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安部披露:退休大爷花6人民币买军事机密

中国国安部披露:退休大爷花6人民币买军事机密 中国国家安全部披露一起案例,称国企职工张大爷退休后爱好收集军事类报刊读物,在家门口花6元(人民币,下同,1.12新元)意外买到“军事机密”后,立即向国安机构进行举报。 中国国家安全部星期四(6月13日)在微信公众号叙述上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张大爷有一天在小区附近散步时,在一家废品收购站门口看到两个蛇皮袋子,里面装满了刚收购回来的纸质书本。张大爷上前翻看,发现书籍崭新,还是涉及军事方面的,便花6元挑了四本。 张大爷拎着书回到家,一进屋就研究起来。谁知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几本书的封面上分明标注着“机密”、“秘密”字样。 张大爷立马拿起电话,拨打了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并将这四本书送交当地国家安全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干警根据张大爷提供线索,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所有涉密资料进行回收处置,并对废品收购站老板进行了调查问询和保密教育。 经国家安全机关调查发现,向废品收购站出售涉密资料的为某军事单位涉密人员郭某和李某。这二人被指保密意识薄弱,贪图省事,未按照涉密文件销毁流程,擅自决定将待销毁的八套共计200余本涉密资料作为废品出售。该批涉密资料总重30余公斤,以每公斤0.8元价格卖出,二人仅获利20余元。 经国家安全机关全面查证,得益于张大爷的热心举报,相关涉密资料并未进一步扩散传播,未对中国军事安全造成实质性危害。事后,相关单位在国家安全机关指导下及时堵塞保密管理漏洞,相关责任人也依法受到相应处理。 2024年6月13日 9:36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安部披露 房东举报绿光阻间谍窃拍军事设施

中国国安部披露 房东举报绿光阻间谍窃拍军事设施 中国国家安全部披露一起窃取军事机密的案件,称一名屋主将屋子租借给外国人后,发现屋子每晚会发出诡异绿光,调查后发现境外势力在窃拍军事设施。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星期三(12月27日)发文披露,李某早前将一个房间租赁给境外某公司后,从来没人入住,屋里晚间却总是发出诡异的绿光。种种可疑情况下,李某认为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决定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经中国国家安全机关调查,这个滨海高档小区不仅可将沿海的景色尽收眼底,如果借助专业设备,还能远距离观测小区对面的某海军基地。该基地承担着中国多项军事任务,每年都会有重要的军事活动,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渗透窃密的重点目标。 中国国安机关认定,泛着绿光的设备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布设的窃拍窃照设备,他们企图通过视频监控方式,窃取中国新型军事装备秘密,“如果这些视频内容被传输至境外,将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 文章称,在李某的主动举报和积极配合下,国家安全机关采取行动斩断境外窃取中国军事秘密的黑手,及时消除现实危害,国家安全机关给予举报人李某重大贡献奖励。 中国国家安全部上周六(12月23日)发文警示,部分军事爱好者随意拍摄军事装备博取关注,可能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提醒军事爱好者莫以个人爱好的名义,实施危害国安行为。 2023年12月27日 11:38 AM

封面图片

台湾,行政院会今天通过陆海空军刑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增订现役军人泄漏或交付军事机密给外国政府、人民、大陆地区人民、香港、澳门居民

