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虚假、欺骗性外汇交易,外汇局公布十起逃汇案

严打虚假、欺骗性外汇交易,外汇局公布十起逃汇案 10 月 11 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开通报 10 起企业及个人逃汇案例,对于外汇违规行为再亮 “红牌”。记者梳理发现,本次通报的 10 起案例均为违规办理跨境资金流出业务案例。其中,8 起企业违规案例涉及虚构贸易背景、付汇无实际进口等典型违规行为,个案最高罚款金额 960.2 万元人民币;2 起个人违规案例分别为分拆逃汇和违规刷卡逃汇,个人最高罚款 172.78 万元人民币。(上证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乌克兰央行宣布放宽部分外汇交易禁令】

【乌克兰央行宣布放宽部分外汇交易禁令】 3月2日消息,乌克兰央行日前宣布,放宽部分外汇交易禁令。从3月1日起,不再完全禁止外币交易,每天个人最高交易限额为30000格里夫纳(约合6380元人民币);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账户经乌央行许可,可以无上限提取现汇外币。

封面图片

【青岛一#企业违规获利591元被罚款1863万#】6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市分局公示一份罚单,一家企业因违反规定将外汇

【青岛一#企业违规获利591元被罚款1863万#】6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公示一份罚单,青岛一家企业因违反规定将外汇汇入境内,被罚款1863.8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91.63元。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几年全国多个地区的公司因类似违法违规行为,被开出千万罚单。其中,青岛一家企业在去年9月被没收违法所得1027万元,罚款4731万元,罚没合计5758万元。 青岛一企业违反外汇规定获利591元 被罚款1863万元 via 捉谣记的微博

封面图片

中国最高检、国家外汇局联合出手:打击涉外汇违法犯罪

中国最高检、国家外汇局联合出手:打击涉外汇违法犯罪 5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公开发布6件外汇领域行刑反向衔接典型案例,聚焦外汇领域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明确办案规则,依法打击涉外汇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秩序。 最高检行政检察厅负责人介绍,这批典型案例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聚焦当前困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衔接的管辖难题,做好示范引导;二是强化对外汇违法行为的全方位打击,形成有效震慑;三是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推进反向衔接常态长效。 “此次发布案例,重点警示社会公众,不要贪图一时之利,利用正常跨境经贸往来中积累的资金和客户资源等,协助地下钱庄团伙从事非法买卖外汇经营活动,或为地下钱庄团伙非法行为提供便利条件。 此类行为属于非法经营犯罪的共犯,即使符合刑事不起诉条件,也将被追究行政责任,将被处以行政罚款。”国家外汇局管理检查司负责人称。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外汇交易日益活跃,但伴随而来的非法买卖外汇活动,严重威胁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秩序。 检察机关和外汇管理部门加强协作配合,精准打击涉外汇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秩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同时,检察机关联合外汇管理部门深化外汇领域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在个案办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执法司法尺度、示范程序衔接路径,防止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因“不刑不罚”产生监管漏洞,形成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治理闭环。 此次,两部门发布的典型案例对加强外汇领域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具有示范指导作用。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意在帮助社会公众提升合法使用外汇的意识。”国家外汇局管理检查司负责人表示,社会公众买入和卖出外汇应在取得外汇业务资格的银行等机构办理。 在规定场所以外买卖外汇,扰乱外汇市场交易秩序的,属违法行为。非法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构成非法经营罪,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未达到刑事追责标准的,依法应追究行政责任。 此次典型案例还有利于构建外汇管理部门与地方检察机关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国家外汇局管理检查司负责人表示,两部门坚持执法为民、公正执法的理念,严厉惩处恶性外汇违法犯罪活动,同时惩教结合,秉承过罚相当的原则,共同做好刑事司法程序终结后的“后半篇文章”,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最高检行政检察厅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制度等要求,在事前、事中、事后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外汇管理部门行政处罚工作顺利开展,完善外汇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确保精准打击涉外汇违法犯罪行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欢迎订阅东南亚大事件频道 @HH9915 欢迎投稿爆料: @HFH179

封面图片

中国银行涉12违法行为被央行罚逾3600万人民币

中国银行涉12违法行为被央行罚逾3600万人民币 中国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等12项行为被央行处以警告,并罚款3664.2万元(人民币,下同,约690万新元)。 综合澎湃新闻、每日经济新闻和观察者网报道,中国央行星期五(12月1日)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中国银行因12项违法行为被处以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37.34万元,罚款3664.2万元。做出行政处罚的决定日期为11月29日。 涉及违法行为包括: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备付金管理规定,违反人民币反假有关规定,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违反金融营销宣传管理规定,违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规定。 中国央行也通报18名责任人被罚款,罚款金额为1万元至38万元不等。 另外,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一天通报,对涉56项违规行为的中信银行总行罚款1.5242亿元、没收违法所得462.59万元,对分支机构罚款6770万元;罚没合计2.25亿元。 涉及违规行为包括:发放大量贷款代持本行不良、违规发放并购贷款收购保险公司股权、违规向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授信、部分业务不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等。 2023年12月2日 11:34 AM

封面图片

#重庆 #燃气 2.15 燃气集团因未整改去年多计多收燃气费问题,再次被查处,拟被罚款810万元人民币。市市场监管局通报称,尽管

#重庆 #燃气 2.15 重庆燃气集团因未整改去年多计多收燃气费问题,再次被查处,拟被罚款810万元人民币。市市场监管局通报称,尽管去年已处理过相关问题,重庆燃气集团仍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等问题,侵犯了消费者权益。调查组将对其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并责令集团进行彻底整改。此外,相关责任人将接受问责。重庆燃气集团的整改不力引发了新的投诉,市政府已重新展开调查。

封面图片

北京提高举报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奖励 最高20万元人民币

北京提高举报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奖励 最高20万元人民币 北京官方星期二(11月28日)发布该市举报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的奖励实施细则,每起举报案例经查证属实,举报者将获得最高2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3万7481新元)奖励。 据中新网报道,北京市医疗保障局星期二通报,该局与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北京市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举报人对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行为进行举报,经查证属实应予奖励的,每起案件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实施细则》将举报最高奖励标准由10万元提高至20万元,最低奖励标准由200元提高至500元,并把针对所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的举报纳入奖励范围。 《实施细则》明确以举报事项涉及的应当追回的医保基金损失金额为基础,按照造成损失的主体分为单位和个人,对符合条件的举报人予以奖励,每起案件最高不超过20万元,最低不少于500元。 其中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医保经办机构和参保单位造成基金损失的举报,案值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按照案值2%给予奖励,按此计算不足500元的,给予500元奖励;案值50万元以上的,按照案值的4%给予奖励。 对参保个人造成医保基金损失的举报,案值1万元以下(含1万元),按照案值10%给予奖励,按此计算不足500元,给予500元奖励。案值1万元以上的,按照案值的10%给予奖励,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奖励标准500元。 2023年11月28日 10:08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