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灵活,高速稳定,这么厉害的后轮转向为啥很少用?

低速灵活,高速稳定,这么厉害的后轮转向为啥很少用? 所以不少人觉得, MEGA 这么一辆五十多万的车,就应该像小鹏 X9 一样,带上后轮转向……那啥是后轮转向?车大就一定需要后轮转向吗?这回脖子哥就给大伙儿来好好盘盘。说到转向,咱们一般的车都是通过前轮实现,此时后轮是不动的。而后轮转向技术,就是让后轮做到和前轮相似的转向效果。按照它的实现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转向,主要通过电机控制,另一种是被动转向,通过机械结构操控。要说这个技术,过去都是用在什么保时捷、兰博基尼上, 50 万以内的车,基本就不太容易见到。但你要说它有多高贵吧,那也不一定,毕竟把后轮转向做到极致的,其实是叉车……嘿嘿,开个玩笑。我们家用车上的 “ 后轮转向 ” ,不是真的像叉车一样用后轮转弯,它更确切的说法是“ 四轮转向( 4WS ) ”,后轮一般只能转个 3-10 度。所以,它只起到一个转向辅助的作用。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好处,那就是“ 低速灵活,高速稳定 ” ,最终能让车的操控性明显提升。欸,没错,别光记着小鹏 X9 的灵活转弯,其实后轮转向它有两种形态,低速反向转,高速同向转。早在 1987 年,本田在第三代 Prelude 上量产的后轮转向系统,就能做到这两种模式,这个逻辑也一直延续到今天。比方说,在速度比较低的时候,后轮转向系统能让后轮和前轮反方向调整,减小转弯半径。这就是说,如果把转弯的路径看作一个圆的话,这个圆会变得更小,也就更灵活。比如小鹏 X9 的转弯半径就能做到 5.4 米,这么大个车和紧凑级的卡罗拉一样,这就是后轮转向的能力。正巧,我也试过这个车。虽说这套系统,在大马路上开着感觉不明显,但是在老城区就特别管用,尤其是一些 “ 胡同 ” 或者 “ 弄堂 ” 里,车开起来究极灵活,倒车入库还能少倒几把。还有就是一些窄路里的掉头,像它这个尺寸的车起码要再倒一把,才能调过来,但是用上后轮转向以后,一把就够,嘎嘎掉头。而在高速状态下,情况就不一样了,后轮转向系统会让前后轮同向调整。这是因为当车速上去以后,很少会有大幅转弯的工况,这时只有可能是变道超车或者紧急避让,你需要的不是增强转弯能力,而是转弯过程的稳定性。比如在雨天或者雪地,后驱车经常会遇到“ 转向过度 ” 的问题,一旦加速转弯,就容易发生漂移和甩尾,控制得住很帅,控制不住就会很惨……咱就不要以为自己是藤原拓海,都能搁这嘎嘎漂移,其实大多数情况是转向失控,然后阴沟里翻车。如果带了后轮转向,就会有点类似于斜着走直线。就算你车身倾斜了,后轮相对还是直行,就不太容易打滑,失控的几率也会更低一点。那这么好的东西,理想和主流 MPV 咋就不用呢?其实说来话长,咱要在车上落地这套系统,可真没你想的那么简单,起码得解决三个问题:算法、成本和空间。先说算法,这玩意儿难在打磨。一开始本田 Prelude 用的这套后轮被动转向系统,是用不着什么算法的,它只是通过一个连接前后部分的转向传动轴,就实现了后轮转向。但是这种方法太过简单粗暴,角度调整比较僵硬,实际效果并不好。所以,在日产的 HICAS 系统开始以后,主流的后轮转向系统都成了主动转向,这时候后轮就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它会根据行驶速度、车身幅度来做转向角度的调整。这也就需要通过车内的各种 ECU ,接收各个部位传感器的反馈,再经过行车电脑处理后,通过独立的 12V 电机驱动,单独操控后轮转向。这个道理就跟大伙骑自行车一样,如果是前轮,轻微的摆动甚至转向不准,我们都可以人为控制。可一旦后轮在高速行驶时出现偏移,那对车的稳定性来说是致命的,所以要保证后轮转向在实际开车的时候不翻车,就得调得一手好算法。尤其是,在搭配后轮转向之后,智驾、 AEB 等主动安全功能就需要重新适配,难不难先另说,总之又是一个大工程。而且这东西要外包给供应商还真不行,因为供应商没厂家自己了解自己的车,所以要实现后轮主动转向的话,都得车企自己实打实的算法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后轮转向一般都是豪华品牌里的科技集成度最高的豪华车型使用,比如奔驰 S 、奥迪 A7 和宝马 7 系等等。