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条咨询 杜淦堃认为可将公众利益列为答辩理由

23条咨询 杜淦堃认为可将公众利益列为答辩理由 #港闻 政府正就23条立法展开公众咨询。大律师公会主席杜淦堃称,个人认为有空间可将公众利益列为答辩理由,而公会暂时未有很详尽看法,会继续研究及提供意见。 (2/2/15:37)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杜淦堃:如以公众利益作答辩理由须将举证责任讲清楚

23条立法|杜淦堃:如以公众利益作答辩理由须将举证责任讲清楚 政府就《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公众,大律师公会主席杜淦堃说,公会正研究有关文件,希望适时以专业角度提供详尽意见,现阶段未有全面看法。对于窃取国家机密是否可以公众利益作辩护理由,杜淦堃说,初步个人意见认为有讨论空间,可考虑将公众利益作为答辩理由,有些国家在国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罪行中亦有相关做法。但如果本港采纳以公众利益作为答辩理由,必须要将举证责任等讲清楚,门槛亦不能低,以避免滥用。杜淦堃又说,有意见指只有新闻工作者才能运用相关答辩理由,但他认为如果任何人都有机会干犯该罪行,应该一视同仁,大家都可运用有关答辩理由。对于有意见认为,危害国安便不可能属公众利益,杜淦堃说其他司法管辖都有相关讨论,认为属于平衡的问题,因为要考虑危害国安的伤害有几大,即使伤害未必很大,但如果相对所披露的公众利益很高,在这情况下是否可引入公众利益作为答辩理由,他认为有商榷空间。 被问到国家机密的定义如扩阔至社会及经济发展,会否影响社会正常讨论,杜淦堃说要深思熟虑,稍后才能给予意见。 2024-02-02 15:19:29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政府就《基本法》23条立法进行公众咨询。大律师公会主席杜淦堃建议,可考虑列「公众利益」作为答辩理由;行会成

#港闻 【Now新闻台】政府就《基本法》23条立法进行公众咨询。大律师公会主席杜淦堃建议,可考虑列「公众利益」作为答辩理由;行会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认为条文须写得十分清楚。 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我看不到有公众利益是会高于国家安全的公众利益,我会说若以这作答辩理由,必须要写得很清楚,大家亦应理解,是非常罕见的,最低限度我现在想不到,大部分人都想不到的。但若说有这个答辩利益(理由),我们便会安心一些,我觉得这是没有问题的。」

封面图片

杜淦堃冀基本法23条对守法市民影响减至最低

杜淦堃冀基本法23条对守法市民影响减至最低 #港闻 大律师公会主席杜淦堃回应基本法23条今年内立法,指公会已开始研究相关罪行,期望罪行的内容要清晰,对守法市民的影响减至最低。 (1/19/19:25)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汤家骅:以公众利益作答辩理由在法理上不成立

23条立法|汤家骅:以公众利益作答辩理由在法理上不成立 《基本法》23条立法公众咨询展开,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表示,留意到有关以「公众利益」作为答辩理由的讨论,他个人认为,有关说法在法理上不成立,认为如果是伤害国家安全的事就不会是公众利益,不能成为答辩理由。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谭耀宗说,社会对23条立法、完善国家安全法律已有共识,大家都想尽快去做,尽快完成咨询可以开展下一步工作。 2024-01-31 12:28:10

封面图片

杜淦堃:23条咨询须透明 驳斥「特区政府对民意充耳不闻」说法

杜淦堃:23条咨询须透明 驳斥「特区政府对民意充耳不闻」说法 大律师公会主席杜淦堃表示,基本法23条立法无疑会引发新一轮关注香港未来的争论,为了真正服务和保护香港和市民,新法例必须清晰和准确,咨询过程必须透明和彻底,以驳斥任何「特区政府对民意充耳不闻」的说法。杜淦堃在法律年度开启典礼致辞表示,香港享有的自由与一流的法律体系结合,支持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面对地缘政治挑战,23条立法可能会受到攻击,认为香港不再是自由的城市,且法治已死。他表示,虽然当中一些言论可能并不真诚,但亦是很多人的担忧,维护国家安全与保障《基本法》赋予的基本权利之间的平衡,必应谨调慎校。杜淦堃又以终审法院对岑子杰案及蔡玉玲案的裁决为例,说明最高级法院在行使独立裁决权时,以公正、符合法理的方式解决争议,印证了香港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核心原则。他说本港法官经常受到来自海外的不公正批评和压力,但部分法官仍选择延迟退休或以兼职方式,继续工作以支持司法机构,形容努力不懈、正直履行职能的司法人员,是香港非常宝贵的财产。 2024-01-22 18:11:40

封面图片

港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谈23条立法:若公众利益作为答辩理由可更安心

港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谈23条立法:若公众利益作为答辩理由可更安心 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正进行公众咨询,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星期六(2月3日)重申,不认为有任何公众利益凌驾国家安全,但若将公众利益加入窃取国家机密罪的答辩理由可令市民安心,当局可考虑相关建议。 根据星岛日报报道,汤家骅在一档电台节目中就《基本法》23条立法的咨询工作作出如上表述。他说,可考虑公众利益加入窃取国家机密罪的答辩理由,但条文必须写清楚以供法庭衡量,客观考虑整体社会利益,不能让市民有错觉,以自己准则来判断属公众利益便挑战国家安全。 汤家骅补充说,涉及市民健康、性命等属公众利益,但涉经济策略则不属于。 被问及媒体干犯相关罪行的可能性,汤家骅认为可能性不大,媒体在披露政府资料前,应先进行查册确定披露资料是否超越权限,如媒体报道高官透露的政策内容,无犯罪意图,不属违法。 至于23条立法咨询一个月,汤家骅认为时间虽逼切,但绝非“走过场”,香港目前面对国家安全风险,早一日完成立法对安定社会有帮助。他认为,学者若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内里的对与错、平衡,相信能在咨询期内提出中肯及有建设性意见。 2024年2月3日 9:04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