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专家:中欧若发生经济战 可能只有输家

德专家:中欧若发生经济战 可能只有输家 欧盟日前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此举可能导致对进口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德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指出,这可能导致中欧之间发生经济战,而这场新的经济对抗可能只有输家。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上星期三(9月13日)在欧洲议会上宣布了这项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并称中国电动车的价格被巨额国家补贴人为压低,“这扭曲了我们的市场”。 法广(RFI)星期天(17日)的特稿文章指出,从德国角度来看,欧盟这一政策宣布的时间点尤为特别,因为慕尼黑国际车展刚刚结束,而展会几乎一半的汽车参展商都是中国制造商,这也折射出汽车行业对电动汽车、进而对中国的依赖。 文章称,德国汽车工业近三分之一的汽车是在中国销售,并且从中国采购许多原材料和零部件,比如电池。德国汽车工业对台海局势也采取谨慎态度,或根本不发表评论。 此外,对一些在中国进行了数十亿投资的汽车企业来说,惩罚性关税问题也是一个雷区。文章指出,大众、马赛地奔驰、特斯拉和福特等公司,不仅对中国丰富的原材料感兴趣,而且在华工厂也依赖于政治领导层的善意。 文章说,德国和欧洲汽车制造商肯定希望遏制来自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但专家则对欧盟可能采取的惩罚措施发出警告。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Center Automotive Research)负责人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说,德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了30%到40%的汽车,在此情况下,德国人将成为反制措施的首要目标。如果欧洲对中国进口产品采取措施,可以预料中国绝对会作出回应;与中国决裂,将对德国汽车业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 亚洲专业咨询公司JPW Asia的汽车市场咨询师希伯特(Jochen Siebert)也指出,德国车企向中国出口很多利润很高的汽车,价格超过10万欧元(约14万5000新元),如果中国征收关税或采取类似措施,将严重打击德国制造商。法国或意大利的汽车制造商在华生产和销售的汽车数量要少很多,因此可能受到的影响也较小;而德国的宝马、保时捷、大众等车企则将首当其冲。 ...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究报告:中欧若打关税战 德国豪车企业将面对最大风险

研究报告:中欧若打关税战 德国豪车企业将面对最大风险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欧盟和中国若打起关税战,马赛地和宝马等德国豪车企业将面对最大风险。 据彭博社星期一(9月25日)报道,为保护欧洲汽车制造商免受大量廉价中国汽车输入的冲击,欧盟发起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的调查。如果中国因此采取反制措施,那马赛地和宝马等德国最赚钱的豪车企业将面临最大的风险。 对于包括保时捷在内的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中国是他们最昂贵车型的巨大市场,当中包含S级、七系列和Cayenne休旅车等。如果北京对欧盟采取报复措施,这些汽车将首当其冲。 伯恩斯坦研究院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那些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不应该乱扔石头”。报告称,如果欧中贸易争端升级,上述三大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将遭受重创。 中国是德国最昂贵汽车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去年,宝马七系列和马赛地S级豪车全球销量,中国市场占了逾三分之一。售价147万元人民币(约27万4900新元)的德国豪车迈巴赫每月在中国展厅的出货超过1000辆。 对大众汽车子公司奥迪来说,中国市场占其全球销量的逾三分之一。去年,奥迪向中国出口了超过1万辆在德国内卡苏尔姆独家生产的A8豪车。 伯恩斯坦研究院分析师估计,来自中国的收入为上述德国汽车制造商贡献了超过25%的基础净利润。

封面图片

专家:若中欧打贸易战 德国将支撑不住

专家:若中欧打贸易战 德国将支撑不住 针对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经贸专家认为,若中国展开反击,德国将支撑不住。 据德国之声星期四(9月14日)报道,维也纳经济研究所所长菲尔博迈尔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说,中国政府对国内汽车产业的很多扶植政策都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条款,但由于欧盟也有类似的政策,欧盟现在启动调查的做法,是”坐在玻璃房子里,往外扔石头”(德语成语,意思是如果对方反击的话,玻璃房便粉碎无疑)。 他说,其实欧盟也实行补助项目,所以假如欧盟果真启动惩罚性关税,中国肯定会回击,就像当年空客同波音展开的大战,双方都认为自己有理。 菲尔博迈尔指出,中德两国一旦因此打起贸易战,因为中国对德出口大于进口,所以惩罚性关税或让中国很受伤。不过,宝马在内的很多德车企在中国有广泛的生产基地,而企业须额外承担产品进入欧洲的惩罚性关税,因此“德国将很难支撑住”。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星期三(9月13日)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并称中国电动车的价格被巨额国家补贴人为压低,“这扭曲了我们的市场”。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则在星期四指责欧盟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

