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家发现2.7亿年前的两栖动物祖先 以布偶角色科米蛙命名

古生物学家发现2.7亿年前的两栖动物祖先 以布偶角色科米蛙命名 Kermitops的头骨化石(左)与现代青蛙头骨(Lithobates palustris,右)。Kermitops不仅仅以其木偶形象而闻名。两栖动物及其祖先的早期化石记录大多支离破碎,因此很难了解青蛙、蝾螈及其近亲是如何起源的。增加像柯米托普斯这样的近亲对于充实两栖动物家族树的早期分支至关重要。资料来源:Brittany M. Hance,史密森尼学会新论文的第一作者、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生卡尔文-苏(Calvin So)认为,用木偶大师吉姆-汉森(Jim Henson)1955 年创造的深受喜爱的青蛙角色来命名这种新生物,是一个让人们对科学家利用博物馆藏品所取得的发现感到兴奋的机会。使用"科米蛙"这个名字对我们如何将古生物学家在博物馆里所做的科学工作与普通公众联系起来有着重要的意义,苏说,"因为这种动物是今天两栖动物的远亲,而科米蛙是现代两栖动物的标志。"因为这种动物是当今两栖动物的远亲,而科米蛙是现代两栖动物的标志,所以这个名字对它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化石发现与分析这块头骨化石最初由已故古生物学家尼古拉斯-霍顿三世(Nicholas Hotton III)发掘,他在博物馆古生物部担任馆长近 40 年。霍顿花了几个野外季节,从德克萨斯州中北部被称为红床的岩石露头中挖掘化石。该地区的铁锈色岩石可追溯到 2.7 亿多年前的二叠纪早期,其中有古代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帆背类动物(现代哺乳动物的前身)的遗骸化石。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生 Calvin So(左)和史密森尼古生物学博士后、前彼得-巴克研究员 Arjan Mann(右)与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化石收藏馆收藏的Kermitops头骨化石。图片来源:Phillip R. Lee霍顿和他的团队收集了大量化石,但无法对所有化石进行详细研究。其中包括一个小型原两栖动物头骨,该团队于 1984 年在一个被称为 Clear Fork Formation 的岩层中发掘出了这个头骨。这个头骨被存放在史密森尼国家化石收藏馆,在那里等待研究人员仔细观察,一等就是几十年。2021 年,博物馆古生物学博士后、前彼得-巴克研究员阿尔扬-曼恩(Arjan Mann)在翻阅霍顿的德克萨斯化石宝库时,一件标注为早期两栖动物的标本引起了他的注意。曼恩说:"有一块化石立刻让我眼前一亮这块头骨保存得非常好,大部分都是准备好的,"曼恩是苏的导师,也是这篇新论文的共同作者。曼和苏联手确定化石属于哪种史前生物。该头骨具有多种特征,与更古老的四足动物(两栖动物和其他四足脊椎动物的远古祖先)的头骨特征不同。例如,这种动物眼睛后面的头骨区域要比它长而弯曲的鼻子短得多。这些头骨比例有助于这种动物捕捉像蛴螬一样的小昆虫。研究人员将这块化石鉴定为temnospondyl,这是一类生活在石炭纪到三叠纪的2亿多年间的多种多样的原始两栖动物近亲。但由于这种动物的头骨具有如此独特的特征,科学家们认为它属于一个全新的属,并将其命名为Kermitops。这个名字是对这种生物卡通式睁大眼睛的脸的戏称,是由"Kermit"和希腊语后缀"-ops"混合而成的,"-ops"的意思是脸。研究人员还将这种新动物命名为"gratus",以表达他们对霍顿和最初发掘化石的团队成员的感激之情。史密森尼古生物学博士后、前彼得-巴克研究员阿尔扬-曼恩(右)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生卡尔文-苏(左)在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娱乐国度"展览的科米蛙青蛙木偶展区前,拿着科米蛙的头骨化石。图片来源:史密森学会 James D. Tiller 和 James Di Loreto柯米托普斯(Kermitops )之所以引人注目,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木偶形象。两栖动物及其祖先的早期化石记录大多支离破碎,这使得人们很难了解青蛙、蝾螈及其近亲是如何起源的。加入像柯米托普斯 这样的亲戚对于充实两栖动物家族树的早期分支至关重要。苏说:"Kermitops为我们提供了弥合这一巨大化石鸿沟的线索,让我们开始了解青蛙和蝾螈是如何发展出这些真正特化的性状的。"曼恩对此表示同意,并希望这个隐藏在人们视线中的两栖动物祖先的发现能够激励其他古生物学家仔细观察自己博物馆的化石收藏。"这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需要更多的古生物学家重新投入其中,"曼恩说。"古生物学永远不仅仅是恐龙,还有很多很酷的进化故事和谜团等待着我们去解答。我们只需要继续寻找。"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已知最早的皮肤化石令古生物学家感到震惊

