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德大使:望欧洲在看待电动车和华为问题上展现更多开放

中国驻德大使:望欧洲在看待电动车和华为问题上展现更多开放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说,希望欧洲在看待电动汽车和华为5G问题上展现更多开放和自信,并强调中国愿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继续深化同欧洲和德国合作。 据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官网消息,吴恳星期四(9月28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中国国庆招待会上说,中国始终从合作与伙伴角度看待德国和欧洲,也希望“伙伴”能继续成为欧洲和德国看待和发展对华关系的优先定位。 吴恳说,中德关系在过去50多年里取得长足发展,双方交流合作几乎覆盖所有领域。不过,冠病疫情让两国间交流与合作受到限制,也增加了彼此间隔阂与认知差异,双边关系亟需注入新动力。在当前这个充满全球挑战的时代,必须保持国际联系与合作,增进互信和交流,而非相互猜疑和对立。 他强调,面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不能因害怕变化和竞争就迷失方向、壁垒高筑,“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不合作才是最大风险”,希望欧洲在看待电动汽车和华为5G问题上展现更多开放和自信,中方也愿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继续深化同欧洲和德国合作。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9月13日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意味着欧盟可能将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另据法新社报道,德国政府消息人士上星期三(9月20日)透露,德国计划从2026年起禁止中国通讯巨头华为和中兴通讯制造的零部件参与国内5G网络建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欧盟预计本周公布对中国电动车征收的关税

欧盟预计本周公布对中国电动车征收的关税 欧盟委员会预计将于本周将公布它计划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此举可能会引发北京方面的严厉批评和报复。关税预披露最早可能在星期三(6月12日)进行。 路透社报道,此举正值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低成本电动汽车大量涌入的挑战。调查将持续到10月底,届时将决定是否征收最终关税(通常为期五年)。这为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达成潜在协议留出了时间。 除非欧盟各国政府以压倒性多数反对,否则将实施拟议的关税。分析师预计关税将在10%至25%之间。 尽管如此,欧洲大陆的汽车业几乎没有人支持征收关税。德国汽车制造商尤其严重依赖在中国的销售,因此担心遭到北京的报复,欧洲汽车公司也进口自己品牌的在中国制造的汽车。 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再指出,欧洲需要采取行动,防止中国用补贴电动汽车充斥欧盟市场。 北京已经对主要产自法国的进口白兰地展开了反倾销调查,并还在4月通过一项法律,以加强它在美国或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征收关税时进行反击的能力。 根据2023年的贸易数据,在现有的10%关税基础上每增加10%,欧盟进口中国电动汽车的成本将达到约10亿美元。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扩大对欧洲的出口,这一成本今年将会增加。 宝马、奔驰和大众的高管已警告不要对来自中国的汽车征收进口关税,汇丰银行估计,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创造了它全球利润的20%到23%。 在欧盟各国政府中,法国表示欧洲需要保护自己免受中国补贴生产的影响,而德国总理朔尔茨说,他并不认为有必要征收关税。 与此同时,随着欧洲汽车制造商与中国同行联手以更便宜、更快速的方式将电动汽车推向市场,市场也在发生变化。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也开始投资欧洲生产,以避免关税。 欧洲传统汽车制造商的高管最近告诉路透社,更严格的关税可能会暂时削弱或消除中国汽车制造商从供应链中获得的成本优势。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低成本电动汽车对他们施加的清算。 2024年6月10日 8:25 PM

封面图片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当地时间 3 日发表声明,反对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该协会认为,此举不符合欧盟利益,不仅会对欧洲消费者和企业造成负面影响,还将阻碍欧盟本土电动汽车市场发展,也不利于实现气候目标。声明指出,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尤其会影响欧洲车企及其合资企业,因为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相当一部分电动汽车来自欧美制造商,而这些企业在华合作与生产是欧洲能源转型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基石。此外,中国的原材料和电池等先进技术,为欧洲电动汽车工业提供了保障,额外关税会使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更加昂贵,从而限制消费者购买。(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中国驻法大使: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是双标做法

中国驻法大使: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是双标做法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在回应欧洲媒体提问时说,欧盟向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是赤裸裸的双标做法。 据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官网消息,卢沙野星期一(4月29日)接受中欧多家媒体联合采访,介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有关情况,并同媒体互动答问时,作出上述回应。 卢沙野介绍习近平访法行程时说,应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这是习近平时隔五年再度访问法国和欧洲,也是今年全年元首出访“开篇之作”,对推动新时期中法、中欧关系发展和国际格局演变具有重大意义。 卢沙野表示,这次访问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此访期间将同马克龙就中法、中欧关系进行充分深入的战略沟通,推动法国坚持战略自主和开放合作,以此带动欧洲形成更为独立客观友好的对华认知,抵制对华所谓“去风险”“降依赖”等消极倾向,使中法关系继续引领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在与媒体互动答问环节,针对欧洲卫视询问中国对从欧盟进口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是否为回应欧洲电动汽车保护主义政策,卢沙野表明,中国政府对欧盟白兰地发起的调查跟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是两码事。 他指出,中国政府是应企业要求、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法律,对欧盟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政府并没有政治干预,也不预设结果。 卢沙野说,至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提出补贴指控,中国商务部“反向模拟调查”显示,其中有部分不符合世贸组织对补贴定义,有部分是欧盟国家都有。一边是提供巨额补贴,一边对中国发起调查,这是赤裸裸的双标做法。而且欧盟委员会是在没有任何企业投诉的情况下自行发起调查,并在调查未结束欧委会就表示会加征关税。 卢沙野表示,欧洲人老以为中国电动汽车企竞争优势是政府“补出来”的,殊不知中国电动汽车“造车新势力”一百多家,政府根本“补”不过来,脱颖而出的都是“卷出来”的。欧洲人应该多从自身找找原因,不要一味怨天尤人。 2024年4月30日 12:07 PM

