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车企齐出手:困在海南的电车即将运回

多家车企齐出手:困在海南的电车即将运回 而每年都会有不少人选择开车到海南过节,返程时,离岛困难也确实会出现,今年进出岛的客流量远高于历史同期,于是出现了“困局”。据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海南海事局去年年底印发的《琼州海峡新能源车辆滚装运输作业指南》要求,每航次载运新能源车辆的数量不得超过船舶载车定额的10%,且总数不超过18辆。托运公司也做了进一步说明:新能源主要靠电提供动力,日常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电池受损,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对装载量有严格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不少车企纷纷出招,为自家车主免费托运至指定城市,截至目前,已有深蓝汽车、阿维塔、问界、岚图、比亚迪方程豹/腾势、广汽埃安等多家车企提供了相关服务。这样的举措对于车主而言,无疑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对于车企而言是一次非常正向的宣传,更强化了用户最品牌的认同感,相信之后,在推荐购车时,那么这些车主就是最好的“销售”。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能源车海南出岛一票难求 车主质疑为什么一船只能拉十几辆车

新能源车海南出岛一票难求 车主质疑为什么一船只能拉十几辆车 据悉,海南出岛自驾小汽车需通过“琼州海峡轮渡管家”“铁路轮渡”微信公众号先购票再到港,凭票进港,未提前购票的车辆一律不允许进港待渡。但售票平台显示,2月15日至29日,秀英港和新海港的新能源车出岛船票基本售罄;而燃油车出岛船票在2月15日至21日也基本售罄,2月22日及之后则余票充足。而对于新能源汽车过港船票难求,但燃油车有票的情况,海南一航运公司工作人员向媒体介绍:新能源车因为有电池,高温或者过充时容易自燃导致火灾,或者有毒气体对船上人员造成伤害。此外,《琼州海峡新能源车辆滚装运输作业指南》中还明确指出,船公司根据所属船舶实际情况,每航次载运新能源车辆的数量不得超过船舶载车定额(以小车计)的10%,且总数不超过18辆。并且,登船后,新能源车辆应在船上划定的新能源车辆装载区域内集中停放;这也是新能源汽车海南省出岛船票难求的原因之一。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新能源车出海南岛船票将涨200元

新能源车出海南岛船票将涨200元 其中,船票价格由此前的372元/车,上调至572元,调价幅度为200元,调价原因未公布更多信息。此事引起网友热议,“难道是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太重,所以只对新能源车涨价?”“涨价可以,但一次涨价200元,涨幅已经快追上之前的运费了,有些离谱”;“涨价可能与海南岛全岛免高速费,只对车主收取燃油附加费有关,新能源车因为不加油或少加油,所以对其离岛时收取200元的附加费”。对于涨价一事,有媒体向海南省交通运输厅进行了采访,对方表示,虽然水运价格早已全面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但涨价需提供依据,不能随便进行涨价,特别是在春运这样的敏感时期。“他们已要求企业提供涨价依据,待依法依规论证后再作出决定。”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为何车险公司不愿意承保新能源车险 业内人士:定价难、赔付率高

为何车险公司不愿意承保新能源车险 业内人士:定价难、赔付率高 事实上,有类似遭遇的不止袁女士,一些新能源车主同样发现保费越来越高,有变相拒保之嫌。对此,有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新能源车险由于其技术方面特殊性,定价难、赔付率高是险企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这是因为,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成熟度和数据积累不够,保险公司很难更精准地进行风险评估和定价。同时,新能源汽车车辆的特定风险因素,包括电池故障、充电故障、自燃责任等,增加了车辆的出险几率。理赔数据积累不够、险企风险定价能力有待提升等,目前不少险企在新能源车险领域存在承保亏损现象。因此,不少车险公司不愿意主动承保新能源车型,或者是投保价格偏高等,而这些本不应该让车主来买单,这也要求监管部门,及时出台相应标准,规范约束新能源车险市场。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你买的新能源车躺着就能赚钱:1.5小时30元

你买的新能源车躺着就能赚钱:1.5小时30元 车网互动中的“车”指的是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车,而“网”指的是电网。对于这些电动车们来说,上述操作肯定是有收益的,安徽省车网互动中充放电每度电价差达0.9元。按照这一价格推算,反向送电1.5小时近30度电,车主收益约30元。目前,北京市首座车网互动示范站投入商业化运营,新能源车主可以选择在家里充电,在办公时间放电,通过充放电带来的电价价差获得收益。有专家表示,如果新能源车主避开高峰期,选择车辆在19点至0点进行车网互动放电,再利用凌晨0点到8点低谷时段为车辆充电,在保证每天有所收益的同时,也能保证第二天的用车。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新车投放叠加降价双重驱动,6 月份多家造车新势力月销破万辆

新车投放叠加降价双重驱动,6 月份多家造车新势力月销破万辆 7 月 2 日,国内新能源车企纷纷公布了 2024 年 6 月份销量成绩单。记者注意到,多家车企成绩亮眼,理想汽车单月交付超 4 万辆,重回新势力销冠;赛力斯汽车单月交付同比暴增 372%,旗下问界品牌单月交付破 4 万辆。此外,蔚来汽车、极氪汽车单月交付均破 2 万辆,双双创出历史新高。事实上,车企终端销量的企稳向上离不开政策助力。此前,商务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了汽车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政策。对此,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 “乘联会”)表示,在新品投放放量和价格下探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继续稳步增长,渗透率有望创出历史新高。(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新能源车险“费改”倒计时 投保贵承保亏难题有望得解

