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也开启了降价】小鹏的降价幅度也比较大,背景是特斯拉降价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现款 P7 面临小改款。//@42号车库-莱因哈特:

【小鹏也开启了降价】小鹏的降价幅度也比较大,背景是特斯拉降价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现款 P7 面临小改款。//@42号车库-莱因哈特:这次降价大家最好奇的应该是为什么 G9 不在目录之类,个人觉得 G9 目前的价格其实已经没啥降价空间了。 #抽屉I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小鹏G9成了大众2026年反攻中国新能源的底气?

小鹏G9成了大众2026年反攻中国新能源的底气? 官方只是浅显地透露一下规划,但俨然吊起了消费者的“胃口”:大众和小鹏联手会打造出怎样的产品?小鹏可否拯救大众的智能化?八个月之后的今天,大众汽车集团和小鹏汽车再度官宣进展,双方签订了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协议中提到,大众汽车和小鹏汽车就双方车型及平台的共用零部件订立了联合采购计划,主要目的就是在保证产品竞争力的前提下,合力降低平台成本。协议一签,大众汽车和小鹏汽车的合作便更深入、更细致。话虽如此,在产品准备发布之前,我们很难从官方消息找到相应的答案,但可以从其他渠道发现一些“蛛丝马迹”。首款产品确认是SUV,更有可能是“大众版G9”?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区董事贝瑞德在社交平台上透露,“大众和小鹏汽车的合作已经进入快车道”,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首款产品将会是一款SUV车型”,而且还附上了一张首款合作开发的SUV谍照。起初公布的规划说的是两款中型车,小通还以为说的是两款中型轿车,换而言之首款产品将会定位为中型SUV。细想下来也没有太大毛病,毕竟大众的两款纯电动SUV大众ID.4和大众ID.6,分别定位为紧凑型SUV和中大型SUV,入局中型SUV市场还能让大众汽车集团接触更多细分市场。或许,我们能知道的消息就这么多,但小通从这款SUV谍照发现了“端倪”,不妨看小通整活。这是贝瑞德发布的SUV谍照。这是小鹏G9的官方侧面图。这是小通将小鹏G9与SUV谍照相融合的图片。不难看出,小鹏G9和这款SUV的车顶线条轮廓几乎别无二致!不过,小鹏G9的定位是中大型纯电动SUV,也就是说大众汽车和小鹏汽车合作打造的首款SUV,极有可能是在小鹏G9的基础上打造,预计车长和轴距会与小鹏G6接近。但是,要想在国内中型纯电动SUV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即便是大众和小鹏联手,难度也并不低。从还算畅销的产品来剖析,Model Y、腾势N7、蔚来ES6等产品位列在30万级市场,降价后的宝马iX3也顺势与这两位选手竞争,领克08 EM-P、唐新能源和小鹏G6的价格范围完全落在20万元-30万元这一区间内,宋L、零跑C11、深蓝S7将中型新能源SUV的购车门槛打到20万元以下。就成绩而言,Model Y的成绩最为突出,月销量可以冲上3万辆,而深蓝S7、唐新能源、领克08 EM-P等排名紧随其后的车型,月销量突破万辆都有难度。小通注意到,此次协议将“合力降低平台成本”当成主要目标,而且贝瑞德也提到“继续创造成本优势”。性价比,可能会是这款全新中型SUV的其中一个卖点。按照大众ID.4和大众ID.6的价格来推算,大众这款全新中型SUV的价格在20万元出头会比较合理,不会蚕食到大众ID.4的市场份额。但是这样一来,全新中型SUV将会与小鹏G6的价格有一定重叠。因此小通再大胆一些,新车的定价策略可能会与零跑C11、宋L、深蓝S7相似,起售价在20万元以内。这样的定价可能会影响到大众ID.4的销量,但对于亟需转型的大众而言,快速抢占市场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等到这款全新中型SUV站稳脚跟,大众完全可以将这套技术应用在大众ID.4、大众ID.6等其他纯电动车型上。大众和小鹏,各有各“难念的经”大众负责工程研发和制造,小鹏提供平台和技术,此次合作双方都找到自己的“舒适区”。显而易见,大众看上的是小鹏的智能化技术。