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改委:加快落后新能源企业和产能退出

中国发改委:加快落后新能源企业和产能退出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将促进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加快落后企业和产能退出,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化重组。 据新华社,中国国家发改委星期三(5月1日)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正抓紧研究完善有关政策措施,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包括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消费市场,加快基础建设。 该负责人介绍,三方面工作的第一项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加快落后企业和产能退出,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化重组。 该负责人也表示,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欢迎全球汽车企业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和产业链体系,共享新能源汽车发展成果。 在扩大消费市场方面,中国发改委将会同其他部门开展汽车以旧换新行动、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持续扩大市场规模。 发改委也强调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力推进老旧小区、公路沿线、农村地区等重点区域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快充为主的公共充电设施,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节假日充电保障能力等。 2024年5月1日 12:22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发改委 :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调违背经济常识

发改委 :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调违背经济常识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说,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调违背市场规律和经济常识,中方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据中国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郑栅洁星期六(6月22日)早上在北京与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共同举行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首次高级别对话。 郑栅洁说,本次对话旨在落实两国领导人加强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重要共识。 他说,中国近年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在推进自身绿色转型的同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中国承诺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所用时间全球最短、碳排放强度降幅全球最大。 郑栅洁强调,所谓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调违背市场规律和经济常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与欧盟高举的“绿色发展大旗”不一致,保护主义只会拖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方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他称,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全球产能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对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还可以作出更大贡献。 郑栅洁称,合作始终是中德双边关系的主基调,中德在能源绿色转型、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低碳零碳技术推广方面互补性很强、市场空间广阔、合作基础扎实。中国愿与德国在能效和循环经济、气候多边进程、工业减碳、能源转型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在绿色低碳技术领域进一步挖掘合作空间。 路透社报道,哈贝克在会上说,欧盟委员会启动反补贴调查的九个月来,非常详细地审查中国企业是否从补贴中获得了不公平的好处。这轮审查后产生的任何反补贴税措施“都不是一种惩罚”,而旨在补偿中国政府通过补贴给予国内企业的优势。 据发改委新闻稿,中德双方相关部门在会上就能效与循环经济、气候多边进程及中德双边气候合作、工业减碳和能源转型等重点议题进行对话交流。 2024年6月22日 2:07 PM

封面图片

中国发文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鼓励海外研发合作

中国发文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鼓励海外研发合作 中国商务部等九部门星期三(2月7日)发布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鼓励海外研发合作。鼓励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高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依法依规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积极与国外研究机构、产业集群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融入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网络,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设计、研发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意见稿提出,要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包括鼓励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高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依法依规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积极与国外研究机构、产业集群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融入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网络,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设计、研发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此外,提高海外合规经营能力。鼓励行业组织、智库机构等开展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海外合规培训。及时跟踪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相关市场准入、环境保护、数据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法规,编发国别贸易指南等。 同时,因地制宜加强与海外相关企业合作。引导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相关国家进行技术合作,构建各方共建共享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鼓励行业组织加强对海外市场研究,根据市场规模、贸易潜力、消费结构、产业互补、国别风险等因素,指导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优化国际合作。加强海外维修等售后能力建设以及积极培养国际化人才。 意见稿还指出,要健全国际物流体系,优化运输管理以及加强运输保障与服务。要加强金融支持、优化贸易促进活动、营造良好贸易环境以及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等。 2024年2月7日 11:32 AM

封面图片

发改委、能源局5月14日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在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

发改委、能源局5月14日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在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加快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实行两部制电价的集中式充换电设施免收容量电费的政策延续至2030年;放宽相关配电网建设投资效率约束,全额纳入输配电价回收。 鼓励新建充电桩配备有序充电功能,加快形成行业统一标准。鼓励在农村建设光储充一体的充电基础设施。 鼓励企业开展农村地区购车三年内免费“电池体检”活动,鼓励地方政府提供购车消费券、购车赠充电券等活动。 (国家发改委)

封面图片

中国发改委:以产能过剩由推行贸易保护损害全球经济

中国发改委:以产能过剩由推行贸易保护损害全球经济 中国官方星期五(5月3日)发文强调,对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的指责不符合经济规律,并称以产能过剩为由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微信公众号发表题目为《以“产能过剩”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损害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评论文章,批评有的国家部分官员大肆指责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为其搞单边主义、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铺垫造势,并强调对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的指责,“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经济规律”。 文章称:“无论从国际分工、全球供需还是市场规律看,所谓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不过是有的国家精心炮制的话题陷阱,试图以此为由推行贸易保护措施,其结果不仅不能让自身获利,反而会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损害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拖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步伐。” 发改委强调,当前新能源产品的全球产能还不能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并引述国际能源署(IEA)的测算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三倍多,是2023年中国产量的近五倍;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3500GWh(亿瓦时),是2023年全球出货量的四倍多,是2023年中国产量的五倍多。 对于有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产品的产能优势和价格优势是中国政府大规模补贴的结果,文章做出反驳,强调中国新能源产品的优势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依托庞大国内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通过市场充分竞争和技术迭代创新而形成的,是中国企业自身不断努力的结果。 发改委呼吁各国坚持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积极探讨和加强合作。 “产能过剩”成了中国与欧美国家交锋的新领域。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到德国总理朔尔茨,都在本月访华时表达了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担忧。与此同时,欧盟对多家中国新能源企业展开反补贴调查,美国启动对中国海运、物流和造船业的301条款调查。 2024年5月3日 2:54 PM

封面图片

中方就美国补贴新能源汽车等措施诉诸世贸争端解决机制

中方就美国补贴新能源汽车等措施诉诸世贸争端解决机制 在北京,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为维护中方新能源汽车企业利益和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平竞争环境,中国就美国《通胀削减法》有关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发言人说,美方以「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环保」为名,出台《通胀削减法》及实施细则,以使用美国等特定地区产品作为补贴前提,针对新能源汽车等制定歧视性补贴政策,将中国等世贸组织成员产品排除在外,扭曲了公平竞争,严重扰乱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违反了世贸组织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等规则,中方坚决反对,敦促美方及时纠正歧视性产业政策,维护新能源汽车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2024-03-26 21:18:58

封面图片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促进中外车企合作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促进中外车企合作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促进汽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他也提到,要一视同仁对待内外资企业,促进中外车企在各方面开展更广泛交流合作。 据新华社星期天(4月28日)报道,李强当天在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调研,在展馆参观了东风、比亚迪、智己、极越、宝马、吉利、小米、赛力斯、小鹏等多家汽车品牌展区,察看参展车型和技术展示,与相关企业负责人交流。 李强说,中国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领先优势,要把优势保持住、发展好。他指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堪称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感知、视听、储能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大号终端”,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他希望车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产业链协同,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同时加强前瞻性技术研发布局,推动汽车产业不断提质升级。 李强强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一定程度上也是全球产业合作的产物,未来发展更加需要各方深化分工协作。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放宽市场准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一视同仁对待内外资企业,促进中外车企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开展更广泛交流合作,共享中国市场机遇。 李强还说,当前中国正在开展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要更好发挥汽车产业在扩投资、促消费方面的带动作用,让更多优质汽车产品进入居民生活;也要落实好支持购买使用政策,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热情,更大程度释放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潜力。 2024年4月29日 7:21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