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患糖尿病案例递增 马国政府年耗40亿令吉治疗

青年患糖尿病案例递增 马国政府年耗40亿令吉治疗 马来西亚卫生部长扎丽哈称,马国糖尿病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政府每年须耗资逾40亿令吉(约11亿新元)用作治疗费用,为此,卫生部决定把筛检年龄下调至18岁至40岁之间。 《东方日报》,扎丽哈星期天(11月5日)出席活动时指出,近年来,罹患糖尿病的国人递增,间接增加了政府的医疗负担。卫生部已设下一新目标,既在2025年把肥胖症及糖尿病降低至15%。 扎丽哈说,除了糖尿病外,吸烟引发的相关疾病,也为政府带来庞大的医疗负担,2020年,政府耗费了逾60亿令吉在烟民的疾病上。“所以政府不断推广健康醒觉运动,告诉人民照顾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可以减轻政府的医疗负担。” 扎丽哈还提到,在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有280万人因痴肥而死亡。据2019年全国健康及病发率调查报告,马国有一半的成年人体重过胖,患有肥胖症的人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2019年世界人口报告显示,马国成人患肥胖症达15.6%,在东南亚国家中占比最高,其次为汶莱的14.1%、泰国的10%及印尼的6.9%。 扎丽哈指出,肥胖症是引起糖尿病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而糖尿病会引发各种并发症,比如肾衰竭、视觉受损、皮肤问题等等。“有四个主要因素引起肥胖症及糖尿病,既饮食、运动量、环境及基因。” 2023年11月5日 3:35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屁股大其实是种健康优势#】美国糖尿病协会学术期刊《糖尿病护理》发文显示。臀部脂肪多是一种健康优势,与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有关。

【#屁股大其实是种健康优势#】美国糖尿病协会学术期刊《糖尿病护理》发文显示。臀部脂肪多是一种健康优势,与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有关。在体重合理的情况下,如果天生臀部脂肪多,且不存在腹型肥胖,这种身材往往更健康。腹型肥胖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病风险。相比之下,一个人臀围大,表明其下身肌肉发达。很多研究显示,臀部肌肉少的人,也就是平常说的“胳膊腿细、肚子大”的人,心血管发病率是升高的。 via 生命时报的微博

封面图片

司美格鲁肽还可防癌?研究称糖尿病患者使用该疗法患 10 种癌症风险更低

司美格鲁肽还可防癌?研究称糖尿病患者使用该疗法患 10 种癌症风险更低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子刊《JAMA 肿瘤学》近日发表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服用 GLP-1 疗法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较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而言,罹患 10 种癌症的风险显著降低。GLP-1 疗法的著名代表是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的司美格鲁肽,这种药物近年来适应证已拓展至减重及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等,市场需求旺盛。尽管新一代 GLP-1 疗法司美格鲁肽用于 2 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仅在 2017 年年底才获得美国 FDA 批准,但 GLP-1 疗法用于 2 型糖尿病治疗已长达近 20 年。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 2005 年 3 月至 2018 年 11 月期间 160 万名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记录,这些患者在用药前没有检测出与 13 种肥胖相关癌症病史。研究人员发现,接受 GLP-1 疗法而非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患上其中 10 种癌症的风险显著降低,包括食道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胆囊癌、肾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以及脑膜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他们称,这一发现可能是 “GLP-1 药物对高危人群预防癌症具有潜在益处的初步证据”,但这项研究是观察性的,因此只能确定两者之间有关系,而无法确立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肥胖相关癌症风险的降低可能来自于这些药物带来的减肥和糖尿病控制,肥胖和糖尿病都与更高的癌症风险有关。(第一财经)

封面图片

研究:少吃盐或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研究:少吃盐或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患糖尿病风险较高的人通常会避免吃糖,一项新研究表明,少吃盐也可能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 新华社星期天(11月5日)报道,美国图兰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梅奥诊所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他们调查了在英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登记的超过40万名成年人的盐摄入量,在时间中位数接近12年的随访中,参与者中逾1.3万人患上2型糖尿病。 调查发现,与“从不”或“很少”向食物中添加盐的人相比,“有时”“经常”或“总是”向食物中添加盐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高出13%、20%和39%。 研究员说,这表明高盐摄入与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先前研究发现,限制盐的摄入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风险,而这项研究表明,少吃盐也可能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 研究员称,目前尚不清楚为何高盐摄入会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有关,可能是因为盐会促使人们吃得更多,增加肥胖、炎症等风险,进而引发糖尿病。接下来,他们将开展临床试验,控制参与者的盐摄入量并观察效果。 2023年11月5日 3:43 PM

