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西藏英译不用“Tibet”用拼音“Xizang”是依法办事

中国学者:西藏英译不用“Tibet”用拼音“Xizang”是依法办事 “西藏”多年来一直以“Tibet”为英文译名,中国近期开始改用汉语拼音“Xizang”进行翻译,有中国学者认为,用拼音是依法办事的体现,也有助于提升中国涉藏国际话语权。 据澎湃新闻星期三(10月11日)报道,在10月4日至6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西藏“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的翻译过程中,“西藏”的英文翻译不再延用“Tibet”,而是采用汉语拼音“Xizang”进行翻译。 报道称,“西藏”一直被英译为“Tibet”,但在中国境外使用“Tibet”一词代表“西藏”的大量语境里,其引申意不仅包括西藏,还涵盖了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涉藏州县。 近年来,在中国对外报道西藏时,“Xizang”的用法也正被大量采纳。报道称,“西藏”英文翻译采用汉语拼音“Xizang”是依法办事的体现。 中国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公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在第十五条规定: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按照国务院地名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规则拼写。按照本条例规定批准的地名为标准地名。标准地名应当符合地名的用字读音审定规范和少数民族语地名、外国语地名汉字译写等规范。 《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使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统一规范。它不仅适用于汉语和国内其他少数民族语,同时也适用于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世界语等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文。 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蒙、维、藏语地名以及惯用蒙、维、藏语文书写的少数民族地名,按《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拼写。 中共中央统战部旗下微信公众号“统战新语”今年8月曾刊文《【观点】“西藏”的英译是“Tibet”吗?》分析这一翻译话题。 文章提到,在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上,许多人将过去七年里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投书研讨会,其中不乏涉及“西藏”英译的成果。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林平说,“Tibet”这样的译法给国际社会正确认识西藏地理范围产生了严重误导,对于纠正西方流传甚广的“西藏”地理概念极为不利。 ...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共中央统战部8月16日发稿指出,当局正逐步变更“西藏”的英译名Tibet为“Xizang”。

中共中央统战部8月16日发稿指出,当局正逐步变更“西藏”的英译名Tibet为“Xizang”。 文章说,Tibet在境外的语用指代多超出西藏自治区,还涵盖川青甘滇的涉藏州县,这与达赖(丹增嘉措)等国内外方面长期倡导的“大藏区”自治范围高度重叠。 文章引用学者观点,指Tibet“严重误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西藏地理范围”、是“分裂势力在涉藏话语上的概念陷阱”;又指1977年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已通过“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提案,变更译名“是依法办事”。 (中央统战部、统战新语)

封面图片

内地逐步更改「西藏」英文繙译为Xizang

内地逐步更改「西藏」英文繙译为Xizang #两岸国际 「西藏」多年来一直以Tibet为英文译名,内地近期开始改为用汉语拼音Xizang作为繙译。有学者认为有助厘清外界对西藏的地理范围概念,并提升中国涉藏国际话语权。 (10/11/18:59)

封面图片

中国网民争论龙的英译是“Dragon”还是“Loong”

中国网民争论龙的英译是“Dragon”还是“Loong” 龙年将至,中国互联网上再次掀起关于龙的英译应该是“Dragon”还是“Loong”的讨论。中国专家认为,“Loong”正在被越来越多中国人接受。 据扬子晚报星期三(2月7日)报道,在中国目前的中小学教材中,“龙”的英文多半被翻译为“Dragon”。但最近这一个月,随着龙年的临近,“龙”的英文翻译中“Loong”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 报道举例,中国环球电视台(CGTN)上个月在报道“新春龙舞挑战赛”活动时,把“龙年”译为“Loong Year”,把“龙舞”译为“Loong Dance”。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师程水英介绍,英文翻译时,对于汉语中的一些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印记的专有名词,音译是一种比较巧妙的翻译方式,可以向译语读者输入源语文化信息,如功夫(kungfu)、豆腐(tofu)、粽子(zongzi)等。 程水英说,如今将“龙”译为“Loong”,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上海文联公众号曾对“Loong”的接受度进行过调查,参与投票的网民中,超过九成在“Loong”和“Dragon”之间选择了“Loong”。 微博上关于龙重新被翻译成“Loong”,高赞评论表示“这个翻译好”,“我们的龙更加威武帅气”;不过也有网民认为“双o不伦不类,和部分人排斥peking一样”。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星期四(8日)发文称,随着中国走向世界、拥抱世界,“Loong”形象的重塑过程还将继续,“这是一个长期的、充满挑战的观念调整的过程”。 胡锡进写道,包括西方在内的整个世界现在都有了了解“Loong”的中国的需求,即使有些人仍将中国的崛起视为“Dragon”的威胁。但无论他们喜欢与否,他们也必须进入并适应与中国共存的全球化新局。 他说:“最终,他们将从中国的发展实践中认识到‘Loong’不是‘Dragon’。” 2024年2月9日 9:12 AM

封面图片

中国规定不得引用或转译损害国家主权外语地名

中国规定不得引用或转译损害国家主权外语地名 中国民政部规定,不得直接引用或擅自转译可能损害中国领土主张和主权权益的外国语地名。 据“中国民政”微信公众号星期五(3月15日)消息,中国民政部近日公布《地名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办法》写道,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这份《办法》细化地名罗马字母拼写、地名用字读音审定、少数民族语地名和外国语地名汉字译写及标准汉字译名使用等要求,明确了地名标志设置和维护的具体内容。 《办法》第13条还明确规定“不得直接引用或者擅自转译可能损害我国领土主张和主权权益的外国语地名”。 中国民政部2021年12月曾对藏南地区15个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这15个地方位于印度控制的阿鲁纳恰尔邦,有八个是住宅区,四个是山区,两个是河流,一个是山口。印度政府也用自己的地名来称呼这些地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张永攀当时接受《环球时报》英文版采访时说,藏南大部分地区在历史上都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命名,该地区地名的命名权应该属于中国。 他还称:“藏南地区被印度非法侵占后,印度政府也在该地区建立了一些非法名称。” 2024年3月16日 10:21 AM

封面图片

2003年,香港《开放》杂志刊登过一些中国学者关于迁移毛泽东遗体的呼吁,指出:毛泽东统治下的罪恶罄竹难书,保存毛泽东的遗体是用人

2003年,香港《开放》杂志刊登过一些中国学者关于迁移毛泽东遗体的呼吁,指出:毛泽东统治下的罪恶罄竹难书,保存毛泽东的遗体是用人民血汗钱作干尸崇拜,要求迁移毛泽东遗体,取下毛泽东头像。历史教师袁腾飞:“毛泽东的纪念堂是什么,是靖国神社,里边供奉的是一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欢迎您加入

封面图片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描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一部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合作编译的权威百科全书。该书自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描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一部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合作编译的权威百科全书。该书自问世以来,以其学术性强、权威性高而著称。其条目编排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内容涵盖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共收条目71000余条,附图片5000幅左右。 链接:https://pan.quark.cn/s/3ce73f15e80c 大小:4.9GB 标签:#书籍 #百科全书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quark 频道:@yunpanshare 群组:@yunpangroup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