已知最早的皮肤化石令古生物学家感到震惊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块三维皮肤化石碎片,它比之前描述的皮肤化石至少要早 2100 万年。这种皮肤属于古生代爬行动物的一个早期物种,表面呈鹅卵石状,与鳄鱼皮最为相似。表皮是陆生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皮肤的最外层,是过渡到陆地生活的重要进化适应。最近,《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对这块化石以及从俄克拉荷马州理查兹斯普尔石灰岩洞穴系统采集的其他几块标本进行了描述。第一作者伊桑-穆尼(Ethan Mooney)是多伦多大学的一名古生物学研究生,本科时曾与多伦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罗伯特-雷兹(Robert Reisz)一起参与该项目,他说:"这类发现可以真正丰富我们对这些先驱动物的理解和认识。"皮肤和其他软组织很少会成为化石,但研究人员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皮肤有可能保存下来,因为洞穴系统具有独特的特征,其中包括减缓分解的细粘土沉积物、渗油以及可能是无氧环境的洞穴环境。皮肤化石 图片来源:《当代生物学》/Mooney 等人穆尼说:"在二叠纪早期,动物会掉进这个洞穴系统,被埋在非常细的粘土沉积物中,从而延缓了腐烂过程。但最重要的是,这个洞穴系统在二叠纪期间也是一个活跃的石油渗漏点,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和焦油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可能使这种皮肤得以保存下来。"发掘细节这块皮肤化石非常小,比指甲还小。多伦多大学密西沙加分校的 Tea Maho 是这块化石的合著者,她对化石进行了显微镜检查,发现了表皮组织,这是羊膜动物皮肤的标志,羊膜动物是陆生脊椎动物,包括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在石炭纪由两栖类祖先进化而来。穆尼说:"我们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因为它完全不同于我们的想象。发现如此古老的皮肤化石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可以窥探过去,看看这些最早的动物的皮肤可能是什么样子的。"爬行动物的特征和进化意义这种皮肤具有古代和现存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包括与鳄鱼皮相似的鹅卵石表面,以及表皮鳞片之间的铰链区域,与蛇类和蠕虫蜥蜴的皮肤结构相似。不过,由于这块皮肤化石没有与骨骼或任何其他遗骸联系在一起,因此无法确定这块皮肤属于哪种动物或哪个身体区域。这种远古皮肤与今天的爬行动物皮肤相似,这表明这些结构对于在陆地环境中生存是多么重要。表皮是脊椎动物在陆地上生存的关键特征,它是身体内部过程和严酷外部环境之间的重要屏障。潜在的祖先联系和保护研究人员说,这种皮肤可能代表了早期羊膜动物中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皮肤结构,使鸟类的羽毛和哺乳动物的毛囊最终得以进化。这块皮肤化石和其他标本是由终身古生物学爱好者比尔和朱莉-梅在俄克拉荷马州的理查兹斯普尔收集的,这是一个石灰岩洞穴系统,也是一个活跃的采石场。理查兹斯普尔的独特条件保存了许多最古老的早期陆生动物标本。这些标本现存于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两栖动物的启示:病毒与真菌的生存之战