封面图片

报告:英国儿童肥胖率及青年糖尿病发病率上升

报告:英国儿童肥胖率及青年糖尿病发病率上升 本世纪初起儿童健康状况的问题就令人担忧。自2006年以来,英格兰10岁和11岁儿童的肥胖率上升了30%。 法新社报道,慈善机构食品基金会星期三(6月19日)发布的这份名为《被忽视的一代:扭转英格兰儿童健康状况的下降》的报告将因体重问题而苦苦挣扎的儿童数量的增加描述为“令人深感担忧”。 自2013年以来五岁儿童的身高稳步下降,25岁​​以下人群的二型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在过去五年中上升了22%。 报告的作者说,潜在原因包括“令人震惊的贫困和匮乏程度”以及“食品行业大力推广廉价垃圾食品”。 他们补充说,英国最近的生活成本危机“加剧”了许多家庭在餐桌上提供健康、营养食品方面所面临的困难。 前政府食品顾问丁布尔比在报告中说,这种下降“令人震惊且深感悲哀”。 他敦促无论哪个政党在7月4日赢得英国大选,都要“采取果断行动,让健康和可持续的食品变得负担得起,并阻止垃圾食品的升级”。 研究表明,五分之一的儿童在10岁到11岁离开小学时就已肥胖,这使他们以后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风险更大。 报告称,政治领导人必须“扭转目前的轨迹”。“如果不这样做,一代人将终生承受与饮食有关的疾病及其带来的后果的负担。” 这些后果将包括精神和身体健康问题,以及“不堪重负的医疗保健系统无法有效地治疗患者,经济不活跃削弱了国内生产总值。 2024年6月19日 11:01 PM

封面图片

司美格鲁肽还可防癌?研究称糖尿病患者使用该疗法患10种癌症风险更低

司美格鲁肽还可防癌?研究称糖尿病患者使用该疗法患10种癌症风险更低 GLP-1疗法的著名代表是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的司美格鲁肽,这种药物近年来适应证已拓展至减重及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等,市场需求旺盛。尽管新一代GLP-1疗法司美格鲁肽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仅在2017年年底才获得美国FDA批准,但GLP-1疗法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已长达近20年。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2005年3月至2018年11月期间160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记录,这些患者在用药前没有检测出与13种肥胖相关癌症病史。研究人员发现,接受GLP-1疗法而非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患上其中10种癌症的风险显著降低,包括食道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胆囊癌、肾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以及脑膜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他们称,这一发现可能是“GLP-1药物对高危人群预防癌症具有潜在益处的初步证据”,但这项研究是观察性的,因此只能确定两者之间有关系,而无法确立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肥胖相关癌症风险的降低可能来自于这些药物带来的减肥和糖尿病控制,肥胖和糖尿病都与更高的癌症风险有关。值得强调的是,与胰岛素治疗相比,使用GLP-1药物的患者患甲状腺癌的风险并未显著降低。这一发现为现有研究提供了依据,这些研究强调了GLP-1药物与患甲状腺癌风险增加有关的问题,并支持在药品包装上标注警告,建议内分泌或甲状腺问题患者谨慎使用这种药物。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没有特别研究新一代的GLP-1药物,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抗糖尿病和减重药物进入市场,有必要对新一代药物预防癌症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目前,美国 FDA已经批准新型GLP-1减重药司美格鲁肽用于降低非糖尿病超重或肥胖成年人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但与此同时,有关司美格鲁肽副作用的研究也从未停止。根据最新发表在JAMA子刊《JAMA眼科》杂志的一项研究数据,使用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药物的患者可能会面临眼部疾病风险增加,进而威胁视力。研究显示,在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眼部疾病发生率为8.9%,而服用非GLP-1糖尿病药物的患者中,这种眼部疾病的发生率仅为1.8%;此外,在因超重或肥胖而使用司美格鲁肽的患者中,眼部疾病的发生率为6.7%,服用其他类型药物的患者中,眼部疾病的发生率仅为0.8%。不过这项研究也仅为观察性研究,并非随机对照试验,具有局限性。诺和诺德对此回应称,眼部疾病并非目前上市的司美格鲁肽药物的不良反应;这项研究的数据也不足以确定GLP-1受体激动剂的使用与NAION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NAION 是由视神经血流不足引起的,会导致一只眼睛突然无痛视力丧失,这也是继青光眼之后因视神经损伤而导致失明的第二大常见原因。这种疾病通常对老年人的影响更大。不过,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肥胖的患者平均年龄仅为46岁,糖尿病的患者平均年龄也仅为57岁。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前沈阳金德队球员王若吉感染新冠去世,才37岁。王若吉有糖尿病,按中国标准就不算死于新冠,而是死于糖尿病。看来疫情也很严重,难怪盛

前沈阳金德队球员王若吉感染新冠去世,才37岁。王若吉有糖尿病,按中国标准就不算死于新冠,而是死于糖尿病。看来沈阳疫情也很严重,难怪盛京医院里里外外人挤人。但看沈阳政府公布的数据,才新增29例,当然更无人死亡。中国的数据从来就是笑话,还有人根据中国的数据写论文呢。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