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百年历史的卡介苗可能是顽固肝癌的克星

有百年历史的卡介苗可能是顽固肝癌的克星 作为最常见的肝癌类型,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尽管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免疫疗法和肝移植,但疗效仍然不容乐观。在寻找治疗 HCC 的替代疗法的过程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探讨具有百年历史的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BCG)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研究发现,卡介苗除了对结核病有特异性作用外,还具有非特异性的保护作用,包括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具有全身性影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经批准将卡介苗用于治疗膀胱癌,临床试验也探索了卡介苗在纤维肌痛和糖尿病中的应用。因此,研究人员热衷于测试它对这种顽固肝癌的疗效。该研究的通讯作者Yu-Jui Yvonne Wan说:"HCC非常难以治疗。这种癌症被认为是一种冷肿瘤,对免疫疗法反应不佳。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卡介苗可以激发免疫反应。因此,我们给患有肝癌的小鼠注射了一定剂量的卡介苗,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卡介苗足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减少肿瘤负荷。"研究人员在肝癌小鼠模型中皮下注射了单剂量卡介苗,这与给人类注射卡介苗的方式相同。他们发现,这种疗法能减轻炎症,促进免疫细胞,尤其是抗癌T细胞和巨噬细胞向肝脏肿瘤浸润,从而缩小肿瘤。卡介苗还能触发IFN-gamma信号通路,通过招募T细胞促进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消灭。结核病疫苗缩小了小鼠的肝癌肿瘤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中心"我们发现卡介苗治疗导致T细胞和巨噬细胞向肿瘤移动,"Wan说。"它还激活了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了IFN-gamma信号传导,从而起到了抗HCC的作用。尽管以往的研究显示卡介苗对免疫力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但我们的数据显示,雄性和雌性HCC小鼠都对卡介苗治疗有反应。"其他研究表明,卡介苗对免疫力的影响对两性的影响不同,但在目前的研究中没有发现同样的情况。研究人员计划调查卡介苗是否可用于预防肝癌,以及是否能有效治疗其他类型的癌症。Wan说:"如果卡介苗能治疗像肝癌这样的顽固肿瘤,我相信它对其他难以治疗的癌症也有很好的疗效。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进入下一步。例如,我们不知道这种免疫记忆会持续多久,因此这种疫苗的长期疗效仍然是个谜。作用]机制可能很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项研究发表在《先进科学》杂志上。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港大医学院与科大的研究团队研发新技术,利用干细胞生成人类免疫细胞,提高癌症免疫治疗疗效。

#港闻 【Now新闻台】港大医学院与科大的研究团队研发新技术,利用干细胞生成人类免疫细胞,提高癌症免疫治疗疗效。 港大医学院与科大的团队指,以往癌症患者因免疫细胞不足,无法有效对抗癌细胞,而团队首次利用一种「人类扩展潜能干细胞」,在实验室环境中产生免疫细胞用于癌症免疫疗法,能够复制人体生成免疫细胞的自然过程,团队亦针对肝癌制定策略,提高免疫细胞的癌症靶向疗效。

封面图片

中大研究指口服标靶药及电疗有助出现抗药性晚期肝癌病人控制病情

中大研究指口服标靶药及电疗有助出现抗药性晚期肝癌病人控制病情 中大医学院的研究发现,口服标靶药物及电疗有助医治对免疫治疗出现抗药性的肝癌患者。现时晚期肝癌病人如果无法做切除肿瘤手术,通常会使用免疫疗法进行治疗,但超过8成患者在治疗大约7个月后出现抗药性。中大医学院与南韩两所研究机构合作,在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期间,招募47名出现免疫治疗抗药性的晚期肝癌患者进行研究,了解使用一种口服标靶药物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只曾接受免疫疗法作为一线治疗的患者,在接受口服标靶药治疗后,生存期中位数达到14.3个月,超过8成患者病情在一定程度受控,包括6.4%的患者病情达至部分缓解,超过76%患者则保持稳定,大多数患者对药物并无不良反应。中大医学院另一项研究又发现,肝癌患者在免疫治疗出现抗药性时,接受电疗后同样有成效。团队回顾2016至2022年期间5名在接受免疫治疗期间使用电疗的肝癌患者,发现如果病人肝内肿瘤数目不太多,接受电疗后他们生存期中位数可达24.5个月,并且没有出现任何显著副作用。中大医学院肿瘤学系教授陈林说,团队未来会研究能否结合两种治疗方式,他相信会有效果,但需要更多数据。他又说,目前会视乎病人的病情,再决定使用哪种方式进行治疗。 2024-04-05 08:13:52

