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工程改造皮肤细菌 使其生产普通药物对抗痤疮

科学家工程改造皮肤细菌 使其生产普通药物对抗痤疮 痤疮的起因是毛囊被死皮细胞和油脂堵塞,继而发炎,形成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粉刺、丘疹和白头。在打算不挤破它们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杀死油脂分泌细胞的药物或针对毛囊中细菌的抗生素来治疗。最近更多的实验性研究包括粉刺疫苗、益生菌或微针贴片,它们都能攻击致病的细菌。但如果我们能让这些细菌为我们工作呢?在这项新研究中,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UPF)的科学家们研究了如何设计皮肤细菌来生产痤疮药物中的活性成分。他们的目标是痤疮丙酸杆菌,这是皮肤上最常见的细菌种类,也是生活在毛囊深处的细菌。过度分泌一种叫做皮脂的油脂是痤疮的常见诱因,许多痤疮药物如异维A酸都是通过杀死产生皮脂的细胞来发挥作用的。在这种情况下,痤疮丙酸杆菌被设计成能产生一种名为 NGAL 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介导自然产生的异维A酸。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培养的人类皮肤细胞中测试了这种经过编辑的细菌,发现它能够产生和分泌 NGAL,减少皮脂分泌。在对小鼠的测试中,这种细菌也能存活并发挥作用,但由于小鼠的皮肤与我们的皮肤差别很大,因此无法通过这种方式测试其对痤疮的影响。这种技术不仅能帮助清除痤疮,还能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因为抗生素正日益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研究人员说,虽然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包括首先在三维皮肤模型上进行尝试才能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试验,但它也可用于治疗其他皮肤病。首先是特应性皮炎。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马克-居尔(Marc Güell)说:"我们开发了一个技术平台,为编辑任何细菌治疗多种疾病打开了大门。现在的重点是利用痤疮丙酸杆菌治疗痤疮,但我们也可以提供基因电路来创建智能微生物,用于与皮肤传感或免疫调节相关的应用。"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新抗生素类别 可有效对抗耐药细菌

科学家发现新抗生素类别 可有效对抗耐药细菌 抗生素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在上个世纪极大地改善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如今,我们往往认为抗生素是理所当然的,并严重依赖抗生素来治疗或预防细菌感染,例如,在癌症治疗、侵入性手术和移植过程中,以及在母亲和早产儿身上,抗生素可以降低感染风险。然而,全球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日益威胁着抗生素的有效性。为了确保未来能够获得有效的抗生素,开发不存在抗药性的新型疗法至关重要。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作为多国联合体的一部分而开发的一类新型抗生素。他们描述的这类化合物以一种名为LpxH的蛋白质为靶标,这种蛋白质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合成其最外层保护层(即脂多糖)的途径。并非所有细菌都会产生这一层,但那些会产生这一层的细菌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最需要开发新型疗法的生物,其中包括已经对现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研究人员能够证明,这种新型抗生素对耐多药细菌具有很强的活性,并能治疗小鼠模型中的血液感染,从而证明了这种抗生素的前景。重要的是,由于这一类化合物是全新的,而 LpxH 蛋白尚未被用作抗生素的靶点,因此这一类化合物不会产生抗药性。这与目前临床开发中的许多"同类"抗生素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目前的研究结果很有希望,但在这类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之前,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DOI: 10.1073/pnas.2317274121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普通细菌的嗜血行为

