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突破能迅速判断抗抑郁药是否有效

人工智能的突破能迅速判断抗抑郁药是否有效 在人工智能的最新临床应用中,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UMC)和拉德布德大学医学中心(Radboud UMC)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算法,根据病人的核磁共振扫描和其他数据,可以判断某种抗抑郁药物是否长期有效。据估计,美国有11%的人拥有控制抑郁症的处方,但约有60%的人在第一次尝试时找不到合适的药物。由于投入的时间和经历的副作用,这足以让许多人不再尝试第二次或第三次。研究人员开始研究这种人工智能模型能否首先用于预测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舍曲林(又名左洛复)的疗效。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小组采用了美国先前对229名抑郁症患者进行的一项研究的结果,在给患者服用舍曲林或安慰剂之前,使用了核磁共振脑部扫描和临床数据记录。然后将这些数据输入人工智能,算法会特别关注前扣带回皮层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拉德布德大学医学中心的精神病学家埃里克-鲁赫说:"算法表明,那些前扣带回皮层(大脑中参与情绪调节的区域)血流量较多的人将会得到药物的帮助。在第二次测量中,即开始治疗一周后,他们的症状严重程度得到了证实。"通过这种方法,人工智能确定舍曲林只对三分之一的参与者有效,从而使三分之二的参与者免于长达两个月的"等待和观望"。虽然抗抑郁药物可能需要长达六个月的时间才能发挥最大疗效,但严重的副作用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对日常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其影响程度往往不亚于抑郁症本身。雷尼曼说:"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已经可以避免三分之二的舍曲林'错误'处方,从而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治疗。因为这种药物也有副作用"。重度抑郁障碍的治疗因其复杂性而极具挑战性。由于现有的医疗干预措施种类繁多,包括 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s)、非典型抗抑郁剂、三环类抗抑郁剂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s),因此治疗难度更大。虽然这种算法是专门针对舍曲林的,但研究人员希望不仅能将其调整得更加个性化,还能将同类模型应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各种药物。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2021)》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2021)》 简介:《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2021)》可能是一部2021年发布的关于对抗抑郁的纪录片、书籍或文章。内容围绕抑郁症展开,介绍抑郁症的成因、症状表现,以及当前对抗抑郁的方法和策略。可能会采访抑郁症患者、家属、医生和专家,分享他们的经历和见解;还会介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对抗抑郁的手段,以及日常生活中缓解抑郁情绪的方法,如运动、饮食调节、社交支持等。对于关注抑郁症、受抑郁情绪困扰的人群以及相关专业人士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标签: #抑郁症#对抗抑郁#心理健康#医学科普#抑郁治疗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抑郁症患者「阳了」之后,慎用这几种常见感冒药

抑郁症患者「阳了」之后,慎用这几种常见感冒药 感染新冠后,如果你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MAOI、SSRI),或者停药还未超过两周,慎用「右美沙芬」。 MAOI 不宜与「伪麻黄碱」同用。 SSRI 不宜与「扑尔敏」同用,会增加对中枢神经抑制。 注意含有以上这些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如「酚麻美敏」)。 关注「布洛芬」的胃肠道出血风险,SSRI 与 NSAID(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一起服用,会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 遵医嘱!不要擅自停抗抑郁药! 遵医嘱!不要擅自停抗抑郁药! 遵医嘱!不要擅自停抗抑郁药!

封面图片

2022 年发布于 Molecular Psychiatry 上的一篇论文指出,抑郁症的成因可能并非目前主流的血清素理论。

2022 年发布于 Molecular Psychiatry 上的一篇论文指出,抑郁症的成因可能并非目前主流的血清素理论。 血清素缺乏并非是导致抑郁症的成因,但基于这一理论研究的药物,例如 SSRI 和 SNRI 却是确实有效的。 在抑郁症患者中,血清素分解物水平与常人无明显差异,血清素离开神经系统进入血液的水平无明显差异,色氨酸水平、血清素受体水平与 SERT 基因水平也无明显差异。这些证据与血清素理论相悖。 这说明,目前主流的第二代抗抑郁药物,SSRI 和 SNRI 以我们尚不明确的方式起效了。 对于抑郁症的成因和药理学的进一步研究有望推动第三代抗抑郁药物的研发。

