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海思总裁、华为芯片奠基人退休 为华为赚得第一桶金

原海思总裁、华为芯片奠基人退休 为华为赚得第一桶金 据悉,他的团队开发的华为首款芯片,C&C08程控交换机曾打败众多国外交换机厂商,为华为赚得第一桶金。1991年加入华为的徐文伟,先后主导完成了多个重要产品的研发,包括华为第一代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第一颗ASIC芯片、第一套GSM系统以及第一台云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等。2004年,海思半导体正式成立,徐文伟兼任海思总裁一职。两年后,他决定让海思着手开发3G数据卡芯片。C&C08程控交换机一度相当长时间成为华为的“印钞机”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华为芯片奠基人退休: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华为芯片奠基人退休: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1963年9月,徐文伟出生于江苏常州。1980年,徐文伟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一个书包,两个碗,教室宿舍图书馆”,这是他日后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东南大学是民国时期中央大学工程类学科衣钵的正宗传人,在集成电路领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它是曾经的建筑老八校、四大工学院之一,是非常有名的工科强校,在1962到2022年这60年时间里面,除了培养出刘盛纲院士、韦钰院士、黄如院士等一批科学家,还有华为、中兴、微软等全球知名企业有超过30名高管也出自其中。除了徐文伟,艾为电子创始人孙洪军,芯朋微创始人张立新,中兴通讯的陆平(副总裁、南京研究院院长)、力芯微联合创始人袁敏民,中微半导创始人杨勇等也都出自这所学校。1990年徐文伟硕士毕业,他的职场第一站,选择了深圳,公司是港资企业亿利达,这是当时在内地非常有名的科技公司,徐文伟在公司从事高速激光打印机的开发,徐文伟在电路设计和汇编语言方面表现非常出色,入职半年就成为了骨干。在这里我想说一段当时的历史和产业背景,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林文震(开始的身份是马来归侨,于1956年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分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16年后的1972年,因马来归侨的身份,他一家人不得已移居到了香港),于1976年创立香港赛霸创力有限公司,生产电话机,通过对产品的创新和竞争力在国际站稳脚跟,甚至超越日美同行,香港的电话机产业开始崛起。改革开放后,在邓公的指示下,深圳开始逐步对外开放,首先就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八十年代开始,时达和亿利达等有电话机业务的公司纷纷来到刚开放的深圳设立研发和生产。可以不夸张的说,电话机产业孵化了深圳的科技产业。1985年,中兴半导体成立,这是中兴通讯的前身,其最早的业务是电话机的来料加工,另外TCL、德赛、侨兴、步步高等企业也是在此后从电话机产业开始做起来的。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条细细的电话线,一头连着电话机,一头连着电信局的程控交换机,技术上是有类似之处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电话机产业的成功,使得延伸配套的电话程控交换机有了技术和物质基础。在这个关键节点,另外一个关键的企业出现了:香港鸿年电子。当时的总经理是196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的前身)无线电系的王美岳,他于1984年从北京加入这个巨亏了3000万港币的公司,并于1986-1993年担任鸿年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美岳提出了“科技兴业,敢为人先”的口号,力推技术含量高的程控交换机的开发,并且借助于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产业政策,开始在惠州等地设厂制造,并大力发展代理商,至1993年,“鸿年”以及合资公司的营业额已达10亿港元,盈利超过7800万港元,已经足以是一个大集团。