除了算法以外,硬件要的更是白花花的银子,所以成本也是个问题。特别是目前主流的后轮主动转向系统,价格通常来说要更高。而且,供应商一直还都由 ZF 和舍弗勒这些头部企业把控,一套做下来少说也要 1 - 2 万。所以看下来,目前把价格打到 30 万的也就小鹏 X9 ,哦,别忘了之前还有个智己 L7 ,也是全系标配,用的还是奔驰同款供应商。而奔驰自己的后轮转向系统,不仅需要选配,想把可调角度提升到 10 度,还要额外收费,每年要交 4998 元左右……看得出来它有多着急回本了。那除了算法和成本之外,最难的还是之前提到的空间。要实现后轮转向,就要在后轮上装一套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机和转向拉杆,有一说一,这玩意儿又大又重,放哪个车都不太好放。虽说这套东西和前轮的几乎一样,但至少放前轮不会影响乘坐,而放在后轮,就多多少少会占用第三排或者后备箱的空间。更别说车轮自己还需要左右转向,还得留一部分出来,估计李想看完也就一拍大腿,“ 得,咱不加了 ” 。毕竟,你搞个移动的家,要是住着还不爽,那何以家为?不过,也不是说带了后轮转向,空间就一定差,那 X9 也不干了,其实这里边还有一个布置的问题。比如说电机,虽然 MEGA 和 X9 都可以四驱,但 MEGA 的电机前小后大,主后驱,小鹏 X9 电机前大后小,主前驱,所以 X9 相对有更多空间上去做后轮转向。再加上 X9 还把全车都调了一遍,转向器从副车架后端改到了前端,减振器和双腔空悬也都顺着向外侧挤挤,这样空间不就多出来了嘛。所以说白了,还是设计理念的差异。而且,后轮转向在高速能实现的稳定车身的功能,在今天已经找到了更高性价比的替代方式。越来越多的车企发现,自己花大力气做的后轮转向,其实用 ESP ( 车身电子稳定系统 )也能替代个八九不离十,那还整这玩意儿干啥。不是后轮转向用不起,而是 ESP 更有性价比。更别说,一些买 MPV 的人,甚至都不用自己开,对吧?所以像是 80 万出头的 EM90 ,长宽和 MEGA 差不多,它也没用后轮转向……说到这,咱们也能理解为啥有些该上后轮转向的车都没用后轮转向了。而关于买车需不需要后轮转向这件事,我认为是这样的。有后轮转向当然最好,它精准解决了大车难开的痛点。如果你喜欢有操控感的大车,或者出行总是经过比较复杂的路线,选择后轮转向是绝对合适的。有总比没有好不是。而且,给各位厂商一个建议。后轮转向这事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都是只能豪华车才有,什么奔驰 S 迈巴赫。咱新势力们瞄上这项技术,不得把它跟现如今的国产空悬一样国产化,用前期的技术投入换来后期的性价比。让大伙更便宜的用上好技术,不比你在那研究隐藏式门把手强多了?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宝马新款M5全球首发:727匹+1000牛米扭矩 国内现役加速最快

宝马新款M5全球首发:727匹+1000牛米扭矩 国内现役加速最快 车身侧面,半隐藏式车门把手和宽体造型翼子板凸显了车辆的力量感,充电口位于左侧前翼子板上。车尾部分,小尺寸后扰流板、狭长的熏黑尾灯组以及双边共四出的排气布局,尾灯内部采用双层设计,点亮后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新车的车身尺寸为5096/1970mm,轴距超过2995mm,轮胎规格为前285/40 R20,后295/35 R21。内饰方面,全新宝马M5配备了全液晶仪表盘与中控多媒体显示屏的双联曲面屏幕设计,搭载iDrive 8.5车机系统。而M多功能运动方向盘和桶型座椅提供了更好的驾驶支撑和体验,大量碳纤维装饰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车内的运动氛围。作为宝马国内现役加速最快的量产车型,全新宝马M5搭载了与宝马XM相同的4.4T V8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插电式混动系统,系统综合功率预计可达535千瓦,最大扭矩超过1000牛·米。车辆配备18.6kWh电池组,可提供40公里的纯电续航。