封面图片

COVID-19大流行加剧心理健康危机:年轻女性使用抗抑郁药的人数激增

COVID-19大流行加剧心理健康危机:年轻女性使用抗抑郁药的人数激增 《密歇根医学》杂志在《儿科学》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在大流行之前,越来越多的12至25岁的年轻人在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但2020年3月之后,抗抑郁药物的发放率上升速度加快了近64%。"2020年3月之前,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的抗抑郁药配药率已经很高,而且还在不断上升。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趋势在大流行期间有所加快,"主要作者、密歇根大学健康 C.S. Mott 儿童医院和 Susan B. Meister 儿童健康评估与研究中心的儿科医生兼研究员、医学博士 Kao Ping Chua 说。研究人员分析了一个国家数据库中的数据,该数据库报告了美国药房 92% 的处方配药情况。他们发现,大流行期间抗抑郁药配药率的上升主要是由女性推动的。2020 年 3 月之后,12-17 岁女性青少年的这一比例增长速度加快了 130%,18-25 岁女性青壮年的这一比例增长速度加快了 60%。Chua说:"多项研究表明,在大流行期间,女性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率有所上升。这些研究加上我们的发现表明,大流行加剧了这一群体原有的心理健康危机。"男性心理健康趋势的差异与女性相比,2020 年 3 月之后,男性青壮年的抗抑郁药配药率变化不大,而男性青少年的配药率则有所下降,Chua 对此感到惊讶:"很难相信这种下降反映了心理健康的改善。"他认为,更有可能的解释是,男性青少年可能在大流行期间错过了体检和其他医疗就诊,从而减少了诊断和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机会。他指出,从面对面学习的过渡也可能减少了教师和其他学校工作人员发现男性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机会。青少年抗抑郁药配药量的总体上升可能不仅与心理健康状况恶化有关。例如,漫长的心理治疗等待时间可能也是原因之一。他说:"在我的初级保健诊所,我经常听到病人和家属说,在大流行病期间,他们需要等待 6-9 个月才能得到治疗。在这种情况下,不给病人服用抗抑郁药物,只建议他们接受治疗是没有意义的。"进一步的研究应确定哪些干预措施能最好地促进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发炎的大脑:一种治疗抑郁症的全新方法.rar》

《发炎的大脑:一种治疗抑郁症的全新方法.rar》 简介:《发炎的大脑:一种治疗抑郁症的全新方法.rar》可能是一份关于抑郁症治疗新方法的研究资料或学术报告。它聚焦于大脑炎症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提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治疗方式的新思路。资料中或许详细阐述了大脑炎症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基于这一发现所研发的新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对于医学研究人员、精神科医生以及关注抑郁症治疗的患者和家属来说,这份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深入了解抑郁症和探索新的治疗途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 标签: #抑郁症治疗 #大脑炎症 #全新方法 #医学研究 #精神健康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致幻蘑菇显示出神奇的抗抑郁功效 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致幻蘑菇显示出神奇的抗抑郁功效 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据估计,抑郁症影响着全球 3 亿人,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服用一到两次后,致幻蘑菇有望减轻抑郁症状,而且副作用很小,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致幻蘑菇会导致成瘾。然而,迄今为止发表的研究并未调查可能缓和致幻蘑菇效果的因素,包括抑郁症的类型、以往使用致幻蘑菇的情况、剂量和发表偏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对数据库进行了研究,寻找将治疗抑郁症状的致幻蘑菇与安慰剂、烟酸(维生素 B)或微剂量致幻蘑菇等对照组进行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他们将实验条件和对照条件中都有心理治疗的研究纳入其中,以便区分迷幻剂的作用和心理治疗的作用。他们找到了七项相关试验进行分析,涉及 436 名抑郁症患者(52% 为女性;90% 为白人)。赫奇斯 g 值为 0.2 表示效果较小,0.5 表示效果中等,0.8 或以上表示效果较大。使用西洛赛宾治疗后,抑郁评分的变化明显大于对比治疗,总的海杰效应 g 为 1.64,表明西洛赛宾的效果较大。对试验差异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继发性抑郁症(与潜在疾病相关)而非原发性抑郁症、采用自我报告量表而非临床医生评估量表、年龄较大以及曾使用过致幻蘑菇等因素与抑郁症的改善程度相关。研究作者承认,试验之间的高度差异(异质性)导致支持致幻蘑菇具有强烈抗抑郁效果的证据确定性较低,而且由于参与者缺乏多样性,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受到了限制。此外,也没有对治疗前的预期以及参与者对自己接受的是迷幻剂还是安慰剂治疗的了解程度进行测量。此外,在临床试验中,患者是在一个安静的客厅里,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在心理治疗师的监督下接受迷幻剂治疗的,而这在医疗系统中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因此,作者得出结论认为,虽然这篇综述的研究结果令人鼓舞,说明致幻蘑菇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抗抑郁药物,但在临床实践中确立致幻蘑菇治疗之前,还需要解决与致幻蘑菇治疗相关的成本、缺乏监管指南和法律保障等问题。与本研究无关的研究人员在相关社论中说,这项研究是对使用致幻蘑菇治疗抑郁症的证据基础的重要贡献,但它无法回答几个问题。例如,他们认为,在收集到更多关于潜在效应调节剂的信息之前,无法为致幻蘑菇对抑郁症的疗效(在"真实世界"条件下的表现)提供证据,而务实的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的数据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点。此外,关于致幻蘑菇是否能单独发挥抗抑郁作用,而不是通过辅助特定形式的心理疗法来发挥这种作用,目前仍有争论。最后,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社论作者说,与所有使用综合数据进行的分析一样,我们无法区分哪些人最有可能从致幻蘑菇中获益,哪些人反而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这些有希望的研究结果"支持在学术和公共环境中采取谨慎的态度,因为在对治疗性使用致幻蘑菇提出任何临床建议之前,还需要更多更好的证据"。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