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工厂实地探访:已经停摆 有供应商、员工签合同讨薪

高合工厂实地探访:已经停摆 有供应商、员工签合同讨薪 早在今年1月2日,网上疯传的一张截图显示,高合所有工作暂停,包括停止发货、停止新项目开发,做好起诉准备。同日晚间,高合汽车通过微博声明表示,公司运营一切正常,研发、生产、营销、交付等各项工作正常推进。资料显示,高合HiPhi 是华人运通旗下豪华智能纯电品牌,于2019年7月31日正式发布,用全新的视角和框架打造出行工具,定义智能汽车新品类。目前在售有三款车型,分别为HiPhi X、HiPhi Z及HiPhi Y。最便宜的车型HiPhi Y也要33.9万元起,最贵车型HiPhi X甚至高达80万元。有网友感慨:这么说吧,你预期未来不能稳坐在国内电动车前五的品牌,都别买了,被出清风险太大。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高合汽车销售公司成被执行人:标的超1478万元 新年宣布停工六个月

高合汽车销售公司成被执行人:标的超1478万元 新年宣布停工六个月 对外投资信息显示,该公司直接持股30余家企业,均为高合在全国各地的销售服务公司。据此前国内多家媒体报道,龙年春节复工第一天,高合汽车召开内部大会,宣布即日起将停工停产6个月。2月18日之前的员工工资将照常发放; 3月15日之前还留在高合汽车的员工,仅发放基本工资; 3月15日之后员工仅发放上海基本工资。资料显示,高合HiPhi 是华人运通旗下豪华智能纯电品牌,于2019年7月31日正式发布,用全新的视角和框架打造出行工具,定义智能汽车新品类。目前在售有三款车型,分别为HiPhi X、HiPhi Z及HiPhi Y,最便宜的车型HiPhi Y售价33.9万元起,最贵车型HiPhi X高达80万元。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实地探访理想工厂:停车区堆放大量MEGA 数量接近1000台

实地探访理想工厂:停车区堆放大量MEGA 数量接近1000台 可以看到停车区大约有一半的区域停放着理想MEGA,初步目测数量接近1000台。通过照片可以看到,MEGA在停车区的排放整齐,包括白色、灰色等版本。值得一提的是5月9日值接Talk也前往工厂排到了停车区,存放着大量的MEGA车型。如果按照理想MEGA最新的5月份销量来看,停车区的这些车可能需要1个月才能完成消化,当然不排除这些车是待交付车辆。作为理想汽车旗下首款纯电车型,MEGA于2024年3月1日上市,起售价55.98万元。对于这款豪华车型,理想汽车对其寄予了厚望,但是事与愿违,这款车的外观设计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同时销量也并没有达到预期。可以看到理想MEGA发布后,销量出现连月下滑的现象,仅仅三个月销量就出现了腰斩的现象,5月份仅销售614台,这对于一款新车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值得一提的是理想mega还在4月份进行了调价。4月11日消息,理想汽车官方账号宣布理想MEGA全新价格,MEGA 降价3万,售价52.98万元起,但这并没有刺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针对理想mega销量低迷等现象,李想3月21日发布了一则《李想致员工信》,他表示理想MEGA节奏混乱,从上至下过于关注销量和竞争,让欲望超越了价值,让理想原本最擅长的用户价值和经营效率显著下降。MEGA销量的低迷,也直接带崩了理想的股价。截止到北京时间6月19日,理想港股收盘价为73.95港元,较3月1日179.2港元的收盘价,已经腰斩。此外MEGA销量的不景气,也让理想开启了降本增效,据多家媒体报道称,5月份理想开启了整体优化,比例超过18%,大约超过5000人,对此理想并未做出任何回应。作为中国新能源车新势力的代表,理想汽车是个优等生,不仅销量表现强劲,而且也实现了盈利,其中2023年的利润超过了100亿,超过了很多的传统车企,这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理想的产品力和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但是2024年,随着小米汽车、华为问界等品牌的发力,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动,这也给理想带来了新的烦恼。