如今,小鹏汽车已经宣布面向智驾经验用户即刻推送无限XNGP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不限城市、不限路线,几乎完全摆脱对高精地图的依赖,俨然来到智能驾驶技术层面的第一梯队。大众汽车旗下负责车载软件开发的CARIAD部门,这几年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是发展之路依然不顺畅负责人屡次更替,而且去年年底有外媒报道,由于软件开发不顺和成本持续增加,CARIAD软件部门还会裁员2000人。国内纯电动车的竞争逐步白热化,大众汽车在国内的纯电动车销量开始下滑,除了持续开展促销优惠的ID.3之外,大众ID.4和大众ID.6的销量持续走低。数据显示,上汽大众ID.4 X的单月销量已经出现明显环比下滑的趋势,ID.6的月销量更是难以突破三位数。合作的首款SUV会在2026年进入市场,以上分析只是针对品牌和车市现状进行分析。或许你可能还觉得两年之后才推出,会不会黄花菜都凉了?两年时间,足够让车市的格局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对于品牌的发展而言,大众汽车集团更希望从小鹏身上学到一些本领。小鹏汽车需要面对的压力还挺大,何小鹏在年初透露了未来三年的规划,为了提高品牌竞争力,在这三年里将推出近30款新款、改款车型,今年要确保15万级新车和30万级新车的顺利上市,帮助品牌完善10万元-40万元这一价格区间内的布局。与此同时,当其他大部分新势力还在为如何填补亏损在发愁时,小鹏汽车今年还将投入更多的研发预算,同比超过40%。根据小鹏汽车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品牌目前的营收和交付量都处于高位,但并没有让品牌摆脱“亏损多年”的窘境。大众与小鹏合作之后,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04亿元),而且这位“圈内大佬”的加入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青睐。这7亿美元,对小鹏汽车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对一个汽车企业的长久发展而言来说远远不够。三年近30款车看似有些激进,可能小鹏急了,也有可能是觉得车市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但无论怎么样,小鹏已经抱紧了大众汽车集团的大腿,没那么容易被车市“优化”。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小鹏回应欧盟增收关税:正在评估在欧洲建厂的可能性

小鹏回应欧盟增收关税:正在评估在欧洲建厂的可能性 欧盟的新关税政策将于7月5日实施,最高可达37.6%,为期最长四个月。对此,包括宝马、奔驰、大众在内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均持反对态度,认为这将损害商业模式并限制电动汽车供应,宝马董事长齐普策更是直言加征关税是“死路一条”。小鹏汽车今年3月正式进入德国市场,推出了小鹏G9和小鹏P7两款车型,并计划于5月进入法国市场。此前,小鹏汽车已在北欧四国上市,并计划进一步扩展至意大利、英国等其他欧洲市场。而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到今年底在德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3%的市场份额。在欧洲,小鹏汽车正通过扩展经销商网络来加强销售战略。5月在德国启动销售后,小鹏与12家当地经销商合作,在24个零售点开展业务。公司计划到2026年底将经销商数量增加至60家,零售点扩展至120个,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理想汽车宣布全线产品降价 老车主开心如过年

