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两种物理体系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抽屉IT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微软实现量子计算最新突破:14000次实验无错误

微软实现量子计算最新突破:14000次实验无错误 量子计算的核心优势在于量子比特(qubit),它能够同时处于0和1的状态,实现指数级的并行计算能力。然而,量子系统的高敏感性使得量子比特状态容易受到环境扰动的影响,导致计算误差。因此提升量子比特的稳定性和降低误差率,是实现可靠量子计算的关键。此次微软和Quantinuum的合作,通过结合微软的量子比特虚拟化系统和Quantinuum的离子阱硬件技术,实现了创纪录的低错误率逻辑量子比特操作。这一成果标志着量子计算从嘈杂中间规模量子(NISQ)时代向更具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2级弹性量子运算时代的迈进。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双方在实验中成功完成了多达14000次的量子计算操作而未出现任何错误,这一成就是物理错误率与逻辑错误率间差距的显著展现。此外,微软和Quantinuum的合作还包括在Azure Quantum平台上的共同研发,该平台将全球领先的NISQ硬件引入云端,使量子技术更加易于获取。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深拷贝的两种实现方式 #抽屉IT

封面图片

【中国成为唯一在两条技术路线上达到“量子优越性”里程碑国家】本次66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

【中国成为唯一在两条技术路线上达到“量子优越性”里程碑国家】本次66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与此前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分别在两种物理体系都达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 #抽屉IT

封面图片

科学家利用光基处理器实现量子计算的巨大飞跃

科学家利用光基处理器实现量子计算的巨大飞跃 这些新兴领域中在原子水平上运行的技术已经为药物发现和其他小规模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未来,大规模量子计算机有望解决当今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首席研究员、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阿尔贝托-佩鲁佐(Alberto Peruzzo)教授说,该团队的处理器是一种光子学设备,利用光粒子携带信息,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光损失",有助于成功实现量子计算。提高量子效率佩鲁佐是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量子计算与通信技术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QC2T)节点的负责人,他介绍说:"如果失去光线,就必须重新开始计算,其他潜在的进步包括提高了"不可破解"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以及加强了环境监测和医疗保健领域的传感应用。"研究小组的可重新编程光基处理器。资料来源: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Will Wright研发成果研究小组在一系列实验中对光子处理器进行了重新编程,通过施加不同的电压实现了相当于 2500 个设备的性能。他们的研究结果和分析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这项创新可以为量子光子处理器带来更紧凑、更可扩展的平台。论文第一作者、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博士生杨洋说,这种设备"完全可控",能在降低功耗的情况下快速重新编程,而且无需制作许多定制设备:"我们通过实验在单个设备上展示了不同的物理动态。这就像有了一个开关,可以控制粒子的行为方式,这对理解量子世界和创造新的量子技术都很有用"。合作创新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的 Mirko Lobino 教授利用一种名为铌酸锂的晶体制造了这种创新的光子装置,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的 Yogesh Joglekar 教授则带来了他在凝聚态物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铌酸锂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光特性,是光学和光子学各种应用的理想材料。Lobino说:"我所在的小组参与了该设备的制造工作,这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我们必须在波导顶部微型化大量电极,以实现这种程度的可重构性。"Joglekar说:"可编程光子处理器为探索这些设备中的一系列现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而这些现象将有可能开启技术和科学领域令人难以置信的进步。"推进量子控制与此同时,佩鲁佐的团队还开发出了一种世界首创的混合系统,它将机器学习与建模相结合,对光子处理器进行编程,帮助控制量子设备。量子计算机的控制对于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该设备输出精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噪声,它描述了量子环境中影响量子比特性能的干扰。微微子是量子计算的基本单位。佩鲁佐说:"有一系列行业正在开发全面的量子计算,但它们仍在与噪声造成的误差和低效作斗争。控制量子比特的尝试通常依赖于对什么是噪声以及造成噪声的原因的假设。我们开发了一种协议,利用机器学习来研究噪声,同时利用建模来预测系统对噪声的反应,而不是做出假设。利用量子光子处理器,这种混合方法可以帮助量子计算机更精确、更高效地运行,从而影响我们未来控制量子设备的方式。我们相信,我们的新混合方法有可能成为量子计算领域的主流控制方法。"主要作者、来自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 Akram Youssry 博士说,与传统的建模和控制方法相比,新开发的方法的结果显示出显著的改进,可以应用于光子处理器以外的其他量子设备。他说:"这种方法帮助我们发现并理解了我们设备的一些方面,这些方面超出了这种技术的已知物理模型。这将帮助我们在未来设计出更好的设备。"这项工作发表在《Npj Quantum Information》上。未来展望与量子计算的潜力围绕其团队的光子设备设计和量子控制方法,可以创建量子计算方面的初创公司,他们将继续研究其应用及其"全部潜力"。量子光子学是最有前途的量子产业之一,因为光子学产业和制造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完善。与其他方法相比,量子机器学习算法在某些任务中具有潜在优势,尤其是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想象一下,在这个世界上,计算机的工作速度比现在快几百万倍,我们可以安全地发送信息而不必担心信息被截获,我们可以在几秒钟内解决目前需要几年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幻想这是由量子技术驱动的潜在未来,而像我们这样的研究正在铺平道路。"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量子计算第二里程碑,谷歌实现量子纠错突破,150 多位作者成果登 Nature - IT之家

封面图片

物理学家创下原子量子计算机世界纪录:实现超过1000量子位

物理学家创下原子量子计算机世界纪录:实现超过1000量子位 扩大量子系统的规模对于推进量子计算至关重要,因为系统越大,其优势就越明显。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现已发表在著名期刊《光学》(Optica)上。基于二维光镊阵列的量子处理器是开发量子计算和模拟的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可在未来实现非常有益的应用。从药物开发到优化交通流的各种应用都将受益于这项技术。迄今为止,这些处理器已经能够容纳几百个单原子量子系统,其中每个原子代表一个量子比特或量子比特,是量子信息的基本单位。为了取得进一步的进展,有必要增加处理器中量子比特的数量。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物理系"原子-光子-量子"研究小组的格哈德-伯克尔(Gerhard Birkl)教授领导的团队现已实现了这一目标。在 2023 年 10 月初首次发表在 arXiv 预印本服务器上、现在又经过科学同行评审发表在著名期刊《光学》(Optica)上的研究文章中,该团队报告了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在一个平面上包含 1000 多个原子量子比特的量子处理架构的实验。Birkl 谈到他们的成果时说:"我们非常高兴能够率先突破 1,000 个可单独控制的原子量子比特的大关,因为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竞争对手紧随其后。"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证明,他们将最新的量子光学方法与先进的微光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大大提高目前对可访问量子比特数量的限制。这是通过引入"量子比特增殖"的新方法实现的。这种方法使他们克服了激光器性能有限对可用量子比特数量的限制。1305个单原子量子比特被装载到一个具有3000个陷阱位点的量子阵列中,并重新组装成具有多达441个量子比特的无缺陷目标结构。通过并行使用多个激光源,这一概念突破了迄今为止几乎无法逾越的技术界限。对于许多不同的应用来说,1000 量子比特被视为一个临界值,量子计算机所承诺的效率提升可以在这个临界值上得到首次展示。因此,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一直在为率先突破这一门槛而努力。最近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原子量子比特,Birkl 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这一突破。该科学出版物还介绍了激光源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将如何在短短几年内使量子比特数量达到 10000 甚至更多。编译来源:ScitechDailyDOI: doi:10.1364/OPTICA.513551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