尤其随着问界的发力,一定程度上抢走了很多理想L系列的目标用户,但这还远远没到最卷的时刻,2025年随着小米SUV等车型的亮相,这将会直接将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推向最激烈阶段。面对着新的挑战,李想也在不断的调整,在2023年李想就发布长文,表示问界M7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华为超强能力直接让理想ONE提前停产,一个季度亏损十几亿。对此李想表示全面学习华为,学习最先进的企业。但是通过理想MEGA的销量来看,理想学习华为的效果并不好。此外理想还开启了价格防御战,推出了20万元价位段的理想L6。针对这款车型,理想的投资人王兴还罕见的进行了点评:MEGA像是为CEO本人造的车,L6才是为员工造的。这也证明了这款车的战斗力。通过实际的销量可以看出,理想L6在5月份销量12965台,表现不错,已经超过了同价位段的问界M7,这也给理想留下了重整旗鼓的时间。至于MEGA车型,后续理想会选择大降价促销,还是果断关闭产线止损,值接Talk将持续关注。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高合停工停产六个月 哪吒CEO发声:难道高合创始人不值得尊敬吗

高合停工停产六个月 哪吒CEO发声:难道高合创始人不值得尊敬吗 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龙年春节复工第一天,高合汽车召开内部大会,宣布即日起将停工停产6个月。另有高合员工透露,自今日起,高合汽车工厂不允许进入。并且,自今年1月份起,其所在工厂已进入半停工状态,至今未生产过一台车,以往每天生产超80辆。而高合HiPhi汽车是华人运通发布的全新豪华智能纯电品牌,发布于2019年7月份,创始人是丁磊。目前旗下共有HiPhi X、HiPhi Z和HiPhi Y三款车型,但2022年仅卖出了4349辆,2023年,高合的月均销量只有355辆,销量与主流造车新势力品牌差距较大。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车市“血海”竞争第一年,高合率先出局?

车市“血海”竞争第一年,高合率先出局? 当天下午6时,财联社发文称,高合汽车宣布即日起停工停产6个月。根据界面新闻报道,高合汽车对员工的工资待遇做了具体安排,即2月18日之前的工资照常发放,拖欠的1月工资将在2月底补发;3月15日之前还留在公司的员工,仅发放基本工资;3月15日后员工发放上海基本工资(编者注:2690元)。新能源前瞻向高合汽车的相关负责人求证,得到的答复是“不方便发表言论”。事实上,刚刚进入2024年,高合汽车“倒闭”风波骤起。供应商停止发货、做好起诉准备工作;员工餐补、交通补贴、公司班车福利等被取消;多地商场店铺撤场等等。而高合汽车仍回应称,运营一切正常,研发、生产、营销、交付等各项工作正常推进。如今,高合汽车不得不直面“停工停产”的局面。6个月后,等待高合汽车的是“柳暗花明”,还是威马汽车般的“破产重整”?似乎后者的可能性更大。01车是好车,买的人不多2月19日凌晨2点多,福建的高合HiPhi Y车主凯特还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两篇关于购买和用车感受的笔记。据凯特介绍,她是对比了宝马i3、奔驰EQE、蔚来ES6、极氪001等十几款车型后,被高合HiPhi Y炫酷的外形、展翼门、氛围灯和用料的高级感等吸引。即便在1月初高合汽车被爆出“倒闭”传闻后,还是在1月21日提了车。在使用了1个月后,她也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动态续航440公里,后轮转向让整车开起来很灵活。另外让她满意的就是车的皮实,有次开车撞到了绿化带,但停车发现“不仔细看完全看不出来”。凯特告诉新能源前瞻,高合汽车现在需要一些正面的导向,因为“车主们对高合的评价都是一致的好”。作为高合HiPhi Z第一批盲订的车主,昆明的小木也对新能源前瞻表示,“高合HiPhi Z是辆好车”。也因为高合,他改变了对国产车的看法,并在2024年1月底又提了一辆理想L8。“估计定价不对吧,比较小众”,这是小木对高合汽车现状的分析。“市场永远会淘汰不对的东西,这并不影响我对高合HiPhi Z的评价。”小木也咨询了客服,给出的答复是“售后暂时没有影响”。尽管如此,高合HiPhi Y的车主橙子则比较担心的就是车辆权益、保险和终身质保之类的。橙子向新能源前瞻表示,车友群目前氛围比较轻松,会有人去直营售后看一下情况。“新能源迭代更新肯定是有的,只不过没有想到开年第一枪是高合”,橙子坦言,如果知道这样,肯定不会买它。现在,橙子只希望丁磊能带着高合汽车渡过难关。02高合汽车何以至此?公开资料显示,高合(HiPhi)是华人运通旗下的豪华智能纯电汽车品牌,于2019年7月31日正式发布。