传动系统预计为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搭配M xDrive四轮驱动系统,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3.5秒,选装M套件后,最高时速可达305km/h。值得一提的是,车辆的底盘、内饰和发动机舱均经过加固,安装了加强件,显著提升了车身的扭转刚性,增强了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可变运动型转向系统与Servotronic助力转向系统相互配合,确保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拥有出色的路感反馈和精准的指向性,让驾驶者能够准确感受到路面的每一个细节。同时,整体主动转向系统和后轮转向技术的加入,使得全新BMW M5在横向和纵向操控上达到了同级别车型中的顶尖水平。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机器狗界变形金刚来了:“人”狗之间灵活切换

机器狗界变形金刚来了:“人”狗之间灵活切换 这是来自一家颇受关注的Swiss-Mile公司最新成果,它是在ETH的几名学者主导之下,由瑞士的一些机器人从业者联手创立。只要抬起前轮站立起来,它就变形成了“人”,两条前“腿”变成了“手臂”,完成开门取物等动作。网友看了之后说,也许以后送快递外卖都可以靠它了。那么,这只小机器狗都能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呢?可用前轮充当手臂平时,它的四个轮子都用来行走,轮式的驱动方式也让行动变得更为迅速。上下楼梯、越过障碍时,动作既快速又平稳,没有因为采用轮式结构出现打滑或者刹不住车的情况。即使只靠后轮,它也能稳定地站立,在不摔倒的情况下完成行走、转向等操作。如果给予额外的支撑,它还可以把前肢当做手臂,稳稳地是抱起桌子上的箱子,然后放入一旁的筐中,或者抱着箱子行走……性能方面,机器狗的移动速度可达6米每秒,最高负重60公斤,电池续航长达5小时。那么,Swiss-Mile团队是如何让它们的机器狗“站起来工作”的呢?这款机器狗部署在Unitree Robotics硬件平台之上,是由ETH在2016年与ANYbotics联合推出的ANYmal机器狗改造而成的。他们给ANYmal添加了动力车轮,使其在移动效率和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并能应对楼梯、人行道等复杂环境。而为了让机器狗能够站立并完成开门等动作,团队通过一种名为“好奇心驱动”的强化学习方法对它进行了训练。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机器狗被给予一个目标(比如开门),然后要自行探索如何完成整个任务。具体来说,它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不同的行动序列,比如调整肢体的动作和角度,直到成功完成任务。同时,这种学习方式引入了新的奖励机制,开门、搬箱子等动作被认为是高级别的目标,也称为“稀疏奖励(sparse rewards)”,意味着机器狗不会在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中收到任何鼓励或指导。这样的方法也提高了机器狗执行任务的可靠性和方式的多样性例如,如果在包裹搬运训练中发生了掉落,它可以自主学习如何重新拾起。背后团队获350万美元融资Swiss-Mile成立于2023年4月,CEO是ETH研究机器人的博士后Marko Bjelonic。Marko的博士生涯也是在ETH完成,其间的导师Marco Hutter教授也是公司联创,同时兼任顾问。此外,Swiss-mile的董事会中有两名华人成员,分别是担任董事的线性资本合伙人黄松延(Songyan Huang)和出任观察员的Agile Robots联合创始人赵悦凯(Yuekai Zhao)。同年12月,该公司获得了350万美元(约合2500万人民币)的种子轮融资,投资者包括Agile Robots、红杉中国和线性资本。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5月17日,网络流传的视频显示,一辆运输汽车的卡车在高速道路上起火,车上多辆问界品牌产品正在燃烧,现场冒起滚滚浓烟。

