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钦点仁波刀最简单的问题:一个发高烧、呼吸窘迫、剧烈咳嗽、强烈头晕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但还没死的人,哪怕你大炮指着ta的

@真主钦点仁波刀 最简单的问题:一个发高烧、呼吸窘迫、剧烈咳嗽、强烈头晕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但还没死的人,哪怕你大炮指着ta的脑袋,ta就能像没病一样的效率完成装卸、建筑、运输、编程、金融、医疗、教育、生产,乃至服务员……的工作,正常赚钱、消费、还贷吗? 疫情发展到今天了,还是有人(假装)不明白一件事: 迄今为止的各种新冠变种,致死率确实已经不能算高;但人不是只有“活”和“死”两种状态的,还有多得多的“活受罪”和“苟延残喘”。严重发烧、疲惫、呼吸困难、脏器衰竭……的人,是不能干活,更不可能享受生活的。 巨大感染量,不但在低死亡率下带来依然巨大的死亡数量,更带来数十倍于此的疾病、痛苦、后遗症,依然会使海量患者(至少暂时)失去工作能力、离职和请假、失去经济偿还和消费能力、冲垮医疗体系、打断社会分工链条、严重影响生产和社会秩序,冲击金融体系。 假如欧美人民彻底放开心态,口罩不戴疫苗随意,不限社交距离和聚集,班随便上,饭店酒吧夜店随便嗨,那么社会活动、生产和消费能力就能恢复疫情前的状态吗?不可能的,太多人病到需要躺家,无法服务也无法消费,甚至可能死去;真能恢复的话,早特么放开了,谁管你传染不传染? 处理死人不过是一把火,一个木盒,了不起棺材镶点金;大量痛苦的活人却既不能生产,又要花费大量物资、金钱和人力去照顾。就像战场上只致残不致死的地雷。 2021年中国破人类记录的贸易额和贸易顺差是怎么来的?就是在绝大多数国家失去必需品生产能力的时候,保持了足够的,可以健康工作的劳动力,和稳定可控的社会秩序、通畅的上下游联动,从而增加了生产能力。 对很多国家来说,承受大量痛苦的感染者,比死很多人更不划算:短时间突然退出社会活动、只能苟延残喘的人太多,绝大多数社会活动的过程阻滞,这个社会是全面崩塌的。 这就是为什么,哪怕很多国家,纵然在事实上已经不在乎新冠杀死多少人你随便死,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丧钟,多眨一下眼皮都算我输但依然越来越迫切地要求口罩、疫苗、网课、居家办公、社交距离,甚至尝试小范围隔离。因为他们试图让少一点人病倒,提振一点生产能力和未来的经济活力。 新冠肆虐从来不是单纯死亡率、死亡数的问题,比它更猛的传染病,有的是; 它最大的威胁是,用海量“恰到好处”的病痛,使得数亿人没有能力参与社会活动。 一个人因病暂时退出社会生活,大多时候还有合适的人来暂时顶替;那么一千万人,三千万人暂时退出呢?全球几亿人暂时退出呢? 每退出一个人,社会就产生了一个微小的漏洞;而且根据位置不同,有的人留下的,是比较大的洞。漏洞不多,尚能裱糊;漏洞太多,那就没有足够的冗余去弥补了。这个系统要崩溃的。 扪心自问,如果你的顾客、同事、供货商和外包商,在短时间内迅速流失1/4~1/3的人员,而且是随机流失,根本不知道会是谁,啥时候能回来,那么不管这些人死了也罢活着也好你这一行还干的下去吗? 于是新冠就阻断了社会分工、限制了生产能力、瘫痪了社会服务、减少了订单、遏制了消费、卡住了经济循环、增加了债务和坏账。 结论是什么呢?即使致死率将来继续下降,但只要这种流行病足以对人类社会达成上述效果,它就依然有极大威胁。 “没死就行,起来嗨!” 嗨不了呀。 人,不是“没死”就行的。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加湿器里最好放纯净水,不然会得“加湿器肺炎”,症状跟新冠肺炎差不多,38-40℃高烧+酸痛+咳嗽+浑身乏力2周。

