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1 日,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许多来宾参加了来自苏州的文旅推介会。

1 月 11 日,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许多来宾参加了来自苏州的文旅推介会。 苏州是中国大陆出入境政策调整后,首个与新加坡展开文化交流的城市。 表演艺术家带来了《牡丹亭》中《游园【皂罗袍】》《闺塾【一江风】》等选段; 《江南好》《枫桥夜泊》等评弹表演; 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现场展示苏绣巧夺天工的双面绣技艺。 苏州是中新两国友好合作的典范,早在 1978 年,邓小平就访问了新加坡。1992 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明确要学习新加坡的经验。 同年 9 月,李光耀访问中国,中新合作建立工业园区被提上日程。 在多次考察和协商后,园区落地苏州。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李显龙在苏州工业园区30周年的座谈会上致辞(全文实录)

李显龙在苏州工业园区30周年的座谈会上致辞(全文实录) 新加披国务资政李显龙星期一(11月25日)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演讲时说,在充满不确定性和焦虑的时代,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将照明合作与希望之路。在中国经济面临挑战的当下,园区将展示中国对世界持续开放,新加坡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李显龙发表题为“中新苏州工业园区30周年庆:历久弥新,展望未来”的演讲时说,苏州工业园区在这30年内所取得的成功,反映了两国这些年来的成长,也看到了新中合作如何随着彼此的发展开枝散叶。 大家下午好!1994年5月12日,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今天,我很高兴和各位在这里齐聚一堂,一同庆祝园区的开发建设30周年。 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里程碑。苏州工业园区在这30年内所取得的成功,反映了两国这些年来的成长,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合作如何随着彼此的发展开枝散叶。 中国与新加坡的团队,无论是来自政府或私人企业,大家都目标一致、同心协力,不断寻求突破、精益求精,共同打造了高质量且充满活力的工业园区。 有了大家的付出和贡献,我们才有今天的成就。在此,我祝贺我们的中方伙伴、商界同仁、以及这些年来参与项目的新朋友和老朋友,苏州工业园区三十周年快乐!希望各位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接下来,让我用英语发言。 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各位在苏州一起庆祝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成立30周年。 30年前,新加坡和中国共同开发了苏州工业园区。这是我们第一个政府间的合作项目。当时,中国正开始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可从1978年,邓小平先生访问新加坡谈起。他看到了新加坡当时所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也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来推进自身的改革和发展。邓小平先生之后在1992年南巡之行时也重申了这一点。 当时,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对于新加坡可以如何支持中国的发展也同样感兴趣。李光耀先生在1992年访问苏州时,就意识到苏州有助推进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潜力。 两国领导人有着相同的想法和信念,在这基础上,中国和新加坡在1994年共同开发了苏州工业园区。 ... 2024年11月26日 12:37 PM

封面图片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明起访华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明起访华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将于星期二(12月5日)起访问中国。 中国外交部星期一(4日)在官网上宣布,应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邀请,黄循财将于12月5日至8日访华。 中国外交部公布,丁薛祥将于星期四(7日)在天津同黄循财共同主持召开中国新加坡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七次会议。 2023年12月4日 4:01 PM

封面图片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海纳百川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海纳百川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我国卫生部长王乙康在上致辞时说,在全球化时代,抵御外来文化影响是不切实际的;海纳百川是今时今日非常重要的特性,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 由《联合早报》举办的第五届新中论坛,星期二(11月21日)在北京举行,今年论坛的主题为“新中青年成长的挑战与机遇”。 王乙康在致辞时强调,中国和新加坡的青年正处在世界历史的关键时刻,如果国家方向正确,领导层施行政策得当,加上青年具备时代所需要的条件,肯定未来可期;青年最要做的是装备自己,把握当下。 他认为,未来将是一个全球化、相互联通的多极世界;在亚洲,各个经济体将更密切地融合,各国之间会频繁、活跃地进行经济、文化与人才交流,也会与亚洲以外的经济体建立关系。这将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新世界、新亚洲。 王乙康指出,青年人要打造这个未来,充分地把握机会胜任使命,也需要有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特性。为此,他提出三点期许。 王乙康首先呼吁年轻人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浓烈的好奇心,也要有不断吸收新知识的欲望。 其次,王乙康提醒,青年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既能坚守自己的文化身份,又可以接纳世界不同的观点。 他引述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说,“当你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要预见一些苍蝇也会飞进来”。他强调,今天窗户的默认状态是敞开的,要关也关不上了。 王乙康举新加坡的饮食文化、道教庆典和各国万圣节庆祝方式为例指出,除了好的新鲜空气以及不好的苍蝇,其他进来的东西未必非黑即白。 他说:“外来的影响不断在形塑我们的身份认同,但这是一种交流,而不是单向的影响。像我们受西方文化影响一样,美国和欧洲也受到亚洲文化影响。 ” 王乙康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抵御外来文化影响是不切实际的,海纳百川是今时今日非常重要的特性,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文化底蕴更深厚、更能够包容吸收别的文化,让本土文化更丰富多元、蓬勃有趣。” ... 2023年11月21日 11:01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