提供预订链接的 OpenTable 等。举例来说,假如你想预订一家餐厅的晚餐,这时你就可以让 Copilot 和 OpenTable 合作处理。如果中途你改变主意,想在家里用餐?这时你输入提示告诉 Copilot“请为我准备 8 人的健康菜单”,一切都由 Windows 的 Copilot 帮你搭配食材。Windows Copilot 推荐的食材。下图为 Windows 11 中的 Copilot 插件列表:值得注意的是,Copilot for Windows 不具备与 Microsoft 365 版本完全相同的功能,因为它无法访问相同的数据,但它可以帮助你调整设置并解决常见问题。微软将其描述为辅助 IT 助理。此外,还有 X 网友注意到 Microsoft 在 Windows 中添加了 AI 图像编辑选项,用户可以从图像中删除任何元素,生成式 AI 将填充。它与默认的照片应用程序( 比如 Photoshop )一起本地免费运行:还可以一键删除背景、模糊背景或将其替换为颜色。除了新的 Windows AI 功能,微软也在为 AI PC 浪潮做好准备,推出了两款新的 Surface 电脑 Surface Pro 10 商用版和 Surface Laptop 6 商用版,也是 “第一批专为商业打造的 Surface AI PC”,并不直接面向消费者。Surface Pro 10 商用版和 Surface Laptop 6 商用版,较大的一台是 Surface Laptop 6 商用版,配备了两个 USB-C 口。两款电脑均配备英特尔最新 Core Ultra 处理器、神经处理单元 (NPU),用来加速 Windows 11 中一些现有和即将推出的人工智能功能。另外,键盘出现了专属的 Copilot 键,被认为是 30 年来 Windows PC 键盘的首次重大变化。新款 Surface Pro 键盘具有专属的 Copilot 键。最后,分享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有 X 网友发现在微软 Copilot Pro 官方付费介绍中出现了“GPT 5-turbo”, 显示开通可以优先访问 GPT 5 Turbo 。这是打错字了吗?不过,我们后来再次登录官网求证时,发现写的是“Priority access to GPT-4 and GPT-4 Turbo in peak times.”现在微软 Copilot Pro 提供一个月免费使用,快去薅吧~ 别忘了先升级到 Windows 11 获取 Windows 365。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索尼发布ULT WEAR头戴式降噪耳机:一键重低音

索尼发布ULT WEAR头戴式降噪耳机:一键重低音 再次按下按键,便可切换至ULT2重低音增强模式,将感受到压倒性的重低音声效,获得充满力量感的震撼体验。而恢复到默认的ULT OFF模式后,则能呈现更为均衡的调音,适合日常欣赏各类型音乐。索尼为ULT POWER SOUND澎湃低音系列专门定制了40mm驱动单元,不仅能提升音乐在低频的下潜和冲击感,还能同时保持出色的中高频表现,还原清透自然的人声。ULT WEAR搭载了源自1000X系列的高性能集成处理器V1,其内含了具备高信噪比和低失真特性的数据转换器和耳机放大器,同时凭借强大的运算能力,在不同风格、不同低音量感下,实现清晰的人声表现,将丰富的声音细节绽放于耳。此外,它还支持头部追踪技术,使声音方向能随头的移动而变,并支持空间音频体验。ULT WEAR提供多达20种环境声级别,用户能够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噪声环境,选择个性化的环境声模式或降噪方案。设计方面,ULT WEAR采取了轻量化的设计,耳机重量仅约255克;头梁贴合头部,减少佩戴时的不适感。采用了静音转轴,减少佩戴时的机械震动噪音;搭配更轻量化的光滑舒适耳罩,带来更大的耳罩内部空间与恰到好处的耳机夹持力。值得一提的是,ULT WEAR采用了广受好评的可折叠设计,使携带更加方便、收纳更加简易。续航方面,在满格电量下,开启降噪时可持续播放音乐约30小时,关闭降噪则可以连续播放约50小时。同时,新品支持快充,充电3分钟即可续航约1.5小时。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