新能源车险“费改”倒计时 投保贵承保亏难题有望得解 访问:Saily - 使用eSIM实现手机全球数据漫游 安全可靠 源自NordVPN 业内人士认为,自主定价系数调整后,保险公司自主定价权更大,可以实现更加精准化定价,但这也对保险公司定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此外,比亚迪财险获批在全国八个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的消息也引发热议。市场期待新能源车企入局车险市场,能够破解新能源车险“投保贵、投保难”问题。出险率高赔付率高不少新能源车主反映今年续保时,保费出现明显上涨,也有车主反映即使没有出过险,续保保费也比前一年高。“我的车在2023年时出过一次险,开销1500元,今年续保时,保费大幅上涨。”北京一位比亚迪车主说,“2023年的保费是3000元,今年保险公司报价超过5500元,第三者责任保险保费较去年翻倍。”有类似经历的并非只有该车主一人,还有车主表示,未出过险的车辆在续保时也出现保费上涨情况。“我的车开了两年多没有出过险,第一年保费6000多元,第二年4500元,今年续保时联系了几家保险公司,报价基本都在6500元以上,贵的甚至达到7000元。”另一位新能源车主表示。保费高的背后,是新能源车险出险率高、赔付率高,承保主体保险公司面临较大承保亏损压力,新能源车险市场陷入“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两难困境。从上市险企披露的数据来看,他们旗下财险公司2023年车险综合成本率有不同程度上升。比如,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车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6.9%、97.7%、97.6%,分别较上年增长1.3个、1.1个、1.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车险综合成本率上升与新能源车出险率高于燃油车有关。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表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从太保产险出险率来看,新能源车出险率比燃油车出险率高出一倍。多家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新能源车险业务面临一定的压力。国寿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2023年,该公司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快速增长,累计保费收入123.3亿元,但保单成本率较高,一直维持在110%左右。也有部分险企收窄新能源车险业务。某中型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在新能源车险业务的优势不大,不是公司近几年的重点业务。为了缓解新能源车险发展难题,相关部门已多次出手。继今年1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能源车险承保工作的通知》后,金融监管总局4月向相关公司下发《征求意见稿》,就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机制、提升行业新能源车险经营水平等征求意见,要求实施时间原则上不晚于6月1日。低风险客户保费有望下降《征求意见稿》提出扩大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由原来的[0.65-1.35]调整为[0.5-1.5],这一调整引发行业热议。业内人士认为,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扩大后,保险公司的自主定价权更大,可以实现更加精准化的定价,扩大保障范围。在保费方面,风险低的客户保费有望下降,风险高的客户保费或上涨。“影响新能源车险保费的主要因子有无赔款优待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定价系数。其中,自主定价系数最为复杂,对于保费的影响占比也较高。”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认为,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扩大后,保险公司的自主定价权更大。上限提高后,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扩大新能源车险保障范围,过往被拒保车辆有望被纳入保障范围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表示,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扩大以后,保险公司可根据不同消费者特点,制定不同的价格和调整机制。对于险企来讲,对风险的识别和定价就能更精准一些。从客户角度来讲,风险大的客户多交保费,风险小的少交保费,更显公平。律商联讯风险信息董事总经理戴海燕表示,自主定价的放宽对保费均值影响有限,但会加大风险高低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确保兜底保障机制的实施。通过扩大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空间,保险公司原先可能不敢承保的风险,现在由于存在上浮空间,保险公司愿意承保,从而让更多消费者愿保尽保。此外,记者调研了解到,与家用车相比,商用车出险频率高、赔付率高,这也是导致新能源车险价格高的一个因素。上述大型财险公司支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的新能源车险赔付率较高,整体在80%左右。其中,家用车、商用车赔付率分别在75%左右、90%左右,商用车赔付率居高不下主要是受出租车赔付率高因素影响。针对新能源网约车投保问题,《征求意见稿》提出贴合市场需求,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为兼职运营网约车的新能源车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保障。考验险企定价能力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自主定价权扩大后,公司或进一步按照自身险种风控能力、业务结构、综合成本率等因素动态调整新能源商业险件均保费,承保利润率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但这也更加考验保险公司的定价能力,需要进行更加精准地定价和风险管理。郭金龙认为,由于新能源车迭代速度非常快,对于保险企业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技术迭代快,就意味着险企面对的风险提高。因为企业的保险产品是基于原来的风险进行定价的,而新风险没有纳入到定价体系当中。另一位大型财险公司支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暂时还未进行自主定价系数的调整,不过自主定价系数调整后,对各家保险公司的定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数据量越大的公司越能实现精准定价。为了缓解上述问题,业内人士建议,保险行业应加强数据的开放、融合,提高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国寿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行业层面应加强新能源车险经营数据披露,便于行业主体开展新能源车险整体对标分析,把握行业新能源车经营发展和变化趋势;同时建议行业统筹加强与汽车产业、相关部委大数据平台的数据交互,补足保险行业数据短板,加强风险识别能力,为发挥定价等保险公司的独特优势奠定基础。此外,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车险较为复杂,需要从整个汽车产业链角度来考虑,需要监管部门、险企、车企等多方共同努力,推动新能源车险业务发展。“新能源车险需尽快融入新能源产业链系统。”郭金龙表示,如链接车企和关键部件生产商,围绕三电系统等关键组成开发设计创新产品,在电池检测、线上服务、共享数据等方面与上下游建立合作关系,不断打通新能源车险在理赔、查勘、定损、维修等多环节、全链条的痛点,才有望不断降低新能源车险的成本和定价。记者注意到,多家新能源车企近年来纷纷布局保险领域。近日,比亚迪财险获批在全国八个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比亚迪财险开展车险业务得以更进一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比亚迪入局车险市场是非常有价值的尝试,车企拥有车辆风险信息等优势,可以使造车和保险业务相结合,扩大车险和车辆的市场份额,带来更具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记者 陈露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