台湾,行政院会今天通过陆海空军刑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增订现役军人泄漏或交付军事机密给外国政府、人民、大陆地区人民、香港、澳门居民或其派遣之人,处最高12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涉及绝对机密者,加重其刑至1/2、最高处18年徒刑;草案将送立法院审议。 行政院长苏贞昌表示,这次修法主要为加强军事机密维护,以确保国家安全及军事利益,请国防部积极与立法院朝野各党团沟通,早日完成修法程序。 这次修法将现役军人泄漏或交付军事机密者分成3个层次,包含“一般人”、“敌人或是其派遣之人”,以及“外国政府、人民、大陆地区人民、香港、澳门居民或其派遣之人”。 除原规定外,修法新增现役军人泄漏或交付军事机密于外国政府、人民、大陆地区人民、香港、澳门居民或其派遣之人,将处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者,处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 现役军人泄漏或交付军事机密给敌人或其派遣之人,原处死刑或无期徒刑,这次修法则是将平时与战时做出区隔,平时处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战时犯者才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所谓“敌人”,陆海空军刑法现行规定为与中华民国交战或武力对峙的国家或团体,这次因应反渗透法有关“境外敌对势力”的定义,草案增列与中华民国交战或武力对峙的“政治实体”也是敌人。 草案也新增,将尚未被核定为军事机密,但正在报请流程中的军事机密也纳入规范,现役军人泄漏或交付依法令报请核定为军事机密,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者,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若是将正在依法报请核定为军事机密者泄漏或交付给外国政府、人民、大陆地区人民、香港、澳门居民或其派遣之人,将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者,处无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若是战争时刻泄漏机密给敌人,最重可处死刑。 另外,刺探或收集正依法报请核定的军事机密者,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者,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替外国政府、人民、大陆地区人民、香港、澳门居民或其派遣之人刺探或收集,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者,处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次修法无论是收集、刺探、泄漏、交付军事机密,只要涉及绝对机密者,都加重其刑至1/2。 根据台湾的军事机密与国防秘密种类范围等级划分准则,军事机密等级区分为绝对机密、极机密与机密,三者差异是指泄漏后,足以使军事作战安全或利益遭受非常重大损害、重大损害或遭受损害的事项。 (中央社)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安部披露案例:快递公司经理泄露执法办案情况被行拘

中国国安部披露案例:快递公司经理泄露执法办案情况被行拘 中国国安部披露案例,某快递公司经理泄露执法办案情况,被行拘并罚款。 中国国安部星期三(4月10日)在微信公众号上披露这一案例。 案情显示,中国国家安全机关为侦办一起重要案件,约见了某快递公司部门经理张某。依法出示相关执法证件后,办案干警要求张某配合提供嫌疑人庞某有关涉案资料,并告知其本次执法工作情况不得向任何其他人员泄露。张某表示将配合相关工作,按要求认真阅读并签署了《保密义务承诺书》。 然而,国家安全机关干警离开后,张某由于保密意识淡薄,转头将此事告诉了同事,尽管张某还嘱咐同事“这事儿别乱说”,但“国家安全机关正在调查庞某”的消息还是传到了庞某那里。 得知自己被国家安全机关调查后,庞某迅速逃匿,对办案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后来,经过缜密侦查和精准布控,中国国家安全机关最终对庞某成功实施抓捕。 中国国安部称,本案中,快递公司部门经理张某明知自己有保密义务并签署《保密义务承诺书》,却擅自将国家安全机关对庞某开展调查工作这一国家秘密泄露给他人,导致办案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张某的行为属于泄露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鉴于其本人有认错悔错表现,国家安全机关对其处以行政拘留三日的处罚,同时并处3万元(人民币,约5692新元)罚款。 中国国安部称,泄露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是指违反保密规定,通过口头、书面、网络等方式,使得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的人知悉的行为。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一旦泄露,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中国法律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2024年4月10日 10:15 AM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安部:不将涉密文件带离办公场所