其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丁磊曾任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汽集团副总裁。不算计划在2025年第一季度投产并交付的高合HiPhi A,高合汽车目前共有高合HiPhi X、高合HiPhi Z和高合HiPhi Y三款车在售,售价区间分别为57万-80万元、51万-63万元和33.9万-45.9万元。而高合汽车的销量证明了它的高端路线没有跑通。2021年,高合汽车销量为4237辆;2022年为4520辆;23年前11个月总销量为4265辆,全年销量为8681辆;而根据车主指南数据,高合汽车在2024年1月的销量仅为211辆,具体为,高合HiPhi X 1月无数据、高合HiPhi Z 75辆和高合HiPhi Y 136辆。或许正如小木所言,定价不对。有业内人士就比较认可小木的看法。他认为,高合的定价策略应该是在高合HiPhi X打响知名度后,推出价格相对便宜的高合HiPhi Y,这样或许结局会有所不同。也有网友和“高合销售”在社交平台互动,指出高合的“停产停工”与营销不力有关,得到了“高合销售”的点赞认可。知名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对新能源前瞻表示,在汽车市场每年都有“末位淘汰”,这是一个趋势,毕竟车企比较多。“只要企业的资金越来越困难,那它就会慢慢出局。”在钟师看来,高合汽车的最终结局是可以预知的。2023年甚嚣尘上的高合汽车和中东资本的合作传闻,并未实际到账,似乎也成为压死高合汽车的最后一根稻草。受高合汽车“停工停产”影响的不仅是一万多名车主,还有经营高合汽车的二手车从业者。合肥北瀚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力就表示,看来已经收的高合车肯定要亏了。032024年,还会有谁步后尘?显然,新能源车企的每一次价格战,甚至是倒闭,都会对二手车市场造成冲击,这也是很多二手车商远离新能源汽车的原因之一。而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如何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则更重要。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就曾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全行业都面临盈利难的问题。从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和埃安,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亏损,而理想和埃安也是在2023年才开始实现盈利。“这样的现状亟需改善,否则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繁荣很难持续。”安庆衡如是说。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有“每年50万辆车,是盈利和亏损的分水岭”的说法,这么看来,除了上岸的特斯拉、比亚迪和埃安,其他车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各车企官方数据,哪吒汽车在2023年销售了12.8万辆,深蓝汽车销售了13.7万辆,小鹏汽车销售了14.2万辆,零跑汽车销售了14.4万辆,蔚来销售了16万辆,距离50万辆的盈利线尚有距离。而蔚来、小鹏、哪吒、零跑和深蓝等车企在2024年的销售目标也并未超过50万辆,这就意味着,他们还将继续亏损。正如钟师等业内专家的观点,只要资金链不断裂,新能源车企都有翻身的机会。以特斯拉为例,创始于2003年的特斯拉,直到2020年才盈利。但必须强调的是,车企必须有自己的护城河,特斯拉在三电系统和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就是它的翻身本钱。这也是小鹏汽车“2024年公司会投入更多的人力(招聘约4000人)以及投入同比超过40%的研发预算”、蔚来汽车“2024年新增1000座换电站、20000根充电桩”的根本所在。何小鹏在2023年底接受腾讯采访时表示,他在进入汽车行业的2017年,造车企业有400多家,而到2022年,有规模销量的仅为50家。所以他预测,到2030年,只会剩下不超过10家车企。理想汽车CEO李想也表示,2023年到2025年这三年时间是极为残酷的淘汰赛。