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或无法完成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德国或无法完成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德国政府气候顾问和联邦环境局的报告显示,德国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削减65%的目标可能落空,这意味着在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也存疑。 路透社报道,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65%。新的报告认为现在的减排进度不足以达成最终目标。 为政府提供建议的气候专家委员会主席亨宁在一份声明中说:“预期的总体减排量可能被高估了。” 德国政府已经在各个领域颁布130项措施,专家委员会的报告称,建筑和交通部门尤其未能实施这些措施。 预计到2030年,建筑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目标少3500万吨,而交通运输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比政府目标多出1.17亿至1.91亿吨。 专家委员会认为,德国交通部对计划中和已实施措施的有效性的假设,如全国火车票打折、卡车通行的二氧化碳附加费和增加居家工作时长,也过于乐观。 另一份联邦环境局的报告发现基于计划和现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德国无法在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报告称:“根据当前的情况,德国在2045年仍然会排放出2.29亿吨破坏气候的温室气体。”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特斯拉希望实现净零排放 但其污染在2023年不减反增

特斯拉希望实现净零排放 但其污染在2023年不减反增 根据特斯拉公司最新影响报告,去年该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近1000万吨二氧化碳。2023年,特斯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00万公吨,而前一年仅为4200万公吨,污染增加了约20%。大部分新增污染来自特斯拉的供应链。特斯拉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占公司总体碳足迹的近80%。报告称,特斯拉正在努力“尽快”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并概述了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计划采取的措施。报告还列举了公司因气候变化而面临的一些最大风险。然而,报告显示,公司的供应链在过去一年中变得更加肮脏。

封面图片

中国将建立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常态化发布机制

中国将建立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常态化发布机制 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将建立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常态化发布机制,并拟于2024年尽早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根据《人民日报》星期二(4月16日)报道,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发布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 此次发布的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分为三种口径,包括2021年全国、区域及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2021年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和2021年全国化石能源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据介绍,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是核算电力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基础参数。本次发布的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可供不同主体核算电力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参考使用,是落实《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中“统筹推进排放因子测算”要求的重要举措,为碳排放核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公告说,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将建立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常态化发布机制。根据基础数据更新情况,拟于2024年尽早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2024年4月16日 8:16 PM

封面图片

【ESG研究:比特币挖矿到2045年或可消除0.15%的全球变暖状况】

【ESG研究:比特币挖矿到2045年或可消除0.15%的全球变暖状况】 5月26日消息,Geneious首席执行官、ESG分析师Daniel Batten近日发布了一份报告,显示比特币挖矿有助于环境,有可能在2045年前消除0.15%的全球变暖状况。 Batten表示,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比特币挖矿燃烧泄漏的甲烷可以减少全球5.32%的二氧化碳排放。”并称比特币挖矿是唯一一种以可持续的方式消除碳排放的方法:“减少甲烷排放是减少全球变暖的最快方式,也是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战略的补充。”

封面图片

有石油公司承诺与中方合作减排 全球五十间油气公司承诺实现零排放

有石油公司承诺与中方合作减排 全球五十间油气公司承诺实现零排放 #两岸国际 联合国气候峰会主席国阿联酋宣布,全球五十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签署脱碳章程,承诺在2050年或之前实现零排放。而出席峰会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中国仍面对很多困难,要减少排放甲烷这类非二氧化碳气体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 (12/3/8:17)

封面图片

有石油公司承诺与中方合作减排 全球五十间油气公司承诺实现零排放

有石油公司承诺与中方合作减排 全球五十间油气公司承诺实现零排放 #两岸国际 联合国气候峰会主席国阿联酋宣布,全球五十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签署脱碳章程,承诺在2050年或之前实现零排放。而出席峰会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中国仍面对很多困难,要减少排放甲烷这类非二氧化碳气体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 (12/3/9:10)

封面图片

202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历史新高

202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历史新高 气候科学家说,202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增加约1%,达到历史新高。 法新社报道,挪威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彼得斯说,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本应下降5%左右。然而,根据他的研究,排放量仍在上升,目前预计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0.5%至1.5%。 科学家曾指出,碳污染需要在未来十年中减少近一半,才能实现限制全球变暖和避免灾难性气候的目标。 彼得斯说:“碳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得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变得更加困难。” 最终研究结果将于12月发布,届时各国领导人将在阿联酋参加COP28会议,主要内容是国际社会对化石燃料未来的争论,化石燃料是二氧化碳污染的主要来源。 今年早些时候,国际能源署说,由于清洁能源技术和电动汽车的“惊人”增长,预计世界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需求将在这十年首次达到峰值。 但能源监管机构也警告,在疫情后经济反弹和俄乌战争引发的能源危机期间,化石燃料投资增加和“顽固的高排放”带来了负面影响。 彼得斯说,清洁能源应该开始取代化石燃料,但“这似乎还没有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发生”。 “我担心的是,我们只做了一半的工作,即发展清洁能源,而没有做好另一半的工作,即摆脱化石燃料。”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