封面图片

德国经济周刊: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伤害的只有我们自己

德国经济周刊: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伤害的只有我们自己 欧盟委员会怀疑中国为压低电动车价格,这与欧洲汽车工业的转型状况不无关系。法国汽车在中国市场属小众,不需要太担心来自中国的反击,但对德国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而言,宝马、奔驰和大众在中国市场销售30%的新车,意味着这场贸易战将会是一场灾难。 而且,若欧盟对中国低价电动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变相人为地抬高欧洲电动车价格,导致销量减少,为向电动车转型平添压力。 再者,德国依赖中国的动力电池,贸易战和制裁会阻碍电池技术的利用和进步。 中国的成本优势是一种天然的竞争优势,好比美国硅谷的软件优势。利用用关税或进口限制来保护是非常具有欺骗性的。欧盟和法国逃到了一个虚幻的世界、一堆在未来很可能破灭的泡沫之中。

封面图片

欧盟将推进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欧盟将推进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欧盟方面将推进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将为其带来每年逾20亿欧元的收入。此举显示欧盟方面没有理会德国政府的警告,即此举可能挑起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造成高昂代价。知情人士称,欧盟委员会将于当地时间周三通知各汽车制造商,它将从下月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至多25%的额外临时关税。欧盟方面称,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受益于补贴,使其能够用低价抢走欧洲竞争对手的生意。

封面图片

欧盟预计本周公布对中国电动车征收的关税

欧盟预计本周公布对中国电动车征收的关税 欧盟委员会预计将于本周将公布它计划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此举可能会引发北京方面的严厉批评和报复。关税预披露最早可能在星期三(6月12日)进行。 路透社报道,此举正值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低成本电动汽车大量涌入的挑战。调查将持续到10月底,届时将决定是否征收最终关税(通常为期五年)。这为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达成潜在协议留出了时间。 除非欧盟各国政府以压倒性多数反对,否则将实施拟议的关税。分析师预计关税将在10%至25%之间。 尽管如此,欧洲大陆的汽车业几乎没有人支持征收关税。德国汽车制造商尤其严重依赖在中国的销售,因此担心遭到北京的报复,欧洲汽车公司也进口自己品牌的在中国制造的汽车。 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再指出,欧洲需要采取行动,防止中国用补贴电动汽车充斥欧盟市场。 北京已经对主要产自法国的进口白兰地展开了反倾销调查,并还在4月通过一项法律,以加强它在美国或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征收关税时进行反击的能力。 根据2023年的贸易数据,在现有的10%关税基础上每增加10%,欧盟进口中国电动汽车的成本将达到约10亿美元。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扩大对欧洲的出口,这一成本今年将会增加。 宝马、奔驰和大众的高管已警告不要对来自中国的汽车征收进口关税,汇丰银行估计,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创造了它全球利润的20%到23%。 在欧盟各国政府中,法国表示欧洲需要保护自己免受中国补贴生产的影响,而德国总理朔尔茨说,他并不认为有必要征收关税。 与此同时,随着欧洲汽车制造商与中国同行联手以更便宜、更快速的方式将电动汽车推向市场,市场也在发生变化。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也开始投资欧洲生产,以避免关税。 欧洲传统汽车制造商的高管最近告诉路透社,更严格的关税可能会暂时削弱或消除中国汽车制造商从供应链中获得的成本优势。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低成本电动汽车对他们施加的清算。 2024年6月10日 8:25 PM

封面图片

报告称欧盟若遏制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须至少征55%关税

报告称欧盟若遏制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须至少征55%关税 报告指出,“即使关税达到预期上限,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仍然可以从向欧洲出口的汽车中获得可观的利润空间,因为他们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调研人员还表示,来自非中国企业的电动汽车进口也可能会受到欧盟补贴调查的影响,15%至30%的关税水平可能会影响到宝马或特斯拉等外国公司将汽车从中国运往欧洲销售的相关业务。欧盟还可以采取其他手段来保护欧洲的电动汽车产业,例如出于国家安全考虑限制中国进口,或增加对欧盟制造的电动汽车的消费者补贴。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