他判断,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将在2025年出现拐点,而理想汽车必须要占据至少2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160万辆,才能有机会拿到下一场比赛的入场券。而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认为,2030年中国市场主要车企数量小于5家。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更是认为,当电动汽车产业成熟的时候,全球前5的汽车品牌将拥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对小米而言,达到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成为前5中的一员,年销量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十分残酷。”无疑,2024年的高合汽车事件让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增添了悲壮气氛。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80万买最贵国产车的人 气哭了

80万买最贵国产车的人 气哭了 “售前门店陆续都要关闭”春节假期后刚刚开工,高合汽车就被曝出召开内部大会,宣布即日起将停工停产6个月。这个消息在高合社区App炸开了锅。有催促发货的。一位车主表示,自己2023年12月订的车,一直到现在都没交付,定金也不给退。现在停工停产6个月,该怎么解决?有担忧售后的。“以后售后怎么办?”“都停工停产了,还能维修和保养吗?”“停工停产了,买到了绝版车,真无语。”更有直接开骂的。“车机也不更新了,售后也快了,就这么开开吧。车价猛跌,卖也不划算,垃圾车企,满嘴谎言。”“也不知道以后保险怎么办?威马车损不给上!咱们高合车主也好不到哪去!看能给找个接手下家不!”带着众多车主的疑问,新浪科技以消费者的身份致电了多家高合北京门店。一家体验店声称暂时没有接到正式通知,目前没有什么影响,正常营业中;另外一家体验店的工作人员则向新浪科技透露,高合北京的售前店将陆续都要关闭,后续可能暂时不卖车了。具体怎么发展,现在还不清楚。他所在的体验店可能到2月底就要关闭,海淀有家门店上个月就已经关了。不过,对于售后,上述工作人员则表示,官方还没有正式发布声明售后如何处理,但目前售后没有影响,用户可以在售后服务的微信群中,与小管家和售后专员对接,服务人员都在正常上班,维修、保养等服务均有人处理。“目前售后是没问题,但后续怎样还不好说。”新浪科技看到,高合汽车目前在北京拥有多家体验中心、交付中心,不过仅有一家服务中心。也即北京五方天雅店,既有销售职能,也有售后职能。五方天雅店工作人员向新浪科技表示,目前售后没有受到影响,都在正常服务。“北京一直只有这家门店负责售后,体验店关闭,对售后影响不大,就是工厂停工停产了,跟售后没有关系。”他说。不过,在威马的前车之鉴下,这并不能完全打消车主们顾虑。2023年,威马汽车继资金链危机后申请破产重整,车主的售后也成了大问题。不仅手机App无法正常使用,4S店也倒闭无处维修,第三方汽修店则漫天要价,维修保养极不方便。皆因定价过高实际上,在此次停工停产之前,高合汽车就曾多次传出危机。2023年10月,有认证为高合员工的网友爆料称,高合开启一轮大规模裁员。裁员比例高达20%,个别部门裁员达到50%。高合方面表示所谓大规模裁员为不实信息,此次属于正常人事流动。今年1月,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疑似供应商消息称,高合所有工作暂停,包括停止发货、停止新项目开发,并称做好起诉准备工作。针对所有工作暂停的消息,高合汽车表示纯属谣言。高合汽车内部人士表示,工作一切正常。不过,随后高合汽车就被曝出了门店撤店的消息。1月底,高合汽车在广州一家汽车门店关闭,商场公告显示,“高合门店临时告知商场,由于品牌内部原因无力继续在本商场经营。”并称高合门店在未按租赁合同条款履行义务、租赁合同尚未到期、未依约提前告知商场且双方未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单方面关停门店。春节前,高合汽车召开全员大会宣布,延期发放1月工资、取消年终奖和全员降薪。其中1月工资将在2月底补发,引发内部员工吐槽。而春节后,员工们又等来了停工停产6个月的噩耗。并且只照常发放2月18日之前的员工工资;3月15日之前还留在高合汽车的员工,仅发放基本工资;3月15日之后员工仅发放上海基本工资。