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直升机AC332建三江试飞归来实拍公布

国产直升机AC332建三江试飞归来实拍公布 在飞行过程中,机身几乎没有振感,噪音也非常低,座舱感受十分舒适。AC332配装高性能翼型主桨叶和尾桨叶,两台大功率、低油耗发动机,高集成度综合航电系统以及长寿命的抗坠毁燃油系统和高可靠性的传动系统。该飞机可在海拔4500米,实现飞行高度6000米、载重60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达到每小时260公里。得益于高原飞行性能,AC332在高海拔地区可高效完成人员物资运输、搜索救援等多种任务,广泛应用于医疗救护、公务执法、海上作业等多领域。AC332于2022年完成总装下线,计划2025年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AC332、AC352两大国产直升机会师东北:-40℃试飞20小时

AC332、AC352两大国产直升机会师东北:-40℃试飞20小时 本次试飞获得的数据将用于对全机定寿件的使用寿命重新评定,解决初始寿命相对保守的问题,降低使用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性,提高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AC332直升机已基本完成调整试飞工作,累计飞行约200架次,包括直升机速度、高度和重量重心的扩展以及直升机平衡特性、静稳定性、动稳定性、近地面机动等平台能力试飞。在开展适航验证试飞的同时,还根据气象条件结合完成了高寒摸底试飞。AC352(Z15)是一型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符合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应用大量成熟先进技术,性能优势突出,2022年7月26日成功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AC332则是航空工业全新研制的一款4吨级先进双发多用途直升机,2023年在天津完成全状态首次飞行,已与首发用户签订24架采购协议和意向协议,预计2025年取得型号合格证,并完成首批交付。AC332满足CCAR-29最新适航要求,采用单旋翼、高置涵道尾桨、滑橇起落架和蛤壳式后舱门布局,可搭载10名乘客。此外,AC313A直升机已经在漠河完成了发动机低温起动试验,发动机空中重启试验,环控系统试验及直升机悬停性能、部分平飞性能、空速及旋翼转速等试验试飞工作,有效试飞时间约20小时。试飞结果显示,直升机起动系统在-40°C左右起动成功率100%。环控系统温度全程工作正常,驾驶舱温度15°C以上,极大提升了高寒地区用户体验。直升机在低温环境中飞行性能优秀,飞行品质良好。自转状态操纵负荷适中,最大起飞重量13.8吨极限后重心,最大飞行速度(指示空速)达340千米/时,可以更好满足用户对大型民用直升机性能需求,达到了高寒试飞目的。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两型自主直升机成功挑战世界屋脊

中国两型自主直升机成功挑战世界屋脊 这标志着AC312E直升机提升使用包线摸底试飞圆满完成,验证了其在高海拔极端环境起降和飞行的优越性能。至此,国产4吨级多用途直升机实现了全疆域覆盖能力。5月22日,AC312E直升机了参加“应急使命·西藏2024”高寒高海拔地区地震灾害区域联合救援演习,并作为航空应急救援的中坚力量,主要承担投放专业救灾人员、进行灾情勘察任务。这是国产民用直升机首次在海拔4600米高的高原地区实施索降,创造了国产民用直升机实施索降海拔最高纪录,展示了AC312E直升机优异的高高原性能,已具备实质性担负航空应急救援重担。AC312E是双发多用途直升机,大量采用复合材料,抗疲劳、抗腐蚀性、耐久性更好。空机重量较小,最大起飞重量4250千克,最大商载1850千克。座舱宽敞,可搭载2名驾驶员、8名乘客。装配2台大功率低油耗电调发动机、抗坠毁燃油系统,在海平面、国际标准大气+20℃条件下,可实现最大巡航速度275千米/时、航程709千米、有地效悬停升限3037米、无地效悬停升限1068米;在海拔4500米、标准大气+25℃的机场起降条件下,AC312E可实现500千米航程(30分钟余油)、500千克任务商载和5000米巡航高度的“三个5”目标。5月24日,AC311A直升机在拉萨市海拔3680米的朋康机场成功完成外吊挂325公斤飞行科目,展现了其优异的高海拔外吊挂能力和良好飞行操控性及稳定性。飞机于11时02分起飞,顺利完成了爬升、转弯、平飞通场、下滑等一系列外吊挂作业飞行科目,11时15分平稳着陆。此次演练,证明了AC311A直升机在高高原地区的物资投送、飞播造林、护林防火等场景的应用能力。AC311A是2吨级单发、6座单旋翼带尾桨式轻型直升机。它采用单/双驾驶配置及高橇式起落架,最大起飞重量2250千克,最大巡航速度240千米/时,最大起飞功率632千瓦,最大燃油重量423千克,使用升限6000米,最大航程630千米。配置高度集成化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加装数字化增稳系统和语音告警系统,并预留了多种选装任务设备接口,具备很强的任务拓展能力。该型机可满足高原/高寒等复杂气候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广泛应用于警航执法、应急救援、农林喷洒、医疗救护、电力巡线、物资运输、航拍摄影等多个领域。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空客高速概念直升机Racer完成超快又高效的首飞