封面图片

特斯拉和中国车企领跑电动车赛道,德国车企逐渐掉队

特斯拉和中国车企领跑电动车赛道,德国车企逐渐掉队 德国汽车制造商曾雄霸汽车行业数十载,其品牌一度是卓越的代名词,令消费者心生向往。但随着该行业转向电动汽车,德国车企逐渐掉队。 在向电动汽车转型的将近十年时间里,尽管投资了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但大众(VW) 、宝马(BMW)、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等车企仍尚未能侵蚀特斯拉(Tesla, TSLA)日益增长的市场份额。这些德国汽车制造商正与科技巨头合作,而非自行开发用来驱动信息娱乐系统和自动驾驶功能的软件。它们在电动汽车创新的较前沿领域落后于中国的后起之秀,在这一关键的亚洲市场上节节败退。 本周,全球最大车展之一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在慕尼黑举行时,德国车企的这种防御姿态展现的淋漓尽致。电动汽车市场领头羊特斯拉多年来首次参展。中国的多家新兴公司也是如此,所带来的车型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慕尼黑国际车展每两年举行一次,曾是展示德国汽车工业实力的舞台,如今却让人深刻认识到,新涌现的中国电动汽车公司不仅通过更低的成本给德国乃至欧洲汽车制造商带来压力,还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令这些老牌车企试图缩小的差距日益扩大。

封面图片

小鹏汽车总裁:中国电动车崛起令德国同行产生危机感

小鹏汽车总裁:中国电动车崛起令德国同行产生危机感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说,随着中国电动车制造商与欧洲制造商的竞争日益激烈,德国汽车制造商已下定决心解决问题、生产更有竞争力的电动车。 据路透社报道,顾宏地星期三(9月6日)在德国慕尼黑出席国际车展期间受访时说,德国汽车制造商已表现出“有史以来最坚定的变革决心”,尝试在电动车领域追赶竞争对手并应对挑战。 顾宏地的上述论述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穆勒(Hildegard Mueller)本周一(9月4日)发表的看法相呼应。穆勒认为,德国的汽车产业正失去竞争力,正面临必须进行投资的严峻局势。 顾宏地认为,穆勒所传递的信息是:德国车企已产生出一种非常强烈的危机感。“我认为,通过反思那段痛苦经历,他们已表现出迎头赶上的最大决心。”他还称,中国电动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入海外市场,也进一步加剧德国车企的危机感。 不过,顾宏地也坦言,像小鹏汽车这样的初创企业仍需要利用德国车企的规模、品牌和投资来降低成本,在日益拥挤的市场中生存下来。 根据汽车咨询公司Inovev数据,2023年在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中,中国品牌占8%,高于去年的6%和2021年的4%。德国汽车管理中心负责人史笛梵(Stefan Bratzel)也在一份汽车行业创新研究报告中说,去年中国在电池、自动驾驶汽车软件和其他功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数量首次超越德国和美国。 面对中国竞争对手的崛起,欧洲车企正争先恐后地通过合作和投资来提高电动汽车的产量。

封面图片

江淮董事长:与华为合作车型将填补中国超豪华智能电动车空白

江淮董事长:与华为合作车型将填补中国超豪华智能电动车空白 项兴初表示,江淮与华为合作的车型,定位中国品牌百万级高端豪华智能电动汽车,将填补我国超豪华智能电动车的空白,首款车型已经进入软硬件验证阶段,计划今年底下线,明年上半年上市。项兴初同时还称,江汽还与华为终端合作,共同推进鸿蒙生态的系统建设,以及华为数字能源合作超级快充等项目。他还透露,集数字化研发、绿色低碳制造、品牌企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标杆智慧工厂的建设基本完成,规划年产20万辆,未来将支持更多江淮与华为合作车型的生产。该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占比预计在9%左右,后续将聚焦整车集成技术、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智能化技术持续升级。目前,华为鸿蒙智行已经有“三界”,分别是问界、智界、享界,分别由华为联合赛里斯、奇瑞、北汽打造。华为和江淮汽车合作的傲界很有可能是“第四界”。余承东曾表示,“第四界”将会对标迈巴赫、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车型,定位是超高端,定价将是百万元级别,而目前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能够站稳这个市场的屈指可数。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