封面图片

科学家设计的人类T细胞杀死癌细胞的能力提高了100倍

科学家设计的人类T细胞杀死癌细胞的能力提高了100倍 研究人员设计出了具有癌症基因突变的 T 细胞,使其抗肿瘤能力提高了 100 多倍,且无毒性,这标志着免疫疗法取得了重大进展,可将免疫疗法的有效性扩展到实体瘤。目前的免疫疗法只对血液和骨髓癌症有效西北大学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设计的 T 细胞能够杀死小鼠皮肤、肺部和胃部的肿瘤细胞疗法可提供长期抗癌免疫力目前的免疫疗法只针对血癌和骨髓癌,而西北大学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设计的T细胞能够杀死小鼠皮肤、肺部和胃部的肿瘤。研究小组已经开始着手在人体内测试这种新方法。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皮肤病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副教授 Jaehyuk Choi 博士说:"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路线图制造出了更好的 T 细胞疗法。使癌细胞变得如此强大的超能力可以转移到T细胞疗法中,使其强大到足以消除曾经无法治愈的癌症。"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副教授、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帕克研究所癌症免疫治疗中心主任、格拉德斯通基因组免疫学研究所成员科勒-罗伊巴尔(Kole Roybal)说:"癌细胞的恢复力和适应力所蕴含的突变可以为T细胞提供超级能量,使其在肿瘤创造的恶劣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该研究报告于 2 月 7 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克服肿瘤防御机制事实证明,针对大多数癌症开发有效的免疫疗法十分困难,因为肿瘤会创造一个专注于维持自身生存的环境,为了自身的利益重新分配氧气和营养等资源。通常,肿瘤会劫持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防御癌症,而不是攻击癌症。这不仅损害了普通 T 细胞靶向癌细胞的能力,还破坏了免疫疗法中使用的工程 T 细胞的有效性,因为这些 T 细胞很快就会疲于应对肿瘤的防御。罗伊巴尔说:"要想让基于细胞的疗法在这些条件下发挥作用,我们需要赋予健康的T细胞超出其自然能力的能力。"西北大学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小组筛选了在T细胞淋巴瘤患者身上发现的71种突变,并确定了哪些突变可以增强小鼠肿瘤模型中的工程T细胞疗法。最终,他们分离出一种既有效又无毒的突变,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性测试。西北大学罗伯特-H-卢里综合癌症中心成员Choi说:"我们的发现使T细胞能够杀死多种癌症类型。这种方法比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方法都更有效"。科学家们说,他们的发现可以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Choi 说:"T 细胞有可能治愈那些接受过大量预处理且预后不佳的患者。细胞疗法是活的药物,因为它们在患者体内存活和生长,可以提供长期的抗癌免疫力"。癌症治疗的新领域在帕克癌症免疫疗法研究所(Parker Institute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和Venrock的合作下,Roybal和Choi正在建立一家新公司月光生物公司(Moonlight Bio),以实现其突破性方法的潜力。他们目前正在开发一种癌症疗法,希望在未来几年内开始在人体上进行试验。"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起点,"Roybal 说。"关于如何增强这些细胞并使其适应不同类型的疾病,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学到很多东西"。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澳大研发新型纳米酶技术可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澳大研发新型纳米酶技术可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副教授赵琦带领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纳米酶技术,利用重塑肿瘤的微环境来增强嵌合抗原受体(CAR) T细胞的抗肿瘤效果,从而提高病人自身免疫系统抗肿瘤的能力。该研究成果为CAR T细胞治疗实体肿瘤的一个重大突破性的进展,并已获权威学术期刊《Small》刊登。 研究显示,CAR T细胞的过继细胞疗法是一种创新的癌症治疗疗法...

封面图片

免疫疗法在彻底改变癌症治疗

免疫疗法在彻底改变癌症治疗 麻省总医院癌症研究员在 2023 年 4 月首次用实验性的免疫疗法治疗了一名患有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的患者,几天后肿瘤完全消失。对于一种相当于绝症的恶性肿瘤而言,这一结果几乎闻所未闻。几周后的第二名患者以及第三名患者结果都一样。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脑癌之一,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上,它是致命的,患者从诊断到死亡通常只有一年多时间。它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但无法完全切除掉,肿瘤会很快复发。数十年来它的治疗研究都毫无进展。但过去 20 年免疫疗法正在颠覆癌症治疗。它基于一个简单的前提:人类免疫系统十分擅长于攻击它认为是病的东西。如果它可以对抗癌症,会比外科医生的手术刀更彻底的消灭肿瘤,比化疗使用的毒药更持久。研究人员使用的是免疫系统的 T 细胞,他们从患者血液中提取 T 细胞,在实验室中编辑细胞 DNA,再将编辑后的 T 细胞重新引入到肿瘤位置,让身体像对付病毒一样对癌症做出反应将其摧毁。 via Solidot

封面图片

中大医学院与美国实验室合作研发出治疗鼻咽癌mRNA药物

中大医学院与美国实验室合作研发出治疗鼻咽癌mRNA药物 鼻咽癌是香港常见的头颈癌之一。中文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可以利用EB病毒作为治疗标靶,并运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研发出一种创新的鼻咽癌治疗药物,针对性地歼灭携带EB病毒的癌细胞。中大医学院病理解剖及细胞学系和美国杰克森实验室合作,研发了一种合成mRNA药物。中大医学院病理解剖及细胞学系教授罗国炜表示,有关新药物会针对携带着EB病毒的癌细胞,同时配合免疫疗法以达到协同效应,有望大幅提高治疗成果。他又指出,以往已有外国研究尝试利用mRNA技术治疗肝癌等多种癌症类型。相比化疗,这种新型药物的副作用预期会较少,未来或可扩展应用在其他与EB病毒相关的癌症。中大医学院病理解剖及细胞学系助理教授曾智敏指,有关创新疗法能有效并安全地抑制肿瘤生长。她解释,新药物的脂质纳米颗粒担当了激活剂的角色,引爆体内细胞的EB病毒,使病毒在裂解的过程中死亡。目前研究团队在小鼠模型中初步证实治疗成效,正积极推进临床试验进程,有望在未来4年内进入第一期临床试验。 2024-06-20 13:46:25 (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