两栖动物的启示:病毒与真菌的生存之战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可感染两栖动物致命真菌的病毒,为防治这种导致全球青蛙和蟾蜍数量大幅下降的疾病带来了希望。几乎各大洲都有一种真菌在肆虐青蛙和蟾蜍,这种真菌可能有一个致命弱点。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感染这种真菌的病毒,这种病毒可以用来拯救两栖动物。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或 Bd 真菌肆虐青蛙和蟾蜍的皮肤,最终导致心脏衰竭。迄今为止,这种真菌已导致 500 多种两栖动物物种减少,90 种物种可能灭绝,其中包括锡耶拉山脉的黄腿山蛙和巴拿马金蛙。病毒是潜在的救星最新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记录了一种病毒的发现,这种病毒可感染巴氏杆菌,并可用于控制这种真菌疾病。发现这种病毒的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研究人员对其发现的意义感到兴奋。除了帮助他们了解真菌病原体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这一发现还为结束他们所说的全球两栖动物大流行带来了希望。巴拿马金蛙濒临灭绝。图片来源:Brian Gratwicke/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两栖动物:重要的环境指标"青蛙能控制害虫、农作物害虫和蚊子。如果它们在世界各地的数量崩溃,那将是毁灭性的,"UCR 微生物学博士生、论文作者马克-雅库布(Mark Yacoub)说。"它们也是气候变化煤矿中的金丝雀。随着气温升高,紫外线越来越强,水质越来越差,青蛙会对此做出反应。如果它们灭绝了,我们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环境信号。"雅库布说,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之前,Bd 并不普遍,但后来"青蛙突然开始死亡"。当他们发现 Bd 感染病毒时,Yacoub 和 UCR 微生物学教授 Jason Stajich 一直在研究 Bd 的种群遗传学,希望能更好地了解 Bd 的来源和变异情况。真菌 Bd 的孢子产生结构。图片来源:Mark Yacoub/UCR解密病毒与真菌的相互作用"我们想了解在非洲、巴西和美国等地,不同的真菌菌株有什么不同,就像人们研究COVID-19的不同菌株一样,"Stajich说。为此,研究人员使用了DNA测序技术。在检查数据时,他们注意到有些序列与真菌的 DNA 不匹配。"我们意识到,这些额外的序列组合在一起,具有病毒基因组的特征。"此前,研究人员曾寻找过 Bd 病毒,但没有找到。这种真菌本身很难研究,因为需要复杂的程序才能让它在实验室中存活。Stajich 说:"这也是一种难以追踪的真菌,因为它们的生命阶段是运动的,它们有鞭毛,就像精子的尾巴,游来游去。"此外,感染 Bd 的病毒很难找到,因为大多数已知的感染真菌的病毒(称为真菌病毒)都是RNA病毒。然而,这种病毒是一种单链 DNA 病毒。通过研究 DNA,研究人员可以看到卡在真菌基因组中的病毒。Stajich 实验室平板上的 Bd 菌落。图片来源:Mark Yacoub/UCR未来研究与两栖动物的免疫力似乎只有某些菌株的基因组中含有病毒。但受感染的菌株似乎与未受感染的菌株表现不同。当这些菌株带有病毒时,它们产生的孢子就会减少,因此病毒传播的速度就会减慢。但它们的毒性也可能更强,杀死青蛙的速度更快。目前,病毒基本上被困在真菌基因组中。研究人员最终想克隆这种病毒,看看人工感染的 Bd 菌株是否也能产生较少的孢子。由于真菌的一些菌株会受到感染,而另一些菌株则不会,这凸显了研究一种真菌的多个菌株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研究人员希望深入了解病毒的运作方式。"我们不知道病毒如何感染真菌,如何进入细胞,"雅库布说。"如果我们要设计病毒来帮助两栖动物,我们就需要这样的问题的答案,在一些地方,似乎有一些两栖动物物种获得了对 Bd 的抗药性。与 COVID 一样,免疫力的积累也是缓慢的。我们希望协助大自然顺其自然。"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古生物学家发现距今1800万年的新品种虾虎鱼化石