理想汽车宣布全线产品降价 老车主开心如过年 之前稳坐中军帐的理想。现在也坐不住了。所以刚提车的老车主,怎么办?理想汽车官宣降价刚刚,理想汽车发布公告,核心说了3件事:理想MEGA降价3万,现售价为52.98万元。L系列:7、8、9全系车型降价1.8万-2万。透露了理想L6上市战报:72小时,定单1万辆。此外,官网最新页面显示,理想MEGA降价的同时,推出了限时权益:颜色选装和充电桩免费送。真没想到,连2023年的新势力销冠理想,都下场打价格战了。2024开年,价格战争先恐后最近两个月,车企价格战打得很凶,而且花样不少。2月19日,比亚迪用“798秦”对着A级市场开了一枪,战火迅速烧遍整个中国车市,五菱、长安、哪吒和北京现代在当天立即跟进。在随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比亚迪密集推出多款荣耀版车型,全系降价1万-6万不等,引发更多友商跟进,“一天内九车企降价”的词条冲上热搜。被卷入的并不只有20万级以下市场,进入3月份,小鹏、智己、蔚来、华为系也都纷纷加入价格战。小鹏、智己、阿维塔、问界等和比亚迪一样,比较干脆,直接降:3月2日,智己刚刚获投80亿元融资,立即宣布主力车型LS6直降1万元。次日,LS6竞品车型小鹏G6跟进降价2万元,2023年度爆款杀至18.99万元。其他车型P7i和G9也都先后降价。3月29日,才发布四个多月的阿维塔12上市2024款,相比旧款入门价降了3.5万元,而且价值2.6万元的ADS2.0智驾包,免费送。三天后,大定超15万台的热门车型问界M7,入门后驱版也官宣降价2万元,智驾版则降了1万元。有的品牌则比较特殊,比如智界和蔚来,是变相降价:4月中旬,同属华为系的智界S7在鸿蒙生态沟通会上亮相升级,虽然价格区间整体不变,但是入门版电池包从62度升级至82度,顶配则从82度升级至100度。蔚来的降价方式则比较烧脑了,简而言之,就是利用自家换电站优势,降低了电池月租价格,打下了购车门槛和日常用车成本。有消息称,在3月份蔚来买车还送手机,也就是旗下的NIO Phone,至少价值6499元。友商的每一次降价都像一根棍子,打在新玩家的后脑勺,刚进场,就被打蒙了。是的,在小米SU7上市当晚,雷军在接受采访时就坦言:我们被搞蒙了。雷军当时透露,原来的定价其实是22.9万元,顶配车型是35万元,但小米被车企价格战搞蒙了。于是小米SU7临门降价,21.59万元起售,顶配则大调了5万元。雷军表示,这是“诚意做到底”,顶配定价更是“吐血的”。价格战如此激烈,这样的形势,让雷军发布会上全程对标的特斯拉,也不得不降价了。就在理想官宣降价前一天,特斯拉全系降价1.4万元。车企纷纷开打价格战,自然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新车主们用脚投票,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却不知不觉中,推动时代迈出了一大步。价格战正在带来的影响价格战的硝烟中,历史性的一刻发生了: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的新能源渗透率达50.39%。王传福亲手开启了2024的价格战,推动自己的预判,化为现实,燃油车从此成为“购车少数派”。新能源彻底形成滚滚大势,时代的洪流加速车企格局洗牌。“798秦”一出,抹平了轩逸等车型的购车成本优势,日常用车还更省,立即打崩“日系三大妈”销量。于是我们看到在3月份,丰田销量同比大降16.9%,本田暴跌了26.3%。日系三强销量之和为23.36万辆,连比亚迪销量的80%还不到。“日系三大妈”往日辉煌不在,“BBA”们的护城河也正被攻破。有一位奔驰老车主,就曾对余承东表示,自己开了问界M9后,就想把原来的车卖掉。从最新数据来看,有很多人和这位奔驰车主抱有同样的想法。问界M9的销量,力压“56E”等老牌豪车,而且别忘了,问界M9尚还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如果不是产能受限,M9和第二名的差距,应该会拉的更大。所以,总结一下现在的形势就是:燃油车的份额在逐渐下滑,从上至下,老牌车企将让出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新玩家迫不及待想承接。因此,尽管卖车越来越难赚钱,但是在这个品牌重塑的周期里,谁都盼望着销量能越来越大,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所以不惜大打价格战,拼命提振销量,现在理想也不得不下场了。毕竟少赚点,甚至亏着卖,虽然难受,但比没有销量,然后走下牌桌,可好太多了。造车,两个字,一横一竖,有销量的,站着;没销量的,倒下。站着,才能继续出牌,挺过去了,才有希望成为新时代的丰田大众,成为新时代的“BBA”。以及还有一个历史性的新数据。当前汽车已经取代房地产,成为中国第一GDP来源了。One more thing理想降价,背刺老车主了吗?没有。理想汽车给出了差价退款的政策:早买不光早享受,差价现在给补回来了。简单粗暴:打钱。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疗伤一年,小鹏还是没能止血