5月17日,网络流传的视频显示,一辆运输汽车的卡车在高速道路上起火,车上多辆问界品牌产品正在燃烧,现场冒起滚滚浓烟。 当日,赛力斯汽车回应第一财经称,5月17日,物流公司承运赛力斯商品车过程中,途经G50沪渝高速湖北蔡甸段时,发生燃烧事故,初步判定原因为该卡车刹车系统抱死引起卡车后轮起火,火势蔓延后导致装载的商品受损。

封面图片

轮毂电机真的要来了 这下不会再有人挂科目二了

轮毂电机真的要来了 这下不会再有人挂科目二了 我呢多的不说,就只有一个问题:宝马你和深蓝到底是什么关系。。?根据现有的信息,这台车的定位或许会和宝马历史上经典的 M1 中置跑车,或者混动大 V8 XM 一样,是一台 M 部门专属的特别车型。最终定价大概也是一串看不懂的数字。但这都不是重点,大伙看这台车的轮子有没有什么不一样。诶对,它的车轮里头没有其他车上常见的刹车系统( 刹车盘 + 刹车卡钳 ),取而代之的是一坨看着有点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银色坨坨。诸多证据表示,这些很可能就是人人都说好,但一直没在量产车上使用的轮毂电机,还是一轮一机的四电机布局。懂车的差友们一看四电机肯定要说了,咱们的比亚迪仰望、东风猛士 917 以及奔驰的电动大 G 早就已经用上了呀,有啥稀奇的。确实,用上四电机的电车已经有过不少,区别就在于,它们使用的电机大都是轮边电机,而非轮毂电机。而这俩电机其实也很好区分,轮边电机其实就像是把传统的电机做小,然后把电机们揉在一起,搞成一个 N 电机总成。像仰望的易四方四电机,其实用的就是前后各有一个双电机总成。每个总成由两个电机组成,大概长这样:它给车轮传递动力的方式也就和传统的电机差不多,需要经过减速齿轮和半轴,也就是传动轴才能让车轮转起来。轮毂电机相比之下,和常见的电机形式就不太一样了。顾名思义它的位置不是在常见的地板上,而是在车子的轮毂里头,驱动车轮,靠的则是直接把电机的转子和轮毂连接起来,就跟电风扇的电机和扇叶似的,电机转,车轮就跟着转,不需要各种复杂的传动机构。轮毂电机有啥好处呢?那可太多了,甚至很多都是颠覆性的。就比如,用上轮毂电机之后,汽车的灵活性可以获得一个巨大的飞跃。在评价一台车灵不灵活,好不好开的时候有个指标叫做转弯半径,说的就是一台车方向打死以后转个圈,外侧车轮画出来的圆的半径。这个半径越小,说明车子能在更狭小的区域里穿行,也就说明了它越好开,越灵活。现在大部分车型因为用的还是轴传动,前轮转到大概 30-40 °以后就不能再转了,角度再大要崴着脚了。所以就算是高尔夫这样超级灵活的小车,转弯半径也会在 5.5 米左右。没个十米的空档,都没法调头。所以也有很多高端车型用上了名叫后轮转向的技术,让前后车轮打出一个相反的角度,减小转弯半径。可如果用上了轮毂电机,车轮就能摆脱传动轴的限制,转到一个非常逆天的角度。就比如现代当年就往一台 Ioniq 5 里头塞过四个轮毂电机,它的方向打起来是这样的。甚至前后车轮,想咋转就咋转,转弯半径是啥?没听说过。。。咱就是说如果大伙的车上都用上轮毂电机,这侧方停车,窄车位掉头啥的还有练的必要吗,感觉我太奶来了都能轻松拿捏是把。这还没完,轮毂电机还有一个更进阶的用法,那就是替代原本的刹车系统。原理呢就和现在电车上的动能回收差不多,能在车子需要刹车的时候,把车子的动能转化成电能减速。要是遇上需要大力制动,动能回收力气不够用的情况,还能给电机反向通电,给转子一个反向的力,起到刹车减速的效果。减速的力道大不大,就全看电压强不强,卡钳有几个活塞压根不重要。并且这种 “ 赛博刹车 ” 因为不需要通过摩擦力来制动,发出的热量相比传统刹车会大幅减小,刹车过热啥的基本就不用担心了。因此几乎可以说,轮毂电机要是实装了,基本上就是对车辆操控和安全的一个超级大更新。既然轮毂电机好处这么多,那为啥大伙都不咋用呢?那当然就是新技术的通病啦,又难又贵还不稳定。就拿看着已经比较成熟的现代的 Mobis e corner 系统来说,在轮毂内部这么小的空间里,它愣是塞进了轮毂电机、刹车卡钳和刹车盘、转向机和减震器支架这么多的结构。那大伙也知道,任何体积又小又复杂的东西都不好做,还更容易坏。这套总成还得每个轮子配一个,宕机风险直接原地乘四。更要命的是,汽车上头有个叫簧下质量的指标,说的其实就是四个车轮 + 刹车系统的重量如何。簧下质量越大,就像我们跑步的鞋子越重一样,会让车子变得笨重,不好开。