加湿器里最好放纯净水,不然会得“加湿器肺炎”,症状跟新冠肺炎差不多,38-40℃高烧+酸痛+咳嗽+浑身乏力2周。 自来水是用氯净化处理的,还有大量杂质,加湿器会把余氯和杂质雾化吸进你肺里,氯中毒会出现化学性肺炎,就算没得肺炎也至少是个支气管炎。 氯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损伤,它比空气重2.5倍,摆远点它还能自然下沉,但放在床头睡几晚上,吸入量就很多了,其他杂质、细菌同理,余氯只是一小部分原因,细菌传染才是病理的大头。 所以加湿器不能摆床头,最好用纯净水、煮开后的凉水。如果开了三到七天灌装自来水的加湿器,功率高档,还摆在床头,就有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咳嗽等现象,这些是“加湿器肺炎”的初步症状。 加湿器对阳康和新冠患者也不好,新冠肺炎最麻烦的就是怎么把体内的分泌物排出去,要保证肺泡干燥,才能好得快。 一些人二次复阳的感受,其实是加湿器肺炎导致的。如果久咳不止,要排查以下这些因素~ 1、是否摆在床头 2、是否灌装了自来水 3、是否长期没有清洁加湿器(里面会有很脏的垢,要一周清理一次,不要弄什么加湿器杀菌剂,即友指出韩国2011年出现过致死事件。) 我是得过+询医才知道这么多细节的。 ps:很多人在纠结加湿器能不能产生氯气… 次氯酸不稳定,会自发生成氯化氢+氧气,氯化氢与低浓度的次氯酸又生成了水和氯气。 自发生成:2HClO→HCl+O₂↑ 再次反应:HClO+HCl→H2O+Cl₂↑ 自来水的额定余氯是0.3mg/升,一般加湿器是2-4升/夜,发散的雾气主要集中在附近8立方米,约0.15mg/立方米,氯气过敏及中毒的浓度是0.001mg/升=1mg/立方米,由于沉积作用,一到两周左右是能感受到支气管炎症状的。 此时吸入的余氯量还不足以产生化学性肺炎。 但是诱发加湿器肺炎的多是细菌,没有几个人是会一周清洗一次加湿器的。余氯和其他杂质、细菌诱发的支气管炎,只是让你提前感知到了肺炎风险,就跟血氧仪对白肺的预知诊断能力一样,是某个维度上的数据提醒。 加湿器肺炎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不是氯。 有异见是很正常的,这也是一个互相学习、印证现象的过程。

封面图片

华为高管谈我国芯片技术:3/5nm肯定得不到 解决7nm就非常非常好了

华为高管谈我国芯片技术:3/5nm肯定得不到 解决7nm就非常非常好了 “中国创新的方向就必须要依托于我们芯片能力的方向,我们的创新方向不能在单点的芯片工艺上,我们的创新方向应该在系统架构上。”这位华为常务董事说道。事实上,对于国产半导体厂商来说,未来很长时间想要生产7nm及其以下的芯片依然是困难的。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和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报告显示,2032年中国将生产28%的10nm以下芯片,但先进制程预计只有2%。与中国一样,美国目前也不具备生产10nm以下芯片的能力,但这对于他们来说问题并不大,台积电、三星等都已经开始在其本土建厂。预计未来十年,美国的芯片生产能力将增长203%。到2032年,美国的芯片生产能力将占全球总生产能力的14%。对于10至22nm的芯片,到2032年,中国的生产能力份额将增加两倍,从6%增加到19%。对于28nm以上的芯片,预计中国的份额增幅最大,将从2022年的33%增至2032年的37%。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乌克兰总理丹尼斯.什米哈尔谈乌克兰的武器生产

乌克兰总理丹尼斯.什米哈尔谈乌克兰的武器生产 8月27日乌克兰总理什米哈尔表示,两年间乌克兰的武器生产能力水平显着提高,产能提高了好几倍,有的是几十倍,有的是数百倍,特别是无人机生产能力。 他强调,乌克兰目前可以生产和供应超过100万架无人机。许多企业的生产本地化率达到98%,大多数无人机零部件,从主板到零部件,都是在乌克兰制造的,进口所占比例极小,自给率很高。 这是在战争进行中取得的一个重要经济成果,他强调说 什米哈尔总理还谈到了,内阁和议会的新立法和决议,有助于无人机弹药市场的开放。 此外,议会批准预算还单独包括用于支持和重组乌克兰国防工业联合体生产以及购买乌克兰制造商产品的资金。 最后,总理说:“今天,我们确实拥有支持乌克兰全方位的胜利的武器:从乌克兰火炮到乌克兰独有的无人机。我们将继续这项工作”