疗伤一年,小鹏还是没能止血 但无论是那种视角,基于 2023 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表现,可以窥见小鹏在过去一年多次变革和组织架构调整后的成效,以及小鹏在走出低谷之后,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功守道”。治好了毛利率,没治好亏损2024 年 3 月 19 日,小鹏汽车发布了 2023 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以及 2023 年年报,核心信息包括Q4 累计交付 60158 辆新车,全年累计交付 141601 辆;Q4 营收 130.5 亿元,年度总收入达 306.8 亿元;Q4 整车毛利率改善至 4.06%;Q4 毛利率为 6.2%,全年毛利率为 1.5%;Q4 净亏损为 13.5 亿元,全年净亏损达到 103.8 亿元。从整体表现来看,毛利率表现应该算得上是该季度财务数据的最大亮点。Q4 毛利率为 6.2%,扭转了前三个季度负毛利的困境。毛利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汽车业务增长。在第四季度,小鹏汽车共交付了 60158 辆,创下单季度交付新高,销量主要来自小鹏 G6、G9 和 P7i 三款主力车型,汽车毛利率(即汽车销售毛利润或亏损占汽车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也由上一季度的 -6.1% 扭转为 4.1%。可见,小鹏汽车已经逐渐走出负毛利的阴霾,且这种改善具备了一定可持续性。结合一季度的交付指引(总交付数量约为 21, 000- 22, 500 辆)和收入指引(58-60 亿)来看,指引隐含的车辆单价约为 23.4 万,环比提升 2.9 万,这意味着毛利率端不会因为销量的大幅下滑而大幅下降。小鹏汽车目前在售的车辆包含了 2024 款小鹏 G9 以及今年 1 月发售的 MPV 产品小鹏 X9 两款中高端产品车型,承担起拉升毛利率的重任。从中长期来看,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小鹏汽车和大众已经开始了联合采购,预计在今年会开始获得一部分平台和软件服务收入,届时或对毛利率带来一定改善。虽然整体毛利率水平有所缓解,但小鹏汽车依旧处在亏损当中,2023 年 Q4 净亏损为 13.5 亿元,较上一季度的 38.9 亿元有所收窄。全年净亏损达到 103.8 亿元,相比 2022 年扩大了 12 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长 13.6%,足以想见 2022 年末的危机给小鹏汽车带来的重创,即使何小鹏开展了多次组织架构调整和业务变革,也难以“止血”。不过,随着去年第四季度的提速,小鹏汽车现金流趋紧的局面已经得到缓解。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小鹏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为 457 亿元。两位联创淡出,小鹏时代开启过去一年,小鹏汽车在组织变动频繁,包括销售体系、汽车动力总成中心、造型中心、自动驾驶中心、采购部门等多个部门的 “一号位” 都经历了换血。类似的调整还在继续。今年 3 月,小鹏汽车两名联合创始人夏珩和何涛从“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变更为“终身荣誉”,彻底脱离执行岗位。至此,小鹏汽车正式进入何小鹏时代。官网显示,目前小鹏汽车“核心团队成员”共有三位,分别为董事长、CEO 何小鹏、总裁王凤英和副董事长以及联席总裁顾宏地。一个背景信息是,小鹏汽车是由夏珩与何涛、杨春雷三人共同创办,何小鹏最初并非小鹏汽车的创始人,而是小鹏汽车的投资人。直到 2017 年,何小鹏才加入小鹏汽车担任董事长职位,彼时,杨春雷退出了小鹏汽车股东行列,小鹏汽车进入了何小鹏、夏珩、何涛的三人掌权时代。随着在小鹏汽车进入发展的第十年,在一系列改革之下,初创团队和多个部门高管从边缘化逐渐走远离权力核心。去年 9 月,何小鹏本人就曾亲证“2022 年小鹏上市公司的财报有 12 个高管,如今还剩下来的高管只有 2 位”。