高合面临的多次危机背后,归根结底还是销量不太理想,未能形成商业正循环。一直以来,高合将自己定位为豪华品牌,产品定价也较为高昂,但在品牌积淀缺失之下销量并未跟上。首款车高合HiPhiX最高售价达到80万元,获得了“最贵国产车”的称号;第二款车型高合HiPhi Z售价在60万元以上;第三款车型高合HiPhi Y定价有所下降,但仍在30万元以上。相关数据显示,2021~2022年,高合汽车销量分别为4237辆和4520辆;2023年,高合汽车连续多个月未公布销量数据。其最近一次公布销量消息是在2023年11月1日,高合汽车称高合HiPhi Y 10月交付1606台。2023年4月,高合汽车还宣布开启全球品牌战略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但从销量数据来看,海外土豪显然也对高合并不买账,未能成为其救命稻草。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高合站在悬崖边:员工自谋生计 要“到公司搬设备”跑路

高合站在悬崖边:员工自谋生计 要“到公司搬设备”跑路 停产的同时,工资也难保,内部爆料显示,3月之后高合员工甚至只能领到最低标准基本生活费,也就两千多块钱。这个结局其实并不意外,年前就有爆料,称“高合所有工作暂停,做好起诉准备工作”,同时还取消员工餐补和各种福利等,当时高合的回应是“不属实”。不过面对满天飞的负面舆论,高合的回复显得苍白无力,当然也不能阻挡公司走向衰落的事实。在很多汽车大佬看来,未来汽车企业不会超过5家,甚至更少,如今是时候清退裸泳者了。01.只发基本工资“高合停了。”“上班时间不确定,无限延期,离职hr秒批,快跑吧,趁着还有人给办离职,不然还得自己去公积金中心做封存,参考爱驰。”目前网上关于高合的讨论铺天盖地,一张内部通知也开始流传,主要是员工关心的工资。1月底工资2月底发;2.2到2.18正常工资,发放日期待定;2.18~3.18全额工资的70%;3.18以后,根据地区最低保障交,每个月2690元。如果有着急交社保的,需要在2.25前办理离职手续自行交社保,因为在职的话,个人无法自己交社。一句话总结,“账上没钱了。”停工6个月后会如何?有没有可能复工?目前来看很难。员工内部的氛围并不乐观,有人表示原本在2月9号前应该发的1月份的社保、公积金到现在还没发。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有人甚至开始瞄上公司设备了……“(通知)假装没看到,明天回公司把设备搬走”。“如果明天不去的话,后天再去是不是就没啥好东西可以搬了啊?”不过目前来看,从公司搬设备这条路并不现实,早在春节前,就有员工爆料,“公司连电脑都不让带回家,美其名曰要盘点。”而且早在1月初,就有消息称,高合开始降本求生,比如取消员工的餐补、交通补贴、公司班车等福利。1月2日,高合汽车内部有关停止所有工作的消息开始流传,包括暂停发货、停止新项目开发,并准备法律诉讼。对此高合发布紧急声明,称这些不实信息已对品牌造成严重损害,公司已报案。不过一个月后,高合遭遇困境的消息再次浮出水面,2月7日(农历腊月二十八),高合汽车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宣布将推迟一月份工资的发放,并取消了年终奖金,同时实行全员降薪政策。与之对应的是,理想汽车被曝要发8个月的年终奖,高合的处境尽显悲凉,当时公司高层或许就已经为宣布停产铺好了路。02.何以至此?高合汽车给自己的定位是国内豪华智能纯电天花板,把售价锚定在60万~80万价格区间,很长一段时间顶着“最贵新势力”的头衔。但高端的定位,并没有给高合带来辉煌。由于较高的售价,把大部分中国车主拒之于门外,导致其销量一直不理想,正是拉胯的销量,让高合的存在感一直都比较低。其最近一次官方公布月交付量还停留在去年 11 月,只公布旗下Hiphi Y 10月交付了1606台。此后,官方再未公布过交付成绩。公开数据显示,高合汽车在2021年总销量仅为4237辆,2022年总销量为4349辆。为了提振销量,高合走起了“下沉”的路线。去年7月,33.9万元起售的HiPhi Y上市,成为高合最便宜的车型,当然这价格也不便宜了。价格的下探的确取得一定的成效,自HiPhi Y上市以来,其单款车三个月的销量就达到了3735辆,已经逼近去年高合整年的销量,但其他两款车型仍然不温不火,第三方汽车平台数据显示,高合2023年销量仅为9000辆左右。销量低迷就是最危险的信号。与其他造车新势力动辄数十万的销量相比,高合这点数字实在拿不出手。究其原因,还是高合上来架得太高了,远离群众基础是最大的问题,即便是路线开始下沉也已经显现出颓势。大楼平地而起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基石。