封面图片

全球晶圆产能报告:中国大陆地区份额 16%,低于 SEMI 预估

全球晶圆产能报告:中国大陆地区份额 16%,低于 SEMI 预估 到 2021 年底,全球 IC 晶圆的月产能为 2160 万片 200 毫米当量的晶圆。其中,中国大陆地区月产能为 350 万片,占全球产能的 16%,大大低于 SEMI 在 2020 年底估计的 23.4%。 中国大陆地区生产的晶圆有大约一半是由中国台湾地区以及海外的公司生产的。中国大陆地区的一些最大的晶圆厂由 SK 海力士、三星、台积电和联电所有。 SK 海力士占据了中国大陆地区 17% 的生产能力。这还不包括 SK 海力士正在收购的英特尔大连 NAND 闪存工厂。()

封面图片

扩大弹药和导弹生产计划在欧盟生效

扩大弹药和导弹生产计划在欧盟生效 欧盟为增加弹药和导弹生产而制定的《弹药生产支持法案》(ASAP) 及法规于 7 月 24 日星期一生效。 据《欧洲真理报》报道,相应决定发布在欧盟官方公报上。 ASAP指出,通过实施提供5亿欧元资金是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欧盟的生产能力,以解决当前国防产品,特别是火炮弹药、导弹及其零部件的短缺问题。 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之间的监管协调程序,于 7 月 20 日结束。

封面图片

报告称到2032年中国将生产28%的10纳米以下芯片 但先进制程预计只有2%

报告称到2032年中国将生产28%的10纳米以下芯片 但先进制程预计只有2% 访问:Saily - 使用eSIM实现手机全球数据漫游 安全可靠 源自NordVPN 华盛顿于 2022 年通过了《CHIPS 与科学法案》,该法案为美国的芯片制造能力建设提供了 390 亿美元的资金,因为美国正努力遏制对亚洲集中供应链的依赖。报告称,这笔钱将在未来十年开始得到回报。2022 年,美国的芯片制造能力仅占全球的 10%,其余主要集中在亚洲。但预计未来十年,美国的芯片生产能力将增长203%。到2032年,美国的芯片生产能力将占全球总生产能力的14%。报告称,如果没有《CHIPS 法案》,到 2032 年,美国的份额将进一步下滑至 8%。此外,《CHIPS 法案》将有助于美国在制造最先进芯片方面反超中国。与中国一样,美国目前也不具备生产 10 纳米以下芯片的能力。不过,在美国联邦政府拨款的支持下,台湾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三星电子和英特尔已同意增加在美国的投资,在美国本土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台积电原本打算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生产 3 纳米芯片,但在获得 66 亿美元的资助后,现在也将生产 2 纳米芯片。三星公司也承诺将利用《CHIPS 法案》提供的 64 亿美元资金,在其德克萨斯州的工厂大规模生产 2 纳米芯片。因此,根据 SIA 和 BCG 的报告,到 2032 年,美国将有能力制造 28% 的 10 纳米以下芯片。相比之下,虽然中国政府为建设国内半导体产业也提供了超过折合 1420 亿美元的激励措施,但报告预计,中国只能生产全球最先进芯片的 2%。S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诺伊弗说:"中国似乎在所谓的传统芯片上投入了更多精力。"例如,对于 10 至 22 纳米的芯片,到 2032 年,中国的生产能力份额将增加两倍,从 6% 增加到 19%。报告称,对于 28 纳米以上的芯片,预计中国的份额增幅最大,将从 2022 年的 33% 增至 2032 年的 37%。同时,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出口的管制,尤其是对尖端芯片和芯片制造工具的管制,也是中国将远远落后于美国的部分原因,尽管中国和美国在2022年的先进芯片制造能力均为零。诺伊弗说:"有些控制措施可能会减缓发展速度,中国最先进芯片的起点要低得多。尽管美国在制造方面有所下滑,但在设计和研发方面,美国却是第一,而且几乎在我们行业的整个历史上都是如此。"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呼吁政府出台"CHIPS 法案二或某种持续投资",以保持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然而,即将于 11 月举行的总统大选正在为此类法案或类似的政府激励措施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一些人担心唐纳德-特朗普的胜利可能预示着产业政策的转变。但诺伊弗表示,无论选举结果如何,两党都支持加强美国半导体供应链:"[CHIPS 法案]的第一份成绩单看起来相当不错。到国会和政府考虑第二轮的时候,我想每个人都会很乐意做得更多,因为第一轮非常成功。我非常有信心,我们会有政策应对措施,让我们保持竞争优势,为我们的公司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相关文章:芯片法案初见成效 预计到2032年美国芯片生产能力将增加两倍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