而现代这套系统,相当于是在原有的车轮架构里多加进去了四个电机,也就是白白增加了小 100 公斤的簧下质量,基本就约等于脚上绑着铅球跑步,能灵活才怪了是吧。所以当时在发布会上现代的负责人就说了,这玩意至少还得五年才能量产,就搞的轮毂电机还是个概念技术,短时间咱们还看不见似的。那轮毂电机的这些问题,开头的那个深蓝宝马测试车解决了吗?你别说,我研究了一下这家轮毂电机的供应商,发现好像真的有点东西。这家公司名叫 deep drive ,翻译过来叫深度驾驶。去年 3 月份,宝马的 i Venture 部门给这个缩写 DD 的公司投资了 1610 万美元,用来研发轮毂电机。测试车上用版本,大概率就是它们家用上了 “ 双转子 ” 设计的新款电机。这个电机的设计非常精简,只由内外两个转子加上中间的定子构成,一个转子负责低速时候的高扭矩,另一个管高速时的高转速。明明没有变速箱,却有着类似别家电机两档变速的能力。和现代的系统一对比就能看到,它就是小小的一个很可爱。看着就很简单可靠有没有。而为了提高电机的性能, DD 还在这个电机的定子上采用了分布式绕组。相比常见的集中式绕组,它看起来明显更加复杂,但也换来了更强的性能和更高的效率。并且为了减重, DD 完全放弃了现代那样物理的刹车系统,完全采用了我们提过的 “ 赛博刹车 ” 也就是电机制动,把轮毂电机的重量控制在了 35 公斤上下。根据 DD 自己的说法,用上这套系统的车,重量相比采用传统刹车系统其实没啥变化。又简单,又轻, DD 这么一套设计下来的结果就是,只要能给这些个轮毂电机供上电,它们几乎可以装在任何车型上。单个车轮的功率从 100 多到 250 kW 不等,车企可以按需选择。至于价格嘛从它搭载的车型:宝马 M 部门专属车型上也能大概猜到,应该是不会太便宜。但 DD 也在电机的介绍信息里说了,它们采用了更少的稀土材料来节约成本。等之后产量拉起来,或者出个性能没那么强的版本,价格肯定还能再往下走走。并且不只是宝马,像是奔驰和比亚迪此前也都有传出过消息,正在研发和投资轮毂电机有关的技术。我感觉就算是新手司机也能随便搞定侧方停车的时代,可能真的要来了。感觉油车和电车之间的距离,真的要变得越来越大了呢。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百万豪车打六折还难卖 BBA电动车真不行了?

百万豪车打六折还难卖 BBA电动车真不行了? 图|奔驰EQS和宝马iX第5期凤凰车研所从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硬件用料、续航补能等多个维度,分析其中的原因。让我们看看到底是BBA牌子不香了,还是车子真的不行了。自动泊车比较基础的自动泊车功能,宝马iX基本识别到 被夹在中间的标准空车位,但空荡荡的停车场识别不出来,甚至在三个并排车位上,硬画了个侧方车位,好在自动泊车过程一直都比较平稳,不过识别率不高。奔驰EQS虽然无论夹在中间,还是成排的空车位,都能识别出来。 但 自动泊车过程却比较惊险,从倒车影像看,车尾和障碍物的距离非常极限,加上方向盘的调整动作迅猛。 在测试过程中,不得不紧张到终止泊车,手动接管 。图|倒车影像奔驰EQS智能泊车反观不少新势力车型,基于雷达摄像头,已经能在中控屏清晰的渲染出自动泊车时的周边环境,至于新能源车圈都在卷的自定义泊车、无人代客泊车甚至导航辅助驾驶这样的高阶驾驶辅助,对于这两辆旗舰来说已经超纲了。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方面,宝马iX拨杆变道还是挺快的,不过这个车只有轻拨转向杆的时候, 它才会变道。 如果拨重,它就会直接退出车道保持。并且在智能驾驶过程中该车无法用方向盘调整车距。图|宝马iX奔驰EQS识别车道的时候有一定的延迟,这在驾驶过程中是很危险的。评测下来发现,奔驰EQS的智能驾驶系统,一言难尽。语音控制在语言控制方面,奔驰EQS、宝马iX都很僵硬,可以说和这两辆车对话很费劲。相比之下,国内新势力车型的语音控制功能可用性高得多,理想问界语音控制的多指令下达,连续对话都相当娴熟,极氪007已经在语音控制中融入大模型给车主提供更多帮助,这样显得BBA的语音能力更加僵硬了。续航/补能按照凤凰车研所续航测试标准,奔驰EQS电量从100%到1%,行驶的实际里程为587千米;并测得每百公里耗电量为19.29度。图|凤凰车研所纯电实测续航排名宝马iX实际续航 为 333千米,百公里耗电量22.9度。 EQS毕竟有111.8度的大电池兜底,加上低趴流畅的车身造型,近600千米的续航算正常操作。