中国国安部:不将涉密文件带离办公场所 中国国家安全部发文,要求民众不可将涉密文件、资料带离办公场所。 中国国安部星期一(12月25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列出一份日常保密注意事项清单,分涉密文件、涉密计算机、生活中的手机和生活中的朋友圈四个方面提出保障国家安全的要求。 中国国安部指出,国家秘密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每个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追究。工作生活中有一些小细节,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失泄密风险,造成严重后果。 中国国安部提出,不将涉密文件、资料随意堆放在办公桌上,用后及时放到符合保密等级的保密柜中;不将涉密文件、资料带离办公场所;阅读或使用完涉密文件、资料后不私自留存;不随意将存有涉密文件的U盘或移动硬盘交由他人使用等。 在涉密计算机方面,中国国安部要求,不将这类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或其他公共网络;不随意在这类计算机上安装从互联网下载的软件;不擅自卸载这类计算机上的安全软件;不点击陌生账号发来的电子邮件和链接等。 中国国安部还提到,不用手机发送国家秘密事项或涉密信息;不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连接没有加密防护的WIFI网络;不轻易在敏感地点附近打开手机的定位功能等。 中国国安部最后强调,不与朋友、同学、家人等谈论涉密事项;不携带密件等涉密物品参观、游览、探亲访友或出入公共场所;不在公共社交平台上谈论涉密事项等。 2023年12月25日 9:05 PM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安部:军事迷成为间谍案高危群体

中国国安部:军事迷成为间谍案高危群体 中国国家安全部说,军事发烧友近年来已成为涉军领域间谍、窃密、泄密案件的高危群体。 中国国家安全部星期四(3月7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出上述“提醒”。文章说,一些涉案人员的国家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法律、保密、防范意识,不知不觉给军事安全带来隐患,甚至造成危害,个人也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文章称,一些军事发烧友偷赴重要部队、军工企业周边活动,伺机观察、摄录部队演训动向和“明星”武器装备,甚至擅闯军事禁区非法拍摄涉军涉密内容;有的是部队退转人员联络现役战友,打探各种消息,甚至直接索要内部资料;还有的在国际国内网站广泛搜集涉军信息,制作专业涉军材料;有的是“包打听”和“搬运工”,积极转发或公布网络涉军信息。 文章说,从发布的涉军信息内容来看,一类是密切追踪的高新武器装备动向和发展变化,涉及装备数量、型号、部队驻地、飞机编号等敏感涉密信息。另一类是建立涉军敏感信息数据库,在群体、网站共用,并不断更新完善。 文章还列出军事迷泄密的三大风险:一是军事迷观搜的点位数据、周边环境一旦泄露,将成为境外情报部门“不花钱、不费心、免经营”的情报源;二是境外间谍情报机构会以军事迷身分潜藏在涉军网络群组中,参与话题讨论或线下活动获取关键信息;境外人员混在军事迷群体中,针对性物色、筛选敏感部位人员,以感情拉拢、金钱诱惑锁定目标策反,威胁国家安全。 中国国安部去年12月23日曾发文警告军事迷,切勿泄露新型军事装备的建造进度、技术细节以及军事行动部署。 2024年3月8日 8:38 AM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安部:境外咨询公司窃取国家秘密

中国国安部:境外咨询公司窃取国家秘密 继连载漫画后,中国国家安全部通过微电影,指境外咨询公司窃取国家秘密,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重大风险隐患。 中国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星期四(3月28日)发布文章介绍一部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微电影《“隐秘”的调查》。 据介绍,该微电影指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指示境外调查咨询公司,利用中国国内企业寻求海外投资之机,通过开展调查咨询,大肆窃取该公司涉密资料,导致国家安全和利益险遭损失。 文章介绍微电影剧情称,该调查咨询公司以协助公司海外上市为由,通过引诱公司人员回答涉密问题、超范围查询涉密资料、拍摄核心产品涉密档案等手段,对该公司开展全面调查,并借此获取核心资料和国家秘密。这些信息关系国计民生,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并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反映出中国经济运行、国防军事等重要情况。 国安部说,境外调查咨询公司看似正常的调查活动,实则一方面是非法获取商业秘密,为境外遏制、打压中国优势产业充当“黑手”;另一方面是刺探、窃取中国核心秘密,为境外对中国重要领域的情报窃密以及渗透策反充当帮凶。 在微电影的最后,中国国家安全机关获取该调查咨询公司在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指使下窃取中国国家秘密的证据,维护了国家安全。 今年1月,中国首部当代国安题材连载漫画《神隐特侦组》上线,内容改编自真实案例,主要讲述国安干警与境外间谍过招的故事。 2024年3月28日 8:14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