伴随着组织架构调整,何小鹏为小鹏汽车注入了新鲜血液,其中最为核心的便是引入长城汽车原总经理王凤英的加入,开启了何小鹏与王凤英搭档的 “一把手、二把手” 时代。在王凤英的操刀下,小鹏汽车进行了多个业务线改革,尤其是销售层面,小鹏汽车在去年 7 月发起了“木星计划”,放开经销商的加盟授权,并将部分小鹏汽车的直营门店转给经销商经营。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小鹏汽车销售门店达 500 家,覆盖 181 个城市。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小鹏汽车在 2023 年完成了一轮渠道升级,末位淘汰了超过 130 家门店,同时通过“木星计划”引进了160多家优秀的经销商伙伴,新增覆盖了 40 个低线城市。按照规划,其销售渠道还将继续扩展,门店布局会着增加至 600 家。而紧抓销售渠道布局的背后,不仅仅是对小鹏汽车过往错误的修正,其实也是对小鹏汽车后续密集产品发布的提前布局。第二品牌冲进红海区对于竞争格局日趋激烈的 2024 年,小鹏汽车的年销量目标定在 28 万辆,相比于去年翻倍。摊分到每个月,平均月销要达到 2.3 万辆以上才能够勉强达标。从 2024 年前两个月的交付量表现(1-2 月份交付了 8250 辆、4545 辆)来看,小鹏汽车开年就已经陷入交付疲软的态势,考虑到一季度是销量淡季以及春节放假等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小鹏汽车一季度整体销量处于严重承压状态,且将进一步传导至后续三个季度。对此,小鹏给出的解法是,用智驾降维进入 10-15 万区间的红海市场,用第二品牌拉升销量增长这个所谓的第二品牌,指向的其实是 2023 年 8 月小鹏收购滴滴的智能电动汽车项目“MONA”。在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进一步透露了新品牌的信息,包括首款车型将在今年 4 月的北京车展上亮相,预计在三季度上市并交付;新品牌会从 To C 渠道开始,之后再进入其它销售渠道;新车型上市初期会利用小鹏汽车现有的渠道,但之后会建立独立经销网络,预计到明后年会有数百家新品牌门店。“为年轻人提供一台真正的 AI 智驾汽车”,这是何小鹏对 MONA 项目的注释,似乎是在“致敬”当年致力于做“年轻人的第一部手机”的小米。从新品牌的定价区间可以看到,小鹏第二品牌即将踏入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价格带。乘联会零售数据显示,2023 年售价 10-15 万的车型销量占了整个市场份额的 34%,包括比亚迪秦、元、零跑、哪吒、长安启源等都是这一细分市场的有力争夺者。以比亚迪秦和元家族为例,这两款车型在 2023 年分别卖出了 48.2 万辆和 41.2 万辆。小鹏汽车要在这一细分市场与比亚迪抢肉吃,并非易事。何小鹏给出的打法是,用智驾能力赋能。“很多友商也在这个价格段探索,但是能在这里把智驾体验做到极致的品牌暂时还没有出现。”何小鹏在本月举办的百人会论坛上说道。大疆车载负责人沈劭劼在本月的百人会论坛上提到,目前 8-20 万元仍是乘用车市场的主流,但 20 万元以下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新能源车型少之又少。如此来看,小鹏第二品牌是要打破“低价与智能”无法兼得的局面以获取竞争优势,但问题是,应用到低价车型的智驾能力是否会大大折扣;低价车型要如何兼顾利润收入。从小鹏现有的产品结构来看,搭载了最新一代辅助驾驶系统 XNGP 的小鹏 G6 最低也要 20.9 万起,小鹏要将高阶智能能力复制到 15 万元以下车型,这意味着需要在软硬件上作取舍。另外,10-15 万元的汽车市场比拼的核心在于成本控制能力。而在成本控制这件事上,至少到目前为止,比亚迪说第二,国内其他车企大概率不会有敢称第一的 。今年年初,秦 PLUS 与驱逐舰 05 将价格下探至 7.98 万元起,降价幅度高达原售价的 20%,将一众品牌车型逼入墙角。从小鹏汽车目前的毛利率表现来看,其在相对高价的产品结构下尚且难以保持健康的毛利率水平,第二品牌要实现正向利润增长,难度并不低。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小鹏汽车虽然刚刚走出低谷,但一季度销量未有起色,同时布...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华为蔚来小鹏腾势集体冲量 新造车最血腥的春天来了?