科学家发现普通细菌的嗜血行为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eLife》杂志上,为了解血流感染的发生过程和潜在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员阿登-贝林克(Arden Baylink)拿着一个装有沙门氏菌的培养皿。贝林克和博士生西耶娜-格伦(Siena Glenn)发表的研究表明,世界上一些最致命的细菌会寻找并吃掉血清(人体血液的液体部分),血清中含有细菌可以用作食物的营养物质。图片来源:华盛顿州立大学兽医学院 Ted S. Warren细菌研究与实验"感染血液的细菌可能是致命的,"该研究的通讯作者、西悉尼大学兽医学院教授阿登-贝林克(Arden Baylink)说。"我们了解到,一些最常引起血液感染的细菌实际上能感知人体血液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并向它游去"。贝林克和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西悉尼大学博士生西耶娜-格伦发现,至少有三种细菌,即肠炎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和柯氏柠檬杆菌会被人体血清吸引。这些细菌是导致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约占总人口的 1%)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些患者通常会有肠道出血,这可能是细菌进入血液的入口。华盛顿州立大学博士生西耶娜-格伦(Siena Glenn)使用高倍显微镜。格伦与助理教授阿登-贝林克(Arden Baylink)及其同事合作发表的研究表明,世界上一些最致命的细菌会寻找并吃掉人体血液中的液体部分血清。图片来源:华盛顿州立大学兽医学院 Ted S. Warren研究人员利用贝林克公司设计的一种名为"化学感知注射钻机测定法"的高倍显微镜系统,通过注射微量人体血清模拟肠道出血,观察细菌向出血源移动的过程。这种反应非常迅速致病细菌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能找到血清。新疗法的潜力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确定沙门氏菌有一种名为 Tsr 的特殊蛋白质受体,能让细菌感知并游向血清。利用一种叫做蛋白质晶体学的技术,他们能够看到这种蛋白质与丝氨酸相互作用的原子。科学家们认为,丝氨酸是细菌能够感知并消耗的血液中的化学物质之一。格伦说:"通过了解这些细菌是如何检测血液来源的,我们将来可以开发出阻断这种能力的新药。这些药物可以改善高血液感染风险的 IBD 患者的生活和健康状况。"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MRSA疫苗取得突破:科学家找到一种有望对抗致命超级病菌的方法

MRSA疫苗取得突破:科学家找到一种有望对抗致命超级病菌的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靶向免疫抑制分子 IL-10,提高了疫苗的效力,从而在抗击 MRSA 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和IL-10可以增强免疫反应,帮助清除动物模型中的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 是社区和医院获得性细菌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每年全球有超过 100 万人死于这种细菌。不幸的是,抗生素对这种细菌的疗效越来越差,在高收入国家,抗生素耐药型 MRSA 导致的死亡人数最多。因此,科学家们非常关注如何找到解决方案,以扭转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感染的局面。其中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方案就是疫苗,尽管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重大障碍。其中一个障碍似乎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通过开启免疫系统中存在的一种天然断裂点来抑制免疫反应,这种天然断裂点是一种被称为白细胞介素-10(IL-10)的重要免疫抑制分子,其作用是减轻体内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芥末色)缠绕在人类白细胞(红色)中的数字化彩色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图片来源: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趣之处在于,除了是一种致命的病原体外,这种细菌还生活在我们体内或身上,但不会造成危害。然而,在这些无症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这种细菌会影响免疫反应这意味着当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时,免疫系统很难做出适当的反应。在今天(7月8日)发表在权威期刊《JCI Insight》上的研究成果中,研究人员在动物模型中发现,如果用疫苗免疫受试者,使其免疫系统对感染做出反应,同时产生中和IL-10的抗体,免疫反应(通过特化T细胞)就会得到改善,细菌清除率也会在随后的感染中得到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在许多人的皮肤和鼻子中发现。虽然金黄色葡萄球菌通常无害,但如果它通过割伤或其他伤口进入人体,就会引起一系列轻微到严重的感染。感染包括疖子和脓疱疮等皮肤问题,以及肺炎、血液感染和心内膜炎等更严重的问题。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令人担忧的一点是它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能力,特别是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它很难治疗,并以引起严重的医院感染而闻名。研究小组由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生物化学与免疫学学院免疫学教授雷切尔-麦克劳林(Rachel McLoughlin)领导。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生物化学与免疫学学院免疫学教授雷切尔说:"综合来看,我们的研究成果为一种新型战略提供了巨大的前景,这种战略可以提高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为目的而开发的疫苗的功效。"我们的工作还有力地表明,以前接触过这种细菌可能会造成一种情况,即我们的免疫系统不再将其视为威胁,从而由于这种免疫抑制状态的产生而无法对疫苗做出适当的反应。这再次强调了为什么使用有助于中和IL-10的东西进行免疫接种为有效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带来了新的希望"。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可对抗 COVID-19 的新型抗病毒药物

