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 #科技环境 洲 #欧盟 #中国 #稀土 #垄断 #资源 #回收 #电动汽车 #环境 #供应链 #依赖

#德国之声: #科技环境 #欧洲 #欧盟 #中国 #稀土 #垄断 #资源 #回收 #电动汽车 #环境 #供应链 #依赖 欧洲计划到2035年停止销售使用内燃机的新车。这意味着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然而,电动汽车电池需要大量稀土等金属。开采稀土对环境有害,而且目前中国牢牢控制着全球稀土供应。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打造“无中国”稀土磁铁供应链面临重重困难

打造“无中国”稀土磁铁供应链面临重重困难 打造“无中国”供应链颇为艰难。生产稀土磁铁时就是如此。这是一种强大的技术,对于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至关重要,对于喷气式战机和风力涡轮机亦然。几十年来,中国一直主导着稀土磁铁制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国是唯一有能力从头到尾大规模生产稀土磁铁的国家。 现在,随着美国和欧洲对不含中国元素的磁铁的需求日益增长,多种公司试图打破中国对这一市场的控制,它们努力拼接覆盖全球的供应链,但障碍重重。全球稀土产量的三分之二都来自中国。中国的稀土矿石加工能力占全球的85%,磁铁制造产能在全球占比超过90%。 美国和澳大利亚能够开采稀土,但无法进行大规模加工。马来西亚可以加工矿石,但不生产磁铁。日本能够生产磁铁,但没有稀土矿。 总部位于伦敦的市场情报提供商Project Blue的研究主管David Merriman说:“在友好国家之间扩建这一分散的供应链,或许是最有可能的发展方式。”“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已经遥遥领先。”

封面图片

欧盟深度调查发现中国电动汽车“整条供应链都享受补贴”

欧盟深度调查发现中国电动汽车“整条供应链都享受补贴” 数十名欧盟办案人员在中国花费了 250 个工作日,访问了 100 多家公司,收集了数千页证据。其中比亚迪、吉利和上汽作为调查样本公司收到了长达 60 多页、超过 18,000 字的调查问卷,要求提供财务信息以及中国政府向这些公司发放的补助的详细资料。一位欧盟高级官员表示:中国电动汽车“整条供应链都得到了补贴。”该高级官员称,“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为所有运营商提供补贴,从电池使用的锂的提炼,到电池和电池组的生产,再到电动汽车的生产,甚至一直到将电动汽车运往欧盟市场的费用。” 欧盟根据以上调查报告以及三家样本公司补贴财务数据决定,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反补贴关税,以上关税将在原有的 10% 税率的基础上加征,但特斯拉将使用单独税率。上汽集团由于在调查过程中选择不配合,将被要求征收欧盟历史上第三高的反补贴关税。目前,这三家中国汽车公司有四天的时间来指出计算中的任何缺陷,此后,成员国必须在7月15日之前表达自己的担忧。

封面图片

WTO新研究:全球电动汽车进口数据发生巨大转变

WTO新研究:全球电动汽车进口数据发生巨大转变 WTO的文章显示,到2023年底,按价值计算,电动汽车已经占全球汽车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WTO观察到,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电动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和电池电动汽车(BEV)的销量急剧增加。车辆类型发生巨大转变根据WTO测算,2017年至2023年的进口数据显示,电动汽车总体上发生了巨大转变。起初,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电池电动车在汽车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不大,分别约为2.5%、0.8%和1%。然而,自那时起,电动汽车贸易有了显著增长。其中,混合动力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持续增长。混合动力车在2020年后的增长更为活跃。电池电动车的增长速度最快,2020年后进口份额急剧增加,进口额接近混合动力车,表明电动汽车正向全电动车型大幅转变。到2023年底,按价值计算,电动汽车占全球汽车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虽然2023年的增长率似乎有所放缓,但电动汽车,尤其是电池电动汽车的明显上升趋势标志着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可能预示着全球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WTO在文章中写道,截至2023年,美国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的主要进口国之一,电池、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进口额分别达到190亿美元、近178亿美元和69亿美元,占美国汽车进口总额的五分之一以上,标志着电动汽车的应用日益广泛。一些欧洲国家和韩国的电动汽车进口也大幅增长。在欧洲,特别是比利时、荷兰、瑞典和瑞士,电动汽车的进口额已经超过了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进口额,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同时,WTO的文章称,电动汽车出口车辆的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2017年,德国和日本是乘用车的最大出口国,其中出口的电动汽车比例微乎其微。到2023年,这些国家出口的汽车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电动汽车。日本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合动力汽车出口国。WTO在文章中写道,2023年,中国已成为乘用车出口大国,其中约180万辆(约三分之一)为电动汽车,电池电动汽车有150多万辆,这意味着2023年出口的每四辆电池电动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中国。2024年1月,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2021年、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连续迈上了200万辆、300万辆台阶。2023年更是跨越了两个百万级台阶,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加57.4%。他表示,这里特别要说的是,我国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出口为产业增添鲜明亮色。当前,我国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载人汽车,全年出口177.3万辆,增加67.1%,这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贡献。进口关税结构WTO在文章中写道,一些WTO成员使用最惠国(MFN)关税促进电动汽车进口,往往根据电动汽车的类型加以区分。如果把欧盟的27个成员国算作一个WTO成员,现有数据显示,每三个WTO成员中就有一个允许免税进口电池电动车。同时,对于混合动力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每四个WTO成员中就有一个允许其享受免税待遇。而内燃机汽车方面,每六个WTO成员中只有一个允许其享受最惠国免税待遇。如果只考虑成品新车,而不包括救护车和灵车,数据表明,123个经济体中有40个经济体对电池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低于内燃机汽车,其余经济体对这两类汽车征收的关税相同。这种关税结构表明,一些WTO成员正在制定政策,促进对电池电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使用,其他在关税待遇方面没有区别对待的成员,可能正在采用其他类型的政策,如补贴或技术法规等。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福特、梅赛德斯和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供应链问题最少