华为蔚来小鹏腾势集体冲量 新造车最血腥的春天来了? 同一天,小鹏 G9 全系降 2 万、极氪 007 起价不变配置大增、蔚来给出每辆 1.5 万元起的油车置换基金……不知道是愚人气氛加持,还是降着降着就“麻了”。大家似乎习惯了紧锣密鼓放大招,不铺垫不预告,甩手就是降价补贴,招式不一样,目的都是“抢单”。此前表态不参与价格战的车企们,真到出手谁也不留情。明知降价自损八百、不可持续、绝非上策,怎么都这么豁得出去?今天的文章,来聊聊新一轮降价背后的焦虑与竞争。又杀疯了2024 开年到现在,价格战伴随着新车战,明里暗里降价就没停过。眼见着 2 月开始的降价潮,隐隐约约要退一退,4 月第一天,多家车企宣布豪掷补贴,和销量报告一起席卷舆论场,热闹不已。单月交付 2.46 万辆的问界新 M7,先吹响了冲锋号角,降幅 1-2 万元不等,入门版最新售价 22.98 万元。虽然定位有别于 SU7,起售价却直逼后者,作为一款热销车型,现在降价对于竞品而言多少有些“防不胜防”。小鹏的价格屠刀则砍向 G9,全系降价 2 万, 入手门槛落在 25 万以内,还给出最高 8000 元的选装权益。在这个价位段,G9 已经是性价比相对可观的车型,但 2024 年以来销量有些“失速”,2 月销量没有过千,回到去年 9 月的水平。这次 G9 全系调价的决心,不输于问界新 M7 只降中低配车型的决心。另一款已有足够讨论度的让利车型,是极氪今年的当打产品 007。官方曾表示极氪 007 上市充分考虑了市场变化和核心竞争,“因而不会陷入价格战”,而在昨天,新车加推 20.99 万元的后驱增强版,比原先的入门版新增价值 2 万的免费选装。强调不降价的蔚来又推出了新政策10 亿元油车置换补贴, 适用于 2024 款车型,单车总计最高可获得 1.5 万选装基金、6498 元 NIO Phone 抵用券、3600 元换电券和 4560 元的 NOP+ 一年使用权。此外,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先后推出了数以亿计的置换补贴, 现在吉利的熊猫 MINI 最低入手价是 2.99 万元。特斯拉则显得有些特别,不降反涨。Model Y 全系降价 5000 元,不过原价 1.2 万的星空灰车漆变成了 Model 3/Y 的免费选配,原本的纯黑车企又加收 8000 元是涨是降,因人而异。昨晚刚刚上市的全新腾势 N7,也放了个大招,起价 23.98 万元,比 2023 款降了 6.2 万元,还限时给老车主 5 万置换补贴,约等于“无痛”换新车。这么一降,也意味着腾势 N7 主销版本退出豪华纯电市场, 渴望“搅局”主流中高端。价格战没有迎来静默,战事还有升级,新造车、跨界公司、自主车企都推出优惠,一家比一家“残暴”。对于厂家或者老车主而言,降价意味着“喜忧参半”,真正迎来春天的依旧是等等党。小米效应?明知降价不是“两全法”,那为什么降这么狠?2023 年初,特斯拉在全球开启大降价,一是因为 2022 年整体毛利率足够丰厚,达到 25.6%,且碳酸锂价格已经开始松动,特斯拉有足够的本钱开卷。比亚迪今年出击,则是在 20 万以内的市场拼“谁更狠”,接踵而至的“荣耀版”,给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大众市场上了一剂又一剂猛药。可这一次领头的,不是特斯拉也不是比亚迪,赶在昨天齐降价又是为什么?不够乐观的预期,或许是答案之一。回看一季度的大盘,1 月国内纯电批发销量 40.4 万辆,同比增长 49.5%,环比下降 46.5%;2 月纯电批发 26.9 万辆,同比下降 22.8 %,环比下降 34.3%。尤其 2 月,不论新能源大盘还是纯电,不论绝对值还是增速,都在下滑。对于 3 月,乘联会预估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 82 万辆,同比增长 33%,环比增长 84%,相比 2 月已有明显起色,也是最接近预期的一个月。然而,该机构披露,3 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 58.3%,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诚然,Q1 淡季是行业共识,但二季度的市场会变得“热辣滚烫”吗?未必。