鸿年开放代理商的政策也影响了日后的通讯巨头:华为。1987年,任正非创办华为,他认识了辽宁农话处的一个处长,经过转介绍,结识了香港鸿年,并成为代理商之一。创业初期的华为一穷二白,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市场没市场。这时候,王美岳执掌的香港鸿年却给予华为很大额度的授信(据说在当时都是超亿元人民币)。华为可以在鸿年电子先提货,卖出去拿到货款之后再付款。在1988-1990的两年时间里,华为通过代理鸿年电子业务,获得了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华为因此构筑了全国的销售平台。经典的华为语录便是诞生在哪个年代:“到农村去,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凡购买华为产品,可以无条件退货,退货的客人和购货的客人一样受欢迎。”九十年代初正是全球电子行业的黄金时期,正如1990年黄沾写的那首传唱至今的《沧海一声笑》所言: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在这个黄金时期,清北复交这些一流学校毕业生无论是出国还是到体制内捧金饭碗都占绝对优势。而来深圳闯荡的更多的是“胸有大志而身无分文”的二流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尤以东大、华科、西电、成电、西工大为多。比如首家“909”工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国微电子的创始人祝昌华和黄学良分别是东大和西电的,做指纹识别的汇顶科技创始人张帆是成电的。而当时留美大军中,也有一些选择回国创业,比如格科微的创始人赵立新和高端交换机芯片盛科网络创始人孙剑勇。国内通信江湖中不得不提的,除了任正非,还有侯为贵。侯为贵是南京人,1988年到1989年,为了弥补中兴自身研发力量的不足,他利用乡情和国企背景找到了南京邮电学院的陈锡生教授和糜正琨教授,两位教授是中国程控交换技术的领军人物,侯为贵希望他们可以帮助中兴开发数字程控交换机。陈锡生教授和糜正琨教授对此给与了大力支持,派出教研室里三位年轻老师来到大梅沙,为中兴半导体开发出了500门程控交换机,后来两位老师因为家眷都在南京因此回去了,单身汉殷一民留了下来,后来他成了中兴通讯的董事长。回到华为,1991年,任正非决定华为接下来需要从代理转向开发,首款就是研发用户交换机HJD48,而郑宝用负责整个系统的开发。华为铁了心要正向开发PCB和芯片,最核心的原因就是要确保价格的竞争力。90年代的交换机上数量最大的器件是用户板,一块板接8或16对用户线,接口控制和音频编解码(CODEC)芯片用量很大,如果外采通用芯片,产品就会陷入价格战的汪洋大海中,想挑战大厂几乎不可能,要甩开竞争对手,只能开发自己的芯片,把整体价格压低。自研交换机仍急需 “大牛”解决芯片等问题,他经人介绍,发现大牛就在华为当时办公楼深意工业大厦的隔壁,亿利达,徐文伟就在那里。任正非亲自去与徐文伟沟通,那时候的任正非连一条品牌皮带都买不起,就拿大街上三块两块一条地凑合着用,但是几轮“玫瑰般梦想的画饼”下来,直接把徐文伟从一个科技巨头挖到了当时连工资都有可能要打白条的“华为”,气得亿利达直接起诉华为。其实任正非同时还跟亿利达的另一位硬件大牛也进行了沟通,但对方认为任正非是大忽悠,直接谢绝了。徐文伟入职华为后,建立了器件室,从事印刷电路板(PCB)设计和芯片设计,一段时间内,器件室由2台示波器,4只万用表和6个开发人员组成。徐文伟的策略是求稳,循序渐进。他先在PAL16可编程器件上设计自己的电路,在芯片开发阶段或者芯片用量小的时候使用进行验证,期间遇到问题还有空间可以修改,等到这类的产品验证成熟之后,再将可编程器件上的方案,委托一家拥有EDA能力的香港公司设计成ASIC芯片,最后让德州仪器(TI)进行流片和生产。每一次工程试验费用需要花费数万美金,90年代当时外汇管制非常严格,并且华为丢失代理权之后资金链非常紧张,任正非不得不考虑借高利贷来支持研发。他曾站在六楼办公室的窗边,说过这样一段话:“新产品研发不成功,你们可以换个工作,我只能从这里跳下去了!”就这几万美金,当时搞EDA的李征说,如果失败,可能连华为公司都没了,创业真的是九死一生的旅程。徐文伟也不负众望,1992年,华为首颗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ASIC SD502诞生了,这个是华为芯片设计的起点。1993年,徐文伟给华为挖来了另外一个大牛,无锡华晶电子从事芯片设计的李征。华晶是国家集成电路908工程中最重要的项目,培养了不少人才,20世纪80年代末,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西方对我国进行了科技禁...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群友求助 #赚钱 #人生第一桶金