蔚来和理想直接瞄准豪华序列打,也是在天时地利之下,打到了人们需求的要害上。即便蔚来和理想高举高打,主销车型也始终在30-50万区间,高合则是直冲60万以上。而且相比打造三电、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核心技术,高合汽车选择的路线则是用“豪华”去构筑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以酷炫的硬件配置和高昂的价格来体现豪华属性。俗称:堆料。“门厂”是高合的别称,和其他其他深耕自动驾驶相比,高合开始在开门的方式下功夫,对开门、展翼门等开门方式非常酷炫。此外,高合还发布过一篇名为《一图读懂HiPhi Y合作伙伴》的推文,其中列举了30家国内外供应商。从三电系统、车机交互,到音响和座舱体验,高合汽车的核心技术基本都依托于供应商之上。但钱堆出来的壁垒不是真正的门槛,聚焦到核心技术,绝大部分的车企都开始搞自研,打造护城河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么来看,高合汽车的科技树,似乎点“偏”了,当智能化和个性化成为车企的必争之地,曾经独属于高合的黑科技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竞品身上,只会堆配置的高合还能剩下什么?当三电、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核心技术领域这几个关键维度上,高合没有任何领先的技术储备,被后来者超越并抛在身后似乎只是时间问题。03.中东豪门也难解救当销量不能成为其存活的根基时,想要活下来势必要有直接的资金来源。与融资超百亿的“蔚小理”截然不同的是,高合汽车的公开融资寥寥无几。华人运通曾于2021年11月获得交通银行50亿元战略支持。除此之外,华人运通就再未有其他融资信息披露。华人运通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曾表示,华人运通有来自美国的原始资本,还有政府投资,暂时没有启动社会私募的计划,也不会有A、B、C、D的数轮融资。高合汽车能有这样的底气,与丁磊的从业背景有莫大的关系。高合汽车的运营主体是华人运通,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兼董事长丁磊算是汽车行业的老炮儿。自1988年进入汽车行业,一直到2011年,一直在上汽体系工作,先后在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与上汽集团任职,最高担任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9月,贾跃亭邀请其加入乐视,担任乐视汽车联合创始人、乐视汽车全球副董事长,重返汽车圈。2017年3月,丁磊离开乐视,乐视的资金链危机随即爆发,贾跃亭在2017年7月远走美国帮助法拉第未来(FF)融资,同月丁磊成立华人运通,并于2019年7月发布了汽车品牌高合。从2019年成立至今,高合或许是真不差钱,6年间的融资屈指可数。最近的一次是在2023年年中,当时高合汽车丁磊拉来了一笔中东土豪的投资。沙特投资部和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签署了一项价值210亿沙特里亚尔(约合人民币400亿元)的协议,双方将成立从事汽车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合资企业。400亿的投资一旦到位,高合的困境也会迎来转机。不过,在这之后,华人运通并没有公布相应的投产计划,华人运通也并未在官方渠道公布过“400亿元中东注资”相关信息,此后有高合汽车的消息人士表示,沙特方面和华人运通的合作款项并未到账。不难看出,高合与中东资本的合作是分阶段进行的,只有在工厂建设、产能落地后才能获得投资上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中东的土豪们已经注资了远在美国的“特斯拉杀手”Lucid,什么时候能轮到高合,还是个未知数。目前高合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短期内自我造血无望,而缺钱引发的连锁反应,让高合被迫走到停工停产6个月这步。2024年,汽车行业只会更加内卷,贴身肉搏也会更加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讲不出新故事、拿不出技术,销量拉胯的高合,能看到希望吗?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