乘联会预计 4 月“车市平稳运行”,但仍指出,清明节受风俗影响、农耕忙碌及假期出行,导致购车需求驱动力不足,经销商预计市场需求及销量环比微降。“悲观的大盘基调,遇上 3 月底的纯电破圈”,这是最近一周来车圈动作频频的大背景。小米汽车争议虽大,但是不可否认,雷军给纯电汽车、智能汽车带来了破圈效应可能是 2024 年的第一次。以上因素交织之下,4 月初的全民皆兵,既可以说是车企们咬紧牙关刺激市场,也可以说是趁着全民讨论分享流量蛋糕。攻守之势易也。小米 SU7 的定价方式、传播策略、营销密码加重了“先行者”们的焦虑,激发了彼此的战斗欲。即便强如华为,拥有与小米汽车相似势能的鸿蒙智行,也推出了防守策略。不过问界新 M7 的定价,未必针对小米 SU7,毕竟理想有 L7,L6 也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眼下的竞争对手不容轻视,新对手也伺机而动北京车展很快就来,四月是各家秀肌肉的窗口期。遥想去年年底的广州车展,每家都有每家的热闹,然而鸿蒙智行展台上格外火爆,“含华量”反映到现场,更让人察觉到含金量。而今年一季度,车圈里大半的流量也被小米和华为占据,雷军的“赢家通吃”理论未必获得全行业认可,但当下的竞争格局也明摆着谁也无法免受小米汽车的影响。赶在“线下擂台战”之前降一波价,获得更多订单和声量,算是车企们不约而同的功守道?写在最后可能是二季度充满不确定性,也可能是华为和小米组成的“新新造车”势不可当,总之“价格战何时休”这道题,短期内大概率没有答案。价格战去年也打,在淘汰赛成为行业共识的语境下,难有尽头,降价增配、或者新增“丐版”拉低拥车成本的打法,带来的结果是消费降级还是升级?换个说法,市场需要的是绝对的低价吗?还是在相应的价格段内,提供更强的产品力? 对消费者来说,这两个问题理论上可能是一个意思,但回到车企端,就会带来截然不同的产品逻辑。不同级别玩法也不一样,譬如入门市场 798 自带绝对力量、高端豪华市场钻营技术冗余,即便降价,不会是一个降法。“小米很可能继平价手机市场之后,在大众消费车市场上、重新上演良币驱逐劣币的史诗性一幕。” 这是企业家罗永浩对小米汽车入场给予的高度评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眼下新能源车圈可没有无声润物的意思,倒有血战不休的气息,小米开价、其他车企扎堆降价,会开启怎样的春天?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小米SU7上市后,这些车又降价了

小米SU7上市后,这些车又降价了 小米SU7的上市发布会,可以说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发布会,小米SU7无论是产品力还是价格,对小米的“友商们”多少带点背刺。至此,一场由小米SU7上市引发的降价潮就此展开!极氪就在小米SU7上市的第四天,极氪007后驱增强版正式上市,售价20.99万元。新车直接将配置升级,标配科技全感套装(价值12000元),包含ZEEKR Sound自研高级音响(21扬声器)、35.5英寸AR-HUD抬头显示、15.05英寸2.5K OLED向日葵中控屏、动态流水式Ice Block冰晶氛围灯、智能香氛系统在内的豪华智能配置;标配舒适套装(价值8000元),包括方向盘电动四向调节/加热/ID记忆、前排座椅通风/按摩/坐垫延展、副驾四向腰托、后排座椅加热及后排座椅靠背电动调节等多项实用型功能配置。购车政策上,可享“整车质保6年或15万公里、三电系统终身质保、终身免费数据流量、质保期内免费道路救援”等权益。此外,极氪汽车近日发布了“提车关爱补贴”公告。官方表示,自极氪007、极氪001上市发布订单数量持续增长。为了保障用户利益应对订单高峰期可能出现的因极氪公司的原因导致用户无法在预计交付周期尽早提车的情况,极氪将提供提车等待关爱补贴。对于晚于交付周期的用车,可按1500极分/天/车,累计不超过30000极分/车,享受提车关爱补贴。实际车辆交付期限计算标准为,订单锁单之日起至极氪App正式发送《交付通知》站内信的当天(含)止。不得不说,对于一台配置够高又是800V架构的电车,20.99万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同时“提车关爱补贴”公告也能安抚下等车中的用户,毕竟新势力车企卷的可不止于产品,还有服务,时间不够,福利来凑!