#群友求助 #赚钱 #人生第一桶金 想问问在座的大佬们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是如何获得的?全靠自己还是有贵人扶了一把?人生成功的时间真的就是那2-3年吗?不是不努力是找不到方向(如果人生太迷茫如何解决目前瓶颈) 欢迎订阅东南亚大事件频道 t.me/+bSG_NNJH-_83MTRl 欢迎投稿爆料: @kaidilake

封面图片

8岁他用一个简单的App赚到了第一桶金

8岁他用一个简单的App赚到了第一桶金 D’Aloisio年仅17岁时就成为了科技界的焦点2012年才完成高中学业 他就已经创造了一款名为“Summly”的智能新闻摘要应用这款App能自动提取新闻的关键信息 帮助用户快速浏览 他独自设计了这款App 并在短短的时间内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兴趣 从草根少年到硅谷明星被Yahoo收购 D’Aloisio的创新让全球的科技巨头都为之瞩目 2013年,才17岁的他成功将Summly卖给了Yahoo,价格高达3000万美元。 这笔交易让D’Aloisio成为了全球最年轻的百万富翁之一,赢得了全球科技界的认可。但对他而言,这只是开始。 逆袭成功:从“少年天才”到全球科技新贵 卖掉Summly后,D’Aloisio并没有停下脚步,他进入了Yahoo工作,继续在科技领域深耕。年轻的他借此积累了大量的行业经验和资源 不久后便开始着手新的项目 坚持与创新:D’Aloisio的成功秘诀 D’Aloisio的成功,离不开他对技术和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他能在非常年轻的年纪抓住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机会,并利用这些技术创造了商业价值。 他不断坚持创新,哪怕是在面临艰难的市场环境时,他依旧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和对技术的执着。 年轻人的成功背后:敢于追梦,勇于改变 Nick D’Aloisio的成功告诉我们:年轻并不代表不成熟,敢于梦想并付诸实践,往往能创造出非凡的成就。 他的经历展现了年轻人如何抓住机遇,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最终实现了财富和人生的双重逆袭。 结语: 从17岁那年凭借Summly获得3000万美元的收购,到今天成为全球年轻科技领袖,Nick D’Aloisio证明了一个事实:年龄只是数字,决心和创新才是成就财富的真正驱动力。 他的故事为所有年轻人、所有渴望改变的人带来了灵感。抓住机会,不断创新,你的未来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加辉煌。

封面图片

华为子公司据报供应监视器芯片 突破美技术封锁迹象

华为子公司据报供应监视器芯片 突破美技术封锁迹象 知情人士透露,华为旗下的子公司正向监控摄像头制造商供应芯片,这是华为进一步突破美国技术封锁的迹象。 据路透社星期三(9月20日)引述两名知情人士报道,华为旗下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海思半导体今年开始向监控摄像头制造商发货,至少一部分是中国客户。 海思半导体主要为华为设备提供晶片,大华科技和海康威视也是海思半导体的客户。在美国实施出口管制令前,海思是监控摄像头行业的主要芯片供应商,经纪公司西南证券估计,2018年海思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为60%。但制裁生效后,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数据显示,海思的市场份额在2021年暴跌至3.9%。 一名消息人士说,自2019年以来,海思已经出货了一些低端监控芯片,但目前,海思似乎开始向高端领域的市场发货,并从台湾诺瓦泰克微电子公司等公司手中夺回市场份额。 熟悉监控摄像头行业供应链的消息人士说,虽然与智能手机处理器相比,监控摄像头芯片相对容易制造,但海思的回归仍将撼动市场。 华为8月底突然开售新款Mate 60 Pro智能手机,这款新机据称用了国产7纳米制程芯片、网络速度也达到5G的速度,被认为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报道称,海思半导体的回归进一步显示,华为正逐步克服华盛顿的科技封锁。 美国2019年对华为实施的制裁,导致海思无法获得美国益华电脑(Cadence)和西门子公司明导国际(Mentor Graphics)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而这两家公司在芯片设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TechInsights分析师哈奇森表示,对Mate 60 Pro及其射频电源芯片等其他组件的分析也表明,华为已拥有“他们不应该拥有的”EDA工具。“我们不知道他们是非法获得的,或更有可能是中国开发了自己的EDA工具。”