科学家发现可对抗 COVID-19 的新型抗病毒药物 研究小组在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的论文中报告说,SARS-CoV-2(引起COVID-19的病毒)激活了细胞中的一种途径,阻止了正常免疫反应的关键部分过氧化物酶体和干扰素的产生。研究小组成功测试了一种新型抗病毒药物,这种药物能刺激干扰素的产生,从而逆转这种效应。第一作者、医学和牙科学院细胞生物学教授汤姆-霍布曼(Tom Hobman)解释说,干扰素通过关闭受感染细胞来阻止受感染细胞产生更多病毒,这通常会导致细胞死亡,然后作用于周围细胞,防止它们受到感染。这篇论文建立在他的团队 早期研究该研究表明,HIV 是如何进化到激活细胞中的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从而阻止机体产生过氧化物酶体,而过氧化物酶体能触发干扰素的产生。研究人员认为,另一种RNA病毒 SARS-CoV-2 也会以类似的方式对抗人体的抗病毒反应。药物检测取得可喜成果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小组尝试了40种针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现有药物。大多数药物最初都是为治疗癌症而开发和测试的,癌症通常会对干扰素分泌的增加做出反应。其中三种药物大大减少了肺部发现的病毒数量,其中一种药物还能有效减轻小鼠的炎症和其他临床症状。霍布曼说:"我们看到,在某些情况下,试管中产生的病毒数量减少了 1 万倍。"在病毒爆发期间,可能已经接触到病毒或已经出现早期症状的人将服用四到五天的疗程,以提高他们的过氧化物酶体水平,限制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在没有病毒感染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干扰素。研究人员认为这些药物有可能成为抗击新出现病毒的一线药物。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美科学家推出改造细菌:吃塑料吐“蜘蛛丝”

美科学家推出改造细菌:吃塑料吐“蜘蛛丝” 改造过的细菌可将聚乙烯作为食物来源,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这种细菌进行了改造,使其能将聚乙烯转化为丝蛋白,且其制造丝蛋白的效率和产量能与传统用于制造丝蛋白的细菌菌株相媲美。不过,细菌并不能直接发酵聚乙烯,需要对塑料进行“简化”,研究团队在压力下加热塑料,使其解聚,得到了一种柔软、蜡质的物质。然后在烧瓶底部涂上一层塑料蜡,作为细菌的营养来源,改造后的细菌就能吃进这种塑料,吐出“蜘蛛丝”。研究人员表示,蜘蛛丝是大自然的凯夫拉纤维,强度几乎和钢一样,但密度是钢的6倍,所以它非常轻。作为一种生物塑料,它具有柔韧、无毒、可生物降解等特性,是避免持续塑料污染的绝佳材料。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前沿科技新闻:科学家利用细菌将塑料垃圾转化为扑热息痛,实现可持续药物生产

#前沿科技新闻:科学家利用细菌将塑料垃圾转化为扑热息痛,实现可持续药物生产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通过基因改造的大肠杆菌可以将塑料垃圾转化为止痛药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这为药物生产提供了一条更可持续的途径。这项研究已发表在《自然化学》杂志上。 研究团队首先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一种常见于食品包装和塑料瓶中的塑料,通过可持续的化学方法转化为一种新材料。随后,他们将这种材料与一种无害的基因改造大肠杆菌菌株进行孵育。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大肠杆菌的存在下,这种新材料被转化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而这一过程涉及一种此前从未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化学反应洛森重排。关键在于,这种通常需要在严苛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洛森重排,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磷酸盐催化下自发发生,且不损害活细胞。 研究人员进一步改造了这种大肠杆菌,导入了来自蘑菇和土壤细菌的两个基因,使其能够将 PABA 转化为扑热息痛。通过这种方式,团队能够在 24 小时内将基于 PET 的起始材料转化为扑热息痛,且排放量低,产率高达 92%。 该研究的首席作者 Stephen Wallace 教授表示,这项技术首次将化学和生物学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更可持续地生产扑热息痛,还能同时清理环境中的塑料垃圾。他指出,这项成果为塑料垃圾转化为生物材料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尽管商业化生产仍需进一步研究,但这为从塑料废弃物生产药物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途径。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