古生物学家发现距今1800万年的新品种虾虎鱼化石 勒芒大学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虾虎鱼化石属,揭示了虾虎鱼这一欧洲最多样化鱼类的早期进化阶段和栖息地适应性。图为新属†Simpsonigobius的鱼化石。图片来源:Moritz Dirnberger通过鉴定淡水虾虎鱼化石的一个新属,卢塞恩大学"地球生物学和古生物学"国际硕士课程的学生和卢塞恩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古生物学家贝蒂娜-莱辛巴赫(Bettina Reichenbacher)取得了一项发现,为了解这些鱼类的进化史提供了重要依据。新属†Simpsonigobius小鱼在土耳其距今1800万年前的岩石中被发现,其最大尺寸为34毫米,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组合,包括形状独特的耳石(听石)。为了确定†Simpsonigobius在鹅膏鱼系统发育树中的关系,研究人员利用了一个"总证据"系统发育数据集,并对该数据集进行了改进,以便将48个活体物种和10个化石物种的48个形态特征和来自5个基因的遗传数据结合起来。此外,研究小组还首次对虾虎鱼化石物种采用了"尖端定年法"。这是一种系统发生学方法,利用系统发生树中化石(=尖端)的年龄来推断整个类群进化历史的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新属是"现代"虾虎鱼科(虾虎鱼科和背眼虾虎鱼科)中拥有同类骨骼的最古老成员,也是现代虾虎鱼科中最古老的淡水虾虎鱼。尖端定年分析估计戈壁虾虎鱼科出现于距今3410万年前,而牛虾虎鱼科出现于距今3480万年前,这与之前使用其他方法进行的定年研究一致。此外,研究人员首次将虾虎鱼化石纳入随机栖息地绘图中,发现虾虎鱼在其进化史的初期可能具有广泛的耐盐性,这对之前的假设提出了挑战。"†Simpsonigobius的发现不仅为Gobioidei鱼类增添了一个新属,而且为这些多样化鱼类的进化时间表和栖息地适应性提供了重要线索。我们的研究凸显了利用现代方法分析化石记录以更准确地了解进化过程的重要性,"Reichenbacher 说。第一作者莫里茨-迪恩伯格(Moritz Dirnberger)目前是蒙彼利埃大学的博士生,他补充道:"这些发现有望为进一步研究虾虎鱼的进化以及环境因素在形成其多样性方面的作用铺平道路。"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豆瓣9.1 科普】《恐龙的兴衰》命名过超过15个恐龙新物种的古生物学家史蒂夫•布鲁萨特用积累多年的大量化石线索,串联起一部精彩

【豆瓣9.1 科普】《恐龙的兴衰》命名过超过15个恐龙新物种的古生物学家史蒂夫•布鲁萨特用积累多年的大量化石线索,串联起一部精彩绝伦的恐龙史诗,完整地介绍了这种史前巨兽从逐渐崛起,到称霸世界,再到尽数毁灭的全过程。

封面图片

发现巨型海怪? 英国侏罗纪海岸掘出 最完整“水下暴龙”化石

发现巨型海怪? 英国侏罗纪海岸掘出 最完整“水下暴龙”化石 英国古生物学家于英格兰南部多塞特郡著名的侏罗纪海岸近日发现1.5亿年前的海洋古生物上龙(Pliosaur)的头骨化石,为迄今发现的同类化石中最完整的一具。

