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禁止无人机等航空器在两会期间飞行

北京市禁止无人机等航空器在两会期间飞行 中国全国两会(全国人大、政协年会)召开在即,北京市公安局禁止一切单位在两会期间利用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进行各类飞行活动。 据“平安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市公安局星期一(2月26日)发布《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加强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地区“低慢小”航空器管理工作的通告》,称为了维护两会期间北京的空中安全,杜绝各类违法违规飞行活动。 通报明确,从3月1日零时起至3月12日24时期间,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一切单位、组织和个人利用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进行各类体育、娱乐、广告性飞行活动。 通报说,“低慢小”航空器指的是飞行高度低、飞行速度慢、雷达反射面积小的航空器具,包括轻型和超轻型飞机(含轻型和超轻型直升机)、滑翔机、三角翼、动力三角翼、载人气球(热气球)、飞艇、滑翔伞、动力滑翔伞、无人机、航空模型、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等12类。 通报警告,违规飞行“低慢小”航空器或违法破解无人驾驶航空器禁飞系统行为,公安机关将联合军队、民航等有关部门严厉查处。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 2024年2月28日 4:00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北京市公安局:28 日至 31 日市禁飞 “低慢小” 航空器

北京市公安局:28 日至 31 日北京市禁飞 “低慢小” 航空器 5 月 25 日,北京市公安局发布了《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加强北京地区 “低慢小” 航空器管理工作的通告》,其中明确:自 2024 年 5 月 28 日零时起至 2024 年 5 月 31 日 24 时期间,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一切单位、组织和个人利用无人机等 “低慢小” 航空器进行各类体育、娱乐、广告性飞行活动。 来源:财经慢报频道

封面图片

北京在一带一路论坛期间禁飞低慢小航空器

北京在一带一路论坛期间禁飞低慢小航空器 中国首都北京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将全面禁飞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公安局星期四(10月12日)发布了《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加强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北京地区“低慢小”航空器管理工作的通告》。 通告明确,自10月16日零时起至10月19日24时期间,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一切单位、组织和个人利用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进行各类体育、娱乐、广告性飞行活动。 “低慢小”航空器指的是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飞行时速小于200公里、雷达反射面积小于2平方米的航空器具,主要包括无人机、载人气球(热气球)、滑翔伞、航空模型等12类。 此外,按照2014年出台的相关通告,北京也禁止生产、销售、燃放孔明灯。孔明灯利用明火加热空气产生动力升空,且自重较轻,遇有阵风或碰撞高大建筑物后容易坠落,一旦掉落到易燃物品上,极易引发火灾。 北京警方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严厉查处打击低慢小航空器和孔明灯违法行为,对于触犯刑法的个人或单位,警方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星期三(10月11日)宣布,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将出席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为赴华出席论坛的嘉宾举行欢迎宴会和双边活动。

封面图片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公布,自2024年1月起实行。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公布,自2024年1月起实行。 将无人机分为微、轻、小、中、大5型。单位从事飞行活动,除微型无人机(最大飞行真高≤50m、空机<0.25㎏、视距内飞行)或农用无人机(真高≤30m)外需向民航部门申办运营合格证。个人操控无人机,除微、轻型(空机<4㎏)外需取得操控员执照。 真高120米以上空域、机场及边境线周边一定范围空域等都划为管制空域,未经空管批准不得飞行。 外国人员操控的无人机不得在境内实施测绘、电波参数测试等飞行活动。 (中国政府网)

封面图片

中国规定民用无人机应设置唯一产品识别码

中国规定民用无人机应设置唯一产品识别码 中国工信部星期一(12月18日)发布公告,要求民用无人机应设置唯一产品识别码。 根据中国工信部星期二(19日)在网站发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管理若干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者应当为其生产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设置唯一产品识别码。自备动力系统的飞行玩具除外。 规定还提到,唯一产品识别码应当包含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者名称代码、产品型号代码和序列号。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者名称代码、产品型号代码,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者拟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核确认。序列号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者自行编制。 规定还说,唯一产品识别码的编码规则应当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不得重复、虚假设置唯一产品识别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者应当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投放市场前,将唯一产品识别码信息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但用于测试飞行以及组装、拼装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应当在首次飞行前将唯一产品识别码信息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规定指出,因维修、维护等原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者变更唯一产品识别码的,应当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重新飞行前将唯一产品识别码变更情况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此外,规定要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者不得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中设置恶意程序;发现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存在网络或者数据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告知使用人,并向住所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者省级通信主管部门报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者应当加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过程的数据管理和安全防护。 规定还说,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省级通信主管部门,以及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等共享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企业信息以及唯一产品识别码等产品信息。 ... 2023年12月19日 9:14 PM

封面图片

杭州亚运彩排期间违规飞行无人机 涉事两人被行拘

杭州亚运彩排期间违规飞行无人机 涉事两人被行拘 在中国杭州亚运会彩排期间,主场馆周边出现违规飞行无人机,涉事两人被行政拘留。 澎湃新闻星期一(9月11日)引述杭州萧山区警方消息报道,杭州全域9月1日“禁飞”以来出现首例因违规飞行无人机被行政拘留的案例。 8月上旬,杭州市政府发布关于第19届亚运会和第四届亚残运会筹备举办期间的通告,提出从9月1日至10月28日,杭州市行政区域全境对“低慢小”航空器、空飘物实施临时管控。 据杭州萧山区警方介绍,上星期六(9月9日)中午,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点位的巡逻力量发现国博中心上空有一架无人机,随即查控并锁定可疑人员郑某、彭某,两人均化姓。 据郑某交代,两人是无人机爱好者,知道杭州目前有禁飞规定,但心存侥幸。上星期五(8日),郑某教唆在南京的好友彭某来杭,在管控区域共同进行无人机活动,彭某于9日抵达。 据介绍,两人违规飞行正值杭州亚运会彩排期间,飞行区域在亚运会主场馆杭州奥体中心场周围,两人的行为扰乱了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警方决定给予郑某行政拘留10日、彭某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 从9月1日至9日,杭州警方已依法查处53起无人机违规飞行行为,违规飞行的区域多在工地、商业中心、景区等,违规人员多被处以行政罚款。

封面图片

中国发布民用无人机运行安全管理规则

中国发布民用无人机运行安全管理规则 中国交通运输部星期三(1月3日)发布文件,对民用无人机按运行场景、运行风险等进行规范。 据中国交通运输部官网消息,《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已于去年12月15日经第29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3日起施行。 根据《规则》,民用无人机按照面向运行场景、基于运行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分为开放类、特定类和审定类三类运行。 开放类运行风险较小,运行人满足一般运行要求,即可规避相应运行风险;特定类运行存在一定的风险,运行人除满足规定的一般运行要求, 还应当在运行前制定相应的风险缓解措施;审定类运行风险较高,运行人除满足所有运行要求,还应当在运行前制定完整的风险缓解措施,以管控相应运行风险。 《规则》也对操作员的安全操作提出要求,操控微型、轻型民用无人机飞行的人员 ,无需取得操控员执照;但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应当取得有效操控员执照,并且在操作时随身携带该执照。 此外,操控民用无人机进行涉及特定高风险的特殊运行时,应当持有相应类别的操控员执照,以及相应的特定运行安全风险等级。 在上述《细则》发布前,中国国务院、中共中央军委去年5月也曾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以规范无人机飞行以及有关活动。 中国工信部去年12月也发布了关于民用无人机生产管理若干规定,要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者为其生产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设置唯一产品识别码。 2024年1月3日 5:02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