而iX300出头的续航也在意料之中,本来76.6度的电池容量就不高,甚至不及小弟iX3。再加上前后双电机四驱的布置,可想而知跑续航不会是它的强项。按照凤凰车研所快充测试标准,奔驰EQS和宝马iX实测1%到100%充电时间分别为98分钟和85分钟。图|凤凰车研所快充测试数据充电时间的差距不像电池容量那么大,我们重点研究了两车充电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奔驰EQS在充电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70千瓦以上的充电功率。电量过半以后,充电功率依旧在不断攀升甚至破百。而宝马iX,则和我们以往测试的宝马i系列其他车型一样,充电电量过半以前,充电功率就已经在下降了。最高充电功率不过80千瓦出头,而这两位的快充水平和当下动辄800伏平台的车型相比,无论充电功率还是充电速度上都很难占优势。硬科技具体到硬件科技,宝马iX喜欢把技术应用于无形。为了使屏幕总体能倾向于驾驶位,索性将它悄悄掰弯。兼顾强度与轻量化的碳纤维车身,原本是秀肌肉神器,却全藏在车门下边。表面上,平平无奇的全景天幕还可以一键变光,实现防窥和遮阳等。而奔驰在豪华感这方面,向来善于直给。EQS可投影的智能数字大灯,在每次解锁闭锁时都能带来仪式感。标配的后轮转向,使得EQS虽然轴距长得多,转弯半径反而比iX小,不出三个车道即可掉头。图|奔驰EQS、宝马iX转弯半径空气悬架除了能随车速调节,还能记忆手动升高悬架时的GPS定位,再经过同位置的路况就会提醒调节。如今这些科技配置,在新势力车型上早已不再稀奇,理想SUV用上了空气悬架,小鹏X9有了后轮转向,问界M9也配备了可投影交互的智能大灯。不过科技豪华虽然加分,但牺牲的舒适性的小细节,也容易被扣分。图|奔驰EQS后排座椅角度不可调奔驰EQS后排座椅角度不可调,近乎直角的靠背跟舒适完全不搭边。估计这些拉低车辆豪华感下限的细节,应该是劝退了不少人。总结百万豪车打6折,为什么还是卖不动?相信大家已经有自己的判断了。BBA作为油车时代豪车的代名词,在新能源时代明显水土不服。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这些软科技卷不过新势力情有可原。但用料上的硬科技也没有明显优势,即便有着身为豪华品牌的品牌力,但产品力不足,恐怕再强的品牌力都难以弥补了,更何况BBA的豪华招牌,完全是靠燃油车型打造的。新能源时代如果想要延续强大的品牌力,必须有新的好产品作为支撑。如此一来再看两款旗舰车型它们的以上表现,大家觉得能撑得起新时代BBA的招牌吗?还是继续打折促销,当国内新势力崛起的背景板呢?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高合汽车高管直播间落泪:希望别的车企能善待高合离开的员工

高合汽车高管直播间落泪:希望别的车企能善待高合离开的员工 期间杨悦卿数度哽咽,表示对车主和员工的歉意,公司资金链目前很紧张,很多员工拿着上海最低工资2600多元在工作,社保与公积金也无法保证按时缴纳,因为大部分资金都用于用户的售后工作。这位高合高管恳请外界给予高合汽车更多的时间,也希望别的车企能够善待高合离开的员工。对于车主的权益保障,杨悦卿透露,公司创始人丁磊一直在积极的与其他公司联系,希望能够得到帮助把高合车主的售后服务接手。但其坦言,即使有公司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也无法保证承诺过的所有售后权益都能得到保障。此外,杨悦卿怒斥一些账号和媒体“吃人血馒头”、“蹭黑流量”、“没有开过高合的车就来说话”、“你们这样做会开心吗”,希望大家不要冷嘲热讽。杨悦卿表示,高合在技术上有2000多项专利,1000多项发明专利,全系标配后轮转向、不做套娃设计等技术点。但在之前的宣传过程中并没有触达到消费者,“很多车主朋友用到卖掉都不知道有很多优点”,这是高合需要认真审视的问题。而此前2月22日,创始人丁磊低调现身了高合汽车上海园区,召集员工开会,主要讯息是公司管理层将积极展开自救。丁磊称公司遇到的此次危机让他无言以对,高合汽车翻身的时间窗口最多三个月,最短可能也就是一个月;丁磊恳请各位留下的员工,大家一起努力再战斗一次;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