空客高速概念直升机Racer完成超快又高效的首飞 2013 年,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打破了直升机速度记录,其试验型 X3飞行速度达到 293 英里/小时(255 千米/小时,472 千米/小时)。现在,作为欧洲"清洁天空 2 号"(Clean Sky 2)研究项目的一部分,空客直升机公司希望通过 Racer 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商业市场,同时使其更加高效和环保。虽然它看起来像一架传统的直升机,但 Racer 是专为高速飞行而设计的。它的空气动力学经过优化,可达到亚音速飞行速度,并由安装在箱形机翼上的两个推杆发动机提供前进推进力,在提供升力的同时,飞行速度比传统直升机快 50%。原因是直升机在高速飞行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是因为当直升机的旋翼转动时,一边是向前运动,另一边是向后运动。在低速情况下,这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在高速情况下,速度差就会把事情搞砸尤其是当向前运动的叶片尖端达到跨音速时。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Racer在高速飞行时将旋翼后移 15%,将重型任务交给推力发动机和箱形机翼。此外,赛峰直升机发动机公司研发的两台Aneto-1X发动机是新型混合电动生态模式系统的一部分,其中一台发动机可在巡航时离线。这意味着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每英里耗油量最多可减少25%。据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称,首次飞行是一次 30 分钟的简单测试,目的是展示飞机的基本性能。换句话说,就是确保飞机部件在空中飞行时不会出现破损或脱落。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随着飞行包络线的扩大和最高速度的提高,测试项目将越来越雄心勃勃。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首席执行官布鲁诺-埃文(Bruno Even)说:"Racer拥有90项专利,是欧洲合作伙伴携手创新的完美典范。此次首飞是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和我们在13个国家的40个合作伙伴的骄傲时刻。我期待着看到这架验证机开拓高速能力,并开发有助于降低油耗的生态模式系统。"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Beta Alia eVTOL 首次成功实现直升机到飞机的过渡

Beta Alia eVTOL 首次成功实现直升机到飞机的过渡 Beta还用视频记录了这一成就:早在 2021 年,贝塔公司就在"先进空中机动性现实指数"(AAM RI)中名列第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刚刚获得了载人电动飞机飞行的首个军用适航批准,这意味着空军有足够的信心让自己的飞行员坐在座位上进行飞行。几个月前,贝塔公司向位于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交付了"阿丽亚"平台(常规起降/CTOL形式)。现在,该公司又实现了一次重大飞跃,完成了从 VTOL 悬停到翼载巡航,再回到悬停着陆的完整过渡,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家在机上有飞行员演示这一创举的公司。Beta 测试飞行员内特-莫耶在纽约普拉茨堡国际机场勇敢地掌舵,通过四个水平电动螺旋桨引导 Alia-250 直飞离地。当飞机升到足够高的高度时,后螺旋桨启动,当飞机获得足够的速度让机翼接管时,机翼顶端的螺旋桨减速停止,进行短暂的巡航飞行。此后不久,飞机掉头,四个螺旋桨重新打开,向简易机场滑行,然后在半空中停住,缓缓地直落着陆。据《国际航空新闻》(Aviation International News)报道,过渡显然是垂直起降飞机发展的关键支柱,而 Beta 公司的测试是首次进行此类测试。该刊物报道称,虽然其他主要的 eVTOL 公司,如 Joby和 Archer,都进行过无人遥控过渡和/或驾驶测试,但此前没有一家公司进行过驾驶员过渡测试。与 Beta 一样,Joby 也是目前AAM RI 的领导者,去年 11 月,它在纽约市直升机场上空的一次载人飞行成为新闻。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它始终保持悬停模式,没有过渡到飞机式的巡航。Alia-250 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北极燕鸥,翼展 50 英尺(15 米),内部制造的电力推进系统由高密度锂电池提供动力。贝塔公司预计其续航能力为 250 英里(402 公里),最高时速为 138 英里(222 公里)。贝塔公司的目标是在 2026 年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对 Alia-250 的型号认证,这比 Joby 目前的目标晚了一年。该公司也没有忽视充电方面的问题,它开发了所谓的"充电立方体"(Charge Cube),这是一种模块化充电系统,配有 50 英尺长的电缆,可以在 350 千瓦的功率下,在短短 50 分钟内为 Alia 充电。祝贺 Beta 团队在 eVTOL 历史上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鲲龙”AG600飞机全面进入型号合格取证试飞阶段

“鲲龙”AG600飞机全面进入型号合格取证试飞阶段 “鲲龙”AG600具有载重量大、航程远、续航时间长的特点。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机长38.9米,翼展38.8米,机高11.7米;最大起飞重量60吨,最大实用航程大于4000千米;巡航速度480千米每小时,最小平飞速度220千米每小时。“鲲龙”AG600飞机在执行森林灭火任务时,可在20秒内汲水12吨,并能在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汲投水灭火。在执行水上救援任务时,飞机最低稳定飞行高度50米,可在水面停泊实施救援行动,一次最多可救护50名遇险人员。“鲲龙”AG600M实战投水灭火为满足“鲲龙”AG600飞机的总体设计要求,在气水动布局设计中,“鲲龙”AG600设计团队大量采用系统工程设计方法和气水动布局综合优化设计技术。通过多方案权衡迭代与优化、气水动特性影响因素的建模与综合分析优化等项目攻关,设计团队完成了AG600飞机的气水动布局设计任务,达到了顶层设计要求,为将来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灭火和救援任务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研制领域的空白。“鲲龙”AG600M开展负过载试飞此外,“鲲龙”AG600飞机底部为船底外形,机翼为上单翼,主起落架需要收于机身侧面主起落架的整流罩内。设计团队通过风洞试验、水动试验、CATIA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技术,不断优化起落架收放机构的形式及收放路径,创造了国内最高、最复杂的单支柱起落架纪录。四架“鲲龙”AG600M齐聚蒲城开展型号取证试飞目前,“鲲龙”AG600飞机已完成典型灭火任务场景验证试飞科目,具备执行灭火任务能力,全面进入型号合格取证试飞阶段,预计于2024年取得型号合格证。后续,“鲲龙”AG600飞机将根据客户需求,继续完善飞机的各项性能,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