封面图片

科学家为困惑古生物学家150年的神秘巨骨揭开新谜底

科学家为困惑古生物学家150年的神秘巨骨揭开新谜底 巨大的鱼龙浮尸在海面上的复原图。在欧洲各地的海洋沉积物中都发现了鱼龙的残骸。图片来源:Marcello Perillo / 波恩大学1850 年,英国博物学家塞缪尔-斯塔奇伯里在一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一个神秘的发现:在布里斯托尔附近的化石矿藏 Aust Cliff 发现了一块巨大的圆柱形骨头碎片。此后,类似的骨头碎片在欧洲各地都有发现,包括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博嫩堡和法国普罗旺斯地区。2 亿多年前,这些地区被淹没在巨大的海洋之下,海洋覆盖了西欧和中欧的大片地区。沉积物中保存着当时动物世界的化石遗骸,包括海洋和沿海居民。关于这些大型骨骼化石属于哪一类动物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斯塔奇伯里在对首次发现的化石进行研究时认为,这些化石来自一种已灭绝的类似鳄鱼的陆地生物迷齿亚纲(labyrinthodontia)。然而,这一假设遭到了其他研究人员的质疑,他们认为这些化石来自长颈龙、剑龙或一个仍然完全未知的恐龙类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不清楚这些骨骼化石来自哪种动物。现在的新研究表明,它们来自鱼龙。图片来源:Marcello Perillo/波恩大学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不寻常组织马塞洛-佩里洛解释说:"早在 20 世纪初,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就已经推测这些化石可能是巨大鱼龙的化石。"这位年轻的研究员在波恩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马丁-桑德(Martin Sander)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研究,这是他硕士论文的一部分。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他研究了化石骨组织的微观结构。他说:"相似物种的骨骼一般具有相似的结构。因此,骨组织学骨组织分析可以用来得出结论,说明该发现源自哪个动物群。"研究人员使用改装过的钻头,能够在不破坏珍贵化石的情况下取出骨头碎片。由此获得的薄薄的骨骼横截面使研究微观结构成为可能。图片来源:Deborah Hutchinson/布里斯托尔博物馆和艺术馆佩里洛首先从至今尚未分类的骨骼中提取样本。他说:"我比较了英格兰西南部、法国和博嫩堡的标本。它们都显示出一种非常特殊的特性组合。这一发现表明,它们可能来自同一动物群"。然后,他用一种特殊的显微镜证明,骨壁具有非常不寻常的结构:它含有矿化胶原蛋白(一种蛋白质纤维)的长链,这些长链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交织在一起,而这种交织方式在其他骨骼中尚未发现。具有类似结构的鱼龙骨骼有趣的是,加拿大的大型鱼龙化石也具有非常相似的骨壁结构。佩里洛强调说:"然而,这种结构在我研究过的其他动物群的化石样本中并没有发现。因此,看来这些碎片也极有可能属于鱼龙,而且这些发现驳斥了这些骨头来自陆生恐龙的说法"。这些化石很可能来自海洋生物的下颚。通过将化石碎片的大小与该动物群中其他物种的下颚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出这些动物的长度:正如鱼龙理论的支持者在早些时候的一项研究中最初推测的那样,它们的长度可能达到 25 米到 30 米。佩里洛说:"不过,这个数字只是估计,还远远不能确定直到我们找到更完整的化石遗骸。尽管如此,这些化石肯定异常巨大。"最早的鱼龙生活在距今约 2.5 亿年前的三叠纪早期的古海洋中。像鲸鱼一样大的鱼龙很早就出现了,但最大的鱼龙大约在 2.15 亿年前才出现。在 2 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几乎所有鱼龙物种都灭绝了。它们骨壁的不寻常结构类似于碳纤维增强材料可能使骨骼非常稳定,同时允许快速生长。佩里洛说:"即使动物正常进食,这些巨大的下颚也会受到强大的剪切力。这些动物也有可能用鼻子撞击猎物,类似于今天的虎鲸。不过,目前这还只是纯粹的推测。"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