封面图片

华为新款手机搭载中国国产内存芯片等组件

华为新款手机搭载中国国产内存芯片等组件 一项拆解分析显示,中国通讯设备巨头华为推出的新款手机Pura 70系列搭载了更多中国国产组件,包括内存芯片等,表明中国在高端技术的自给自足方面取得进展。 据路透社星期四(5月9日)报道,线上技术维修公司iFixit和咨询公司TechSearch International受委托对华为新款智能手机Pura 70 Pro进行拆解分析。 分析发现,Pura 70手机内部的快闪存储器(NAND)芯片可能是由华为内部的芯片部门海思(HiSilicon)封装,其他几个组件也都由中国供应商制造。这一发现过去没有报道过。 TechInsights去年8月对华为Mate 60手机拆解后发现,该款手机使用的是韩国SK海力士制造的动态随机存储记忆体(DRAM)和NAND内存芯片。 此次拆解发现,Pura 70手机依然使用了SK海力士的DRAM芯片,但NAND内存芯片组可能是由海思封装,由八个含有1TB容量的存储芯片组成,这与SK海力士、日本铠侠(Kioxia)、美国美光等主要制造商的产品相当。 iFixit和TechSearch补充道,由于NAND芯片上的标记不清晰,无法确定晶圆制造商,但iFixit认为,海思可能也生产了内存控制器。 此外,两家公司还发现,Pura 70手机搭载了由中芯国际七纳米N+2工艺生产的麒麟9010芯片,这款处理器可能是去年8月华为Mate 60 Pro搭载的麒麟9000芯片的略微改进版本。 iFixit和TechSearch说,这项发现表明华为在推出Mate 60系列后的几个月里,在与合作伙伴生产先进芯片的能力方面取得渐进式的进步。 iFixit说,9010仍是七纳米制程的芯片,与9000非常接近,“这一事实似乎表明,中国芯片制造确实放缓了”。但iFixit也警告不要低估华为,因为中芯国际仍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向五纳米制造节点的飞跃。 ... 2024年5月9日 11:15 AM

封面图片

男的起初是在老皇乐做人事的,手里有很多偷渡路线,很多园区公司用的都是他的路线,赚了人生第一桶金。

男的起初是在老皇乐做人事的,手里有很多偷渡路线,很多园区公司用的都是他的路线,赚了人生第一桶金。 后来到妙瓦底阿波罗园区开公司,专做人口贩卖凭借各种骗招话术,加上不断买人卖人,公司规模很快发展了起来,做了半年赚了几千万,风头正旺时后 此行业在国内警方被盯上了,加大了对妙瓦底的打击力度,且以上夫妻二人已被国内警方通缉,于是该人携家带口逃往柬埔寨目前躲在七星海园区,依然经营人口贩卖生意。 在柬埔寨的兄弟们注意了如遇到此人请及时联系当地或者国内警方提供具体位置信息,此案件已经达到中柬合作的级别,相信可领丰厚赏金。 #缅甸 #柬埔寨 #栋梁#良敏 在此曝光一对在东南亚恶贯满盈的夫妻,男的叫栋梁,女的叫良敏。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