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确保学生课间正常活动

中国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确保学生课间正常活动 中国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圈养”问题引起舆论关注后,中国教育部回应,将督促地方和学校落实国家有关规定,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活动的做法。 据新华社星期五(11月3日)报道,中国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此事受访时说,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 这名负责人说,教育部高度重视学生课间休息,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他提到,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负责人强调,教育部将进一步督促地方和学校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并将指导地方和学校科学实施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把安全事故风险降到最低,让孩子们快乐放心活动。 同时,教育部将要求学校争取家长理解和社会支持,共同努力保障学生课间正常活动。 山西晋中一名老师近日发布视频,吐槽“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 视频在中国网络迅速引发共鸣。不少家长表示对此深有体会,“早就想吐槽了。”有网友甚至反映,“好几个班都有腰椎有问题的学生”,还有网友回忆当年的“课间10分钟”,称“课间老师都往外撵人。”但也有网友表示能理解,认为“老师和学校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10分钟”现象普遍,且在小学中最为突出。 2023年11月4日 1:32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所有中小学开展学生欺凌“起底式”排查

中国教育部:所有中小学开展学生欺凌“起底式”排查 中国各地频繁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中国教育部要求深入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学生欺凌“起底式”大排查。 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星期五(4月26日)会同中国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分析研判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形势,部署做好今年安全工作,尽最大努力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件发生。 会议强调,各地要全面深化安全工作重点领域治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实施心理健康专项行动,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推进“双减”。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预警机制,分层分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深入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面向师生、家长定期开展法治教育、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培训。强化教育惩戒举措,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三是深入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以农村学校和寄宿制学校为重点,持续强化安防建设。会同住建、消防等部门,对校舍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进行全面排查整治。 会议也要求,深入实施防溺水专项行动和交通安全提升行动。 2024年4月27日 6:05 PM

封面图片

教育部通知开展中小学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

教育部通知开展中小学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 学校要公布欺凌防治电话邮箱,法治副校长、分管安全工作校领导电话。对来电反映情况落实首问负责制。 每班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学生欺凌防治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掌握预防欺凌的知识和做法。 楼道、天台、储物间等隐蔽场所,做到视频监控全覆盖。 面向所有教职员工和家长定期开展学生欺凌防治专题培训。 (教育部)

封面图片

中国中小学每天将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中国中小学每天将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中国中小学每天将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缓解学生视力疲劳。 据“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星期二(3月12日)消息,中国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今年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八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通知要求,确保中小学生课间正常活动。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到户外活动和望远,缓解视力疲劳。 通知还要求,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监测。中小学校在宣传教育月期间开展一次视力监测,重点关注学生寒假返校后视力变化情况,及时将视力监测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通知还要求,在中小学校、幼儿园部署开展“每班张贴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中小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每月开展一次班级内视力自测、每季度开展一次近视防控科普宣教活动、每学期初开展一次专题部署、每年跟踪对比分析一次全校学生视力状况”等“六个一”近视防控试点,探索总结近视防控创新举措和有效方法。 2024年3月12日 4:02 PM

封面图片

北京:中小学校服坚持自愿购买原则

北京:中小学校服坚持自愿购买原则 北京市教委昨天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校服供应和验收严格执行 “明标识” 制度。中小学应坚持自愿购买原则,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家长购买校服;加强校服采购公示,实行信息公开,主动接受学生和家长全过程监督。(北京日报)

封面图片

中国要求中小学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一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中国要求中小学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一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中国教育部要求当地中小学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有一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据新华社星期五(9月1日)报道,中国教育部在通知中宣布,在2023年9月开展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要求各地中小学校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一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校内户外活动达到两小时。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科学合理分配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引导学生课间走出教室活动、远眺。 幼儿园则要保证儿童每天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户外活动不少于三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通知也要求把幼儿园作为近视防控第一道关口,控制幼儿和小学低年级段近视发生率。推动家长履行近视防控责任,以身作则,共同控制“视屏时间”,增加户外运动,营造家庭爱眼护眼氛围。

封面图片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教师厅函〔2021〕17号),面向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教师厅函〔2021〕17号),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和教师开展为期九个月的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教育部决定自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和教师开展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教育部要求,通过六个月的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组织开办校外培训班”“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同家长搞利益交换”等突出问题,治理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教育部,中新网)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