问界同为小米SU7上市的第四天,问界更为果断,直接官降+送配置!问界M7两款车型4月30日之前支付定金即可享受限时优惠。入门版车型1.5T 后驱Plus版 5座版可享受2万元优惠,还有价值6000元的车漆选配权益,指导价为24.98万元,优惠后价格为22.98万元。1.5T 智驾后驱Max版 5座版可享受1万元优惠,指导价为28.98万,优惠后价格为27.98万。1.5T 后驱Plus版 5座版就是M7的最低配,直接降2万无疑是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门槛,作为一台增程式电车,并且定位于中大型SUV,3月交付新车24598辆,这一波降价更是会让M7持续稳健增长。特斯拉作为电车中的标杆产品,特斯拉也有了动作,只不过这个动作可以说是很小,甚至说忽略不计。4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方宣布,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星空灰车漆即日起可免费选装,此前星空灰车漆的选装价格为12000元。这波降价潮特斯拉并没有加入,只是将原来选装的车漆改为免费,毕竟特斯拉有“高冷”的资本,在3月30日,随着一台Model Y驶下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生产线,特斯拉宣布其第6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从2023年9月的500万辆到如今的600万辆,特斯拉仅用了6个多月。蔚来在小米SU7上市之中,蔚来已经给车主“输血”一波了,对于选择买车租电池的用户们,标准续航电池包电池租用服务费从980元/月调整至728元/月,长续航电池包电池租用服务费从1680元/月调整至1128元/月。每支付一期账单,还可获赠100元复购礼金。已缴纳的月租费可部分用于抵扣电池买断费用。即日起至5月31日,用户选择BaaS方案购车,还可享账单付四赠一、60张免费换电券赠送的限时礼遇。而此次,蔚来汽车响应“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蔚来推出最高10亿油车置换补贴,油车置换蔚来新车,可享受1万元选装补贴。此次福利可叠加,最高可达3万元,包含1.5万元选装补贴、NIO Phone抵用券一张(价值6498元)、36张换电券(价值3600元)、一年NOP+使用权(价值4560元)。同时,官方提供置换渠道,车商竞价、14天保价、官方合作伙伴免费上门评估等。与其他品牌相比,蔚来一直用着独到之处,比如电池租用方案和换电服务,这种侧面降低车价和快速补能的方式确实受到用户的认可。而在小米SU7上市后,李斌在视频里与雷军面对面道贺,祝贺小米SU7上市,李斌表示“SU7太猛了,我们的乐道品牌都不好定价了。”雷军随后表示“没事的,兄弟们一起努力,一起加电。”李斌提到的乐道是蔚来第二品牌,将于今年5月发布,第三季度上市,首款车型对标特斯拉Model Y。李斌表示,乐道首款车和小米汽车同赛道,并拥有换电技术。我只能说,各位都太卷了!小鹏小鹏策略和问界一样,直接官降,并且是小鹏G9全系降2万。4月1日,小鹏G9开启限时优惠活动,购车立享智驾补贴,现车限时减免至高20000元。此外还有至高价值8000元的选装折扣,星际绿、星阙灰车色限时5折,价值3000元,智能双腔空气悬架限时8折,价值5000元。活动时间为2024年4月1日-4月30日。限时降价后,小鹏G9最低配直接来到24.39万,这个价格买一台小鹏的旗舰SUV还是很香的。对于车漆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执念,但对于空悬这种提高舒适度又听起来够高档的配置,5000元可以说性价比十足,相信很多人都会选装,毕竟空悬这种配置,曾经只会出现在百万级豪车上,而如今二十多万的国产车即可拥有!写在最后前有理想MEGA,后有小米SU7,不得不说3月的汽车圈确实热闹。大家都能猜到小米SU7会火,但没想到会这么火,它的到来对于整个乘用车市场的冲击还是十分剧烈的。对于消费者而言,显然希望看到更多爆款进入市场,沙丁鱼效应引发的竞争亦能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