福特、梅赛德斯和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供应链问题最少 该排名由"带头行动"组织(Lead the Charge)编制。"带头行动"组织是一个由领先的气候、环境和人权组织组成的全球联盟,其中包括塞拉俱乐部(Sierra Club)、日出项目(The Sunrise Project)和公共公民组织(Public Citizen)等。该组织从去年开始对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进行评估,目标是每年发布最新排名。总体而言,汽车制造商在净化供应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在人权尽职调查和钢铁去碳化方面。该小组还发现,有证据表明欧盟法规正在对全球汽车制造商产生积极影响。美国汽车制造商的进步最大,福特以 42% 的得分高居榜首,超过了去年的冠军梅赛德斯。最近才开始报告其供应链排放数据的特斯拉得分增幅最大,从第九名跃升至第三名。然而,报告显示,汽车制造商在人权实践方面存在重大差距,尤其是在土著人权利方面,即使是福特和梅赛德斯等得分最高的公司也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丰田和本田是今年表现最差的汽车制造商,此外还有起亚和日产。该组织指责这些公司在向电动汽车过渡方面进展缓慢,同时还忽视了供应链排放和土著人权利。该小组总结说,2023 年的总体进展"乏善可陈",如果汽车行业不更认真地控制碳排放,不更有力地支持人权,就有可能无法实现其气候目标。报告指出:"总体平均得分仅为 19%,没有一家公司的指标得分超过 50%。此外,三分之一接受评估的汽车制造商仍未在钢铁和铝的去碳化方面采取具体行动,而在负责任的过渡矿产采购、土著人民权利和工人权利方面,各项指标的平均得分仅上升了 2 个百分点,18 家汽车制造商中有 11 家在土著人民权利方面的得分仍为 0%。"一些汽车制造商认识到,在保护工人和原住民的同时,还需要做更多工作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Polestar 和 Rivian去年委托发布的一份气候报告显示,尽管未来几年将大规模推出新型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但全球汽车行业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仍然"偏离了轨道",无法达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匈牙利提出欧盟电动汽车发展提案 反对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匈牙利提出欧盟电动汽车发展提案 反对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当地时间 7 月 10 日,匈牙利国家经济部长纳吉・马顿在布达佩斯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匈牙利向欧盟竞争力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提案,包含一揽子措施,以加快欧盟向电动汽车转型。纳吉・马顿强调,目前欧盟需要能够协调各成员国间不同电动汽车战略的措施。他还建议每 50 公里建立一个充电站,在 80% 的加油站提供充电装置,并为每个购买电动汽车的欧盟公民提供 4500 欧元的购车补贴。他表示,欧盟需要减轻监管压力以提高竞争力,并且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技术中立程序和循环经济。此外,电动化转型是欧洲工业竞争力的核心,匈牙利将向欧盟提议制定电动汽车法。对于向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纳吉・马顿表示,匈牙利政府不支持欧盟的保护主义和市场限制措施,这一举措意味着会导致贸易战,不会对任何一方有好处。(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消息人士称德国将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投票中投弃权票

消息人士称德国将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投票中投弃权票 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将投弃权票,因为反补贴调查仍在继续,欧盟委员会与中国政府间的谈判也正在进行。消息人士们拒绝透露姓名,因为该决定是保密的。路透社说,在第一阶段投弃权票实际上意味着支持欧盟委员会继续与中国政府就欧盟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案件进行谈判。路透社补充说,德国汽车制造商去年1/3销售额来自中国,它们担心发生贸易冲突,反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报道提到,法国是此案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而匈牙利则对此表示谴责。此外,其他欧盟成员国对如何投票摇摆不定,这次投票是对欧盟委员会关税举措支持率的首次官方测试。欧盟在没有行业投诉的情况下发起调查,这也是首例此类贸易案件。路透社称,周五晚些时候,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被问及弃权计划时表示,德国预计欧盟行政部门将成功与中国就电动汽车问题达成协议,并且该协议将有利于欧洲汽车行业发展。但他拒绝确认德国将如何投票。朔尔茨在与日本首相会晤后对记者说,“这些汽车都具有全球竞争力,不用担心竞争”,“但我们必须始终确保各方条件公平”。据媒体此前报道,针对欧盟委员会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政商界人士日前持续表达不满,认为此举有损欧洲消费者利益,将拖缓欧洲汽车业转型升级,不利于欧洲提升竞争力,也无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德国汽车工业协会3日发表声明,反对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该协会认为,此举不符合欧盟利益,不仅会对欧洲消费者和企业造成负面影响,还将阻碍欧盟本土电动汽车市场发展,也不利于实现气候目标。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电动汽车不会“涌入”欧洲市场。提升欧洲汽车工业竞争力应通过促进创新和自由贸易实现,而非依赖贸易保护措施。该协会呼吁欧盟委员会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通过对话方式解决问题,与中国共同致力于保障开放市场、确保供应链安全以及实现环保目标。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